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0753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gout)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多发人体最低部位的关节剧烈疼痛,痛不欲生的“痛”,很快1-7天痛像“风” 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40+男性多发(95%),女性一般在绝经后常见,因为雌激素对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后会增加发作比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无直接关系,只是高尿酸有更高发生痛风的可能,一些人高尿酸血症一生都不会引发痛风,而一些人 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一周或者一个月之内会发生第一次痛风。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期间需积极治疗,预防痛风石的形成。由于尿酸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过高,在软组织如关节膜或肌腱里形成针状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长期痛风患者有发作于手指关节,甚至耳廓含软组织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痛风可引起肾脏损害痛风可以出现肾脏损害。据统计,痛风病人20 % 25 %有尿酸性肾病,而经尸检证实,有肾脏病变者几乎为100 %。它包括痛风性肾病、急性梗阻性肾病和尿路结石。现代医学对痛风的治疗一般按急性期治疗、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进行,其中急性期治疗主要是迅速有效地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减少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泄,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尿酸在正常水平,防治和保护已伤害的脏器功能。目前,临床常用抗痛风的药物主要以秋水仙碱、非留体类抗炎药、激素、促进尿酸排泄药和抑制尿酸合成药为主,急性发病期主要应用秋水仙碱、非留体类抗炎药、激素,间歇期和慢性期主要应用促进尿酸排泄药、抑制尿酸合成药。这些药物在治疗上都有缺陷,虽能达到控制症状的效果,但毒副作用较大,如引起发热,过敏性皮疹腹痛,腹泻,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肾功能损害等,这些成为临床应用的瓶颈。从中医中药中寻求治疗痛风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和制剂是一种趋势,也符合临床诊治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具有气血双补、祛风除湿的功效,临床应用于治疗痛风病。另外该药物组合物可针对患者需要制备成不同剂型,便于服用,携带方便。本发明药物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党参100-200份、黄芪90-150份、肉桂100-150份、杜仲100-150份、秦艽60-120份、宽筋藤60-120份、丝瓜络80-120份、川牛膝100-150份、泽泻60-100份、桃仁80-120份、红花80-120份、茯苓60-100份。本发明所述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党参150份、黄芪120份、肉桂125份、杜仲125份、秦艽80份、宽筋藤80份、丝瓜络100份、川牛膝120份、泽泻80份、桃仁100份、红花100份、茯苓80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方便地将本发明配合适当的辅料,制备成各种常规制剂。本发明根据各药材的有效成分的性质,为了便于患者服用,减少服用剂量,通过对原料药材采用水煎煮的提取方法提取有效成分,能更好的发挥药效,提高原料药材的生物利用率,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本法明的制备工艺可按下述任一种方法进行,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A、取原料药,加水煎煮2 4次,每次加6 8倍量水煎煮I 3小时,滤过,收集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干浸膏粉加入合适的药用辅料按药物制剂的常规方法制成相应的制剂;
B、取原料药,加水煎煮2 4次,每次加6 8倍量水煎煮I 3小时,滤过,收集滤液,加入95%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50% 70%,静置8 16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干浸膏粉加入合适的药用辅料按药物制剂的常规方法制成相应的制剂。优选后的制备方法分别为
A、取原料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收集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0 1. 15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干浸膏粉加入合适的药用辅料按药物制剂的常规方法制成相应的制剂;
B、取原料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收集滤液,加入95%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6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0 1. 15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干浸膏粉加入合适的药用辅料按药物制剂的常规方法制成相应的制剂。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组成是按照重量份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少,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比例是不变的。以上各组成中的单味中药,可以单独或同时被适当的具有相同药性、功效的中药替代,替换后的中药制剂其药物作用不变。本发明药物是在名老中医经验方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试验所得的制剂,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优点是组方合理,药物毒副作用低,克服了以往西药的毒副作用大的缺点。本发明之所以选用上述药材作为原料,是因为它们具有下述功效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症。秦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烦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宽筋藤舒筋活络,祛 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丝瓜络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泽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
闻血脂症。桃仁活血祛痰,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仇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气血双补、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治疗痛风病。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这将有助于对本发明及其效果进一步的了解,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来决定。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药为党参1500g、黄芪1200g、肉桂1250g、杜仲1250g、秦艽800g、宽筋藤800g、丝瓜络1000g、川牛膝1200g、泽泻800g、桃仁1000g、红花1000g、茯苓800g ;
其制备方法是
取上述原料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收集滤液,加入95%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6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5的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C,出风温度100°C),干浸膏粉加入适量乳糖,制粒,干燥,整粒,装袋。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药为党参1000g、黄芪900g、肉桂1000g、杜仲1000g、秦艽600g、宽筋藤600g、丝瓜络800g、川牛膝1000g、泽泻600g、桃仁800g、红花800g、茯苓600g ;
其制备方法是
取原料药,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4倍量水煎煮I小时,滤过,收集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0的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C,出风温度100°C),干浸膏粉加入适量淀粉,制粒,干燥,整粒,装入胶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药为党参2000g、黄芪1500g、肉桂1500g、杜仲1500g、秦艽1200g、宽筋藤1200g、丝瓜络1200g、川牛膝1500g、泽泻1000g·、桃仁1200g、红花1200g、获茶 IOOOg ;
其制备方法是
取原料药,加水煎煮4次,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3小时,滤过,收集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C,出风温度100°C),干浸膏粉加入适量的微晶纤维素,制粒,干燥,整粒,压制成片。实施4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药为党参1500g、黄芪1200g、肉桂1250g、杜仲1250g、秦艽800g、宽筋藤800g、丝瓜络1000g、川牛膝1200g、泽泻800g、桃仁1000g、红花1000g、茯苓800g ;
其制备方法是
取上述原料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收集滤液,加入95%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5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5的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C,出风温度100°C),干浸膏粉加入适量乳糖,制粒,干燥,整粒,装袋。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药为党参1000g、黄芪900g、肉桂1000g、杜仲1000g、秦艽600g、宽筋藤600g、丝瓜络800g、川牛膝1000g、泽泻600g、桃仁800g、红花800g、茯苓600g ;
其制备方法是
取上述原料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收集滤液,加入95%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5的浓缩液,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C,出风温度100°C),干浸膏粉加入适量淀粉,制粒,干燥,整粒,装入胶囊。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取实施I为例进行临床验证说明
取该颗粒治疗痛风病人20例。治疗方案口服。第I周,每日3次,一次20g;第2周开始,每日2次,每次10g。临床应用4周后,治愈率为75%,显效率为85%。案例1:张某,女,43岁,重庆万州人,居民,痛风史3年。患者于3年前确诊为“痛风”,饮食稍有不慎,即出现急性发作,尤其是在食用辛辣、海鲜类食物后出现急性发作,每次发作均需服用秋水仙碱3天以上方能逐渐缓解,平时仅食用素食。本人因2010年5月因食物原因急性发作,两足拇指关节均出现红肿疼痛,难以忍受,不能行走,按上述方法服用本发明药物颗粒剂2天后病情缓解,3周后痊愈停药,至今即使食用少量辛辣食物也无不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 党参100-200份黄芪90-150份肉桂100-150份杜仲100-150份 秦艽60-120份宽筋藤60-120份丝瓜络80-120份川牛膝100-150份 泽泻60-100份桃仁80-120份红花80-120份茯苓6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 党参150份黄芪120份肉桂125份杜仲125份 秦艽80份宽筋藤80份丝瓜络100份川牛膝120份 泽泻80份桃仁100份红花100份茯苓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能制成多种口服剂型,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等药物剂型。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可以是下述任一方法为 A、取原料药,加水煎煮2 4次,每次加6 8倍量水煎煮I 3小时,滤过,收集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干浸膏粉加入合适的药用辅料按药物制剂的常规方法制成相应的制剂; B、取原料药,加水煎煮2 4次,每次加6 8倍量水煎煮I 3小时,滤过,收集滤液,加入95%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50% 70%,静置8 16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0 1. 20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干浸膏粉加入合适的药用辅料按药物制剂的常规方法制成相应的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可以为下述任一方法为 A、取原料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收集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0 1. 15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干浸膏粉加入合适的药用辅料按药物制剂的常规方法制成相应的制剂; B、取原料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过,收集滤液,加入95%的乙醇至含醇量达到6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 10 1. 15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干浸膏粉加入合适的药用辅料按药物制剂的常规方法制成相应的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药物由于党参、黄芪、肉桂、杜仲、秦艽、宽筋藤等中药原料药组成;具有补气益血、祛风除湿的功效,临床上治疗痛风病。
文档编号A61K36/884GK102988630SQ2011102757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7日
发明者彭军 申请人:彭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