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黄素微乳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0896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茶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黄素微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黄素是茶叶中重要的功能成分之一,被誉为茶叶中的“软黄金”,具有抗氧化、防治心血管疾病、降血脂、抗癌防癌等多种生物活性,但是其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方面有待提高。微乳既具备物理稳定性高、活性成分不易泄露的优势,又兼具了缓控释、靶向、提高生物利用度等优点。将微乳技术应用于茶黄素终端产品开发,有利于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茶黄素微乳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提高了茶黄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为茶黄素终端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所述的一种茶黄素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纯度为20%-60%茶黄素提取物,按照0.01g/L-5.00g/L的浓度加入乳化剂、助乳化剂,所述的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EL,所述的助乳化剂为正辛醇、乙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乳化剂:助乳化剂的体积比为4-8:6-2;2)然后加入油相,所述的油相为玉米油、大豆油、橄榄油、花生油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体系的体积比为2-8:8-2,40℃-60℃温度条件下恒温水浴加热溶解,搅拌均匀得到油相混合物;3)将步骤2)制得的油相混合物40℃-60℃温度条件下恒温磁力搅拌,加入蒸馏水,蒸馏水与油水混合物体积比为1:40-80,最终形成淡黄色、均一的茶黄素微乳。所述的一种茶黄素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乳化剂:助乳化剂的体积比为5-7:5-3,优选6:4。所述的一种茶黄素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照0.1g/L-4.5g/L的浓度加入乳化剂、助乳化剂;优选按照0.5g/L-4g/L的浓度加入乳化剂、助乳化剂;更优选按照2g/L-3g/L的浓度加入乳化剂、助乳化剂。所述的一种茶黄素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体系的体积比为3-7:7-3,优选4-6:6-4。所述的一种茶黄素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恒温水浴温度为45℃-55℃,优选50℃-52℃。所述的一种茶黄素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磁力搅拌的温度45℃-55℃,优选50℃-52℃。所述的一种茶黄素微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蒸馏水与油水混合物体积比为1:50-70,优选1:55-65。上述一种茶黄素微乳的制备方法,提高了茶黄素的溶解量、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为茶黄素终端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称取纯度为40%茶黄素提取物,按照2.2g/L的浓度加入聚氧乙烯蓖麻油EL和乙醇,聚氧乙烯蓖麻油EL:乙醇的体积比为6:4,然后加入体积比为3:7的玉米油,40℃温度条件下恒温水浴加热溶解,搅拌均匀得到油相混合物,45℃温度条件下恒温磁力搅拌,加入蒸馏水,蒸馏水与油水混合物体积比为1:45,最终形成淡黄色、均一的茶黄素微乳,微乳评分90分,茶黄素微乳在3500r/min离心30min,微乳液呈均一、透明澄清状态,未出现分层现象,然后置于4℃冰箱放置4个月,仍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等现象。实施例2:称取纯度为40%茶黄素提取物,按照2.5g/L的浓度加入聚氧乙烯蓖麻油EL和正辛醇,聚氧乙烯蓖麻油EL:正辛醇的体积比为6:4,然后加入体积比为4:6的大豆油,50℃温度条件下恒温水浴加热溶解,搅拌均匀得到油相混合物,50℃温度条件下恒温磁力搅拌,加入蒸馏水,蒸馏水与油水混合物体积比为1:50,最终形成淡黄色、均一的茶黄素微乳,微乳评分95分,茶黄素微乳在3500r/min离心30min,微乳液呈均一、透明澄清状态,未出现分层现象,然后置于4℃冰箱放置4个月,仍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等现象。实施例3:称取纯度为40%茶黄素提取物,按照2.7g/L的浓度加入聚氧乙烯蓖麻油EL和正辛醇,聚氧乙烯蓖麻油EL:正辛醇的体积比为4:6,然后加入体积比为5:5的大豆油,55℃温度条件下恒温水浴加热溶解,搅拌均匀得到油相混合物,60℃温度条件下恒温磁力搅拌,加入蒸馏水,蒸馏水与油水混合物体积比为1:55,最终形成淡黄色、均一的茶黄素微乳,微乳评分93分,茶黄素微乳在3500r/min离心30min,微乳液呈均一、透明澄清状态,未出现分层现象,然后置于4℃冰箱放置4个月,仍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等现象。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只限于以上实施例,凡与本发明的技术路线、方案相同或等同的内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