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镇痛消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2836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镇痛消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镇痛消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涉及镇痛消瘤的中药制剂主要有以下文献中国发明专利CN1133725公 开了癌瘤消肿止痛膏、中国发明专利CN1081104公开了癌痛止痛膏及其配制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CN1276226公开了化癌消瘤膏、中国发明专利CN1153645公开了皮肤 癌用皮癌散、皮癌膏、逍遥散加味及其配制和中国发明专利CN1615970公开了抗白 血病的中药制剂复方黄黛片及其制备方法。前四个专利文献中涉及的药物的主要成 分中含有雄黄,同时也是膏剂,但是都是由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而且只是过小于 200目筛,过大的粒径不利于起效,且膏剂中的载体也不够安全。第五个专利文献 涉及的复方黄黛片作为一种口服片剂,大、中剂量会造成ALT的升高,表明其有一 定的肝毒性,而且也只是应用于血液病治疗。因此,急需毒副作用低、安全、疗效 好的镇痛消瘤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镇痛消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镇痛消瘤药物,它的活性成分是雄黄和生姜,所述雄黄和所述 生姜的质量比为(1-3) : (1-3);所述雄黄和所述生姜的粒径大小为60-500nm。 其中,所述药物中还含有载体,所述雄黄、所述生姜和所述载体的质量比为 (1-3) : (1-3) : (4-10);所述雄黄和所述生姜的粒径大小优选为60-200nm。
本发明的镇痛消瘤药物中加入所述载体后,可做成多种剂型,如可制成膏剂或 者膏药护袋或贴剂。
当将本发明的药物制成膏剂时,所述载体优选由下述7种物质中的至少一种组 成甘油单硬脂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肉豆蔻酸异丙酯、尼泊金甲酯、尼泊 金丙酯、硬脂酸聚羟氧-40-酯或生理盐水组成。
所述载体可由如下的物质组成所述甘油单硬脂酸酯8-12%,所述羟丙基甲基 纤维素0.5-1.5%,所述肉豆蔻酸异丙酯8-12% ,所述尼泊金甲酯0.5-1.5%,所述 尼泊金丙酯0. 5-1. 5%,所述硬脂酸聚羟氧-40-酯9-12%和所述生理盐水60-70%;所述数值均为质量百分数。
其中,所述载体具体可为如下l)或2)或3):
1) 所述甘油单硬脂酸酯8%,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所述肉豆蔻酸异丙 酯8% ,所述尼泊金甲酯1.5%,所述尼泊金丙酯1.5%,所述硬脂酸聚羟氧-40-酯 12%和所述生理盐水67. 5%;
2) 所述甘油单硬脂酸酯8%,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所述肉豆蔻酸异丙酯 10%,所述尼泊金甲酯1%,所述尼泊金丙酯1%,所述硬脂酸聚羟氧-40-酯12%和所 述生理盐水67%;
3) 所述甘油单硬脂酸酯9%,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所述肉豆蔻酸异丙酯 10%,所述尼泊金甲酯0.5%,所述尼泊金丙酯0.5%,所述硬脂酸聚羟氧-40-酯12% 和所述生理盐水67%;
上述数值均为质量百分数。
本发明的镇痛消瘤软膏使用时先确定敷药范围,使敷药区包含瘤体,并大于瘤 体范围10-50m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镇痛消瘤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所述镇痛消瘤药物的方法,是将雄黄和生姜烘焙制成粉末 后,加工成60-500rnn的颗粒,然后将所述雄黄和所述生姜按照所述质量份进行混 合得到镇痛消瘤药物。
将上述方法加以改进后,即可制备镇痛消瘤乳膏,如将雄黄和生姜烘焙制成粉 末后,加工成60-500nm的颗粒,然后将所述雄黄、所述生姜和所述载体按照所述 质量份进行混合后乳化,得到镇痛消瘤软膏。
同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相比较,本发明的镇痛消瘤软膏的优点在于其能将原材 料形成很小的纳米颗粒,便于透皮给药,同时其含有的载体又可以提供很好的附着 性,增长给药时间,起到缓释作用,易于达到并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对于治疗起 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透皮给药避免了药物的首过效应,减少药物对于内脏器 官的毒性,也就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实验证明,本发明的镇痛消瘤软膏通过透 皮给药,可以显著降低毒副作用,可以维持很好的血药浓度,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肿 瘤,如肝癌、皮肤癌和脑胶质瘤等。


图1为纳米化后透射电镜检测2为产品性状
图3为给药方式
图4为镇痛消瘤软膏对肝癌的效应 图5为镇痛消瘤软膏对皮肤癌的效应 图6为镇痛消瘤软膏对皮肤癌的效应 图7为镇痛消瘤软膏对胶质瘤的效应 图8为镇痛消瘤软膏进行体外透皮实验的结果 图9为镇痛消瘤软膏的有效成分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图IO为镇痛消瘤软膏的有效成分与细胞自噬作用的关系 图11为HE染色结果 图12为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图13为脏器中砷的分布情况 图14为血砷的浓度的测定结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制备镇痛消瘤软膏
将雄黄(亳州敬德药业有限公司)和生姜焙制好,加入低温球磨机内, 2000-4000rpm工作5min,停止15min后,在相同条件下工作5 min,重复6-7次, 同时要确保工作温度小于40。C,将雄黄和生姜加工成纳米颗粒。取加工好的雄黄和 生姜颗粒溶于水中,在投射电镜下(JEM-2011 JOEL,东京)观察雄黄和生姜颗粒 和颗粒大小。
结果如图1所示,表明雄黄和生姜颗粒大小在60-100nm,图1中标尺为60 nm。 取加工好的50g雄黄颗粒和50g生姜颗粒与200g的载体加入乳化机, 6000-8000rpm (旋转半径为1-2cm)条件下乳化5min,然后停止15min,再在同等 条件下工作5min,重复2-3次,直至形成均一稳定的乳化产品,成品的性状如图2 所示。
载体由如下成分在50-7(TC混合而成16g甘油单硬脂酸酯,3g羟丙基甲基纤 维素、16g肉豆蔻酸异丙酯、3g尼泊金甲酯、3g尼泊金丙酯、24g硬脂酸聚羟氧-40-酯和135g生理盐水。
实施例2、制备镇痛消瘤软膏
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将雄黄和生姜制成60-200nm的颗粒。取加工好的50g雄黄颗粒和75g生姜颗粒与250g的载体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 法混合乳化形成成品。
载体由如下成分在50-70'C条件下混合而成20g甘油单硬脂酸酯,2. 5g羟丙 基甲基纤维素、25g肉豆蔻酸异丙酯、2.5g尼泊金甲酯、2.5g尼泊金丙酯、30g 硬脂酸聚羟氧-40-酯和167. 5g生理盐水。
实施例3、制备镇痛消瘤软膏
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将雄黄和生姜制成60-200nm的颗粒。
取加工好的75g雄黄颗粒和50g生姜颗粒与250g的载体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 法混合乳化形成成品。
载体由如下成分在50-7(TC条件下混合而成22.5g甘油单硬脂酸酯、羟丙基 甲2.5g基纤维素、25g肉豆蔻酸异丙酯、1.25g尼泊金甲酯、1.25g尼泊金丙酯、 30g硬脂酸聚羟氧-40-酯,167. 5g生理盐水。
实施例4、实施例1的镇痛消瘤软膏对肝癌的效应
在裸小鼠(6-8周)背侧皮下分别种入1X1()6个H印G2肝癌细胞,形成小的肿 瘤包块。
将植入H印G2肝癌细胞的裸小鼠随机分成3组,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不直接 涂于肿瘤皮肤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在肿瘤种植后16天的 裸小鼠的肿瘤皮肤上涂覆实施例1的镇痛消瘤软膏;不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在肿瘤 种植后16天的裸小鼠的非肿瘤皮肤上涂覆实施例1的镇痛消瘤软膏;对照组在肿 瘤种植后用乳膏基质处理的裸小鼠;实施例1的镇痛消瘤软膏按照每天100微升 /(20g体重,2平方厘米)的剂量透皮给药,连续给药3天,并开始记录肿瘤生长 和体重变化。实验重复3次。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在肿瘤种植后的第22天(实施例1的涂覆镇痛消瘤软 膏后6天)开始,肿瘤大小上开始有差异,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的裸小鼠的皮下肿 瘤没有明显的生长,在肿瘤种植后的25天和28天时肿瘤大小分别为497. 77± 127.25 (立方毫米)和434.94士178. 16 (立方毫米);不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和对 照组裸小鼠的皮下肿瘤都有明显的生长,在肿瘤种植后的25天时肿瘤大小分别为 2054.89±467. 11 (立方毫米)和3406. 99±629. 83 (立方毫米),在肿瘤种植后的 28天时肿瘤大小分别为2420. 38±691. 15 (立方毫米)和5680. 24±643. 22 (立方 毫米)。实施例5、实施例2的镇痛消瘤软膏对皮肤癌的效应
a) 实施例2的镇痛消瘤软膏对皮肤癌的效应
在雄性C57BL/6小鼠(6-8周,体重20-24克)背侧皮下种入1 X 107个B16黑 色素瘤细胞, 一周左右后形成小的肿瘤包块。
将植入B16黑色素瘤细胞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直接涂于肿瘤皮 肤组、不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在肿瘤种 植后10天的雄性C57BL/6小鼠的肿瘤皮肤上涂覆实施例2的镇痛消瘤软膏;不直 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在肿瘤种植后10天的雄性C57BL/6小鼠的非肿瘤皮肤上涂覆实 施例2的镇痛消瘤软膏;对照组在肿瘤种植后用乳膏基质处理的雄性C57BL/6小鼠。 实施例2的镇痛消瘤软膏按照每天100微升/ (20g体重 2平方厘米)的剂量透 皮给药,连续给药3天,并开始记录肿瘤生长和体重变化。实验重复3次。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在肿瘤种植后的第16天(实施例2的镇痛消瘤软膏涂 敷6天),肿瘤大小上开始有差异,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的雄性C57BL/6小鼠的皮 下肿瘤没有明显的生长,在肿瘤种植后的19天和22天时肿瘤大小分别为577. 77 ±147.05 (立方毫米)和534.94土99.36 (立方毫米);不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和 对照组的雄性C57BL/6小鼠的皮下肿瘤都有明显的生长,在肿瘤种植后的19天时 肿瘤大小分别为1954. 89±427. 61 ((立方毫米)和6406. 99±589. 86 ((立方毫 米),在肿瘤种植后的22天时肿瘤大小分别为2320.38土594.36 (立方毫米)和 7680. 24±884. 88 (立方毫米)。肿瘤生长进展见图6。
b) 实施例2的镇痛消瘤软膏对肿瘤内血管生成的作用
取a)中镇痛消瘤软膏涂敷20天后的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不直接涂于肿瘤皮 肤组和对照组的雄性C57BL/6小鼠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中免疫组化 分析中所用的抗体为羊抗鼠VEGF抗体(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HE染色实验结果表明,镇痛消瘤软膏直接涂抹于肿瘤皮肤后,肿瘤组织内血管 数量有明显的减少(图11A),与对照组(图11B)相比,每视野内血管数计数(n=6) 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图11C)。
免疫组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图12A)和不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相比 (图12C),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图12B)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有明显的 减少。
上述实验结果说明,本发明的镇痛消瘤软膏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血管的发生。实施例6、实施例3的镇痛消瘤软膏对胶质瘤的效应
在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50-200克)背侧皮下种入1X 109个C6胶质瘤细胞, 数周左右后会形成小的肿瘤包块。
将植入C6胶质瘤细胞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 不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在肿瘤种植后22 天的雄性Wistar大鼠的肿瘤皮肤上涂覆实施例3的镇痛消瘤软膏;不直接涂于肿 瘤皮肤组在肿瘤种植后22天的雄性Wistar大鼠的非肿瘤皮肤上涂覆实施例3的镇 痛消瘤软膏;对照组在肿瘤种植后用乳膏基质处理的雄性Wistar大鼠。实施例3 的镇痛消瘤软膏按照每天200微升/ (100g体重'3平方厘米)的剂量透皮给药, 连续给药3天,并开始记录肿瘤生长和体重变化。实验重复3次。
实验结果如图7所示,在肿瘤种植后的第24天(实施例3的镇痛消瘤软膏涂 敷2天),肿瘤大小上开始有差异,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的雄性Wistar大鼠的皮 下肿瘤没有明显的生长,在肿瘤种植后的26天和28天时肿瘤大小分别为653. 77 ±100.82 (立方毫米)和661. 15±780.92 (立方毫米);不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和 对照组雄性Wistar大鼠的皮下肿瘤都有明显的生长,在肿瘤种植后26天时肿瘤大 小分别为785. 12±714. 12 (立方毫米)和1005. 16±313. 4 (立方毫米),在肿瘤 种植后的28天时肿瘤大小分别为802. 79±737. 79 (立方毫米)和1318. 2±256. 22 (立方毫米)。
实施例7、体外透皮实验
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镇痛消瘤软膏进行体外透皮实验。
取体重200士20g的雄性Wistar大鼠,麻醉,剔净绒毛,小心剥皮,分离皮下 脂肪组织及毛细血管,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数遍,置冰箱保存,备用。
雄性Wistar大鼠皮肤3. 14平方厘米,进行体外透皮实验。
体外透皮实验方法如下将皮肤装入透皮吸收仪(天津正通),37°C, 200rpm, 按照O, 2, 4, 6, 8, 10, 16, 24小时采样,用于测定软膏的体外透皮动力学分析。
体外透皮动力学分析方法如下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Perkin-Elmer Corp.,美国)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如图8表明,砷的渗透具有时间依赖关系。
实施例8、镇痛消瘤药物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将雄黄和生姜制成纳米颗粒(粒径为60-200nm)。将雄黄和生姜纳米颗粒按照l: l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消瘤药物。
将消瘤药物悬浮于水中,制成消瘤药物含量分别为0、 0. 5、 1. 0、 1. 5和2. 0g/ml 的悬液,水悬液浓度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Perkin-Elmer Corp.,美 国)进行测定。
将B16黑色素瘤细胞(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所)以1X105个/ml密度种入96 孔板,24小时之后,再分别加入上述浓度的抑瘤药物水悬液,使B16细胞暴露在0、 0.5、 1.0、 L5和2.0g/ml的抑瘤药物水悬液中48小时。然后用MTT实验分析细 胞生长率(细胞生长率=各个浓度的抑瘤药物00值+未加抑瘤药物(0浓度)的OD 值*100%)。
MTT实验结果如图9所示,表明细胞的增殖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被显著抑制,抑 瘤药物水悬液浓度小于0.2 g/ml,对增殖的抑制作用将会明显减弱;当浓度大于 1.0 g/ml,则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实施例9、镇痛消瘤药物与细胞自噬作用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将雄黄和生姜制成纳米颗粒(粒径为60-200nm)。将雄黄 和生姜纳米颗粒按照l: l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抑瘤药物。
将抑瘤药物悬浮于水中,制成抑瘤药物含量为0. 2g/ml的悬液,水悬液浓度采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Perkin-Elmer Corp.,美国)进行测定。
在Hela-LC3细胞中加入上述浓度的抑瘤药物水悬液,使Hela-LC3细胞暴露于 0.2 g/ml的暴露于上述抑瘤药物水悬液8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在Hela-LC3细胞中加入无菌水作为对照。
实验结果表明,Hela-LC3细胞中出现吞噬泡点状聚集(图10A),而在对照组 中则没有这样的现象(图10B),说明镇痛消瘤软膏的有效成分有很强的诱导细胞 自噬作用。
实施例10、药物动力学分析和组织分布
在雄性C57BL/6小鼠(6-8周,体重20-24克)背侧皮下种入1X 107个B16黑 色素瘤细胞, 一周左右后形成小的肿瘤包块。
将植入B16黑色素瘤细胞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直接涂于肿瘤皮 肤组、不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在肿瘤种 植后9天的雄性C57BL/6小鼠的肿瘤皮肤上涂覆实施例2的镇痛消瘤软膏;不直接 涂于肿瘤皮肤组在肿瘤种植后9天的雄性C57BL/6小鼠的非肿瘤皮肤上涂覆实施例2的镇痛消瘤软膏;对照组在肿瘤种植后用乳膏基质处理的雄性C57BL/6小鼠。实 施例2的镇痛消瘤软膏按照每天100微升/ (20g体重 2平方厘米)的剂量透皮 给药,连续给药3天,采取肿瘤种植后9、 11、 13、 15和17天的雄性C57BL/6小 鼠的尾静脉血,用于测定血砷含量。实验重复3次。
砷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Perkin-Elmer Corp.,美 国)进行测定。
肿瘤种植20天时,处死上述各组的雄性C57BL/6小鼠,分离肝肾和肿瘤组织, 用于测定组织内砷含量,测定方法同上。
实验结果表明,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的雄性C57BL/6小鼠的脏器中砷的分布较 其他组高,在肿瘤中分布最高,这与抗肿瘤呈相关关系(图13)。血砷在直接涂于 肿瘤皮肤组和不直接涂于肿瘤皮肤组的雄性C57BL/6小鼠中没有明显差异(图14)。
实施例11、镇痛消瘤软膏的镇痛作用
从志愿者中选取3例肝癌晚期伴剧烈疼痛病人,给予本发明的镇痛消瘤软膏, 涂抹于肝脏部位皮肤,3天后止痛剂剂量减半,3病例的NRS评分记录如下
病例NRS、平分
17分一3分/3日内
27分一3分/4日内
37分一3分/5日内
* NRS: 数字疼痛强度评分法(Numeral rating scale, NRS):用0-10的数字 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IO为最严重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 疼痛程度的数字。对比治疗前后疼痛积分的差异和组间差异
0123456789 10 无痛 最痛 程度分级标准0:无痛 l-3:轻度疼痛
4- 6:中度疼痛 7-10:重度疼痛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给予本发明的镇痛消瘤软膏后患者的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疼痛减轻。
权利要求
1、一种镇痛消瘤药物,它的活性成分是雄黄和生姜,所述雄黄和所述生姜的质量比为(1-3)∶(1-3);所述雄黄和所述生姜的粒径大小为60-500n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还含有载体,所述雄 黄、所述生姜和所述载体的质量比为(1-3) : (1-3) : (4-1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镇痛消瘤软膏的剂型为膏剂 或贴剂。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由下述7种物质中的至少一种组成甘油单硬脂酸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肉豆蔻酸异丙酯、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丙酯、硬脂酸聚羟氧-40-酯或生理盐水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由如下物质组成所述 甘油单硬脂酸酯8-12%,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1.5%,所述肉豆蔻酸异丙酯 8-12% ,所述尼泊金甲酯0.5-1.5%,所述尼泊金丙酯0. 5-1. 5%,所述硬脂酸聚羟氧 -40-酯9-12%和所述生理盐水60-70%;所述百分含量为质量百分含量。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由如下物质组成所述 甘油单硬脂酸酯8%,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所述肉豆蔻酸异丙酯8%,所述尼 泊金甲酯1.5%,所述尼泊金丙酯1.5%,所述硬脂酸聚羟氧-40-酯12%和所述生理盐水 67. 5%。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由如下物质组成所述 甘油单硬脂酸酯8%,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所述肉豆蔻酸异丙酯10%,所述尼泊 金甲酯1%,所述尼泊金丙酯1%,所述硬脂酸聚羟氧-40-酯12%和所述生理盐水67%。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由如下物质组成所述 甘油单硬脂酸酯9%,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所述肉豆蔻酸异丙酯10%,所述尼泊 金甲酯0.5%,所述尼泊金丙酯0.5%,所述硬脂酸聚羟氧-40-酯12%和所述生理盐水 67%。
9、 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镇痛消瘤药物的方法,是将雄黄和生姜烘焙制成粉末 后,加工成60-500nm的颗粒,然后将所述雄黄和所述生姜按照所述质量份进行混合 得到镇痛消瘤药物。
10、 制备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所述的镇痛消瘤药物的方法,是将雄黄和生姜烘 焙制成粉末后,加工成60-500nm的颗粒,然后将所述雄黄、所述生姜和所述载体按 照所述质量份进行混合后乳化,得到镇痛消瘤药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镇痛消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镇痛消瘤药物的活性成分是雄黄和生姜,所述雄黄和所述生姜的质量比为(1-3)∶(1-3);所述雄黄和所述生姜的粒径大小为60-500nm。所述药物中还含有载体,所述雄黄、所述生姜和所述载体的质量比为(1-3)∶(1-3)∶(4-10)。加入所述载体后本发明的镇痛消瘤药物可制成镇痛消瘤软膏。本发明的镇痛消瘤药物毒副作用低,血药浓度稳定。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1293086SQ20081011453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6日
发明者赟 刘, 周红英, 周绪天, 颖 张, 温龙平, 赵奇红 申请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庆市中医药镇痛消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