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酸在增加某些药物的药效作用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65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阿魏酸在增加某些药物的药效作用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阿魏酸在增加某些药物的药效作用及其用途。本发明涉及的阿魏酸包括正阿魏酸和异阿魏酸以及他们的同分异构体。化学名称为4-羟基-3-甲氧基苯丙烯酸,分子量194.18,顺式和反式阿魏酸的结构特征见有关文献[张娟,金青哲,王兴国。阿魏酸及其衍生物合成及药理研究进展,粮食与油脂,2007年第1期,43-45]。本发明所涉及某些药物包括生物碱类药物及其与无机盐所组成的盐类如苦参碱、苦参素、槐果碱、莨菪碱、罂粟碱、汉防己甲素、小檗碱、吗啡、吗啡、可待因、吴茱萸碱、士的宁、长春碱、长春新碱、紫杉醇、贝母碱、麻黄碱、伪麻黄碱、雷公藤碱,等。本发明所涉及某些药物包括黄酮类(苷及苷元)药物,例如葛根素、人参皂苷、人参皂苷元、芒果苷、黄芩苷、紫草素、槲皮素、芦丁、橙皮苷、大豆苷、大豆异黄酮、大豆素、红花苷、儿茶素类,等。本发明所涉及阿魏酸增加药物的药效作用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物理性质实现的,例如增加药物的水溶性、脂溶性,降低药物的pH,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通过生物膜能力的特性(包括皮肤、体内的腔道膜结构、细胞膜、血管膜、血脑屏障等)。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以及组织分布与排泄特性等实现的。本发明所涉及阿魏酸增加药物的药效作用可以通过与药物药物复方、形成药物组合物,包括与药物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复盐或成酰胺盐等实现。本发明所涉及阿魏酸增加药物的药效作用可以通过与药物产生化学反应(成酯作用、成酮作用、成醚作用等)形成的复合物等实现的。本发明涉及阿魏酸增加一些药物的疗效可以是阿魏酸本身具有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菌消炎、抗肿瘤、抗突变、抗衰老、抗血脂、抗动脉硬化、增加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精子活力和运动性的药效作用与一些药物的药效作用形成协同效应或相加效应从而增加了药物的疗效。其增加药物的疗效作用涉及到药物以及阿魏酸本身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菌消炎、抗肿瘤、抗突变、抗衰老、抗血脂、抗动脉硬化、增加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精子活力和运动性的药效作用。本发明所涉及的阿魏酸与这些药物组成的组合物,包括复方制剂、盐类、酮类、酯类、醚类、酰胺类等,其阿魏酸可以和1种药物制成复方制剂和/或盐类、酮类、酯类、醚类、酰胺类制剂等,也可以和2种及2种以上药物制成复方制剂和/或有机盐类、酮类、酯类、醚类、酰胺类制剂等。其阿魏酸与药物的分子摩尔比为0.01-10:1。这些类型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复方制剂、盐类、酮类、酯类、醚类、酰胺类等,可以采用药学上可接受的方式制成药用剂型,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皮肤粘膜吸收制剂等。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骨关节和肌肉肿胀、老年痴呆、疼痛、老年痴呆、风湿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性疾病、肿瘤、过敏性疾病、蚊叮虫咬等。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阿魏酸增加生物碱类药物水溶性的观察取阿魏酸与生物碱类药物,分别以i:i;i:2;i:3;i:4;i:5;i:6摩尔比混合后,置于球磨机内研磨。15分钟后,取出药物,观察水溶性的改变。结果见表l。表1.阿魏酸对生物碱类药物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观察(mg/mL)生物碱名称阿魏酸与生物碱的分子摩尔比0:11:11:21:31:41:51:6苦参碱100300〉500〉500〉500300200紫杉醇难溶200200200100505小檗碱难溶200300200100100100长春碱难溶10010050502020贝母碱难溶10010050505020士的宁难溶100200100505020麻黄碱易溶300〉500〉500〉500200200吴茱萸碱难溶10010050505020吗啡溶解10010050505020罂粟碱难溶10010050505020雷公藤碱难溶10010050505020实施例二、阿魏酸增加黄酮类药物水溶性和脂溶性的观察取阿魏酸与黄酮碱类药物,分别以i:i;i:2;i:3;i:4;i:5;i:6摩尔比按照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盐类、酮类、酯类、醚类、酰胺类药物,分离纯化后,观察水溶性和脂溶性的改变。结果见表2,3。表2.阿魏酸对黄酮碱类药物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观察(mg/m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实施例三、阿魏酸紫杉醇酮的溶解性和抗肿瘤活性的观察紫杉醇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成为第三代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治疗卵巢癌、乳腺癌有良好的效果,对治疗前列腺癌、上肠胃道癌、小细胞性和非小细胞性肺癌前景良好。由于紫杉醇几乎不溶于水,使用中需加入助溶剂。然而其助溶剂可导致病人严重过敏甚至个别死亡,从而制约了其应用。采用阿魏酸与紫杉醇成酯反应所生成的酯类化合物,可大大增加紫杉醇的水溶性,并对其抗肿瘤活性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材料与方法胃癌BGC2823细胞购自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所,紫杉醇购自上海复旦紫杉新技术有限公司。药物的制备和配置紫杉醇与阿魏酸2:l摩尔比混合,硫酸催化成酯后,其水溶性可从每升水溶解0.25毫克增加到200mg/L。将阿魏酸紫杉醇酯用生理盐水配置成0,0.05umol/L,0.1umol/L,0.5umol/L,1umol/L,2umol/L的溶液。对胃癌细胞的体外干预实验细胞培养以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在37°C,5%C02的培养箱中培养,细胞培养在100mL的培养瓶中,根据细胞生长状态23天换液或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试验,共分为4大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紫杉醇注射液对照组,阿魏酸药物对照组,紫杉醇阿魏酸药物组,每组6个药物浓度,药物干预浓度见上药物的配置。将细胞接种到96孔板中,每孔100iiL,812h后除去培养液,每孔加入含相应药物的培养液共100L,每个药物浓度均设3个复孔,37°C、5%(A、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24h后,在培养液表面每孔加入50iiL50%的三氯醋酸(TCA)固定,室温下放置5min后,将培养液移至4t:放置1小时,倒掉固定液,每孔用去离子水洗5遍,甩干,空气干燥,每孔加入100iiLSRB,室温放置10min,再用1%醋酸洗5遍,空气干燥。结合的SRB用150yL10mmo1/L非缓冲Tris碱液(pH10.5)振荡溶解,用酶标仪在波长570nm处测定吸光度(OD)值。用OD的大小表示细胞的增值数量。结果阿魏酸紫杉醇可明显抑制胃癌BGC2823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比紫杉醇注射液明显增强(见表4)表4.阿魏酸紫杉醇对胃癌BGC2823细胞的抑制作用(OD值;x±s)<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实施例四、阿魏酸增强善黄连素抗菌作用的疗效观察黄连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常用的盐酸黄连素又叫盐酸小檗碱,黄连素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它无抗药性和副作用。本试验采用阿魏酸与黄连素合用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其疗效确切,口感好,病人易于接受。阿魏酸与盐酸黄连素(盐酸小檗碱)l:l等摩尔混合后。按照常规药剂学的方法制成含片。每片50mg。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30对,分为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口腔含化的方法,每日4-6次,疗程为5天。对照组采用盐酸黄连素药片含化,每日4-6次,疗程为5天。疗效观察溃疡面基本消失,为显效;溃疡面縮小,为有效;溃疡面变化不大,为无效。病人顺应性观察病人能够完成含化完1片药为顺应性好。不能含化完1片药为顺应性差。结果试验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3%,100%病人能够完成含化。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7%。11人能够完成含化,约占全部实验病人37%,大部分病人不能完成含化。许多病人是强迫性完成的。实施例五、阿魏酸苦参素酰胺镇痛作用的观察阿魏酸苦参素酰胺的制备称取l:2摩尔比的阿魏酸和苦参素,采用成盐技术成盐后,柱分离,得纯度>98%的阿魏酸苦参素酰胺。选取健康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苦参素50mg/kg,苦参素10mg/kg,阿魏酸苦参素酰胺50mg/kg,阿魏酸苦参素酰胺25mg/kg,阿魏酸苦参素酰胺12.5mg/kg,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3天,末次给药30min后,腹腔注射0.6X醋酸10ml/kg,记录15min内小鼠出现扭体反应次数。计算药物镇痛百分率。药物镇痛百分率(%)=(对照组扭体次数治疗组扭体次数)/对照组扭体次数X100%结果苦参素10mg/kg未见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苦参素50mg/kg有一定的镇痛作用,阿魏酸苦参素酰胺12.5、25、50mg/kg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表5)。表5.阿魏酸对苦参素镇痛作用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实施例六、阿魏酸麻黄素盐的抗炎作用的观察。阿魏酸麻黄素盐的制备将一定比例的阿魏酸和麻黄素混合成盐反应。选取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麻黄碱5mg/kg,麻黄碱20mg/kg,麻黄碱5mg/kg+阿魏酸10mg/kg,麻黄碱5mg/kg+阿魏酸5mg/kg,麻黄碱5mg/kg+阿魏酸2.5mg/kg,每组10只。称重标记后,将小鼠的右耳用二甲苯棉球接触5分钟,左耳作为对照,于致炎10min后,分别在致炎耳壳上,涂覆给予药物浓度为1^受试药物,空白对照组给生理盐水,30min后将小鼠脱臼处死,用直径6mm打孔器在耳朵的相同部位取等面积左(自身对照)、右耳(二甲苯处理)称重,计算耳肿胀率。耳肿胀率(%)=(右耳重量_左耳重量)/左耳重量X100%.结果阿魏酸可明显增加麻黄碱抗二甲苯所致的耳肿胀作用(见表6)。表6.阿魏酸对麻黄素的抗炎作用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实施例七阿魏酸对长春新碱肠道吸收作用的观察。阿魏酸长春新碱盐的制备将阿魏酸与长春新碱l:l摩尔配比成盐,柱分离后即得。实验方法取大鼠100只,体重200-250g,雌雄各半。1次灌胃给药2mg/kg,分别在给药后10、30、60、120和180min眼眶静脉丛取血,按照文献方法测定血浆长春新碱血药浓度[王小晨,王向伟,秦燕,徐智儒,王光风,来庆勤,杨正茂,刘全海,长春新碱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及其抗肿瘤作用。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7;27(1):15-19页],结果表明,常春新碱口服吸收较差,阿魏酸长春新碱盐可明显增加长春新碱的吸收。其AUC。—(药-时曲线下的面积)约是长春新碱的5倍(见表5)。[ooee]表5.阿魏酸对长春新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7士sD)<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实施例八、阿魏酸对贝母总生物碱止咳化痰作用的影响止咳作用取22±3g合格小鼠40只,雌雄兼用,按咳嗽次数和性别分层随机分成4组,分别灌胃给与NS、25mg/kg贝母总生物碱、阿魏酸25mg/kg、50mg/kg贝母总生物碱、25mg/kg贝母总生物碱+阿魏酸25mg/kg,20min后,按照文献方法氨水引咳,[徐淑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59],记录3min内咳嗽次数。结果表明,25mg/kg贝母总生物碱和阿魏酸25mg/kg无镇咳作用,50mg/kg贝母总生物碱、25mg/kg贝母总生物碱+阿魏酸25mg/kg止咳作用明显,贝母总生物碱和阿魏酸联合用药作用最好。祛痰作用采用小鼠酚红排泌法[参考文献同止咳作用],给药剂量和分组同止咳作用。分别在给药后30分钟立即腹腔注射0.25%酚红(0.2ml/10g),用分光光度计测558nm处吸收度。结果表明,5mg/kg贝母总生物碱和阿魏酸25mg/kg无祛痰作用,50mg/kg贝母总生物碱、25mg/kg贝母总生物碱+阿魏酸25mg/kg祛痰作用明显,贝母总生物碱和阿魏酸联合用药作用最好。实施例九阿魏酸对小檗碱的口服血药浓度的观察仪器1100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包括G1315A紫外-可见光二级管阵列检测器(美国惠普公司)。试验方法取比格犬12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前禁食14小时,称重,第1组吞服小檗碱200mg/kg,第2组给与小檗碱200mg/kg+阿魏酸100mg/kg分别在给药后0、0.5、1、2、3、4、6h于股静脉留置滞留针管,定时取血2ml,置于加入肝素钠抗凝剂的离心管中,2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按照文献方法测定血清小檗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阿魏酸可明显增加小檗碱的血药浓度(表6)。表6.阿魏酸对小檗碱药浓度的影响时间血药浓度小檗碱(yg/ml)阿魏酸小檗碱(yg/ml)0000.50.435±0.0052.653±0.18411.389±0.0195.448±0.35821.513±0.03810.321±0.88232.209±0.19615.336±0.92741.627±0.13512.287±0.88251.016±0.0767.664±0.48760.896±0.0156.921±0.33911实施例十、阿魏酸苦参素抗动脉硬化的观察有报道表明阿魏酸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但苦参素未见降低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的报道,其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可与阿魏酸的作用发生协同作用,从而其抗动脉硬化作用比单独使用阿魏酸的作用强。本试验观察到阿魏酸苦参素可明显改善高血脂模型动物的动脉硬化水平。试验方法药物制备将阿魏酸苦参素以1:2分子摩尔比混合后,置于球磨机中混匀即可。按照文献方法进行[刘占涛,刘赛,王守兰,张健,仲伟珍。海洋贝类综合提取物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年第13巻第3期;305-308]。取雄性鹌勢140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罗伐它丁10mg/kg),阿魏酸口服对照组(40mg/kg)和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药10、20、40mg/kg)。除正常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外,其余5组按照文献方法建立高脂食饵性动脉硬化模型。各用药组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用药4周。分别于用药后第4周末,每组取10只动物测定其血清脂质。于实验结束时对存活的鹌鹑进行病理学检测。血清脂质含量测定各组于用药后第2,4周末,禁食12h后经颈静脉取血2mL,分离血清,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阿魏酸苦参素可明显降低动脉硬化模型鹌勢血清TC、TG水平,其作用比阿魏酸明显增强(表7)。模型组多数主动脉有明显的病变,多数As病变在2级以上,阿魏酸苦参素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较轻,多在12级以下(表8)。镜下可见多数动脉内膜完整,部分有轻度脂质浸润,内含散在泡沫细胞。表7.阿魏酸苦参素对高血脂模型鹌鹑血脂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表8.阿魏酸苦参素对高血脂模型鹌鹑主动脉动脉硬化病变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本发明涉及阿魏酸在增加某些药物的药效作用及其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l,本发明涉及的阿魏酸包括正阿魏酸和异阿魏酸以及他们的同分异构体。化学名称为4羟基3甲氧基苯丙烯酸,分子量194.18,顺式和反式阿魏酸的结构特征见有关文献[张娟,金青哲,王兴国阿魏酸及其衍生物合成及药理研究进展,粮食与油脂,2007年第1期,43-45]。3.根据权利要求l,本发明所涉及某些药物包括生物碱类药物及其与无机盐所组成的盐类如苦参碱、苦参素、槐果碱、莨菪碱、罂粟碱、汉防己甲素、小檗碱、吗啡、吗啡、可待因、吴茱萸碱、士的宁、长春碱、长春新碱、紫杉醇、贝母碱、麻黄碱、伪麻黄碱、雷公藤碱,等。4.根据权利要求l,本发明所涉及某些药物包括黄酮类(苷及苷元)药物,例如葛根素、人参皂苷、人参皂苷元、芒果苷、黄芩苷、紫草素、槲皮素、芦丁、橙皮苷、大豆苷、大豆异黄酮、大豆素、红花苷、儿茶素类,等。5.根据权利要求l-4,本发明所涉及的阿魏酸增加药物的药效作用可以的通过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实现的,例如增加药物的水溶性、脂溶性,降低药物的pH,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通过生物膜能力的特性(包括皮肤、体内的腔道膜结构、细胞膜、血管膜、血脑屏障等)。改变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以及组织分布与排泄特性等实现的。6.根据权利要求l-4,本发明所涉及的阿魏酸增加药物的药效作用可以通过与药物药物复方、形成药物组合物,包括与药物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缔合物、复盐或成酰胺盐等实现。7.根据权利要求l-4,本发明所涉及的阿魏酸增加药物的药效作用阿魏酸可以通过与药物产生化学反应(成酯作用、成酮作用、成醚作用等)形成的复合物等行为等实现的。8.根据权利要求l-4,本发明涉及的阿魏酸增加一些药物的疗效可以是阿魏酸本身具有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菌消炎、抗肿瘤、抗突变、抗衰老、抗血脂、抗动脉硬化、增加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精子活力和运动性的药效作用与一些药物的药效作用形成协同效应或相加效应从而增加了药物的疗效。其增加药物的疗效范围作用涉及到药物本身的作用以及阿魏酸本身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菌消炎、抗肿瘤、抗突变、抗衰老、抗血脂、抗动脉硬化、增加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精子活力和运动性的药效作用。9.根据权利要求l-8,本发明所涉及的阿魏酸与这些药物组成的组合物,包括复方制剂、盐类、酮类、酯类、醚类、酰胺类等,其阿魏酸可以和1种药物制成复方制剂和/或盐类、酮类、酯类、醚类、酰胺类制剂等,也可以和2种及2种以上药物制成复方制剂和/或有机盐类、酮类、酯类、醚类、酰胺类制剂等。其阿魏酸与药物的分子摩尔比为0.01-10:1。10.根据权利要求l-9,这些类型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复方制剂、盐类、酮类、酯类、醚类、酰胺类等,可以采用药学上可接受的方式制成药用剂型,包括注射剂、口服制剂、皮肤粘膜吸收制剂等。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骨关节和肌肉肿胀、老年痴呆、疼痛、老年痴呆、风湿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性疾病、肿瘤、过敏性疾病、蚊叮虫咬等。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阿魏酸在增加某些药物的药效作用及其用途,其药物主要包括苦参碱、苦参素、槐果碱、莨菪碱、罂粟碱、汉防己甲素、小檗碱、吗啡、吗啡、可待因、吴茱萸碱、士的宁、长春碱、长春新碱、紫杉醇、贝母碱、贝母甲素、贝母乙素、麻黄碱、伪麻黄碱、雷公藤碱、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等生物碱类药物,以及葛根素、人参皂苷、人参皂苷元、芒果苷、黄芩苷、紫草素、槲皮素、芦丁、橙皮苷、大豆苷、大豆异黄酮、大豆素、红花苷、儿茶素类等黄酮类药物。阿魏酸与这些药物可形成组合物、药物复方、或与药物产生化学反应(包括成盐作用、成酯作用、成酰胺作用、成酮作用、成醚作用等),和/或与药物产生协同效应和相加效应。文档编号A61K47/14GK101721400SQ20081030490公开日2010年6月9日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3日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3日发明者宋健,彭康康,马维富申请人:青岛启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