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挥发性成分流失的中药煎煮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15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避免挥发性成分流失的中药煎煮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免挥发性成分流失的中药煎煮制备 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中许多有效成分为难溶于水的易挥发性物质,在 传统中药煎煮工艺过程中,这些难溶易挥发物质随着加热过程绝大多数挥 发消失,不能产生药物疗效,所以很大程度影响了中药煎煮液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中药原材料的利用度, 减低中药成本的避免挥发性成分流失的中药煎煮制备工艺。避免挥发性成分 流失的中药煎煮制备工艺,首先,将中药置如入密闭的反应釜4中加热,可 挥发性药物进入冷凝器6的冷凝管3冷凝后回流到反应釜4,然后将反应釜 4迅速冷却,最后在中药煎煮液中加入助溶剂,分装于密闭容器中。将煎煮 后的药渣加入乙醇溶媒在反应釜4中进行再加热煎煮,可挥发性药物进入冷 凝器6的冷凝管3冷凝后回流到反应釜4,然后将反应釜4迅速冷却,将第
一次中药煎煮液与上述煎煮液混合后分装于密闭容器中反应釜加热关闭阀 门l,使冷凝器6中的水进入保温热水储存器5,反应釜4加热完毕后,关 闭阀门2打开阀门1,使冷凝器6中冷水进入反应釜壁冷凝管7,再进入保 温热水储存器5;保温热水储存器5中热水加入在反应釜4中开始煎煮中药。 采用上述密闭常温常压回流冷却助溶工艺工艺制备中药,能够保证难溶易挥 发的有效成分被保留,提高中药煎煮液有效成分的浓度含量,增加药液的质 量,使中药煎煮液的疗效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回收煎煮过程中 产生的热能,做到节能降耗。也可以二次利用中药原材料。四

附图为本发明工艺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例避免挥发性成分流失的中药煎煮制备工艺,首先, 将中药置如入密闭的反应釜4中加热,可挥发性药物进入冷凝器6的冷凝 管3冷凝后回流到反应釜4,然后将反应釜4迅速冷却,最后在中药煎煮液 中加入助溶剂,分装于密闭容器中;将煎煮后的药渣加入乙醇溶媒在反应 釜4中进行再加热煎煮,可挥发性药物进入冷凝器6的冷凝管3冷凝后回 流到反应釜4,然后将反应釜4迅速冷却,将第一次中药煎煮液与上述煎煮 液混合后分装于密闭容器中反应釜加热关闭阀门1,使冷凝器6中的水进入 保温热水储存器5,反应釜4加热完毕后,关闭阀门2打开阀门1,使冷凝 器6中冷水进入反应釜壁冷凝管7,再进入保温热水储存器5;保温热水储 存器5中热水加入在反应釜4中开始煎煮中药。
如图所示设备包括反应釜4,反应釜4密闭并在内壁设有反应釜壁 冷凝管7,反应釜4的上部设有冷凝器6,冷凝器6通过内部设有的冷凝管 3与反应釜4相通。反应釜壁冷凝管7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凝器6与反 应釜壁冷凝管7连通并设有阀门1。设备还包括有保温热水储存器5,保温 热水储存器5与冷凝器6之间连通并设有阀门2。保温热水储存器5与反应 釜壁冷凝管7的出水口连接,冷凝器6与反应釜壁冷凝管7的进水口连接。 冷凝器6与反应釜壁冷凝管7之间设有活动连接的管线,保温热水储存器5 与反应釜壁冷凝管7之间设有活动连接的管线,保温热水储存器5与冷凝 器6之间设有活动连接的管线。冷凝器6与反应釜4上均设有温度表。
权利要求
1、一种避免挥发性成分流失的中药煎煮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将中药置如入密闭的反应釜(4)中加热,可挥发性药物进入冷凝器(6)的冷凝管(3)冷凝后回流到反应釜(4),然后将反应釜(4)迅速冷却,最后在中药煎煮液中加入助溶剂,分装于密闭容器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挥发性成分流失的中药煎煮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将煎煮后的药渣加入乙醇溶媒在反应釜(4)中进行再加热煎 煮,可挥发性药物进入冷凝器(6)的冷凝管(3)冷凝后回流到反应釜(4), 然后将反应釜(4)迅速冷却,将第一次中药煎煮液与上述煎煮液混合后分 装于密闭容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避免挥发性成分流失的中药煎煮制备工 艺,其特征在于反应釜加热关闭阀门(1),使冷凝器(6)中的水进入保 温热水储存器(5),反应釜(4)加热完毕后,关闭阀门(2)打开阀门(1), 使冷凝器(6 )中冷水进入反应釜壁冷凝管(7 ),再进入保温热水储存器(5 ); 保温热水储存器(5)中热水加入在反应釜(4)中开始煎煮中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避免挥发性成分流失的中药煎煮制备工艺,提供一种可提高中药原材料的利用度,减低中药成本的避免挥发性成分流失的中药煎煮制备工艺。首先,将中药置如入密闭的反应釜中加热,可挥发性药物进入冷凝器的冷凝管冷凝后回流到反应釜,然后将反应釜迅速冷却,最后在中药煎煮液中加入助溶剂,分装于密闭容器中。采用上述密闭常温常压回流冷却助溶工艺工艺制备中药,能够保证难溶易挥发的有效成分被保留,提高中药煎煮液有效成分的浓度含量,增加药液的质量,使中药煎煮液的疗效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回收煎煮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做到节能降耗。
文档编号A61K36/00GK101284023SQ20081001579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8日
发明者丁国光, 丁岩坤 申请人:丁国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