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经皮吸收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0652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经皮吸收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由聚(氨基酸)组成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最近,使用脂质体的药物传递系统的用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对关于更有效的由多种脂质成分组合的脂质基纳米载体的制备的研究给与了很多关注。特别的,已进行了积极研究,以提供一种由多种成分构成的脂质体,以使得纳入脂质体内相的生理活性组
分可被高效的传输到体内细胞以实现其最大化的效率。例如,一些研究设计了一种脂质体,纳入脂质体内相的生理活性组分通过由细胞内微小器官的特殊环境引起的脂质体稳定性的减弱释放至细胞内。此外,通过利用组合的PH传感或温度传感脂质或聚合物,已研究了多种能够在预设温度或pH范围下释放药物的系统。一种脂质体可包括多种类型的脂质分子,但不能保证其物理稳定性。因此,进行了许多研究以确保脂质体的稳定性。在一些技术中,添加特殊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到脂质体中以增进其稳定性。在其他技术中,添加静电荷脂质或引入固醇类、阴离子脂质或鞘脂(spingolipid)到元件(elements)中以构成脂质体。进一步的,有人指出脂质体混合了其中溶解了聚合乳化剂的水相,或者脂质体添加到层状液晶以稳定生理活性组分。如上所述,为提高脂质体或乳液的稳定性已做了连续不断的积极研究。根据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手段并不能提供充分的物理稳定性,从而限制了其在食品、化妆品和药物领域的应用。总之,人们公认基于脂质胆固醇的脂质体不能保证在水相中的长期的稳定性。特别是,这样的脂质体非常倾向于体内的多种盐分。要使得这样的脂质体在化妆品和皮肤用品中使用,其在制剂内的稳定性是必须的。然而,由于制剂内多种表面活性剂的存在,这种脂质体很容易失去其结构完整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公开涉及提供一种具有极佳制剂稳定性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本公开还涉及提供一种制备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更进一步的,本公开涉及提供一种药物传递系统和使用所述具有极佳制剂稳定性的纳米复合材料皮肤外用的组合物。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是聚合物和脂质体的纳米尺寸复合材料,并且包括脂质和聚(氨基酸),其中聚(氨基酸)与含有所述脂质的脂质双层缔人
口 O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皮肤外用的组合物。有益效果此处公开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极佳的抵抗表面活性剂和盐类的制剂稳定性,并且可广泛使用在药物和化妆品领域。


图I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聚合物-脂质体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在测定脂质体的分解程度的测试中作为添加到脂质体的表面活性剂的量的函数的吸光度测量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此处公开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是聚合物和脂质体的纳米尺寸复合材料并且包含脂质和聚(氨基酸),其中聚(氨基酸)与含有脂质的脂质双层缔合。图I示出了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的说明性实施例。此外,所述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可以进一步包含胆固醇。胆固醇的加入中断了所述脂质-聚合物双层的自缔合能力,但是增强了脂质体的卷曲,因此促进形成稳定的球形脂质体。此处公开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中所用的脂质可以是具有C12-C24的脂肪酸链的磷脂或硝基脂(nitrolipid),特别是磷脂。脂质的具体例子为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一种或多种天然磷脂,选自由蛋黄卵磷脂(磷脂酰胆碱)、大豆卵磷脂、溶血卵磷脂、靴磷脂、磷脂酸、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和缩醛磷脂组成的组;一种或多种合成脂质,选自由磷酸二鲸蜡酯,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棕榈酰基磷脂酰丝氨酸、桐酰磷脂酰胆碱(eleostearoyl phosphatidyl choline)、桐酰磷脂酰乙醇胺(eleostearoyl phosphatidyl ethanol amine)和桐酸憐脂酸丝氨酸(eleostearoylphosphatidyl serine)组成的组;可自所述天然磷脂或合成脂质获得的氢化产物;所述天然磷脂或合成脂质的衍生物;和可通过所述天然磷脂或合成脂质的水解获得的脂肪酸混合物。所述脂质包括磷脂或诸如此类,可单独或组合使用。此处公开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中使用的聚(氨基酸)在紧密结合脂质或脂质/胆固醇双层时与所述双层缔合,并用于保护脂质体的外壳,以使脂质体结构得以稳定维持,对抗水相中存在的并使脂质体结构不稳定的各种因子(例如,盐、表面活性剂)。凭此,有可能稳定维持皮肤外用组合物或化妆品组合物的各种制剂。根据一实施例,聚(氨基酸)可以是含有诸如天冬氨酸或天冬酰胺的氨基酸或诸如羟乙基天冬酰胺的氨基酸衍生物的无规共聚物。特别地,所述聚(氨基酸)可以是聚(天冬氨酸)或聚(天冬酰胺)。此外,聚(氨基酸)可以是含脂质的聚(氨基酸),特别是脂质接枝的氨基酸或氨基酸衍生物的无规共聚物。根据一实施例,聚(氨基酸)可以是被引入以实现与脂质双层缔合的η-烷基天冬酰胺,其中代表烷基链长度的η根据参与缔合的脂质的类型来确定。特别地,当烷基链具有至少8个碳原子(辛基或更高级烷基)时,η-烷基天冬氨酸能够与脂质或脂质/胆固醇双层缔合。例如,碳数η可以是12-22的整数。如果需要,可以将替代η-烷基链的胆固醇或诸如植物鞘氨醇的脂质组分接枝到聚合物上以实现与脂质双层的缔合。根据一实施例,聚(氨基酸)可以是天冬酰胺与η-烷基天冬酰胺的共聚物。例如,聚(氨基酸)可以是其上接枝烷基链的两亲性聚天冬酰胺,如以下化学式I所描绘的化学式I
权利要求
1.一种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是聚合物和脂质体的纳米尺寸的复合材料并且包含脂质和聚(氨基酸),其中所述聚(氨基酸)与含有所述脂质的脂质双层缔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还包含胆固醇。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脂质是具有C12-C24脂肪酸链的磷脂或硝基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脂质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 一种或多种天然磷脂,选自由蛋黄卵磷脂(磷脂酰胆碱)、大豆卵磷脂、溶血卵磷脂、鞘磷脂、磷脂酸、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和缩醛磷脂组成的组; 一种或多种合成脂质,选自由磷酸二鲸蜡酯、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乙醇胺、二棕榈酰磷脂酰丝氨酸、桐酰磷脂酰胆碱、桐酰磷脂酰乙醇胺和桐酰磷脂酰丝氨酸组成的组; 可自所述天然磷脂或合成脂质获得的氢化产物; 所述天然磷脂或合成脂质的衍生物;和 可通过所述天然磷脂或合成脂质的水解获得的脂肪酸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氨基酸)是包括选自由天冬氨酸、天冬酰胺和羟乙基天冬酰胺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氨基酸或氨基酸衍生物的无规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氨基酸)是聚(天冬氨酸)或聚(天冬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氨基酸)是含有脂质的聚(氨基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接枝到所述聚(氨基酸)上的脂质是选自由磷脂、鞘脂和固醇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接枝到所述聚(氨基酸)上的脂质具有脂肪醇或脂肪酸,所述脂肪醇或脂肪酸的脂肪链具有至少8个碳原子。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氨基酸)以基于所述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总重量的O. 5-50wt%的量存在。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氨基酸)具有1000-200000 (道尔顿)的数均分子量。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具有50-300nm的尺寸。
13.—种制备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 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并溶解脂质、胆固醇或脂肪醇、和脂肪酸,并允许所述溶剂蒸发以获得脂质混合物; 向所述脂质混合物添加含有溶解的脂质接枝的聚(氨基酸)的水溶液,以获得混合溶液;并且 从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形成的复合材料的颗粒形成微粒。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微粒通过高压乳化剂或通过超声处理来执行。
15.根据权利要求I至12任一项所述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其用于药物递送系统。
16.一种皮肤外用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I至12任一项所限定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还包含作为生理活性成分的、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正丁基脱氧野尻霉素、I-脱氧野尻霉素、栗精胺、链霉菌培养提取物(SCE)、泛酰巯基乙胺磺酸钙、熊果苷、维生素C (抗坏血酸)、乙基抗坏血酸醚、α-酮戊二酸、齐墩果酸、视黄醇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被配制成脂质体、乳液或液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用于皮肤增白、抗氧化或抗皱。
全文摘要
提供了包含脂质和聚(氨基酸)的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合物/脂质体纳米复合材料组合物具有针对表面活性剂和盐的优良的形成稳定性,并且能够作为药物递送系统以各种方式用于药物和化妆品领域。
文档编号A61K9/127GK102844021SQ201180018917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
发明者朴城逸, 金渊俊, 韩相勋 申请人: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