专利名称:治疗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地各种类型的肝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更高。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药物、毒物引起的肝病在我国也很普遍,且日益增多。肝炎不但严重影响病人的健康,而且构成对其他许多健康者的威胁。人类患有肝病后会出现消化能力差,免疫功能下降或紊乱,或并发免疫系统疾病。而且肝病经过长期发展,相当一部分可进展至终末期肝病——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肝病的防治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各国学者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开发新的治疗病毒性肝炎、化学性肝损伤、肝硬化等肝病的方法。因此开发出一种有效治疗肝病的药物对于减少肝病的危害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系从中医治疗肝病治则,经过研究试验,由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九味药,经适宜的加工、炮制、提取,制成了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化学性肝损伤、肝硬化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治疗的效果好、安全可靠。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临床适用的剂型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中医学理论,针对肝炎发病机理的认识而制定了治疗原则,同时参考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筛选出具有舒肝行气、逐湿祛邪、祛瘀、清热滋阴等功能的天然中药,并按中医治则及组方原则,而开发的新的药物组合物。在临床和药理研究中治疗效果明显。
本发明是以如下办法实现的本发明治疗肝病的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的附子5-15g、干姜15-25g、黄芪10-15g、白术15-30g、白芍15-30g、当归10-15g、鳖甲10-15g、田七10g、丹参15g。
本发明供临床使用的药物剂型的制备方法(1)口服液体药剂的生产方法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九味原料药材备料,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50%-70%,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为60℃测相对密度为1.2-1.35的清膏,按相关剂型的常规制剂工艺加入辅料后制成相应的口服液体药剂,分装即得;
(2)口服固体药剂的生产方法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九味原料药材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50%-70%,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测其相对密度约为1.20-1.35的清膏,放冷,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后按相关剂型的常规制剂工艺加入辅料后制成相应的口服固体药剂,分装即得。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称取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附子5g、干姜15g、黄芪10g、白术15g、白芍15g、当归10g、鳖甲10g、田七10g、丹参15g。
制法将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备料,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50%-70%,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3的清膏(60℃测),80℃减压干燥,粉碎,加入辅料适量,制成片剂。
实施例2.
称取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附子15g、干姜25g、黄芪15g、白术30g、白芍30g、当归15g、鳖甲15g、田七10g、丹参15g。
制法将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备料,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50%-70%,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3的清膏(60℃测),80℃减压干燥,粉碎,加入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
称取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附子10g、干姜20g、黄芪10g、白术15g、白芍15g、当归10g、鳖甲10g、田七10g、丹参15g。
制法将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备料,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50%-70%,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2-1.35的清膏(60℃测),80℃减压干燥,粉碎,加入辅料适量,混匀,分装在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分装即得硬胶囊产品或软胶囊产品。
实施例4.
称取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附子5g、干姜25g、黄芪15g、白术15g、白芍20g、当归10g、鳖甲15g、田七10g、丹参15g。
制法将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备料,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6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60%,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60℃测),与单硬脂酸甘油酯加热熔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制成球形或类球形的制剂,分装即得滴丸。
实施例5.
称取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附子5g、干姜20g、黄芪15g、白术25g、白芍25g、当归10g、鳖甲10g、田七10g、丹参15g。
制法将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备料,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50%-70%,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2-1.35的清膏(60℃测),80℃减压干燥,粉碎,加入辅料适量,混匀,然后压块或装茶袋或煎袋内,分装即得茶剂。
实施例6.
称取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附子5g、干姜15g、黄芪10g、白术15g、白芍15g、当归10g、鳖甲10g、田七10g、丹参15g。
制法将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备料,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50%-70%,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2-1.35的清膏(60℃测),加入辅料适量,制成糖浆剂。
实施例7.
称取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附子5g、干姜20g、黄芪10g、白术15g、白芍25g、当归10g、鳖甲10g、田七10g、丹参15g。
制法将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备料,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6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65%,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23的清膏(60℃),加入炼蜜收膏,加入适量防腐剂,分装即得煎膏剂。
实施例8.
称取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附子10g、干姜18g、黄芪13g、白术25g、白芍15g、当归10g、鳖甲10g、田七10g、丹参15g。
制法将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备料,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70%,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35的清膏(60℃测),80℃减压干燥,粉碎,加入辅料适量,混匀,以5%的水和蜂蜜做粘合剂制备成丸,分装即得丸剂。
实施例9.
称取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附子5g、干姜15g、黄芪12g、白术15g、白芍15g、当归10g、鳖甲10g、田七10g、丹参15g。
制法将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备料,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2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50%,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60℃测),加入辅料适量,制成合剂。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辅料均为国家管理部门规定可以应用于药品生产的常规辅料产品。防腐剂均为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规定的品种。
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为1、本发明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中医对肝病的理法、方药原则,同时借鉴了中医药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而完成的具有明显治疗效果的中药产品,是具有中西医结合特点的治疗肝病的方剂。
2、本发明功能既有祛邪,清湿毒,又兼益气健脾,温肾补益功能,达到祛邪而不伤正。药物组合物中各味药配伍得当,君臣佐使配伍精当,共奏清解利湿化瘀,温肾、益气健脾,扶正护肝之功。
本发明治疗肝病的药理研究本药物组合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在研究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中,本发明各剂量组能减轻模型鼠肝脏的病理损伤,能使血清中ALT、AST活性向正常水平恢复,同时能够降低HA、PIIIP、Hyp水平,升高TP、ALB、A/G,且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减少结缔组织的形成。可见本发明能减轻对肝脏损伤,对肝纤维化的形成有防治作用。
本药物组合物可改善肝硬化模型大鼠肝组织的病理结构而起到治疗作用以单纯玉米面作为饲料(前两周为80%玉米面,20%猪油),并混入0.5%胆固醇,30%酒精为唯一饮料,首次按0.5ml/100g体重皮下注射CCL4,后每隔3日按0.3ml/100g体重注射40%CCL4,共42天。治疗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本药物组合物浓缩液0.1ml/g灌胃给药,1次/d,并予正常饮食。正常对照组予以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结果治疗组较模型组相比肝组织结构有所改善,HA、PCIII、LN含量显著较低,提示了本药物组合物可通过改善肝组织的病理结构起到治疗作用。模型组可见肝组织结构紊乱,肝小叶正常形态消失,肝细胞脂肪变性广泛,部分有坏死,门管区及肝小叶内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显著,纤维间隔形成,分割形成假小叶。治疗组较模型组相比肝组织结构有所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显著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减少。
本药物组合物体外对HBsAg、HBeAg、DHBVDNA、DHBeAg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观察本发明对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研究中,结果表明本发明在1.5g/kg组对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治疗肝病的中药制剂的临床预试以本发明的颗粒剂来观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使用本发明颗粒剂治疗,对照组23例,用氧化苦参碱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HBV-M、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VDNA、T淋巴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ALT及AST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在降低ALT、AST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以及CD4+/CD8+的数值均有上升(P<0.05),治疗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的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血清HBVDNA滴度均下降,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本发明具有保肝降酶、改善肝功能、提高免疫功能、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对药物性肝损伤病人10人进行临床预试,给予符合条件的患者每次1袋本发明颗粒剂,一日3次,其中痊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显效率80%,总有效率90%。
该药在临床预试中未有不良反应出现。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较好的排毒护肝作用,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有明显疗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附子5-15g、干姜15-25g、黄芪10-15g、白术15-30g、白芍15-30g、当归10-15g、鳖甲10-15g、田七10g、丹参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的药物组合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1)口服液体药剂的生产方法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九味原料药材备料,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至含醇量50%-70%,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为60℃测相对密度为1.2-1.35的清膏,按相关剂型的常规制剂工艺加入辅料后制成相应的口服液体药剂,分装即得;(2)口服固体药剂的生产方法附子、干姜、黄芪、白术、白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九味原料药材净选后加水煎煮3次,过滤,去渣得水提液,合并水提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2-1.10的清膏,加乙醇至含醇量50%-70%,搅拌,静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60℃测其相对密度约为1.20-1.35的清膏,放冷,干燥得干膏,干膏粉碎后按相关剂型的常规制剂工艺加入辅料后制成相应的口服固体药剂,分装即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病的药物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病毒性肝炎、化学性肝损伤和肝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由附子、干姜、黄芪、白术、自芍、当归、鳖甲、田七、丹参中药原料制成,可以制成口服固体药剂或口服液体药剂,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化学性肝损伤、肝硬化。
文档编号A61P31/00GK101036779SQ200710051908
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5日
发明者邓鑫, 梁健, 吴玉强 申请人:邓鑫, 梁健, 吴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