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6789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复方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现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杀手,所以寻找安全、有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和研究其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丫蕊花为百合科丫蕊花属植物丫蕊花的全草,别名峨眉石凤丹。丫蕊花属植物主要有6种,包括丫蕊花、云南丫蕊花、高山丫蕊花、小丫蕊花、甘肃丫蕊花等。在我国四川、广西东北部以及湖南南部为主要分布。据《中华本草》记载,丫蕊花以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散结、利小便,主治瘰疬,小便不利,水肿,在四川等地民间常用于止血。近年研究表明,甾体皂苷是丫蕊花的主要成分,以往报道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胃癌细胞bgc-823,食管癌细胞eca-109等具有显著的细胞活性。本课题组从丫蕊花中分离提取得到单体成分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的化学结构式为:

yb16属于螺甾烷型甾体皂苷,苷元为薯蓣皂苷元,申请人前期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中草药,2016,(23):4211-4217.;中国中药杂志,2013,(20):3413-3418.;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04):164-170.),具有较好的开发研究价值。但组合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临床药物用于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西地那非(sildenafil,sdf)是一种研发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时意外发明出的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一般以其商业名称viagra广为人知。西地那非为磷酸二酯酶(pde)v选择性抑制剂,能增强在性刺激下no释放引起的阴茎勃起生理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西地那非对肿瘤具有抑制效应,尤其是对多种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具有增强效应(pharmres.2014;31(9):2516-28.;drugdesdevelther.2016;10:3661-3672.;amjcancerres.2015;5(11):3311-24.;procnatlacadsciusa.2010;107(42):18202-7.)。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复方药物组合物;该复方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是由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复方药物组合物的用途;药理试验证明该复方药物组合物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复方药物组合物,该复方药物组合物的活性成分是由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组成。

优选的,所述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的摩尔比为1:20~1:800。

更加优选的,所述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的摩尔比为1:20~1:400。

该复方药物组合物还含有药物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复方药物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

上述的一种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复方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白血病、结肠癌、肝癌、肺癌、肾癌、胃癌、脑瘤、肉瘤、神经胶质瘤、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或前列腺癌药物中的用途。

上述药物可用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的肿瘤的治疗。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发明人在对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sdf)配伍药理活性的研究中发现,将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组合给药,特别是当两者摩尔比为1:20-1:800配伍时具有很好抗癌细胞的协同作用;发明人分别对白血病k562、淋巴瘤jurkat、肺癌a549、肝癌hepg2和乳腺癌mcf-7为模型进行体外mtt筛选,发现其具有很强的抗增殖活性并呈良好的时效与量效关系,结合经典联合给药分析原理(median-effectprinciple)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协同作用,尤其是在fa<0.5时可明显产生协同效应抑制癌细胞增殖,这说明yb16和sdf组合物可在低剂量配伍时产生yb16或sdf单药高剂量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可以大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产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用药开发前景;同时,等效应剂量评价表明,复合药物对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尚未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采用白血病k562、淋巴瘤jurkat、肺癌a549、肝癌hepg2和乳腺癌mcf-7肿瘤细胞筛选优化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sdf)复方药物组合物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别接种3×104个细胞/孔于96孔板上,待生长6小时后,离心弃上清,然后按以下分组给药:肿瘤细胞设不加药组和加药组,其中加药组设yb16和sdf单药组、yb16和sdf联合用药不同摩尔比例组,每组设4-6个复孔,培养24小时,弃上清,加入100μl含0.5mg/ml的mtt(四氮唑盐)无血清培养液培养4小时,加入100μldmso(二甲亚砜),放置于微型振荡仪上振荡10min,再置于酶标仪上570nm处检测od值。结果按照以下抑制率公式计算每种情况下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具体结果见表1。

抑制率=(1-加药组od值/对照组od值)

表1为yb16和sdf单独和联合给药作用细胞72小时后不同浓度的ic50抑制率。

当yb16和sdf按摩尔比1:20和1:800配伍组合时的抑制情况;我们可以获得随着配伍浓度的增加,其组合物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

表1yb16和sdf单药作用72小时ic50(μm)

实施例2:yb16和sdf联合给药效应分析

以median-effectprinciple(中效原理或chou-talalay联合指数法)为评价基础,应用combidrug统计软件绘制剂量-效应曲线及不同效应下的合用指数曲线(fa-c曲线),从两药合用的效应与合用指数的关系定量评价两药之间是协同、拮抗或相加关系。具体步骤如下:

药物作用效应即抑制率(fa)=1-(试验组平均od570值/肿瘤细胞空白对照组平均od570)根据中效方程式fa/fu=(d/dm)m,两边取对数logfa/fu=mlogd–mlogdm,设a=-mlogdm,b=m,x=logd,y=logfa/fu,代入中效方程式得y=bx–a;其中fa为药物作用效应,fu=1–fa,d为药物浓度,m为斜率,dm为中效浓度,即50%效应时的药物浓度。依上述公式,计算出两种抗癌药单用及合用时各自的中效浓度dm(logdm=-a/m),再计算出单用及两药合用时在各种效应时所需药物浓度〔d=dm(fa/fu)1/m〕,可计算出两药合用时在各种效应时的合用指数〔ci=d1/dx1+d2/dx2+α(d1d2)/(dx1dx2),d1、d2为两药合用时产生x效应时两药各自所需浓度,dx1、dx2为两药单独使用时产生x效应时两药各自浓度〕。α=0为两种相互排斥性药物,α=1为两种相互非排斥性药物。因yb16与sdf作用机制不同,故本实验中取α=0。当ci<1,两药合用效应为协同;ci=1,两药合用效应相加;ci>1,两药合用效应拮抗。

经过软件分析,本发明的复方药物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具体效应见表2,根据median-effectprinciple评价效应的原则,即ci指数<0.1时具有很强的协同作用(verystrongsynergism);ci指数为0.1–0.3时为强协同效应(strongsynergism);ci指数为0.3–0.7具有协同效应(synergism);ci指数为0.7–0.85具有中度协同效应(moderatesynergism);ci指数为0.85–0.90区间时具有弱协同效应(slightsynergism);ci指数为0.90–1.10区间时具有近叠加效应(nearlyadditive);ci指数>1.10及以上时具有拮抗效应。

表2可见,yb16和sdf配伍具有协同效应;尤其是当两者摩尔比为1:20-800配伍时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当两者摩尔比为1:200/400时协同效应最强。

表2yb16和sdf不同配伍组合作用72小时的联合指数ci比较

实施例3: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和西地那非(sdf)复方药物组合物按照以下处方制成片剂:

处方如下:

制备工艺如下:

将药物和辅料分别过80目筛,将西地那非与48克微晶纤维素和12克羧甲基淀粉钠充分混合,10%淀粉浆制软材,18目筛制粒,60℃下干燥,得颗粒1。将丫蕊花甾体皂苷yb16与24克微晶纤维素、15克淀粉和8克羧甲基淀粉钠充分混合,10%淀粉浆制软材,18目筛制粒,60℃下干燥,得颗粒2。按等量递增原则,将颗粒1和颗粒2充分混合,16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片重500mg。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