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基质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3945阅读:1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物基质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用基质及其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种软膏状,外用框架型药用基质及用该基质制成的产品。
药物通过皮肤、粘膜、创面等外用达到治疗作用,是药物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市售的许多药物的剂型不利于体表组织的外用,因而影响药效的发挥。例如软膏剂的凡士林基质,在治疗创面时,使创面代谢产物及排泄物不能透过基质排出且溶解在基质中的药物大部分不能发挥作用。从生理的角度讲,不能在创面上产生呼吸作用,也不利于皮肤的正常“呼吸”作用。
除上述的凡士林以外,目前用于软膏剂的常用基质材料还有液状石蜡、羊毛脂、蜂蜡、植物油、单硬脂酸甘油酯、高级醇、聚乙二醇和乳化剂等。
常用软膏状外用药基质,如凡士林,霜等没有这种排泻和维持皮肤呼吸作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具有网状框架结构的软膏状外用药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该基质制备的药物或化妆品,以提高药用成分本身的疗效。
上述作为基质材料的蜂蜡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一种外用药的赋形剂来使用。但在传统的中医药中,蜂蜡本身却是一种药材,其可用于解毒、生肌、定痛、治急心痛,下痢浓血,久泻不治,胎动下血,疮痛内攻,久溃不敛,水火烫伤(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中药大辞典》第一版,1986年,2581页)。蜂蜡特别在治疗烧伤的中药中使用广泛,如CN1090179A,CN1088800A,CN1098290A等。
蜂蜡主要成分为4大类,即酯类、游离酸类、游离醇类和烃类。此外还含微量的挥发油及色素。在酯类中有软酯酸蜂花脂(Myricyl palmitate),蜡酸蜂花酯(Myricyl cerotate),落花生油酸蜂花酯(Myricyl hypogaeate);在游离酸类中有蜡酸(Cerotic acid),廿四酸(Lignoceric acid),褐煤酸(Montanic acid),蜂花酸(Melissic acid),叶虱酸(Psyllic acid),落花生油酸(Hypogaeic acid),新蜡酸(Neocerotic acid);在游离醇类中有正廿八醇(n-Octacosanol),蜂花醇(Myricyl alcohol);在烃类中有廿五烷(Pentacosane),廿七烷(Heptacosane),廿九烷(Nonacosane),卅一烷(Hentriacontane)及不饱和的蜂花烯(Melene)。蜂蜡据称尚含一种芳香性有色物质,名为虫蜡素(Cerolein)。
由于在中医药外用药膏中的特殊地位,本发明人对蜂蜡的特性通过以下实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揭示蜂蜡在作为本发明药用基质成分的作用机理。
将蜂蜡加热至熔点(60-70℃)则变成液态,而后将常温下呈液态的疏水性溶剂(即所说的油脂类,如植物油)加热至同等温度,在同一温度下以蜂蜡占5%-20%(重量)的比例将液态的蜂蜡放入液态的“油脂”中,充分搅拌使两者充分混合,而后将混合液自然冷却,使液态的蜂蜡在混合液中随温度自然降至熔点以下时,液态的蜂蜡逐渐结晶,构成海绵状的形态。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油脂”在常温下仍呈液态,但却被蜂蜡结晶分割成微粒状,而被包容在蜂蜡网状框架中,

图1显示用红外显微镜CS1500-2000(OLYMPAUS,BH-2)观察600倍放大的常温下上述包容了液态“油脂”的蜂蜡的形态,下文将这种形态称之为“网状框架结构”。
由于蜂蜡是多种酯类、游离酸类、游离醇类和烃类等有机物的混合体,故通过上述方法可使其包容各种疏水性溶剂,即常温下为液体的疏水性物质,如动物油、植物油,也可以包容某些亲水性的物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如何将药用成分加入所述的疏水性溶剂,本文此处无需赘述。
上述研究说明,蜂蜡可通过一定的网状框架结构的方式包容各种药物学上可接受的溶剂。提示这种网状框架结构可包容各种溶解了药用成分的溶剂,特别是疏水性溶剂,它至少有这样一个好处,即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防污染能力。
对上述包容液态“油脂”的蜂蜡进一步研究表明,体表组织排泄物能够通过涂覆在体表的这种网状结构物质而排出体外,但凡士林等却没有这种作用。本发明可作为常用软膏状外用药基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药药物基质,其特征在它包括由按该药物基质总重量计5-20%的蜂蜡和95-80%的疏水性溶剂,该基质具有以蜂蜡为支架,包容所述的疏水性溶剂的网状框架结构。
其中,所述的疏水性溶剂为油脂,优选为植物油或动物油。其加入量为95%-80%(重量),优选为93-75(重量),更优选为92-90%(重量)。
其中,所述的蜂蜡的加入量为按该药物基质总重量计5-20%,优选为7-5%,更优选为8-10%。
通常采用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框架型药用基质将按该药物基质总重量计5-20%的蜂蜡加热至熔点(约60-70摄氏度)或高于溶点熔化成为液体;将熔化为液体的蜂蜡加入温度为60-180℃,按该药物基质总重量计95-80%的疏水性溶剂中,充分搅拌后自然冷却成本发明所涉及的药用基质。
本发明中蜂蜡与疏水性溶剂的配比必须合适,其合适的配比能使制成品在显微镜下呈现以蜂蜡为支架,包容所述疏水性溶剂的网状框架结构,否则将很难形成本发明所述的网状框架结构。
本发明之外用药药用基质可用于制备各种外用药膏,优选的是,其药用成分优选溶于疏水性溶剂,如油脂。
(1)加热、搅拌溶有药用成分的疏水性溶剂,(2)将蜂蜡加热熔化成为液体;(3)将熔化为液体的蜂蜡加入温度为60-180℃的由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充分搅拌后自然冷却,得所述之基质,其中,所述的疏水性溶剂为油脂,优选为植物油或动物油。其加入量为95%-80%(重量),优选为93-75(重量),更优选为92-90%(重量)。
其中,所述的蜂蜡的加入量为按该药物基质总重量计5-20%,优选为7-5%,更优选为8-10%。
在步骤(1)中可加入基质所能接受的有效量的药用成分。
所述的溶剂可为常温下为液体的疏水性物质,即所谓的“油脂”;也可为常温下为液体的含有微量水的疏水性物质。
上述药用成分是指能溶于上述溶剂的任何一种药用化合物或混合物。
上面所说的疏水性溶剂优选为植物油或动物油,故而其能溶解的药用成分一般为疏水性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如,抗生素,磺胺,β-谷甾醇等等。
将由上述方法制备的外用药涂覆在人类或动物体表面(约1mm厚),靠油脂类溶剂与体表面的亲合力附着于表面,以蜂蜡构成的框架结构底部同时也直接接触表面。框架结构物质在体表面很快受到体表温度的作用,而使溶剂升温,升温后,溶剂分子的振动增强造成体积变化,从而熔化蜂蜡框架能使基质本身的结构发生变化,局部框架塌陷使该框架内所包容的溶剂释放与已升温的溶剂混合一起作用于体表,这种释放则随体表温度的温化而连续不断地进行,直至框架结构全部塌陷,溶剂全部释放。
同样,体表组织排泄物及溶剂作用后的物质(统称排泄物)受体表组织的排斥被排除在体表,基于本发明基质的框架结构由于该排泄物具有与体温相同的温度,逐步温化框架结构中包容的溶剂,使局部框架塌陷,溶剂吸附于体表,而排泄物向外排出,从而使排泄物被溶剂隔离在该外用药薄层外面,该排泄物一旦被隔离而暴露在薄层外时,则失去体温温度,失去温化能力的排泄物则不能使周围框架结构层破坏,也不能再接触体表组织,即被排斥到了薄层以外。
采用本发明基质制备的外用药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防污染能力。由于框架结构是利用蜂蜡以固态将溶剂以微粒状隔离,使各微粒间互不接触。另外,蜂蜡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菌、抗碱、防水等各种功能,各微粒在该状态下不易因接触空气中的氧而被氧化或受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
其次,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有利于临床上控制和预防感染。由于每个微小的立体网状框架,将每个微生物菌落单独隔离,容易使微生物失去生活条件,从而达到了在剂型状态下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以及在治疗状态下达到控制、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
本发明制备的软膏状外用药可适用于各种肤色的未破溃皮肤和已破溃皮肤、粘腊组织及外用药剂型;各种皮肤病皮肤组织及外用药剂型;各种创伤创面及外用药剂型;各种皮肤感染性组织及外用药剂型;一切热损伤创面及外用药剂型;各种疤痕皮肤及外用药剂型;各种溃疡创面及外用药剂型;一切粘膜靡烂及秽物及外用药剂型;一切体表破溃疡伤及外用药剂型;一切空腔脏器的粘膜溃疡等病变及外用药剂型;各种性质体表病患及外用药剂型。
另外,本发明之基质也可用做美容化妆品的基质。加入适当护肤成分和香料即可制成化妆品。
附图简要说明如下图1为蜂蜡与芝麻油按本发明方法形成的网状框架结构基质的显微照片。
以下通过实施例及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框架结构基质的制备1、材料A、蜂蜡,将蜂窝放入100℃的清水中煮沸,使蜂窝中的蜡漂浮在表面,而后将其取出,再精细提炼,获得蜂蜡。
B、芝麻油,市售,按国际食品标准。
2、制备方法A、将150克蜂蜡加温至其熔点,使其完全变为液态,备用。
B、850克芝麻油加温至180℃,备用。
C、将A、B项中的蜂蜡和芝麻油180℃的温度条件下混合,充分搅拌、混匀,而后放置自然冷却,冷却后构成固态的立体网状框架结构基质。
图1显示用红外显微镜CS1500-2000(OLYMPAUS,BH-2)观察600倍放大的常温下上述包容了“芝麻油”液体的蜂蜡的形态。
实施例2携带β-谷甾醇的框架结构软膏的制备1、药物组方β-谷甾醇5.5克(有效成分)蜂蜡 80克(同实施例1制备)芝麻油 920克(按国际食品标准)2、制作方法将芝麻油加热150℃,加入β-谷甾醇,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在剂中,而后,将蜂蜡加热70℃,溶化为液体加入溶剂中,在60℃充分搅拌,而后自然冷却成膏,即得携带β-谷甾醇的框架结构软膏。
实施例3携带β-谷甾醇的框架结构软膏的制备1、药物组方β-谷甾醇4.5克(有效成分)蜂蜡 80克(同实施例1制备)菜籽油 920克(按国际食品标准)2、制作方法按照实施利1的方法制备携带β-谷甾醇的框架结构软膏,不同的只是用菜籽油代替芝麻油。
实施例4-6重复实施例2的步骤,不同之处在于β-谷甾醇的用量分别为2克、4克和6克,制成分别含有2‰、4‰和6‰的β-谷甾醇的软膏,分别为软膏1、软膏2和软膏3。
实施例7制备克霉唑外用药软膏1、药物组方克霉唑3克(有效成分)蜂蜡 92克(同实施例1制备)芝麻油9克(按国际食品标准)2、制作方法将芝麻油加热150℃,加入克霉唑,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在剂中,而后,将蜂蜡加热80℃,溶化为液体加入溶剂中,在100℃温度下充分搅拌,而后自然冷却成膏,即得携带克霉唑的框架结构软膏。
实施例8制备肤轻松框架结构软膏。
肤轻松 0.25克(有效成分)蜂蜡200克(同实施例1制备)葵花籽油800克(按国际食品标准)2、制作方法将葵花籽油加热150℃后,稍凉后加入肤轻松,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在剂中,而后,将蜂蜡加热90℃,溶化为液体加入溶剂中,充分搅拌,而后自然冷却成膏,即得携带肤轻松的框架结构软膏。
实施例9磺胺嘧啶银框架结构软膏的制备1、药物组方磺胺嘧啶银1克(有效成分)蜂蜡 80克(同实施例1制备)芝麻油920克(按国际食品标准)2、制作方法按照实施利2的方法制备磺胺嘧啶银框架结构软膏,不同的只是用磺胺嘧啶银代替β-谷甾醇。
实验例1本发明基质的体表实验验证1、实验设计将手背分3区,A、B、C三区,A区涂凡士林1mm,B区涂实施例1的框架结构软膏基质1mm厚,C区作空白对照,室内温度35℃-40℃,而后喝开水1-2升,直至手背出汗。观察软膏接触皮肤的变化和汗微粒串出软膏层的过程表现。
2、实验结果汗液能通过本发明的框架结构软膏基质串出,而不能通过凡士林,见表1表1区域 软膏皮肤层 汗液能否串出有无液态变化软膏层外A区无 不能串出积于软膏层下B区有 串出药层外C区汗液附着于皮肤表面实验例2 框架结构软膏同中国药典剂型的疗效对比结果分别选用本发明实施例7、8和9制成的框架结构软膏和市售的按中国药典标准制成的药膏治疗460例病人,其治疗病种和有效率、治愈率等详见以下表2的结果
表2药品 剂型 病种 总例数 有效率 治愈率 P克霉唑 市售 足癣 100 90% 70% <0.05例7 框架 足癣 100 96% 94% <0.053%肤轻松 市售 湿疹 100 92% 65% <0.05例8 框架 湿疹 100 98% 79% <0.050.025%感染控 深II度制率 愈合天数 PSD-Ag 市售 烧伤3091%X28天 <0.05例9 框架 烧伤3097%X21天 <0.051%由此可见,用本发明的基质制成的药膏治疗有关疾病明显好于用常规剂型基质制成的药物。
权利要求
1.一种药物基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该基质总重量计5-20%的蜂蜡和95-80%的疏水性溶剂,该基质具有以蜂蜡为支架,包容所述疏水性溶剂的网状框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性溶剂为植物油或动物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油为芝麻油。
4.一种药物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1)加热、搅拌疏水性溶剂;并且(2)按该药物基质总重量计5-20%的蜂蜡加热至其熔点或熔点以上熔化成为液体;(3)将熔化为液体的蜂蜡加入温度为60-180℃的由步骤(1)得到的疏水性溶剂,充分搅拌后自然冷却,得所述的基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性溶剂为植物油或动物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油为芝麻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可加入基质所能接受的有效量的药用成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成分为β-谷甾醇,磺胺嘧啶银,克霉唑或肤轻松。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制成的外用药组合物。
10.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药药物基质的药物。
11.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药药物基质的化妆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基质,包括按该基质总重量计5-20%的蜂蜡和95-80%的疏水性溶剂,该基质具有以蜂蜡为支架,包容所述疏水性溶剂的网状框架结构和制法,以及用该基质制成的药物或化妆品和其制法。
文档编号A61K8/49GK1145779SQ9511665
公开日1997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4日
发明者徐荣祥 申请人:徐荣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