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及成囊方法

文档序号:967162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及成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以特殊物理形状为特征的医药配制品,尤其属于持续释放型的微型胶囊的成囊方法。
微胶囊是一种缓释剂型,可用作动脉栓塞治疗恶性肿瘤,在药剂学上用以延长治疗时间,提高靶器官的药物浓度,提高疗效,并减低全身血药浓度,减低毒性等效用。微胶囊是用高分子化合物或天然物质为囊壁,将所需包裹的囊心物包裹在内,成为微小的囊(粒径从几个微米至几百微米)。
制造微胶囊的方法有很多种,本发明用单凝聚法,单凝聚法属相分离凝聚法,高分子溶液受凝聚剂、温度、PH值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高分子溶液的溶解度由完全溶解到有限溶解或不溶解时,原来均一的溶液分层为两相。一相是凝聚相,溶剂中有很多聚合体液滴,另一相为平稳衡相,溶剂中只有很少的聚合体。凝聚相围绕颗粒析出,即成微胶囊。
丝裂霉素微胶囊最先由日本Tetsuro Kato等研制成功。有关的文章有1980kato,T.等在《癌症》46期P14-21《以乙基纤维素为囊壁丝裂霉素C微胶囊灌注至犬肾动脉的持久释放性质》;1991《癌症》67期P952-955Goldberg,J.A.等写的《丝裂霉素C-载体微胶囊于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在这些文章中提到含有丝裂霉素微胶囊的成囊方法为“混合乙基纤维素0.5g、聚乙烯0.5g及环己烷50ml在玻璃器中加热到80℃溶解,再以2克丝裂霉素分散于此溶液中。将此混合物渐次冷却到室温,同时慢速搅拌,在这过程中,溶解的乙基纤维素包丝裂霉素颗粒而成囊。囊用含1%氢化蓖麻油的正己烷洗5次,在45℃干燥6小时,以挥发正己烷,囊通过45目筛收集,经140℃高温高压消毒1小时,微胶囊中含有80%的丝裂霉素,20%的乙基纤维素。”。以上成囊方法在环己烷中除加入囊壁材料乙基纤维素外,还加有第二聚合体-聚乙烯,它能减少凝结,也可能是一种凝聚诱导剂,但由于它属于非药用原料,未进入药典,不能直接用于制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采用非药用原料制药,选择一种药用原料作为分散剂、促凝聚剂并改进制药方法,制造出一种粒径合符需要,分散性、缓释性良好的含有化疗药微胶囊。
本发明所说的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囊心物为化疗药,囊壁为乙基纤维素,其成囊方法为①囊壁材料有机溶液的制备在反应罐中加入环己烷,并加入占环己烷1--10%的分散剂及0.5--1.5%的乙基纤维素,环己烷为有机溶剂,又是载体,它的沸点为81℃,环己烷不加温时,其中的乙基纤维素并不溶解,当加热环己烷达沸点、81℃,乙基纤维素溶解,同时慢速搅拌,速度为40--160转/分,使其成为均一的乙基纤维素有机溶液。分散剂为HLB值小于8的油包水的表面活性剂(如司盘60--85、单硬脂酸丙二醇酯或羊毛脂)或一种以上表面活性剂的混合,它能在油、水界面上形成薄膜,包裹分散相使球粒不致合并,在反应过程中起到分散和促凝聚作用。若不加表面活性剂,当环己烷的温度升高时,乙基纤维素开始软化,这时容易粘成团,不易再分散也不易溶解,若加聚乙烯(日本配方)可以减少这种粘结状态,但还不能完全消除,加入一定的表面活性剂后,这种状态不会发生,而且乙基纤维素溶解很快。
②凝聚成囊以上溶液边慢速搅拌边自然降温,到55--65℃最好60℃时,加入丝裂霉素或顺铂等其他化疗药物,继续降温达室温时,在反应罐周围放一些冰块使罐内温度达10℃,继续慢速搅拌2小时,囊己形成。囊心物化疗药与乙基纤维素的比例为1∶1--1∶4,囊壁厚度计算公式h=r1{[(w2d2)/w1d1)+1]1/3-1}式中核料半径为r1,核料和壁料的比重分别为d1和d2,w1为核料重,W2为壁料重,h为囊壁厚度,当核料和壁料的比重及核料径恒定,囊壁的厚度是壁料、核料重量比的立方根函数,因此可根据化疗药释放速度的需要调整囊壁厚度。一般化疗药加入的温度为55--65℃,温度太高对化疗药的活性有影响,而太低高分子溶液的凝聚反应开始发生。搅拌速度控制在40--160转/分,根据生产量大小,微囊的大小与转速成正比,转速快微囊小。我们需要的粒径在140μm,所以尽可能的慢速只要使微囊能飘浮在溶液中,缓缓转动即可。在这一步程序中,表面活性剂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不加表面活性剂,微囊之间会渐次粘结,最后结成一团在环己烷中转动,使整个反应失败。加入的表面活性剂量也不能过大,否则微囊粒径太小,不符合要求。
反应完成后,将微囊悬浮液倒在玻璃容器内,使微囊沉降后,弃上液,(上液为环己烷、分散剂、极少数小微囊),用正己烷或戌烷、庚烷等洗三次,弃上液,得微囊浆。
③微囊蜡封及固化配制含1%蜡的正己烷,加热蜡溶解后,降温至蜡不凝结为度,一般为60℃,恒温洗微囊5次,弃上液,将微囊浆铺在干燥的玻璃或搪瓷平板上,轻轻拨动,使环己烷挥发及分散开微囊。蜡是一些在一定温度以上的液态,在一定温度以下为固态的物质,不参加反应,一般用石蜡、氢化蓖麻油、鲸蜡、蜂蜡。
④微囊干燥将微囊置于37℃真空干燥箱中12小时,以挥发有机溶剂,通过60目筛将大微囊去掉,通过200目筛把小微囊去掉⑤消毒使用幅照灭菌,如钴60幅照,照射剂量为5KGY。常用的高温高压消毒法由于温度过高,会使蜡熔化,影响微囊的缓释性和发生部分粘结。
以上各步骤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所用器材均需消毒,所用化学原料均为药用规格。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微囊壁的配方中加入一定量可药用的分散剂,使乙基纤维素能顺利形成微囊,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搅拌速度,蜡封、幅照消毒几个步骤使制成的微囊平均粒径为140±40μm,化疗药含量在25%以上,分散性缓释性良好。
下面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1.称取乙基纤维素1000mg置反应瓶中,加入含有1%司盘85的环己烷溶液100ml,边加热边搅拌,搅拌速度在40-100转/分,按产量多少调整速度(产量多速度快些),加热至环己烷沸腾乙基纤维素溶解,停止加热,自然降温,继续缓慢搅拌;2.称取精制丝裂霉素500mg,待反应罐温度降到60℃左右,将丝裂霉素加入,继续在自然降温下慢速搅拌,30℃左右,囊已明显形成,降温至室温时,在反应瓶外加冰冷却,达10℃左右,恒温继续慢速搅拌2小时。将反应瓶内容物倾至玻璃容器中,使微囊自然沉降(亦可用离心法沉降),弃上层液;用正己烷洗三次,弃上液;
3.将制成1%氢化蓖麻油正己烷,加温至80℃以上,氢化蓖麻油溶解,自然降温至60℃,恒温,洗微囊5次,弃上液,4.将微囊铺在干燥的玻璃板上,轻轻拨动,使正己烷挥发并分散开微胶囊,将已基本干燥的微囊放在37℃真空干燥箱中过液,用60目筛将大微囊去掉,用200目筛将小微囊去掉。
5.用钴60幅照消毒,照射剂量为5KGY。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的成囊方法,微胶囊的囊心物为化疗药,囊壁为乙基纤维素,其特征在于1.1配制囊壁有机溶液在反应罐中加入环己烷并预加占环己烷1-10%的分散剂及0.5--1.5%的乙基纤维素,加热至环己烷沸腾,乙基纤维素溶解,成为均一的乙基纤维素有机溶液;1.2凝聚成囊过程将乙基纤维素有机溶液边慢速搅拌边自然降温达55-65℃时,加入化疗药,慢速搅拌,自然降温至室温,在反应罐外加冰,使有机液降至10℃,继续搅拌2小时,弃上液,用正己烷或戌烷、庚烷洗微囊三次,弃上液,得微囊浆;1.3微胶囊蜡封配制含1%蜡的正己烷溶液,加温至蜡溶解,保持恒温,洗微胶囊5次,弃上液;1.4干燥将微胶囊浆铺在干燥的玻璃或塘瓷板表面,轻轻拨动,使正己烷挥发并分散开微胶囊,将己基本干燥的微胶囊在37℃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用60目筛将大微囊去掉,200目筛将小微囊去掉;1.5消毒幅照消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的成囊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剂为HLB小于8的油包水性质的表面活性剂或一种以上表面活性剂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的成囊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剂为司盘60-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的成囊方法,其特征在于慢速搅拌速度为40-160转/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的成囊方法,其特征在于蜡封时的所用的蜡为石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的成囊方法,其特征在于蜡封时所用的蜡为氢化蓖麻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的成囊方法,其特征在于蜡封时所用的蜡为鲸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的成囊方法,其特征在于蜡封时所用的蜡为蜂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的成囊方法,其特征在于微胶囊蜡封时所保持的恒温为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的成囊方法,其特征在于幅照消毒时的幅照剂量为5KGY。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以特殊物理形状为特征的医药配制品,尤其属于释放型的微型胶囊的成囊方法。本发明是一种以化疗药为囊心物,乙基纤维素为囊壁的含有化疗药的微胶囊的成囊方法,其主要步骤为配制囊壁有机溶液,降温凝聚成囊,微胶囊蜡封、干燥、用钴60辐照消毒。本发明成囊反应过程加入分散剂,使乙基纤维素能顺利成囊,不凝结成团,并改进成囊方法使本发明制出的微胶囊粒径符合要求,分散性、缓释性良好。
文档编号A61K51/12GK1237414SQ9911403
公开日1999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22日
发明者高韵苕 申请人:高韵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