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靶向药物指向静电场合成矢量增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8479发布日期:2018-09-07 22:2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静电领域,尤其是指具有抗癌靶向药物指向静电场合成矢量增强装置。



背景技术:

癌症作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第一大杀手,使人们谈虎色变。目前为止,癌症还是不可治愈的绝症。靶向治疗药物是治疗癌症的理想药物。其中有些靶向治疗药物原理是依据癌肿组织的电特性。癌肿组织的电特性之所以与正常组织不同,是由于细胞的生化成分及组织结构不同所致。依据组织电特性的靶向治疗药物会向其电特性方向移动。有时这种电特性不明显,则药物汇聚效果不好。为了增强靶向药物的指向性,采取指向静电场合成矢量的方法,可以为靶向药物更明确汇聚的方向,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简单的说就是通过静电场合成的方法,使得产生静电电压梯度,靶向药物在梯度电压的引导下,向病灶汇聚。为了增强靶向药物的指向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抗癌靶向药物指向静电场合成矢量增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增强靶向药物的指向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抗癌靶向药物指向静电场合成矢量增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由支撑框架体、左上支撑杆、左转动环、上滑道、上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上负极漏斗、上正极角度传感器、上正极电机轴、上正极、右上支撑杆、右转动环、下正极角度传感器、下正极电机轴、下正极、下滑道、下负极漏斗、下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框架体下支撑梁、左支撑环、框架体上支撑梁、右支撑环、上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模块、上正极角度传感器模块、下正极角度传感器模块、下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模块、上负极漏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上正极步进电机驱动模块、下正极步进电机驱动模块、下负极漏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上负极漏斗步进电机、上正极步进电机、下正极步进电机、下负极漏斗步进电机、单片机、左下支撑杆、右下支撑杆组成,其特征是:左转动环同左上支撑杆相连,上滑道同左上支撑杆相连,上滑道同上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相连,上负极漏斗同上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相连,上滑道同上正极角度传感器相连,上正极电机轴同上正极角度传感器相连,上正极电机轴同上正极相连,上滑道同右上支撑杆相连,右转动环同右上支撑杆相连,框架体上支撑梁同左转动环相连,框架体上支撑梁同右转动环相连,右支撑环同框架体上支撑梁相连,左支撑环同框架体上支撑梁相连,左支撑环同框架体下支撑梁相连,左转动环同框架体下支撑梁相连,右转动环同框架体下支撑梁相连,右转动环同右下支撑杆相连,下滑道同右下支撑杆相连,下正极角度传感器同下滑道相连,下正极角度传感器同下正极电机轴相连,下正极同下正极电机轴相连,下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同下滑道相连,下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同下负极漏斗相连,左转动环同左下支撑杆相连,上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模块同单片机相连,上正极角度传感器模块同单片机相连,下正极角度传感器模块同单片机相连,下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模块同单片机相连,上负极漏斗步进电机通过上负极漏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同单片机相连,上正极步进电机通过上正极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同单片机相连,下正极步进电机通过下正极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同单片机相连,下负极漏斗步进电机通过下负极漏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同单片机相连;左上支撑杆的长度小于左转动环的直径;左下支撑杆的长度小于左转动环的直径;上滑道的长度小于框架体上支撑梁的长度;上滑道同下滑道平行。

支撑框架体由框架体下支撑梁、左支撑环、框架体上支撑梁、右支撑环组成。上负极漏斗可以转动,其转动的角度由上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测量,并将测量结果送往单片机。下正极和上负极漏斗可以形成对电极。在电极之间形成电场,电场强度是矢量;同样,上正极和下负极漏斗之间也可以形成电场,同样它们的电场强度也是矢量。这样两对电极形成的电场强度矢量可以合成。其大小方向取决于两对电极电压及方向。下正极和上负极漏斗可以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由步进电机牵引,按要求旋转,从而形成所要求的矢量;同样。上正极和下负极漏斗也可以在单片机的控制下,由步进电机牵引,按要求旋转,从而形成所要求的矢量。最后两个矢量可以合成要求的总矢量,从而形成电场强度梯度,引导靶向药物向病灶汇聚。

由于采用上滑道和下滑道结构,使得下正极、上负极漏斗、上正极、下负极漏斗可以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从而形成的矢量的方向可以调整。在左转动环和右转动环的旋转的作用下可以保证合成的矢量在环平面内方向形成。通过这两个方向的移动可以确保在各个方向上合成所需要的矢量,即可以按要求将靶向药物引导到病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增强靶向药物的指向性。它主要用于医疗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抗癌靶向药物指向静电场合成矢量增强装置的侧剖面构造图。

图2是左转动环侧视图。

图3是右转动环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支撑框架体,2.左上支撑杆,3.左转动环,4.上滑道,5.上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6.上负极漏斗,7.上正极角度传感器,8.上正极电机轴,9.上正极,10.右上支撑杆,11.右转动环,12.下正极角度传感器,13.下正极电机轴,14.下正极,15.下滑道,16.下负极漏斗,17.下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18.框架体下支撑梁,19.左支撑环,20.框架体上支撑梁,21.右支撑环,22.上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模块,23.上正极角度传感器模块,24.下正极角度传感器模块,25.下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模块,26.上负极漏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27.上正极步进电机驱动模块,28.下正极步进电机驱动模块,29.下负极漏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30.上负极漏斗步进电机,31.上正极步进电机,32.下正极步进电机,33.下负极漏斗步进电机,34.单片机,35.左下支撑杆,36.右下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左转动环3同左上支撑杆2相连,上滑道4同左上支撑杆2相连,上滑道4同上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5相连,上负极漏斗6同上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5相连,上滑道4同上正极角度传感器7相连,上正极电机轴8同上正极角度传感器7相连,上正极电机轴8同上正极9相连,上滑道4同右上支撑杆10相连,右转动环11同右上支撑杆10相连,框架体上支撑梁20同左转动环3相连,框架体上支撑梁20同右转动环11相连,右支撑环21同框架体上支撑梁20相连,左支撑环19同框架体上支撑梁20相连,左支撑环19同框架体下支撑梁18相连,左转动环3同框架体下支撑梁18相连,右转动环11同框架体下支撑梁18相连,右转动环11同右下支撑杆36相连,下滑道15同右下支撑杆36相连,下正极角度传感器12同下滑道15相连,下正极角度传感器12同下正极电机轴13相连,下正极14同下正极电机轴13相连,下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17同下滑道15相连,下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17同下负极漏斗16相连,左转动环3同左下支撑杆35相连。

在图2中,左转动环3同左上支撑杆2相连,左转动环3同左下支撑杆35相连。

在图3中,右转动环11同右上支撑杆10相连,右转动环11同右下支撑杆36相连。

在图4中,上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模块22同单片机34相连,上正极角度传感器模块23同单片机34相连,下正极角度传感器模块24同单片机34相连,下负极漏斗角度传感器模块25同单片机34相连,上负极漏斗步进电机30通过上负极漏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26同单片机34相连,上正极步进电机31通过上正极步进电机驱动模块27同单片机34相连,下正极步进电机32通过下正极步进电机驱动模块28同单片机34相连,下负极漏斗步进电机33通过下负极漏斗步进电机驱动模块29同单片机34相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