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含有桑葚和桑白皮为有效成分的干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是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我国目前糖尿病的总体患病率已达9.7%。同期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15.5%。根据调查结果所做出的推算显示我国总糖尿病患病人数达9千2百万以上,糖尿病前期人数达1亿4千8百万以上。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发病过程缓慢,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糖尿病的治疗几乎需要贯穿终生,治疗主要有胰岛素,化学药物和中医中药等,其它尚未完全成熟的方法有胰岛移植和干细胞治疗。虽然方法不少,但都不能治愈糖尿病,而且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态势。其主要原因是在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在糖尿病发病前已经存在,这种损伤随着程度的加重而变为不可逆。不幸的是糖尿病发病时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基本已经处于不可逆状态,而糖尿病的治疗又往往在糖尿病发生后才开始。这就是目前糖尿病不能治愈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前进行干预治疗能有效的阻止或延缓该病发生,但问题在于,由于医学伦理及药物毒副作用等诸多方面限制,现行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不能用于人发病前的预防性干预治疗。这也为糖尿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锲入点,即寻找新的安全的药物,在糖尿病发病前,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早期进行预防性干预治疗。
在这一点上,中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应用,已被证明有效而少有副作用,能用于机体机能调理,健康保健等养生功能而无医学伦理问题。因此中药在糖尿病的预防性干预治疗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桑白皮为桑科植物除去栓皮的根皮,其性味甘、寒。入肝、脾经。于冬季采挖,刮去棕黄棕色栓皮,用木槌轻击,使皮部与木心分离,剥取白皮,晒干。具有润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能,主治肺热喘咳、面目浮肿、小便不利、高血压等。《本草纲目》载:“桑白皮主治消渴尿多”。桑白皮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从而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退化和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桑白皮提取物咖啡酸和对香豆酸可抑制PGE2的含量和COX-2mRNA的表达,表明桑白皮具有抗炎作用。另外,桑白皮能显著缓解早期糖尿病大鼠的周围神经病变。
桑椹,为桑科植物桑的成熟果惠。中医认为“桑椹味甘性寒,可滋补肝肾、养血祛风、安神养心、延缓衰老。”桑椹富含果糖、氨基酸、维生素、磷脂及矿物质等,是维生素C的上等来源、钾的优质来源。桑椹同桑叶一样,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从桑椹乙酸乙酯提取物分离出的25种多酚化合物均具有显著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显示了桑椹具有抗氧化作用。
以上现有技术中虽然显示了桑白皮与桑葚均分别可能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却未给出将桑白皮和桑葚的使用方法。尤其是因为桑葚中富含果糖,在没有弄清楚其机理及具体有效成分的情况下,擅自服用后富含的果糖将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产生急剧的升高,反而不利于患者的健康。再者,乌梅中富含柠檬酸、苹果酸、及琥珀酸,多食不但损伤牙齿,还会对脾胃造成伤害。
在糖尿病的前期干预治疗阶段,如何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并不产生副作用是本发明所提出的课题之一,同时,为了满足不同服用人群的需要,提供一种有效且价格低廉的药物组合物也本发明的目的之一。
基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所申请的药物是以纯天然植物乌梅、桑椹混合 加工提炼而成的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药物,对预防胰岛β细胞损伤,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有特殊的疗效。同时,该桑白皮、桑椹组合物通过适当的配比,消除了该两种中药材单独服用时抗糖尿病作用无法充分显现,作为前期干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在成本和价格方便也具有极大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糖尿病在发病之前提供一种干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经潜心研究发现了一种干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桑白皮和桑椹为有效成分。
本发明所述一种干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优选有效成分占所述药物组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所述桑白皮占60%~85%,所述桑椹占7%~11%。
本发明所述一种干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更优选所述桑白皮占85%,所述桑椹占11%。
本发明所述一种干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干预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桑白皮和桑椹为有效成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干预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优选所述有效成分占所述药物组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所述桑白皮占60%~85%,所述桑椹占7%~1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干预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更优选所述桑白皮占85%,所述桑椹占11%。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一例的蒸馏液提取图。
图2:本发明组合物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作用的对比图。
图3:本发明组合物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葡萄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的作用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被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所限制。
1.桑葚与桑白皮挥发油的分离收集
挥发油,又名精油,是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从桑葚和桑白皮的鲜果或其速冻冷藏鲜果中提取挥发油的常用方法有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压榨法、超临界液体萃取法。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一般中药挥发油所采取的水蒸汽蒸馏法,具体方法为常规方法,也可以采用CN201940071U、CN2928228Y、CN2686690Y等专利文献中所描述的提取方法。
除了上述从鲜果中提取挥发油,还可以将原材料通过各种烘干方式干燥,然后通过本领域所采用的一般方法制备中药浸膏,只要在不破坏原料主成分的情况下,本发明可选用任意方式提取桑葚和桑白皮的主要成分,其中优选分离收集挥发油,因为挥发油中可以将糖分及其它副作用成分降低至合理的范围内。
2.组合物的制备
将上述分别从桑葚和桑白皮中分离收集的挥发油,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配制组合物原液。还根据临床上不同的需求,制成丸剂、散剂、片剂、栓剂、颗粒剂、膜剂、胶囊剂、微囊剂、滴丸剂、气雾剂、注射剂、膏剂、酒剂、糖浆剂、口服溶液剂、凝胶剂或脂质体。
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依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标准中执行。
3.本发明组合物的效果检测
3.1动物来源及模型制备
健康雄性SD大鼠,鼠龄2个月,体重150~200g,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前动物均置于实验室适应环境一周,自由饮水及标准大鼠饲料喂养,保持笼内清洁,室温控制在23±2℃,自然光照(养于宁波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相对湿度为60%~70%。先随机选取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喂以普通饲料四周。其余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15%猪油、20%蔗糖、13蛋黄粉、2%胆酸钠、50%普通饲料)喂养四周后以30mg/kg的剂量(1周1次,连续2周)一次性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美国Sigma公司,批号:S0130-1g)柠檬酸缓冲液(以pH为4.2的0.1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配制,现配现用),正常对照组于尾静脉同步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两周后制模的大鼠剪尾取血测空腹血糖和随机血糖,选用空腹血糖值(FBG)≥7.8mol/L,随机血糖值≥11.1mol/L的大鼠12只,并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6只,每天灌胃0.9%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对照组6只,每天灌胃虾青素。
3.2干预措施
糖尿病模型制作成功后开始干预治疗。桑白皮桑椹按5g/kg剂量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灌胃4周。正常对照组同步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周。
本发明组合物实验组按照200ml/kg的剂量灌胃,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灌胃等溶剂的生理盐水。其中在配置本发明的组合物时,桑葚和桑白皮蒸馏液之外的余份为蒸馏水。灌胃时间间隔为12小时。
3.3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均测空腹血糖,称体重,做好相关记录,然后抓紧大鼠直接剪 断一侧股动脉致其死亡,接着对大鼠进行解剖并迅速取胰腺,4℃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用4%甲醛固定24h,蒸馏水浸泡4h。取出常规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LEICA2135石蜡切片机连续切片,厚度5μm,每隔20片取1片,每个标本取6片,分别裱于涂有聚赖氨酸的载玻片上,室温保存备用。
3.4观察指标
3.4.1一般情况
每日观察大鼠进食,饮水情况,尿量,精神状况等变化。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测体重。
3.4.2血糖测定
3.4.2.1空腹血糖及随机血糖
各组动物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测空腹血糖(FBG)(mmol/L),并每隔3天测一次随机血糖,测空腹血糖前夜,大鼠禁食12h,次日鼠尾静脉取血,用自动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并做好相关记录。
3.4.2.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大鼠禁食12h后,按2g/kg剂量,用50%葡萄糖溶液灌胃,于0h、0.5h、1h、2h取尾静脉血测血糖。实验结束后绘制各组大鼠葡萄糖耐量曲线。
3.4.3病理形态学
治疗结束后动物处死并迅速摘取胰腺,4℃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4%甲醛固定24h,蒸馏水浸泡4h。常规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LEICA2135石蜡切片机连续切片,厚度5μm,裱于涂有聚赖氨酸的载玻片上,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3.4.4免疫组织化学
准备HIF-1α亲和纯和抗体、即用型SABC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取上述切片置于60℃烤箱考片1h,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行切片常规脱蜡,蒸馏水浸泡2分钟;加3%过氧化氢室温下10分钟;蒸馏水洗1分钟×3次;切片置于0.01mol/L枸橼酸缓冲液中,微波加热至沸腾,断电15分钟,再次加热沸腾后自然冷却;加0.02mol/LPBS洗1分钟×3次;加5%BSA抗原封闭,室温下20分钟,甩去多余液体;滴加一抗(1∶100)稀释,37℃孵育1小时;0.02mol/LPBS洗2分钟×3次;滴加生物素化二抗,37℃孵育20分钟;0.02mol/LPBS洗2分钟×3次;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37℃孵育20分钟;0.02mol/LPBS洗5分钟×4次;DAB显色,镜下控制反应时间;苏木紫复染10秒,自来水冲洗;脱水、透明、中性树脂封片。光镜下观察,特异性染色为片状棕黄色颗粒。对每批染色均同步设立以0.1mol/LPBS液代替一抗的阴性空白对照。光学显微镜(400倍)下,每张切片随机选择4个视野,分别计数每个视野内的阳性细胞数,最后以各组的均数做比较。
3.4.5免疫荧光染色
组织冰冻切片室温丙酮(冷丙酮)固定10min,固定后用毛细滴管吸取经适当稀释的免疫血清滴加在其上,置于染色盒中保持一定的湿度,37℃作用30min,然后用0.01mol/lpH7.2PBS洗两次,10min,用吸水吸去或吹干余留的液体;再滴加间接荧光抗体(如兔抗人γ-球蛋1白荧光抗体等),再用PBS洗两次,10min,染色30min,37℃,缓冲盐水洗两次10min,搅拌,缓冲甘油封固,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镜下观察。对照染色:用正常兔血清或人血清代替免疫血清,再用上法进行染色,结果应为阴性。
3.4.6RT-PCR
从组织提取RNA后测浓度,A1/A2应在1.8-2.0之间,将RNA短暂离心后,加入M-MLV 逆转录酶1ul、5×RT缓冲液5ul、Oligo(dT)18(20mol/L)2ul、dNTP(20umol/L)2ul、RNA2ug、补去离子水至20ul体积,42℃1h逆转录反应,95℃5min灭活M-MLV,再离心,70℃加热5min,中止上述反应,置于冰上,行逆转录反应,在PCR反应管中严格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再依次加入反应试剂,再将PCR管插入PCR仪,95℃变性5min;进行35次循环扩增反应(94℃,1min;退火温度视引物而定(50-60℃),1min;72℃,1min);然后72℃恒温7min,取出PCR反应管,对反应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电泳结束后取出琼脂糖凝胶,轻轻地置于凝胶成像仪上或紫外透射仪上成像。根据DNA分子量标准估计扩增条带的大小,将电泳结果形成电子文件存档或用照相系统拍照。
3.4.7Western blot
从组织提取蛋白并定量,经10%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后,用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转膜完后称脱脂奶粉用TBST缓冲液配成5%的浓度封闭,洗膜后加一抗(一抗用TBST稀释至适当浓度)孵育1h,再度洗膜后加入用Western二抗稀释液稀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并孵育1h,用DAB显色液显色1h,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目标带的分子量和净上进行光密度值。
实施例
分别将1000g桑葚和乌梅的鲜果(或冷冻鲜果)用搅拌机搅碎匀浆,置于如图1所示的蒸馏瓶中,蒸馏后收集蒸馏产物。其中桑葚的蒸馏产物为452g,收率为45.2%,乌梅的蒸馏产物为337g,收率为33.7%。
将上述蒸馏产物进行不同比例的配方,并饲喂给模型大鼠及作为对照的正常大鼠,具体实验例和对比例如表1所示。四周饲喂实验结束后,统计各组大鼠的血液指标检测值,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的浓度(单位为mg/dl)。
图2显示的是本发明组合物一典型实验例的结果,各实验组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
其中,
a组为正常大鼠的空白对照
b组为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空白对照
c组为糖尿病模型大鼠经本发明组合物干预治疗后的血糖浓度
d组为单独服用桑白皮的糖尿病模型大鼠
e组为单独服用桑葚的糖尿病模型大鼠
图3显示了本专利所申请的药物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葡萄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的作用,图中a为正常组,b组,c组,d组和e组分别为糖尿病空白对照组和不同用药组,取正常对照组为1,其余与之对比。其中,
a组为正常大鼠的空白对照
b组为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空白对照
c组为糖尿病模型大鼠经本发明组合物干预治疗后的血糖浓度糖尿
d组为单独服用桑白皮的糖尿病模型大鼠
e组为单独服用桑葚的糖尿病模型大鼠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与对照例的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所示结果,可得知使用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后,取得的技术效果有:
1.与对照组相比,单独饲喂桑白皮或桑葚的蒸馏液,虽然对糖尿病模型大鼠中高血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本发明的组合物却能将大鼠的血糖降低到更低的水平。,
2.尤其是按照本发明的比例混合使用桑白皮与桑葚,结果显示大鼠的血糖浓度被控制在7-10mg/dl之间的正常值,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表1.各实验例和对照例中4周后大鼠的血糖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