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螺旋结构的血栓取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882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多螺旋结构的血栓取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螺旋结构的血栓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血栓形成是由于某些诱因存在,血液中有些成分在循环中发生异常形成血凝块,或在心脏内壁或血管壁上形成血液沉积物,造成血液栓塞。血栓形成遍布全身组织器官,不止局限于心肌梗死,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或脑血管血栓形成等病变,血栓可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的血管内。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动脉血栓,两者比例可达4∶1,静脉血栓占血栓机制的40%~60%,堵塞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5%~95%,90%的血栓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形成造成血管闭塞、血流受阻引起相关的血管支配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产生相应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早期多采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效果不明显,血管再通率低、再通时间长,且一些患者不适用于溶栓治疗。机械装置取栓为血栓患者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血管再通治疗方法,机械取栓手术时间短、相关并发症少,是目前血栓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市场上多用取栓支架进行机械取栓,取栓支架多为单层结构,靠近或贴靠在血管壁上进行取栓,对于内部的血栓的固定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可快速有效去除血栓的具有多螺旋结构的血栓取栓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多螺旋结构的血栓取栓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内圈导管、外圈导管、近端标记环、远端标记环、导套、螺旋导丝;第一驱动件与外圈导管驱动连接带动外圈导管旋转;内圈导管设置在外圈导管内并伸出两端,第二驱动件与内圈导管伸出的一端驱动连接带动内圈导管旋转,内圈导管伸出的另一端与远端标记环连接;近端标记环轴向可滑动地套设在外圈导管上,近端标记环的端部伸出有多个螺旋导丝,多个螺旋导丝的端部与远端标记环连接;导套内壁上设置有与多个螺旋导丝相匹配的多个螺旋膛线条纹,多个螺旋导丝被压缩时设置在多个螺旋膛线条纹内,多个螺旋导丝未被压缩时伸出导套外呈均匀螺旋设置形成弹簧支架。

进一步,血栓取栓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件、中心导丝;中心导丝设置在内圈导管内并伸出,第三驱动件与中心导丝伸出的一端驱动连接带动中心导丝振动,中心导丝的另一端与远端标记环连接。

进一步,血栓取栓装置还包括偏心摆锤,中心导丝的另一端部伸出远端标记环与偏心摆锤连接。

进一步,多个螺旋导丝上设置有指向内圈导管的多个倒钩。

进一步,多个螺旋导丝上设置有用于辨认弹簧支架旋向的标记。

进一步,远端标记环上设置多个弹簧回收丝,多个弹簧回收丝与多个螺旋导丝的端部一一对应连接。

进一步,多个螺旋导丝为镍钛合金记忆导丝。

进一步,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均包括蜗轮、蜗杆、电机;蜗轮套设在内圈导管或外圈导管上,电机与蜗杆同轴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多个螺旋导丝的数量为四个,呈均匀分布设置。

进一步,第三驱动件为振动电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多螺旋结构的血栓取栓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装置中的弹簧支架类似自膨式支架,但因为它的螺旋特性,释放时贴壁性相对于现有自膨式支架的贴壁性能更好。

2、本装置中的弹簧支架在释放时在接触血管内壁的结构均为圆润光滑的螺旋导丝,对沿途血管的损伤相比较现有自膨式支架更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

3、本装置中的弹簧支架在血管内能完全释放,在回收时弹簧支架能够彻底取栓,并且在回收时弹簧支架的螺旋导丝能够螺旋收缩合拢,最大程度上防止斑块脱离。

4、本装置的弹簧支架从导套中释放后能够迅速自然展开填充血管内壁,相当于实施了一次支架成形术,能够即时恢复血流,而且释放以后,径向支撑力迅速降低,确保不损伤血管内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多螺旋结构的血栓取栓装置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多螺旋结构的血栓取栓装置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多螺旋结构的血栓取栓装置中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第一驱动件;2、第二驱动件;3、内圈导管;4、外圈导管;5、近端标记环;6、远端标记环;7、导套;8、螺旋导丝;9、螺旋膛线条纹;10、第三驱动件;11、中心导丝;12、偏心摆锤;13、倒钩;14、标记;15、弹簧回收丝;16、蜗轮;17、蜗杆;1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3,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多螺旋结构的血栓取栓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1、第二驱动件2、内圈导管3、外圈导管4、近端标记环5、远端标记环6、导套7、螺旋导丝8;该第一驱动件1与该外圈导管4驱动连接带动该外圈导管4旋转;该内圈导管3设置在该外圈导管4内并伸出两端,该第二驱动件2与该内圈导管3伸出的一端驱动连接带动该内圈导管3旋转,该内圈导管3伸出的另一端与该远端标记环6连接;该近端标记环5轴向可滑动地套设在该外圈导管4上,该近端标记环5的端部伸出有多个该螺旋导丝8,多个该螺旋导丝8的端部与该远端标记环6连接;该导套7内壁上设置有与多个该螺旋导丝8相匹配的多个螺旋膛线条纹9,多个该螺旋导丝8被压缩时设置在多个该螺旋膛线条纹9内,多个该螺旋导丝8未被压缩时伸出该导套7外呈均匀螺旋设置形成弹簧支架。

作为优选,该血栓取栓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件10、中心导丝11;该中心导丝11设置在该内圈导管3内并伸出,该第三驱动件10与该中心导丝11伸出的一端驱动连接带动该中心导丝11振动,该中心导丝11的另一端与该远端标记环6连接。

作为优选,该血栓取栓装置还包括偏心摆锤12,该中心导丝11的另一端部伸出该远端标记环6与该偏心摆锤12连接。

作为优选,多个该螺旋导丝8上设置有指向该内圈导管3的多个倒钩13。

作为优选,多个该螺旋导丝8上设置有用于辨认该弹簧支架旋向的标记14。

作为优选,该远端标记环6上设置多个弹簧回收丝15,多个该弹簧回收丝15与多个该螺旋导丝8的端部一一对应连接。

作为优选,该多个该螺旋导丝8为镍钛合金记忆导丝。

作为优选,该第一驱动件1和第二驱动件2均包括蜗轮16、蜗杆17、电机18;该蜗轮16套设在该内圈导管3或外圈导管4上,该电机18与该蜗杆17同轴连接、该蜗杆17与该蜗轮16啮合连接。

作为优选,多个该螺旋导丝8的数量为四个,呈均匀分布设置。

作为优选,该第三驱动件10为振动电机18。

具体的,本装置中的外圈导管4内部套有内圈导管3,内圈导管3内部套有中心导丝11,外圈导管4首端通过滑键与蜗轮16同轴连接,外圈导管4可在蜗轮16上轴向自由滑动,蜗轮16啮合蜗杆17,蜗杆17同轴固定连接电机18,外圈导管4首端伸出有内圈导管3,内圈导管3首端同轴滑键连接蜗轮16,内圈导管3可在蜗轮16上轴向自由滑动,蜗轮16啮合蜗杆17,蜗杆17同轴固定连接电机18,内圈导管3首端伸出有中心导丝11,中心导丝11同轴固定连接有振动电机,蜗轮16一侧的外圈导管4上同轴套有近端标记环5,近端标记环5为中空,近端标记环5可在外圈导管4上轴向自由滑动,近端标记环5左侧面以圆周均匀分布伸出4根螺旋盘旋的镍钛合金记忆导丝组成的弹簧支架,弹簧支架中每根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均匀分布有标记14和倒钩13,相对的两根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首尾部分均设置有两个标记14,另外的两根相对的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首尾部分均设置有一个标记14,以此来分辨和确认弹簧支架的旋转情况,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上每个倒钩13均指向中心导丝11方向,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外侧套有导套7,导套7内部中空,导套7内壁成均匀多条螺旋膛线条纹9分布,导套7内部圆周直径小于弹簧支架自然伸展开的螺旋外圈直径,弹簧支架在导套7内部时是处于螺旋外圈被压缩的状态,当弹簧支架脱离导套7后,弹簧支架就处于自然伸展状态,近端标记环5右侧接入外圈导管4,左侧通出内圈导管3,内圈导管3尾端同轴固定连接有远端标记环6,远端标记环6右侧面圆周均匀分布伸出有4根弹簧回收丝15,每根弹簧回收丝15另一端连接对应的弹簧支架的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靠近尾端的部分,远端标记环6靠外侧面伸出中心导丝11,中心导丝11偏心连接偏心摆锤12,偏心摆锤12的重心与螺旋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最初4根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组成的弹簧支架全部收缩于导套7中,当需要工作时,将导套7伸入血管血栓位置处,打开第一驱动件1中的电机18,电机18转动带动蜗杆17转动,因为蜗杆17与蜗轮16啮合所以蜗杆17又带动蜗轮16转动,蜗轮16转动带动外圈导管4转动,外圈导管4转动带动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转动,因为导套7内壁带有均匀分布的多条螺旋膛线条纹9,所以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在转动时会顺着螺旋膛线条纹9的轨道旋转出导套7,外圈导管4首端会相对于蜗轮16发生轴向移动向远端处滑动,打开振动电机,振动电机带动中心导丝11旋转,中心导丝11旋转带动偏心摆锤12旋转,偏心摆锤12旋转会形成偏心振动,带动弹簧支架整体振动,此时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组成的弹簧支架带动导管导丝一边旋转向前推进脱离导套7一边振动,弹簧支架在振动中,倒钩13可以勾取住更多的血栓,弹簧支架不断的向前推进,直至将血栓全部包裹,关闭第一驱动件1中的电机18与振动电机,打开第二驱动件2中的电机18,电机18带动蜗杆17转动,蜗杆17带动蜗轮16转动,蜗轮16带动内圈导管3转动,内圈导管3带动远端标记环6顺时针转动,又因为近端标记环5及外圈导管4不转动,弹簧回收丝15带动弹簧支架的一端进行旋转,弹簧支架一端发生转动,使得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螺旋直径开始收缩,直径变小,因为镍钛合金记忆导丝的长度是固定的,所以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螺旋直径减小,使得近端标记环5与远端标记环6之间的距离增大,内圈导管3相对于蜗轮16发生轴向移动向首端处滑动,同时将首端小部分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推入导套7内,此时弹簧支架将血栓紧紧包裹牢,倒钩13一边振动一边旋转收紧勾住更多的血栓,当弹簧支架的螺旋直径收缩至最小时,关闭振动电机与第二驱动件2中的电机18,反向开动电机18,此时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沿着导套7内壁螺旋膛线条纹9旋转回收至导套7内部。当弹簧支架全部回收至导套7内部后,关闭电机18,取出该装置。

该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圆周均匀分布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互相螺旋组成弹簧支架对血栓进行套取,选用螺旋结构是因为螺旋结构能够有效的收缩与展开,展开的时候能够最大范围内包裹血栓,收缩的时能够将包裹的血栓紧固牢靠,以免出现血栓外漏的情况。

2、弹簧支架内部螺旋圆周上均匀分布设置指向螺旋中心线的倒钩13用于抓取血栓,在取栓过程中能够强力的抓取血栓,更加不易脱落。

3、蜗轮16与外圈导管4之间滑键连接,当弹簧支架释放时外圈导管4相对于蜗轮16发生向远端方向的轴向移动,蜗轮16与内圈导管3之间滑键连接,当弹簧支架收缩时内圈导管3相对于蜗轮16发生向首端方向的轴向移动。

4、近端标记环5与远端标记环6轴心均为中空,近端标记环5与远端标记环6之间设置有内圈导管3连接,近端标记环5不转动,远端标记环6转动通过弹簧回收丝15拉动弹簧支架使弹簧支架螺旋直径进行收缩。

5、外圈导管4、内圈导管3和中心导丝11均分别有电机进行带动,能够分级实现推进、螺旋收缩、振动钩挂等一系列的操作,避免造成取栓不彻底的现象。

6、导丝的尾端连接有偏心摆锤12,当振动电机开动时中心导丝11带动偏心摆锤12作偏心转动,引起弹簧支架振动,使得倒钩13在振动的过程中能够抓取更多的血栓,避免遗漏。

7、导套7内孔内壁采用圆周分布的多螺旋膛线条纹设计,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旋转中跟随导套7内部螺纹的轨道匀速向外进行稳定推进与收缩。

8、当弹簧支架脱离导套7螺旋直径增大包裹血栓后,收缩时螺旋直径减小弹簧支架长度向两侧伸长,弹簧支架首端部分能够自主回到导套7内部使得后期的反向旋转回缩导套7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9、弹簧支架的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类似自膨式支架,但因为它的螺旋特性,释放时贴壁性相对于现有自膨式支架的贴壁性能更好。

10、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在释放时在接触血管内壁的结构均为圆润光滑的螺旋记忆导丝,对沿途血管的损伤相比较现有自膨式支架更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

11、弹簧支架在血管内能完全释放,在回收时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螺旋收缩能够彻底取栓,并且在回收时弹簧支架的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能够螺旋收缩合拢,最大程度上防止斑块脱离。

12、螺旋镍钛合金记忆导丝从导套7中释放后能够迅速自然展开填充血管内壁,相当于实施了一次支架成形术,能够即时恢复血流,而且释放以后,径向支撑力迅速降低,确保不损伤血管内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