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二己酰大黄素在制备抗HIV‑1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6115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1,8‑二己酰大黄素在制备抗HIV‑1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针对2015年12月21日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大黄素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HIV-1药物中的应用》(申请号:2015109749477)提出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大黄素衍生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HIV-1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自AIDS流行以来,全世界累计有7500万HIV感染者,我国亦有将近75万人感染HIV,2014年新报告感染者和病人达10.4万例,较上年增加14.8%。然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地区解决了艾滋病的治疗问题,HIV感染者人数将会持续增长。

目前有十几种抗艾滋病病毒药经批准用于治疗艾滋病。国际公认的治疗方法是“鸡尾酒”或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即2种逆转录酶抑制剂+1种蛋白酶抑制剂),这种疗法可以显著降低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但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停药后病毒载量反弹、不能恢复免疫功能、容易出现耐药性、价格昂贵(人年均费用约8万元)、由于严重的毒副作用不能长期坚持用药等。为了解决艾滋病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发展新的有效、低毒、价廉的药物,另一种是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多年来,我们在第一种途径,即发展新药研制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室筛选,发现了一些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中草药及提取物,并在实验动物中也证明了其抗病毒作用,这其中就包含有大黄来源的大黄素。

大黄属蓼科植物,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淤等多种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黄有抗肿瘤、抗菌消炎、抗动脉硬化、降血压、泻下利尿、保肝利胆、清除自由基等多种作用;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等作用。我们前期实验结果也显示,中药大黄提取物中大黄素能通过上调CC-趋化因子、I型干扰素、APOBEC3G抑制HIV-1R5毒株在人巨噬细胞中的感染。而且有研究发现,大黄素能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性,促进干扰素分泌,从而提高小鼠免疫力。

大黄素属于蒽醌类化合物,其发挥抗病毒作用的主要部分为蒽醌,但是大黄素溶解性很差,几乎不溶于水,仅溶于碱和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醇、二甲基亚砜(DMSO),而且稳定性比较差,容易氧化变质。这成为大黄素临床应用开发的一大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研究尝试在保留蒽醌的基础上,添加或者改变一些功能团,使得新蒽醌类化合物既能够保留抗病毒的功能,又可以增加水溶性或脂溶性,具有更好的成药性,未来用于AIDS的治疗。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化学修饰的大黄素衍生物,及其在用于治疗HIV-1的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大黄素衍生物为以下结构式所示:

式I,3-乙酸大黄素

式II,1,8-二己酰大黄素

本发明所述的大黄素衍生物,是将商品化的大黄素经过化学修饰得到的化合物。

制备本发明的大黄素衍生物的反应如以下反应式所示:

1、3-乙酸大黄素反应式及鉴定

反应式:

2、1,8-二己酰大黄素反应式及鉴定

反应式:

通过大黄素衍生物抗HIV-1的活性测定表明,本发明的大黄素衍生物能够抑制HIV-1在人巨噬细胞中的感染与复制。因此,可用于制备治疗HIV-1的药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HIV-1的药物,其含有上述本发明的大黄素衍生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剂。该药物可以制成注射剂、片剂、丸剂、胶囊剂、悬浮剂、或乳剂的形式使用,其给药途径可为口服、经皮、静脉或肌肉。

大黄素衍生物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脂溶性和水溶性较大黄素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3-乙酸大黄素的核磁氢谱图。

图2是1,8-二己酰大黄素的核磁氢谱图。

图3是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对人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的结果图。

图4是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抑制HIV-1在人巨噬细胞中感染与复制作用的结果图。

图4a是HIV-1Bal毒株感染人巨噬细胞2h后,于感染后第8天收集细胞,Gag基因mRNA表达图;

图4b是HIV-1Bal毒株感染人巨噬细胞2h后,于感染后第8天收集细胞上清,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P24蛋白表达图;

图4c是HIV-1Bal毒株感染人巨噬细胞2h后,于感染后第8天收集细胞,蛋白印迹法测定细胞中p24表达图;

图4d是在光镜下观察(x 200倍),大黄素、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处理后,人巨噬细胞中的病毒包涵体;

图5是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抗HIV-1作用的时间效应图。

图5a是人巨噬细胞中Gag基因mRNA的水平随感染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图;

图5b是人巨噬细胞上清中P24蛋白表达随感染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图;

图6是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抗HIV-1作用的剂量效应图。

图6a是人巨噬细胞中Gag基因mRNA的水平随药物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图;

图6b是人巨噬细胞上清中P24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方法的说明,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揭示的其余内容。

大黄素是分子量为270.24的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其已商品化,下述实施例中所用大黄素购于Sigma公司,其纯度≥98%。取2.7mg大黄素通过二甲基亚砜(DMSO)助溶溶解于10mL双蒸水,超净台内0.45μm一次性过滤器过滤除菌,即为1mM大黄素母液,4℃冰箱储备备用。临用时用完全DMEM(10%FCS、2mmol/mL谷氨酰胺、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和非必需氨基酸)稀释成不同浓度(0.1μM,1μM,10μM,100μM,1000μM)。DMSO终浓度低于0.2%。

【实施例1】大黄素衍生物的制备、提纯及鉴定

3-乙酸大黄素:取125mg大黄素和138mg碳酸钾加入5mL丙酮,50℃下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盐酸调pH值1-2,过滤得红色固体,于真空干燥箱中烘干。将该产物74.3mg于圆底烧瓶加入34.7mg氢氧化钠和15mL乙醇,30℃搅拌4h,将反应液放至无液体析出,加水稀释,用盐酸调pH值1-2,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硫酸钠干燥放干,得到红色固体,通过核磁鉴定产物为3-乙酸大黄素(图1)。

1,8-二己酰大黄素:取1g大黄素溶于50mL圆底烧瓶中,无水无氧操作,加入20mL无水吡啶,-5℃搅拌,缓慢滴加3.1mL乙酰氯,反应8h,待原料已基本反应完,将反应液放干加入100mL二氯甲烷稀释,分别用50mL的1M盐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以及饱和含盐水各萃取两次,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产物称取330mg与15.8mg咪唑于25mL圆底烧瓶,无水无氧操作于-5℃加入5mL甲基吡咯烷酮,最后加入0.12mL苯硫酚反应4.5h。产物干燥放干,得到淡黄色颗粒状固体,通过核磁鉴定产物为1,8-二己酰大黄素(图2)。

【实施例2】MTT法检测大黄素衍生物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的细胞毒性作用

将健康献血者抗凝血与淋巴分离液(Organon Teknika Corp,Durham)混合,1500g离心45min以分离单核细胞。收集单核细胞层,用DMEM悬浮,并接种到2%明胶包被的培养皿中,于37℃孵育45min后,用DMEM洗去未黏附的细胞。贴壁细胞经EDTA消化后,用完全DMEM(10%FCS、2mmol/mL谷氨酰胺、100U/mL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和非必需氨基酸)重悬,并按105/孔接种于96孔板中。初步纯化后,经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和荧光筛选CD14单克隆抗体(Leu-M3)及低密度脂蛋白(LDL)证实,孔内98.5%的细胞为单核细胞,并经培养7天后,分化为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MDM)。分别加入100μL用DMEM(含2%胎牛血清,V/V)稀释成不同浓度(0.1μM,1μM,10μM,100μM,1000μM)的大黄素、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培养48h。未经大黄素、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处理的细胞(加入100μL含2%胎牛血清的DMEM)为正常对照组。通过MTT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药物组吸光度值,计算细胞存活率(细胞存活率=药物组平均吸光度值/正常对照组平均吸光度值×100%),从而评价大黄素、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的细胞毒性作用。

大黄素对人巨噬细胞毒性作用表现为:细胞粘连、变圆、破碎脱落,胞质内颗粒增加,折光性增强并且吸光值明显下降。结果显示,100μM大黄素处理之后,人巨噬细胞存活率仅为70%左右,10μM大黄素处理组对人巨噬的细胞存活率接近90%。根据参考文献大黄素处理细胞的浓度一般在1-100μM之间,本研究选取大黄素无毒浓度10μM进行后续抗病毒研究(图3)。

3-乙酸大黄素对人巨噬细胞毒性作用表现为:细胞粘连、变圆、破碎脱落,胞质内颗粒增加,折光性增强并且吸光值明显下降。结果显示,100μM 3-乙酸大黄素对人巨噬细胞的毒性很小,细胞存活率达到80%以上,而10μM时对人巨噬的细胞存活率接近100%。为了与大黄素的抗病毒作用作比较,本研究仍选取3-乙酸大黄素无毒浓度10μM进行后续抗病毒研究(图3)。

1,8-二己酰大黄素对人巨噬细胞毒性作用表现为:细胞粘连、变圆、破碎脱落,胞质内颗粒增加,折光性增强并且吸光值明显下降。100μM组人巨噬细胞存活率不足60%,而10μM组细胞存活率达到80%以上,本研究同样选取1,8-二己酰大黄素弱毒浓度10μM做后续抗病毒研究(图3)。

【实施例3】大黄素衍生物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体外抗HIV-1作用

HIV-1Bal毒株感染人巨噬细胞2h后(应用RT-PCR和ELISA分别确定HIV-1感染建立),弃病毒液,分别于培养孔中加入含10μM大黄素、3-乙酸大黄素或1,8-二己酰大黄素的完全DMEM培养液,37℃培养,于感染后第8天收集细胞和细胞上清。通过RT-PCR检测细胞中Gag mRNA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p24含量,以及蛋白印迹法测定细胞中p24表达,通过以上三方面确定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对HIV-1的抗病毒作用。具体步骤如下:

(1)应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Gag基因表达,GAPDH为内参,未加入大黄素衍生物处理的作为对照组。引物如下:

Gag基因上游引物:5’-ATTAATCACTATCCAGTAGGAGAAAT-3’

Gag基因下游引物:5’-TTTGGTCCTGTCTTATGTCCAGAATG-3’

GAPDH上游引物:5’-GGTGGTCTCCTCTGACTTCAACA-3’

GAPDH下游引物:5’-GTTGCTGTAGCCAAATTCGTTGT-3’

取1μL样品总RNA用RT system(Promega)进行逆转录,实验采用随机引物37℃反应1h,然后94℃5min终止反应,产物4℃保存。逆转录产物cDNA作为实时定量RT-PCR的反应模板,取1.5μL RNA逆转录产物cDNA、0.3μL上下游引物(20pmol)、7.5μL SYBR green混合液,补水至总体积15μL,在荧光定量PCR仪(BioRad)上进行检测。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3min;95℃变性10s,60℃退火10s,72℃延伸15s,40个循环。结果显示,感染后第8天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均可降低人巨噬细胞中Gag基因表达(图4a,P<0.001)。

(2)应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HIV-1p24蛋白(Chiron公司):按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分析上述蛋白的表达情况。在抗体包被的ELISA板中加入50μL上清(检测前必须对上清中总蛋白进行定量并适当稀释),室温孵育1h;PBS洗板并加入100μL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室温孵育1h,再次洗板后加入100μL抗生素蛋白链球菌-辣根过氧化物酶,室温孵育30min;PBS洗板后每孔加入100μLTMB(四甲基联苯胺)底物溶液,室温30min内显色,最后每孔加入100μL终止缓冲液终止反应,在酶标仪(ELX800,BioRad)上读数,与试剂盒内标准品读数所制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出所测p24蛋白含量(图4b,与HIV-1感染组相比,大黄素、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均能够明显抑制病毒复制,P<0.001,并且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与大黄素无显著性差异)。

(3)蛋白印迹:常规制备SDS-PAGE胶,将30μg蛋白质样品上样,在70V电压下电泳1.5h,转移至PVDF膜,5%脱脂牛奶室温封闭,分别加入1∶500P24一抗或者1∶2500GAPDH一抗4℃孵育过夜,1∶2500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室温孵育,ECL显色,暗室曝光,以上抗体均由美国Santa Cruz提供。

大黄素、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处理组p24蛋白表达均与HIV-1感染组有明显差异,说明大黄素衍生物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能够显著抑制HIV-1在人巨噬细胞中的复制与感染(图4c),且与大黄素组无明显区别。

(4)形态学:在光镜下观察(x 200倍),大黄素、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处理后,人巨噬细胞中病毒包涵体明显减少(图4d)。

【实施例4】大黄素衍生物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体外抗HIV-1作用具有时间效应

HIV-1Bal毒株感染人巨噬细胞2h后(分别经RT-PCR和ELISA法确定HIV-1感染建立),弃病毒液,分别于培养孔中加入含10μM大黄素、3-乙酸大黄素或1,8-二己酰大黄素的完全DMEM培养液,37℃培养,分别于感染后第4天、第8天和第12天收集细胞及细胞上清。按照实施例3中步骤,应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Gag基因表达以及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p24含量。结果显示,大黄素衍生物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抗HIV-1在人巨噬细胞中作用呈现出时间效应(图5a、5b)。

【实施例5】大黄素衍生物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体外抗HIV-1作用具有剂量效应

按照实施例3,HIV-1Bal毒株感染人巨噬细胞2h后(分别经RT-PCR和ELISA法确定HIV-1感染建立),分别用不用浓度(5μM、10μM和20μM)大黄素、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再分别处理细胞24h,分别于感染后第8天收集细胞及细胞上清。按照实施例3中步骤,应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Gag基因表达以及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p24含量。结果显示,大黄素衍生物3-乙酸大黄素和1,8-二己酰大黄素抗HIV-1在人巨噬细胞细胞中作用呈现有剂量效应(图6a、6b)。

SEQUENCE LISTING

<110> 武汉大学

<120> 1,8-二己酰大黄素在制备抗HIV-1药物中的应用

<130> 1

<160> 4

<170> PatentIn version 3.3

<210> 1

<211> 26

<212> DNA

<213> Artificial

<220>

<223> Gag基因上游引物

<400> 1

attaatcact atccagtagg agaaat 26

<210> 2

<211> 26

<212> DNA

<213> Artificial

<220>

<223> Gag基因下游引物

<400> 2

tttggtcctg tcttatgtcc agaatg 26

<210> 3

<211> 23

<212> DNA

<213> Artificial

<220>

<223> GAPDH上游引物

<400> 3

ggtggtctcc tctgacttca aca 23

<210> 4

<211> 23

<212> DNA

<213> Artificial

<220>

<223> GAPDH下游引物

<400> 4

gttgctgtag ccaaattcgt tgt 2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