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人参皂苷m1正丁酸酯的制备及其抗糖尿病医药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参皂苷Ml正丁酸酯(以下简称n-BMl)类化合物,并公开了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合成方法和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属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半合成技术。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涉及制备的化合物为人参皂苷Ml (以下简称Ml)的脂肪酸酯类物质,其先导化合物为人参皂苷Ml也称Compound K,1972年日本学者Yasioka利用土壤细菌降解二醇型人参皂苷时首次发现了人参皂苷M1,由此推断出Ml是人参二醇组皂苷(Rb1, Rb2, Re, Rd,等)在母核C-3位以及C-20葡萄糖基上脱去一个或者数个配糖基的次级皂
苷。 Ml具有良好的生理学以及药理学活性,且活性优于普通二醇组皂苷。目前对Ml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肿瘤等方面,其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以及诱导肿瘤凋亡的作用,在韩国对Ml的临床研究已经进入第二期。在抗糖尿病方面,GI研究发现人参皂苷Ml可以显著增强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最新报道证实了二醇组皂苷和Ml对二型糖尿病小鼠都具有降血糖活性,其中Ml显示出明显较强活性。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人参二醇组皂苷口服后进入消化道中仅发生微量的氧化作用,当到达肠道时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部分发生去糖基化作用生成人参次级皂苷Ml,部分Ml通过肠道绒毛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再在肝脏中累积并且发生脂肪酸酯化,生成人参皂苷Ml脂肪酸衍生物EMl。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EMl在肝脏中累积后部分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系统,其在体内的保留时间由此大大增加,并直接发挥出抗癌及抗糖尿病等多种生理学及药理学活性;另一方面研究也显示人参次级皂苷在经过脂肪酸酯化后,其酯化衍生物对体细胞的毒理效应照其前提明显减弱。由此推测人参次级皂苷Ml的脂肪酸酯化是人体对人参二醇型皂苷的有效利用形式,同时也是人体对人参皂苷Ml的一种解毒机制。通过对人参二醇型皂苷在体内的代谢路径研究发现,在肠道中发生去糖基化的二醇型人参皂苷与在肝脏中发生脂肪酸酯化的人参次级皂苷Ml仅占少部分,大部分被排出了体外,生物利用率非常低。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小组通过在体外模拟人参皂苷Ml脂肪酸酯化反应,获得的人参皂苷Ml短链脂肪酸单酯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糖尿病作用。由此提示开发研究人参皂苷Ml辅助抗糖尿病产品成为一条合理的现代化中药新药开发思路。经检索未见上述人工合成的产物及其抗糖尿病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参皂苷Ml正丁酸酯,为一种新的具有药用价值的人参皂苷Ml的单酯类化合物。本发明提供了人参皂苷Ml正丁酸酯的合成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产量高,杂质少,底物反应完全。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以人参皂苷Ml正丁酸酯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抗糖尿病的医用用途。本发明的人参皂苷Ml正丁酸酯经过体内外相结合的药理活性筛选,对于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均有效。本发明公开的人参皂苷Ml正丁酸酯(以下简称η-ΒΜ1),具有以下结构式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参皂苷Ml正丁酸酯,具有以下结构式
2.一种人参皂苷Ml正丁酸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I. Og的Ml溶于150-300mL溶剂四氢呋喃(THF)中,充分溶解,向反应液中依次加入5-10mg/mL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THF溶液10_15mL,孵化3_5min后再向体系中缓慢加入正定酸酐(n-Butyric anhydride )500-600 mg,反应O. l_lh ;反应结束后浓缩反应液,干物质用乙酸乙酯溶解,然后依次用水、饱和食盐水洗涤,减压回收乙酸乙酯,得到干物质;干物质经硅胶柱层析、C-18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手段纯化得人参皂苷Ml正丁酸酯。
3.人参皂苷Ml正丁酸酯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参皂苷M1正丁酸酯,为一种新化合物,分子式为C40H69O9,分子量为692;本发明还公开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抗糖尿病医药用途,具有抗糖尿病生理活性,可用于预防、治疗以及辅助治疗糖尿病。
文档编号A61P3/10GK102942610SQ20121048374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郑毅男, 徐玉林, 刘文丛, 李伟, 李慧萍, 李永娟 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