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40482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导管早已是医疗行为的必需品,通常需要植入人体进行创伤性诊疗,例如在血管内留置导管、中心静脉置管、于泌尿道治疗中使用导尿管、气管插管,都是在一般医疗作业必要且频繁进行的医疗行为。临床上由于外伤导致的周围神经缺损较为常见,其中长距离的神经缺损不能依靠端对端的缝合来弥补神经缺失时,则需要依靠导管来桥接修复。除上述传统医用导管外,随着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多管腔及复合管路形式的导管也陆续产生,且置留于体内的时间相对增长,亦已成为现今进行血流监测、输液、血液透析、给药以及静脉营养支持等医疗行为的重要工具,显示了医用导管的运用和需求剧烈增加。蚕丝微纤维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于开发成功能性材料,它可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化工等众多领域。明胶是非常重要的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之一,是胶原的部分水解产物,价廉易得,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工产业。聚乙二醇是医用用途极为广泛的聚醚高分子化合物,可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化工等众多领域,具有亲水性、无毒性和免疫学惰性,被fda批准成为体内注射用高分子。利用含聚乙二醇的两亲性共聚物在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吸附、截留和接枝,可改善与血液接触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虽然蚕丝微纤维、明胶和聚乙二醇具备上述各优点,但目前将蚕丝微纤维、明胶和聚乙二醇的混合物或聚合物用于制备医用导管鲜见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材料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避免使用交联剂产生的细胞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好。适用于血管、外周神经导管应用,体内易于代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每100ml的医用导管制备溶液中含有如下组分:蚕丝微纤维1~10g、水溶液10~100ml、10%明胶溶液2~30ml、聚乙二醇20001~10g。其中,每100ml的医用导管制备溶液中含有如下组分:蚕丝微纤维3~7g、水溶液20~80ml、10%明胶溶液10~25ml、聚乙二醇20003~8g。优选地,每100ml的医用导管制备溶液中含有如下组分:蚕丝微纤维6g、水溶液60ml、10%明胶溶液20ml、聚乙二醇20005g。其中,所述蚕丝微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三阶段:a、从茧制备脱胶丝纤维;b、将脱胶丝纤维水解成微米级丝纤维;c、丝纤维洗涤、中和和冻干成丝纤维粉末。进一步,阶段b、将脱胶丝纤维水解成微米级丝纤维的具体步骤为:将氢氧化钠加入到蒸馏水中,当30%~40%的naoh放热反应溶解时,加入干燥的脱胶丝纤维并用刮刀搅拌,进行水解,所述氢氧化钠、蒸馏水和脱胶丝纤维的重量比为1:2.5~3.5:0.15~0.25;阶段c、丝纤维洗涤、中和和冻干成丝纤维粉末的具体步骤为:c-1、将8~10倍于蒸馏水体积的水加入到阶段b的反应混合物中,并以离心力2500~3000xg离心5~8分钟;c-2、弃上清液,将丝纤维再悬浮于8~10倍于蒸馏水体积的水中,搅拌并离心;c-3、重复5~8次步骤c-2,除去过量碱;c-4、测量ph值,并使用盐酸调节ph至7.0;c-5、将中和的丝纤维溶液再次以3000~4000rpm离心5~20min并重悬于水中,重复3~5次,最后将纤维悬浮在pbs中并冻干,得到丝纤维粉末。优选地,阶段b、将脱胶丝纤维水解成微米级丝纤维的具体步骤为:将1.75g的氢氧化钠加入到5ml蒸馏水中,当大约35%的naoh放热反应溶解时,加入0.35g的干燥的脱胶丝纤维并用刮刀搅拌,进行水解。为获得400~500μm和中等150~200μm超细纤维,水解反应的时间分别进行30s和180s。为了获得10~20μm的丝纤维,将反应混合物置于沸水浴中60s以帮助快速水解;阶段c、丝纤维洗涤、中和和冻干成丝纤维粉末的具体步骤为:c-1、将45ml水加入到阶段b的反应混合物中,并以离心力2800xg离心5分钟;c-2、弃上清液,将丝纤维再悬浮于50ml水中,搅拌并离心;c-3、重复5~8次步骤c-2,除去过量碱;c-4、测量ph值,并使用盐酸调节ph至7.0;c-5、将中和的丝纤维溶液再次以3500rpm离心5min并重悬于水中,重复3~5次,最后将纤维悬浮在pbs中并冻干,得到丝纤维粉末。其中,所述10%明胶溶液由明胶和纯水配制而成,所述明胶和纯水的质量百分比为1: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的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蚕丝微纤维溶液:取配方量的蚕丝微纤维溶解于10~100ml水溶液中,加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2)称取配方量的10%明胶溶液,将10%明胶溶液缓慢倒入步骤(1)制备的蚕丝微纤维溶液中,玻璃棒充分搅拌溶解;(3)称取配方量的聚乙二醇2000,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液中,55~65°c超声搅拌,使其充分溶解;(4)利用10ml注射器吸取步骤(3)的医用导管制备溶液,注射到导管模具中,固定好含医用导管制备液的前期导管模具,平放在玻璃大皿中,置于冰箱冷冻;(5)取出步骤(4)冰箱内的前期导管模具,退去前期导管模具的外层,形成包裹内芯的后期导管模具,将后期导管模具用镊子夹入冻干瓶中,盖好瓶塞,水平放入冰箱,冷冻;(6)取出步骤(5)中冷冻后的冻干瓶,利用冷冻干燥机将冻干瓶完全冻干后,自冷冻干燥机上取下冻干瓶,并取出后期导管模具,小心退去后期导管模具的内芯,得到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7)将制备好的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放入到密封袋中,标记好名称和制备时间,于阴凉、干燥处长期保存,使用前取出医用导管用co60照射、消毒,备用。优选地,上述的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蚕丝微纤维溶液:取6g蚕丝微纤维溶解于60ml水溶液中,加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2)′称量20ml的10%明胶溶液,将10%明胶溶液缓慢倒入步骤(1)制备的蚕丝微纤维溶液中,玻璃棒充分搅拌溶解;(3)′称量5g聚乙二醇2000,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液中,65°c超声搅拌2.5h,使其充分溶解;(4)′利用10ml注射器吸取8ml步骤(3)′的医用导管制备溶液,注射到医用导管模具中,固定好含医用导管制备液的前期导管模具,平放在玻璃大皿中,置于冰箱内,-20℃冷冻过夜;(5)′取出步骤(4)′冰箱内的前期导管模具,退去前期导管模具的外层,形成包裹内芯的后期导管模具,将后期导管模具用镊子把后期导管模具夹入冻干瓶中,盖好瓶塞,水平放入冰箱,-20℃冷冻2h;(6)′打开冷冻干燥机,接通冷冻干燥机与真空泵,待冷冻干燥机内温度降至-40℃以下、真空降至0.02pa时,将步骤(5)′中冻干瓶移到冷冻干燥机内,冻干12h,待冻干瓶完全冻干后,取下冻干瓶并取出后期导管模具,小心退去后期导管模具的内芯,得到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7)′将制备好的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放入到密封袋中,标记好名称和制备时间,于阴凉、干燥处长期保存,使用前取出医用导管用co60照射、消毒,备用。其中,所述医用导管模具包括外管、内芯、下封堵和上压头,所述下封堵为倒t形结构,其内设有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下封堵中心孔,所述内芯的下端插于下封堵中心孔内,所述内芯的上端自外管的下端穿入并伸出至外管上端上方,所述下封堵的上部插于外管管腔内,下部限位于外管的下方;所述上压头为t形结构,其内设有上下端均敞口的上压头中心孔,所述上压头套装于外管和内芯之间,且其下部插于外管管腔内、上部限位于外管上方,所述上压头和下封堵之间的间隙为医用导管制备溶液填充区。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采用物理混合方法制备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导管支架材料,材料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避免使用交联剂产生的细胞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好。适用于血管、外周神经导管应用,体内易于代谢。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的纵切面扫描电镜图;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使用的医用导管模具的结构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管;2、内芯;3、下封堵;4、上压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扫描电镜图如图1、图2所示的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其中图1(a)为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纵切面扫描电镜图,图1(b)为图1(a)中方框处的局部放大图。每100ml的医用导管制备溶液中含有如下组分:蚕丝微纤维1~10g、水溶液10~100ml、10%明胶溶液2~30ml、聚乙二醇20001~10g。上述的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蚕丝微纤维溶液:取配方量的蚕丝微纤维溶解于10~100ml水溶液中,加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2)称取配方量的10%明胶溶液,将10%明胶溶液缓慢倒入步骤(1)制备的蚕丝微纤维溶液中,玻璃棒充分搅拌溶解;(3)称取配方量的聚乙二醇2000,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液中,55~65°c超声搅拌,使其充分溶解;(4)利用10ml注射器吸取步骤(3)的医用导管制备溶液,注射到导管模具中,固定好含医用导管制备液的前期导管模具,平放在玻璃大皿中,置于冰箱冷冻;(5)取出步骤(4)冰箱内的前期导管模具,退去前期导管模具的外层,形成包裹内芯的后期导管模具,将后期导管模具用镊子夹入冻干瓶中,盖好瓶塞,水平放入冰箱,冷冻;(6)取出步骤(5)中冷冻后的冻干瓶,利用冷冻干燥机将冻干瓶完全冻干后,自冷冻干燥机上取下冻干瓶,并取出后期导管模具,小心退去后期导管模具的内芯,得到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7)将制备好的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放入到密封袋中,标记好名称和制备时间,于阴凉、干燥处长期保存,使用前取出医用导管用co60照射、消毒,备用。制备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所使用的医用导管模具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外管1、内芯2、下封堵3和上压头4,所述下封堵3为倒t形结构,其内设有上端敞口、下端封闭的下封堵中心孔,所述内芯2的下端插于下封堵中心孔内,所述内芯2的上端自外管1的下端穿入并伸出至外管1上端上方,所述下封堵3的上部插于外管1管腔内,下部限位于外管1的下方。所述上压头4为t形结构,其内设有上下端均敞口的上压头中心孔,所述上压头4套装于外管1和内芯2之间,且其下部插于外管1管腔内、上部限位于外管1上方,所述上压头4和下封堵3之间的间隙为医用导管制备溶液填充区。利用上述的医用导管模具制备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时,先将内芯的下端插装到下封堵中心孔中,然后将内芯的上端自外管的下端穿入并伸出至外管上端上方,至下封堵的上部插于外管管腔内,下部限位于外管的下方。自外管的上端口向外管管腔内注入医用导管制备溶液,然后将上压头穿到内芯上并向下压医用导管制备溶液,至下压头的下部插于外管管腔内、上部限位于外管上方,至此,上压头和下封堵之间的间隙成型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按照上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下述3份样品,并对3份样品的孔隙率和力学强度进行比较,3份样品的组分值和各实验参数是目前实验条件下的较优组合,但不是限定本发明保护范围的唯一组合。样品g1的制备:(1)′制备蚕丝微纤维溶液:取6g蚕丝微纤维溶解于60ml水溶液中,加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2)′称量20ml的10%明胶溶液,将10%明胶溶液缓慢倒入步骤(1)制备的蚕丝微纤维溶液中,玻璃棒充分搅拌溶解;(3)′称量5g聚乙二醇2000,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液中,65°c超声搅拌2.5h,使其充分溶解;(4)′利用10ml注射器吸取8ml步骤(3)′的医用导管制备溶液,注射到医用导管模具中,固定好含医用导管制备液的前期导管模具,平放在玻璃大皿中,置于冰箱内,-20℃冷冻过夜;(5)′取出步骤(4)′冰箱内的前期导管模具,退去前期导管模具的外层,形成包裹内芯的后期导管模具,将后期导管模具用镊子把后期导管模具夹入冻干瓶中,盖好瓶塞,水平放入冰箱,-20℃冷冻2h;(6)′打开冷冻干燥机,接通冷冻干燥机与真空泵,待冷冻干燥机内温度降至-40℃以下、真空降至0.02pa时,将步骤(5)′中冻干瓶移到冷冻干燥机内,冻干12h,待冻干瓶完全冻干后,取下冻干瓶并取出后期导管模具,小心退去后期导管模具的内芯,得到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7)′将制备好的蚕丝微纤维-明胶-聚乙二醇医用导管放入到密封袋中,标记好名称和制备时间,于阴凉、干燥处长期保存,使用前取出医用导管用co60照射、消毒,备用。样品g2和g3除部分组分含量不同外,其余实施过程同样品g1,样品g2和g3的组方含量如下表一。表一:配方g2g3蚕丝微纤维2g4g水溶液80ml40ml10%明胶溶液20ml8ml聚乙二醇20001g3g分别对样品g1、g2、g3进行孔隙率和拉力荷重检测,结果如表二。表二:样品孔隙率最大荷重g1>45%4.102ng2成型不好1.892ng3<40%3.981n由表二可知,样品g1组方制备的医用导管具有很好的孔隙率和力学强度,较好的满足细胞培养和细胞产物研究领域的要求,是研究组织工程的良好医用导管。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所述的配方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具有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吸附、截留和接枝功能。(2)本发明所述的配方所制备的医用导管无毒性和免疫学惰性,改善与血液接触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3)本发明所述配方通过模具制备的医用导管具有丰富的三维结构,能够为神经细胞生长过程所需的营养物质的输送提供了必须的途径,为神经细胞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诱导作用和必须的生长空间。(4)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获得的医用导管具有很好的力学强度,最大荷重为4.102n。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