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和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08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管和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输送装置等中使用的套管装置以及一种用 于插入该套管装置的插入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间断或连续地供给诸如胰岛素的治疗物质的输送装置经常 具有两部分的装置的形式。这种传统的输送装置包括基部,该基部具 有用于皮下插入患者的套管并且包括用于将基部固定到患者皮肤的装 置,此外该基部具有用于关闭到基部的流体通路的装置,并具有用于 打开流体通路的装置,例如用于接收从连接器部件伸出的连接器套管 并且用于使该连接器套管与基部的套管流体连通。经常,连接器套管 与诸如胰岛素泵的药物输送装置流体连通。
在WO 02/068041A2 、 EP 0956879A1 、 US 5522803 、 US 2003/0225373 Al和WO 03/026728 Al中描述了不同类型的输送装置。
US 2003/0176852A1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其中基部包括枢转构 件,包括枢转构件和用于插入患者的套管的所述基部具有内部腔体, 所述内部腔体具有适于接收插入针头或连接器套管的一个接收端部和 用于进一步与基部的套管连接的两个连接端部(3161和320)。在插入 期间,枢转构件定位成与基部相互垂直,并且插入针头刺穿接收端部 中的膜,并且针头通过管道并通过第一连接端部而进入套管中,所述 套管然后可以被插入。插入之后,针头被去除并且枢转构件与连接器 连接。连接器和枢转构件从与该枢转构件和插入器之间的连接相同的 方向连接。枢转构件然后转动以便使第二连接端部与套管对准。该装 置具有以下缺点由于较小的调节就将封闭药物的输送,所以对枢转 构件的运动非常敏感。WO 02/094352 A2公开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在基部中具有能够接收来自一个方向的插入针头和来自第二方向的连接器针头的结构。该设计不允许患者选择他/她期望使连接器与基部连接的方向。
在这些现有技术的输送装置中,套管的结构和用于在套管与来自连接器的套管之间提供流体连通的装置对于每个套件是独特的。通常,每个输注套件还利用特定的引导和/或锁定装置套件,由此仅允许特定连接器与基部接合。
WO 06/015600 Al公开一种具有通用部件的输送装置,该通用部件具有套管和适于接收来自连接器的套管的装置,并且该通用部件配合到大多数/所有的可用的普通输注套件。该设计允许不同类型的连接器与相同的基部一起使用且反之亦然,而且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连接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套管装置,所述套管装置能够用作不同类型的输送装置中的部件并且在基部已经施加至患者的皮肤之后应用。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在基部中的套管装置,所述套管装置包括一起限定至少一个腔体的壳体和至少一个膜,该套管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腔体流体连通的套管,所述套管装置在所述套管装置的近侧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套管装置附装至基部的装置。
这种套管装置的优点是其可以在输送装置中用作标准部件,不管该输送装置倾斜还是竖直插入套管。因而该标准部件可以大量生产并且可以用作在期望设计的输送装置系列中的部件。这样导致更低的生产成本、更灵活的生产线以及更灵活的产品。在近侧(即,在安装套管装置之后转向患者的一侧)上定位附装装置使得更容易通过插入来正确定位套管装置,因为能够用手柄或插入装置覆盖或连接套管装置的側部。因而附装装置将确保附装至基部或接收部分,同时附装装置的侧部将确保适应于插入装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安装在基部中的套管装置包括一起限定至少 一个腔体的壳体和至少一个膜,该套管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中、 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腔体流体连通的套管,其中套管装置设有用于将 所述套管装置不可释放地附装至基部(即,至基部的特定适合的接收 部分)的装置。
因为套管与患者的血液接触,所以套管装置通常是使用后扔掉的 一次性的装置。如果附装套管装置的基部也是具有大约相同工作寿命 的一次性的装置,则不必能够从基部去除该装置,因为套管装置和基 部二者通常在使用几天之后被去除和处置。当不能从基部去除套管装 置时,不能将使用过的套管装置与新的无菌套管装置混淆,并且锁定 有套管装置的基部的接收部分同样明显不适合使用。
如果基部是可以附装至患者更长时期的类型,则其能够在不同的 位置处插入新的套管装置,而使用过的套管装置从皮下位置去除,即, 通过与可以永久附装套管装置的接收部分或接收部分的一部分一起去 除该套管装置。
两个实施例都具有以下优点能够使使用者首先仔细定位基部, 并在已经适当定位该基部之后,使用者能够全神贯注地注射套管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将所述套管装置附装至基部的装置包括与 基部上的相对应的装置协同操作的机械特征部,即,用于将所述套管 装置附装至基部的装置包括从套管装置的近表面伸出的部件,所述部 件能够枢转并由此在至少一个位置中暂时地减小直径,或者用于将所 述套管装置附装至基部的装置可以包括位于套管装置的近表面上的粘 接至基部的相对应表面的粘接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管装置设有与插入装置相对应的引导装置, 当通过插入装置而向着基部运动时,所述引导装置确保套管装置的精 确限定的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管装置利用插入装置插入,该插入装置设有 覆盖所述套管装置的全部长度的覆盖部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装置的本体中具有最大直径的部分绕 中心轴线旋转对称。
在另一实施例中,套管装置的本体中具有最大直径的一部分具有 有角的侧部,例如当剖开时设有三角形或四边形型面。当具有有角的 侧部时,套管装置的型面可以用于限定正确的插入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管装置包括呈现平滑外表面、并具有内部腔 体的本体,该内部腔体在远端处由诸如膜或隔膜的壁覆盖,所述壁可 以被诸如连接器针头或注射器的针头刺穿,并且在内部腔体的近端处 嵌入有套管,本体的外部近表面,即,在注射套管装置期间面朝接收 部分的本体的表面设有用于将套管装置不可释放地附装至接收部分的 装置。平滑的外表面能够具有例如圆形的或椭圓形的周边,并且覆盖 内部腔体的远端的壁能由尖的针头或可能优选的钝的针头刺穿。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套管装置被推靠在接收部分上时,自动地形 成接收部分和套管装置之间的不可释放的附装,即,不需要采用任何 动作就形成不可释放的附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包括设 有用于套管装置的接收部分的基部,其中接收部分具有用于插入装置 的引导装置,所述插入装置在插入之前支持套管装置,即,因为用于 插入装置的引导装置可以提供足够的引导来正确定位套管装置,所以 接收部分没有用于套管装置的引导装置或至少接收部分不需要用于套 管装置的引导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套管装置与插入器的一部分中的内部开口相对 应,并且套管装置设有用于将套管装置附装至在套管装置本体的近端 上的基部的装置。


将参照附图进一 步详细说明该套管装置。
图1A是本发明的套管装置的实施例的视图,B是与图A所示的 套管装置相同的套管装置的剖视图,C是具有正方形型面的套管装置
8沿着图IB的线A-A得到的截面图,D示出具有正方形型面、从不同 角度进入位置的套管装置;
图2是布置在输送装置的接收部分中的本发明的套管装置的实施 例的剖视图3是具有在中心的接收部分的基部的俯视图4是具有在中心的接收部分的基部和定位在接收部分中且具有 圆形型面的套管装置的俯视图5是具有在中心的接收部分的基部和定位在接收部分中且具有 正方形型面的套管装置的俯视图6是其上已经安装顶部的基部的俯视图,所述顶部包括贮液器 和用于运输该贮液器的容纳物至患者的装置;
图7是图5所示的输送装置的剖视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9示出具有用于圓形套管装置的松配合正方形接收部分的基部 的实施例;
图10示出具有用于正方形套管装置的紧配合正方形接收部分的 基部的实施例;
图10A示出具有用于正方形套管装置的紧配合正方形接收部分的 基部的实施例,所述套管装置具有两个进口;
图ll示出具有接收部分而没有用于任一套管装置的竖立壁的基 部的实施例;
图12示出具有用于未示出的套管装置的正方形接收部分的基部 的实施例;
图13是示出安装在准备用于注射的插入器中的套管装置的侧视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安装在插入器中的套管的相同实施例的两 个视图,所述插入器结合到基部的接收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
9图1A和B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套管装置 包括一起限定内部腔体的壳体la、 lb和例如膜4形式的壁,所述内部 腔体适于接收从例如连接器或注射器伸出的刺穿构件6。壳体la、 lb 通常由较硬的模制塑性材料制成。
下部件lb可以由圆柱形上部和具有较小直径的圆柱形下部构造, 在所述上部处内表面形成内部腔体的壁并且外表面是平滑的且没有凸 起,在所述下部处内表面形成支撑套管3的开口并且外表面包括用于 将套管装置不可释放地附装至基部9的装置。
套管装置还可以构造具有有角的型面,例如,如图1C所示的四 边形型面。该图示出套管装置的两个实施例具有圆形型面的装置(上) 和具有正方形型面的装置(下)。如果沿着图2所示的线A-A从上方 看套管装置时将示出该型面。不管套管装置的型面是圆形的还是有角 的,其可以在接收部分中具有松配合或紧配合,其中松配合的意思是 接收部分设有用于插入器的引导装置,并且当插入器根据导向装置布 置时以及当插入器从接收部分去除时该套管装置设置在正确位置中, 将绕着套管装置出现与插入器的壁相对应的空的空间。紧配合的意思 是基部的接收部分设有与套管装置的形状或型面紧密对应的空间, 并且插入器将套管装置定位在具有与套管装置的外壁紧密对应的壁的 空间中。
图1D所示的套管装置具有用一个膜4覆盖的两个通路开口 ,在 另一实施例(未示出)中每个通路开口能够在不同的表面位置处(例 如,分别是4a和4b)用分开的非连接的膜覆盖。该套管装置能够经 由表面4a或表面4b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供应药物。如果相对应的开口 设置在接收部分7中或者套管装置能够是用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基部9 (其在接收部分7中具有不同的开口 )的标准件,则这种装置提供具有 用于药物的额外通路的可能性。
套管装置由软的惰性物质制成,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在圆柱形下 部件的开口中定位套管3之后该套管3通过将固定部件2推入该开口 中而附装至壳体lb,所述固定部件2由比套管3更刚性的材料制成。在固定部件2推入到开口中时,套管3将靠着开口的壁被挤压并且该 压力将使套管3保持在正确位置中。
用于将套管装置不可释放地附装至基部9的装置5在该实施例中 构造成若干钩部5;这些钩部5可以绕着附装至壳体la的位置枢转, 在该实施例中用于钩部5的附件由柔性材料构成,即,当钩部5通过 减小的直径的区域时可以将钩部向内推。每个钩部5都设有与基部9 的接收部分7的接触表面7b平行的上表面5a。每个钩部5还设有倾 斜表面5b,所述倾斜表面5b在插入套管装置期间与接收部分7的凸 出部件7a接触。当套管装置向下推入到接收部分7中时,钩部5被向 内推靠着壳体lb的圆柱形下部件,并且在处于该位置的钩部5被偏压 的情况下,当钩部5的倾斜表面5b已经完全通过接收部分7的凸出部 件7a时钩部5将回到它们的原始位置。当钩部5回到它们的原始位置 时,由于套管装置和接收部分7二者都未设有将钩部5向内推靠在壳 体lb的圆柱形下部件上的装置,钩部的上表面5a将与接收部分7的 接触表面7b碰触并且套管装置将锁定在该位置中。
根据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凸出部件7a的上侧或壳体lb的下侧 设有粘接剂,当套管装置推入到接收部分7中的合适位置中时所述粘 接剂用作不可释放地附装的装置。
图2示出与图l相同的套管装置的实施例,其中套管装置定位在 接收部分7中。接收部分7设有基本竖直定位的壁和由凸出部件7a 形成的底部部件,所述壁覆盖套管装置的側部,当套管装置锁定在接 收部分7中时该套管装置布置在所述凸出部件7a上。绕套管装置的空 间8产生用于插入器的引导装置,所述空间8具有在基本竖直壁和套 管装置的侧部之间的圆柱形空间形式。套管装置在该实施例中通常被 插入器的圆柱形下部件完全覆盖,并且当使用者想要注射套管装置时 该插入器的圆柱形下部件布置在由接收部分7形成的空间8中,然后 通过柱塞在插入器的圆柱形下部件的内部向前运动而推动套管装置就 位。
接收部分7不可释放地附装至基部9,所述基部9通过例如安装垫10固定到患者的皮肤。
图3示出设有接收部分7并设有用于输送部件12的附装部件11 的基部9的上部视图。
图4示出与图3相同的基部9的上部视图,所述基部9也设有接 收部分7并设有用于输送部件12的附装部件11,但是在图4中套管 装置已经定位在接收部分7中。
图5示出基部9的另一实施例的上部视图。该基部9的接收部分 7具有正方形内部空间,并且具有外部正方形型面的套管装置la布置 在接收部分7中。
图6示出如图3、 4或5所示的基部9的上部视图,但是在图6 中基部9已经设有盖12,在该盖12中嵌入用于药物的贮液器13和用 于从该贮液器运输药物至患者的装置。
图7示出图6所示装置的剖视图。图7示出定位在基部9上的接 收部分7,所述基部9具有在下面的安装垫10。套管装置已经插入接 收部分7中并且套管装置的套管3皮下插入患者中。套管装置和接收 部分可以是正方形或圆形的。盖12已经安装在基部9上,并且连接器 针头6通过刺穿套管装置的隔膜4而在附装至盖12内部的贮液器13 与套管装置之间形成流体连接。
图7的输送装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安装在患者上
I. 拆开无菌基部9并将其固定到患者的皮肤;
II. 拆开包括插入装置的无菌单次使用插入器,或拆开包括与套管 装置结合的注射针头的无菌部分并将其施加到多次使用的插入器,插 入器的近端布置在接收部分7的引导装置8中并插入套管装置,即, 皮下注射套管3。
III. 包括盖12、贮液器13和用于运输贮液器的容纳物至患者的 装置在内的输送部件被固定到基部9,并且当盖12固定到基部9时连 接器针头6刺穿套管装置的隔膜4,于是输送装置准备好工作。
图8示出输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接收部分7定 位在基部9的边缘,并且具有圆柱形本体lb的套管装置没有与患者的皮肤垂直而是以大约30。的角插入。附图标记参照图6和7中的类似 的部件。
图9和10示出输送装置的其它实施例。图9的实施例设有布置在 正方形或矩形接收部分7中的圆柱形套管装置(圆形型面)。该实施例 提供用于套管装置的松配合。图10的实施例设有布置在正方形或矩形 接收部分7中的正方形或矩形套管装置。该实施例也提供用于套管装 置的松配合,其中接收部分7的竖立壁能够提供用于插入器的引导装 置。图10a示出图10的实施例如何能够适应于具有覆盖进口 4a和4b 的膜的套管装置。
图11示出在中心布置的、没有引导插入器就位的竖立壁的接收部 分7。代替地,在插入套管装置l期间,与插入器的近端的一部分对 应的基部9的中心板9a的稍微升高的周边指示插入器的正确位置。
图12示出具有在中心布置的接收部分7的基部9,所述接收部分 7具有竖立壁,所述壁使接收部分7具有正方形型面。示出在插入套 管装置l之前的基部9。
图13和14示出当在具有图3-10所示接收部分7的输送装置中插 入套管装置时可以使用的插入器。这种插入器应该具有提供与部件(例 如,接收部分7的壁)相对应的型面的外壁和提供与所述的套管装置 相对应的型面的内壁,以便使插入器引导套管装置到正确位置中。
为了使插入器14与基部9的接收部分7适当地相互作用,期望插 入器14设有超出插入器的注射针头的端部延伸的引导装置15。引导 装置15可以具有三重目的,它们可以用于l)在注射套管装置之前、 期间或之后,保持注射针头在使用者不能看见的地方;2)保护环境免 受注射针头影响,以及3 )确保套管装置安全和精确注射到接收部分7 中。
在该实施例中,插入器的引导装置15具有与接收部分7中的引导 装置8的形状相对应的形式,例如是圆柱形或矩形的管的形式。
图8和9所示的特定插入器的更详细说明以及该插入器如何能够 起作用可以在2006年8月2日提交的DK申请no.PA200601028中找到。
图15和16示出插入装置更详细的视图,且在图15中插入装置处 在其准备致动但还没有致动的位置中,并且在图16中插入装置处在致 动之后并在插入套管装置之后的位置中。图15和16中的插入装置的 实施例包括第一插入部件和第二插入部件16形式的引导装置,该第一 插入部件15经由形式为在狭缝18中滑动的栓子(tap) 17的引导装 置而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插入部件16内部,该插入装置还包括针头支 持部件19,所述针头支持部件19包括注射针头6和弹性元件21,所 述弹性元件21在该实施例中在插入套管装置之后使注射针头6退回。 注射针头6以这种方式结合到套管装置当插入装置致动时,套管3 皮下插入到患者的皮肤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注射针头6布置在中空 的套管3中。弹性元件21分别布置在第二插入部件16的内部向下顶 表面上和第一插入部件15的内部向上表面上,并且当该弹性元件21 被偏压时推动两个部件远离彼此。在图15和16中弹性元件21未被偏 压。
在该实施例中,插入装置在其致动之前定位在基部9上的接收部 分7中。在基部9上,插入装置可释放地连接至安装在基部9上的接 收部分7,并且套管装置的钩部5可以与接收部分7中形成的接触表 面7b接合,并由此将套管装置锁定到基部9。基部9通过例如粘接层 固定到患者的皮肤。
图15和16所示的插入装置的实施例用于单次使用整个插入装置。 该实施例使得能够首先在患者的皮肤上仔细定位例如包括接收部分7 的基板9,其次通过在接收部分7中定位插入装置而插入套管装置, 第三从接收部分7去除插入装置并处置包括使用过的注射针头6的插 入装置。根据该实施例,注射针头6从未被使用者看到并且同时第一 插入部件15保护周围环境免受尖的且可能被感染的注射针头6的伤 害。
图15和16的插入装置的实施例是两部分的单元,所述两个单元 经由弹性元件21 (弹簧)相互作用;每个单元都可由模制本体构成。第一单元由第一插入部件(即,引导装置15)构成,并且第二单元由 第二插入部件16构成,并且两个部件的外壁形成为圆柱形管。第一插 入部件15在第二插入部件16的内部滑动,并且第二插入部件16设有 中心柱塞部件,所述中心柱塞部件包括在第一插入部件15的内部滑动 的针头支持部件19。这些管可以具有例如椭圓形或诸如六边形或八边 形的多边形的任一横截面形式,或是只要第 一插入部件15可以沿着第 二插入部件16的纵向轴线运动的其它形式。在输送中该单次使用的插 入装置可以结合到接收部件7或可以单独包装。如果单次使用的设备 结合到接收部件7,则使用者首先在患者的皮肤上定位基板9,然后使 用者通过使第二插入部件16从第一插入部件15解锁而致动插入装置 并继而朝患者的皮肤推第二插入部件16。如果单次使用的插入装置单 独包装,则使用者首先选择具有接收部分7的基板9,然后在患者的 皮肤上定位该基板9,然后使用者拆开插入装置并在基板上的接收部 分7中布置该插入装置。最后,使用者将套管装置lb注射到接收部分 7中,从基板9去除插入装置,相对于彼此锁定第一插入部件15和第 二插入部件16以便保护周围环境免受污染的插入针头的影响并以安 全的方式处置用完的插入装置。
第二插入部件16可释放地固定到套管装置lb并且不可释放地固 定到针头支持部件19,该针头支持部件19承载用于刺入患者皮肤的 注射针头6。在该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1以螺旋金属弹簧作为例子, 但是弹性元件21可以是例如橡胶圆柱体或类似物的任一形式,所述弹
供期望的4用。当插入装置处^其达到如图15和'i6所示"致动之前 或致动之后的位置中时,弹性元件21未被偏压,并且当插入装置通过 手动向下加压第二插入部件16至用于插入套管装置的前进位置中而 被致动时,只要第二插入装置16处在前进位置中弹性元件21就被偏 压。
如图17详细示出,第一插入部件15的外部表面设有形成为从第 一插入部件15的外表面凸出的圆柱形栓子17的凸起。栓子17与第二插入部件16中的、具有狭缝18的形式的开口相互作用,所述狭缝18 的形状形成有三个部件18a、 18b和18c,其中第一部件18a具有沿着 第二插入部件16的纵向轴线的方向,第二部件18b与第二插入部件 16的纵向轴线垂直,并且第三部件18c也具有沿着第二插入部件16 的纵向轴线的方向。第三部件18c连接至第二部件18b,与第二部件 18b和第一部件18a之间的连接相对。当第一插入部件15的栓子17 布置在狭缝18中的锁定位置中时,则栓子17定位在狭缝18的第三部 件18c中并且弹簧21未^皮偏压或稍微净皮偏压,并且插入部分15和16 相对于彼此锁定。当使用者需要致动装置时,第二插入部件16被稍微 向下推直到栓子17碰撞狭缝的第二部件18b的上壁并且使用者感到不 能进一步向下推动第二插入部件16为止,这时栓子17与狭缝8的第 二部件18b相齐平。使用者然后向右转动第二插入部件16直到栓子 17碰撞狭缝18的第一部件18a的右壁并且使用者再次感到不能再进 一步转动第二插入部件16为止,这时插入装置准备好用于致动。
图18和19所示的插入装置的实施例用于多次使用。图18示出插 入装置处在插入之前还没有致动的位置中,并且图19示出插入装置处 在致动之后位置中,在该位置处套管3已经插入并且注射针头6已经 拉回到起始位置。
根据图18和19的实施例的注射装置(类似第一实施例)包括如 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彼此类似安装的第一插入部件15和第二插入部件 16。套管装置lb连接至针头支持部件19,所述针头支持部件19设有 注射针头6。在该实施例中,针头支持部件19是分开的单元,即,针 头支持部件19通过例如舌部和槽部连接19a、 19b而可释放地固定到 第二插入部件16,其中凸出部19a延伸到槽部19b中。如果针头支持 部件19与第一插入部件15 —起转到左边,则舌部19a将从槽部19b 释放并且针头支持部件19能够从由第一插入部件15的外壁覆盖的第 二插入部件16去除。通常,针头支持部件19是可运动的,但不可释 放地连接至第一插入部件15。在图18和19中,插入装置可释放地布 置在基部9上的接收部分7中。图20和21详细示出本发明用于多次使用的两单元插入装置的相 互连接。第一插入部件15类似图15-17的实施例,设有在外部表面或 外表面上形成为圆柱形栓子、并能够在狭缝18中运动的凸起17。如 单次使用的实施例所述,狭缝18包括第一部件18a、第二部件18b和 第三部件18c三个阶梯形部件。图20和21的多次使用的实施例与单 次使用的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狭缝8的第三部件18c在第二插入部件 16的圆柱形壁中形成开口 ,并且该开口使栓子17能够离开狭缝18; 较短的第三部件8a由此提供用于从第二插入部件16结合或释放第一 插入部件15的装置。
当组装插入装置时,第一插入部件15的栓子17定位在狭缝8的 开口的第三部件18c中并被向上推动,直到该栓子17到达狭缝8的横 向的第二部件18b为止。然后第二插入部件16旋转,直到栓子17定 位在狭缝8的横向的第二部件18b的中间区域为止,由此布置第一和 第二插入部件就位,在该位置处防止第一插入部件15相对于第二插入
部件16纵向运动。弹性元件21在该位置中未被偏压或仅稍微被偏压, 且装置准备好使用。
同样地,两单元的插入装置可以通过反向旋转第二插入部件16 而拆卸,由此使栓子17从狭缝8的横向的第二部件18b运动到狭缝8 的第三部件18c中,并在栓子17经由第三部件18c的开口端部离开时 拉动第二插入部件16离开第一插入部件15,由此从第二插入部件16 释放包括针头支持部件19的第一插入部件15。
该实施例能够仅去除和处置包括针头支持部件19和使用过的注 射针头6的第一插入部件15。该特征提供第二插入部件16和新替换 的第一插入部件15 —起重复使用的可能性,所述新替换的第一插入部 件15包含新的注射针头6。此外,该实施例使第一插入部件15能够 在致动用于插入套管装置的插入装置之前或之后两种情况下构成针头 保护装置。
图22和23 二者详细示出多次使用的实施例的第一插入部件15。 图22示出包括与第二插入部件16的狭缝18接合的栓子17的插入部件15的侧部,图23示出包括具有定位在针头支持部件19上的凸出栓 子23形式的装置的第一插入部件15的相对侧部,所述栓子23与基本 L形狭缝24接合,用于在插入之前或之后使针头支持部件19锁定或 解锁。针头支持部件19包括注射针头6 (未示出)并且可释放地固定 到套管lb。
图24、 25和26示出在用于多次使用的插入装置中安装可替换的 第一插入部件15的步骤。图27、 28和29示出在将套管装置插入基部 9期间处在不同位置处的插入装置。
图24示出一次性的第一插入部件15如何布置在可再次使用的第 二插入部件16中。第一插入部件15通过使用栓子17而被引导到狭缝 8的第三部件18c中。当栓子17布置在狭缝8的横向的第二部件18b 中时,如图25所示,第一插入部件15相对于插入装置的第二插入部 件16沿着纵向方向固定在锁定位置中。
针头支持部件19的凸出栓子23与第一插入部件15的壁中的狭缝 24接合,并且在将第一插入部件15定位到第二插入部件16中期间, 凸出栓子23布置在L形狭缝24的一部分中,因为狭缝24的定位栓 子23的该部分仅允许与纵向方向垂直的运动,所以在该部分处不能相 对于第一插入部件15进行沿着纵向方向的运动,即,栓子23确保针 头支持部件19处在锁定位置中,并且注射针头6因此被锁定在第一插 入部件15内部并对于患者保持是安全的和隐蔽的。
在图25中,第一插入部件15的栓子17朝右边旋转由此使栓子 17运动到狭缝18的横向的第二部件18b中。针头支持部件19的栓子 23由于第一插入部件15的旋转而同时地被推入到L形狭缝24的短部 件中,在该短部件处针头支持部件19不能沿着纵向方向运动。弹性元 件21在该位置处未被偏压。
图26示出栓子17在第一插入部件15的旋转右终点处的布置。在 完全旋转插入部件1之后,松子17已到达狭缝18的第一部件18a与 横向的第二部件18b之间的拐角,并且第一插入部件15不能相对于第 二插入部件16进一步旋转。针头支持部件19的栓子23在旋转第一插入部件15期间同时运动到基本L形狭缝24的拐角中,使针头支持部 件19相对于纵向方向留在解锁位置中。弹性元件21仍然处在未偏压 位置中。于是,插入装置留在准备好致动和插入与套管装置的套管3 相结合的插入针头6的位置中。
图27示出处在准备好致动和插入套管4的位置中、与图24-26相 同的插入装置,并且插入装置安装在基部9上的接收部分7中。
图28示出当完全致动,即,与套管装置的套管3结合的插入针头 6完全插入患者的皮肤的皮下层中时的插入装置。在插入期间,第二 插入部件16朝患者的皮肤手动向下加压,由此偏压弹性元件21,因 此在栓子17处在解锁位置中时第一插入部件15向上滑动到第二插入 部件16的内部空间中。手动压力将使栓子17由第二插入部件16的狭 缝18的第一部件18a引导着向上滑动,并且栓子23将在第一插入部 件15的纵向狭缝24中向上滑动,通过这样注射针头6和套管3离开 第一插入部件15。当注射针头6离开第一插入部件15时刺入患者的 皮肤并且皮下插入套管3。套管装置与基部9上的接收部分7接合, 确保套管装置固定到接收部分7。
图28示出处在插入针头6已经完全皮下插入患者的位置中的插入 装置。在第二插入部件16上的手动压力已经至少被部分地释放并且弹 性元件21在回到未偏压位置的中途,该回到未偏压位置使栓子17在 狭缝18的第一部件18a中朝横向的第二部件18b向下运动,并使第一 插入部件15的栓子23在狭缝24中沿着与第一插入部件15的纵向轴 线平行的方向向上运动。因此,弹性元件21使固定到针头支持部件 19的第二插入部件16退回,由此从套管装置释放注射针头6并使套 管3留在患者体内。
为了达到图29所示的状态,从第二插入部件16完全释放压力。 此后,笫二插入部件16旋转到左边,使得栓子17运动到狭缝18的横 向的第二部件18b的中间部。该旋转同时使栓子23运动到与纵向方向 基本垂直的L形狭缝24的短部件中,由此既使第一插入部件15锁定 到第二插入部件16又使针头支持部件9锁定在第一插入部件15内部。插入装置然后可以安全地从接收部分7去除,而注射针头6保持在第 一插入部件15的内部被保护并且不被患者看到。
图30示出在使用后已经从第二插入部件16去除的第一插入部件 1。包含使用过并安全隐藏的注射针头6的第一插入部件15已经从第 二插入部件16去除并且准备处置。针头支持部件19经由L形狭缝24 中的栓子23锁定在第一插入部件1的内部,由此当处置时,由于安全 的原因而将使用过的插入针头6保持在第一插入部件15内。
根据本发明的套管装置能够适当地用在糖尿病治疗或其它药物的 输送中,其中套管装置连接至贮液器和泵单元,或者套管装置可以是 通路系统的一部分,其中注射器可以用于供给患者一种或多种不同的 药物。
根据本发明的套管装置还可以包括传感器或探测器,所述传感器 或探测器必须具有皮下定位与患者的血流接触的部件,即便于测量患 者血液的葡萄糖含量。
权利要求
1. 一种套管装置,所述套管装置能够安装在基部(9)中,所述基部(9)在使用期间固定到患者的皮肤,所述套管装置包括一起限定至少一个腔体的壳体(1a、1b)和至少一个膜(4),所述套管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1a、1b)中、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腔体流体连通的套管(3),所述套管装置设有用于将所述套管装置附装至所述基部(9)的装置(5),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套管装置附装至所述基部的装置(5)定位在所述套管装置的近侧上,所述套管装置的近侧这里定义为所述套管装置中所述套管伸出的一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套 管装置附装至所述基部(9)的装置(5)包括与所述基部(9)上的相 对应的装置(7a)协同操作的机械特征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 述套管装置附装至所述基部(9 )的装置包括从所述套管装置的近表面 伸出的部件(5),所述部件(5)能够枢转并由此在至少一个位置中暂 时地减小由所述部件(5)的边缘形成的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所述套 管装置附装至所述基部(9)的装置(5)包括位于所述套管装置的近 表面上的粘接至所述基部(9)的相对应表面的粘接表面。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装置 设有与插入装置(14)相对应的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在所述套管 装置向着所述基部(9)运动时确保所述套管装置的精确限定的运动。
6. 根据权利要求l-5所述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装 置利用插入装置(14)插入,所述插入装置(14)设有覆盖所述套管 装置的全部长度的覆盖部件(15)。
7. 根据权利要求l-5所述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装 置的本体中具有最大直径的部分(lb)绕中心轴线旋转对称。
8. 根据权利要求l-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装置包括呈现平滑外表面、并具有内部腔体的本体(lb),所 述内部腔体在远端处由能被针头(6)刺穿的壁(4)覆盖,并且在所 述内部腔体的近端处嵌入有套管(3),所述本体(lb)的外部近表面 设有用于将所述套管装置不可释放地附装至接收部分(7 )的装置(5 )。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外表 面具有圆形的、多角的或椭圆的周边。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覆盖所述内 部腔体的远端的壁(4)能由尖的或钝的针头(6)刺穿。
1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管 装置被推靠在所述接收部分(7)上时,自动形成所述接收部分(7) 与所述套管装置之间的不可释放的附装。
12. —种用于插入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套管装置的插入装 置,所述插入装置包括第一插入部件(15)和第二插入部件(16)以 及注射针头(6),其中-所述第二插入部件(16)连接至所述注射针头(6),并且所述注 射针头(6)可释放地与所述套管装置的套管(3)结合,-在未致动位置中所述第一插入部件(15)覆盖所述注射针头(15),画所述第一插入部件(15)与所述第二插入部件(16)接合,并且 所述第一插入部件(15)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入部件(16)的相对应的 引导装置相互作用的引导装置,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和第二插入部件相 对于彼此的可滑动的运动,-当所述插入装置(14 )被致动时所述第一和第二插入部件的引导 装置允许注射针头伸出超出所述第一插入部件。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在注射期间和注射之 后所述第一插入部件(15)覆盖基部(9)或患者的皮肤之间的打开的 空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所述套管装置具有在 所述第一插入部件(15)内部的退回位置和在所述第一插入部件(15) 内部的前进位置,并且在所述前进位置中所述套管装置的套管(3)延伸超出所述第一插入部件(15)的开口近端。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插入部件 U5)设有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能与基部(9)中固定到患者的装 置结合,以便产生精确限定的插入点和角度。
16. —种包括基部(10)的输送装置,所述基部设有用于套管装 置的接收部分(7),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部分(7)具有用于插入装 置(14)的引导装置(8),所述插入装置(14)在插入之前支持所述 套管装置。
17.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装 置与所述插入装置(14)的一部分中的内部开口相对应,并且所述套 管装置在所述套管装置的近侧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套管装置附装至基部 (9)的装置(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基部(9)中的套管装置,其包括一起限定至少一个腔体的壳体(1a、1b)和至少一个膜(4),所述套管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壳体中、并且与所述至少一个腔体流体连通的套管(3),所述套管装置在套管装置的近侧上设有用于将套管装置附装至基部(9)的装置(5)。
文档编号A61M25/06GK101500627SQ200780028908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日
发明者O·马塞厄森, S·吉尔恩 申请人:优诺医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