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改善脂质代谢药物中的应用_3

文档序号:9224476阅读:来源:国知局
; 0. 〇5);VLDL-C出现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 t匕,低剂量本发明药物组和吡格列酮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中、高剂量本发明药物 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给与本发明药物后TC出现了明显下降(P< 0. 05),与正常 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本发明药物组有统计学差异(P< 0. 05),高剂量本发明药物组无统 计学差异(P> 〇. 05),而给予吡格列酮后TC含量未出现明显改变(P> 0. 05);给予低、中 剂量本发明药物后LDL-C明显下降(P< 0. 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给予本发明药物和吡格列酮后,HDL-C未出现明显变化(P> 0. 05)(表2)。
[0037] *p〈 0? 05versus高脂模型组,#p〈0. 05versus对照组? 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FA:游离脂肪酸。
[0038] 2. 4本发明药物对葡萄糖输注率的影响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显示,高脂 饮食组的葡萄糖输注率明显下降0°< 0.05),给予本发明药物和吡格列酮治疗后,能明显 改善这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 0. 05)。且二者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效果相当(图 1)。
[0039] 2. 5本发明药物对肾组织HE染色的影响肾组织切片经HE染色高倍镜(X400) 下观察显示,正常组肾小球及肾小管均未见明显异常,高脂模型组组肾小球体积明显增 大,细胞数目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系膜区增宽,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本发明 药物低、中、高剂量组与吡格列酮组的上述异常明显改善,包括肾小球增大、细胞数目增多、 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小球系膜区增宽及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程度明显减轻,但仍 未恢复至正常状态(图2-7)。
[0040] 2. 6本发明药物对肾组织FFA、TG、TC含量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 组FFA、TG出现了明显升高(产<0.05),给予本发明药物与吡格列酮后明显降低了FFA含量 0° < 0. 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 0. 05);给予本发明药物和吡格列 酮后TG含量明显下降(产<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本发明药物组和吡格列酮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 〇. 05),高剂量本发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 0. 05)。而 高脂模型组的TC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未出现明显变化0° > 0. 05),且给予本发明药物与吡 格列酮后亦出现了明显降低0° <〇? 05)(图8-10)。
[0041] 2. 7本发明药物对脂质合成关键酶及上游调控因子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高脂模型组SREBP-1、ACC、FASN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0° < 0. 05),给予本发明药物与 吡格列酮后均明显降低0° < 〇. 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 < 0. 05)(图 11)。相关关键酶及上游调控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基因一致(图12)。
[0042] 本发明的的中药组合物各味药的比例的范围是经过大量实验而优选得出的范围, 如果药物组合物的各味药的选择在这个范围之外,那么其功效会大大减弱。
[0043] 使用高脂饲料(脂肪59. 8%,碳水化合物20. 1%,蛋白质20. 1%)喂养6周,高脂模型 组出现体重、每日平均摄食明显增多,原因是食源性脂肪的适口性与能量密度均可以导致 饮食过多,并降低高脂饮食后引起的饱食信号。具体机制是由于饱和脂肪引起血瘦素浓度 与阿黑皮素基因增加与神经肽Y基因减少。给予本发明药物和吡格列酮后体重下降而摄食 未明显减少,这说明二者不是通过减少食欲来达到减轻体重的作用的。
[0044] 采用高脂饮食后模型组出现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HbAlc升高,且正葡萄糖高胰 岛素钳夹实验显示葡萄糖输注率明显降低0° < 〇. 05),这些均提示造模成功。这可能是由 于体内游离脂肪酸及甘油三酯升高,从而胰岛素受体水平下调,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降 低等。该造模方法方便、经济、存活率高、成模率高、模型稳定,采用此种方法,本实验造模成 功率达90%。实验结束时,使用本发明药物与吡格列酮干预后FINS、FBG与HbAlc均明显下 降,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显示葡萄糖输注率明显升高0° < 〇. 05),且吡格列酮在降 低FBG与HbAlc水平方面作用更显著。这说明本发明药物可以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降低 血糖,但在降糖效果方面不如吡格列酮。
[0045] 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高脂饮食组出现了明显的肾脏损害,包括肾小球体积明显 增大,细胞数目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系膜区增宽,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给予 本发明药物及吡格列酮后上述异常明显改善,充分说明高脂饮食导致胰岛素抵抗大鼠出现 肾脏损害,且本发明药物及吡格列酮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
[0046] 本实验结果显示高脂模型组的血TG、VLDL-C明显升高0° < 0. 05),HDL-C明显下 降0° < 0. 05),给予本发明药物与吡格列酮后不同程度上降低了TG、VLDL-C(产< 0. 05), 而HDL-C无明显改变0° > 0. 05)。高脂模型组的TC、LDL-C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 0° > 0. 05),但是给本发明药物达后TC、LDL-C明显下降< 0. 05),而给予吡格列酮后二 者均未出现明显改变0°> 0.05)。这提示本发明药物在降脂效果方面优于吡格列酮。此 外,高脂模型组肾脏的FFA与T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 < 0. 05),TC无明显差异0° > 0. 05),给予本发明药物和吡格列酮后均能明显降低FFA、TG和TC的含量,且本发明药物效 果优于吡格列酮。
[0047] 本实验结果显示高脂模型组的SREBP_1、ACC、FASN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0° < 0. 05),给予本发明药物与吡格列酮后明显降低0° < 0. 05)。这表明本发明药物改善 脂代谢的作用部分是通过调节SREBP/ACC/FAS通路实现的。
[0048] 综上所述,胰岛素抵抗时的肾脏脂代谢紊乱可以影响肾脏的血流动力学、信号 转导系统及肾内基质重构,参与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本发明药物可以通过抑制SREBP-1/ACC/FASN改善肾脏脂质代谢。本发明药物具有潜在的肾脏保护作用,从而为有效 防治脂代谢紊乱相关的慢性肾脏疾病提供了新靶点。
【附图说明】
[0049]图1是本发明药物和吡格列酮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子夹试验的比较图,图中GIR为葡萄糖输注率,*p〈 0? 05versus高脂模型组,#p〈0. 05versus对照组; 图2是对照组肾组织切片; 图3是高脂模型组肾组织切片; 图4是本发明药物低剂量组肾组织切片; 图5是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肾组织切片; 图6是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肾组织切片; 图7是吡格列酮组肾组织切片; 图8是各组FFA的含量,*p〈 0. 05versus高脂模型组,#p〈0. 05versus对照组; 图9是各组TG的含量,*p〈 0. 05versus高脂模型组,#p〈0. 05versus对照组; 图10是TC的含量,*p〈 0? 05versus高脂模型组,#p〈0. 05versus对照组; 图11是各组对SREBP-1、ACC、FASN的基因表达影响,*p〈 0? 05versus高脂模型组, #p〈0. 05versus对照组; 图12是各组对SREBP-1、ACC、FASN的蛋白表达影响,*p〈 0? 05versus高脂模型组, #p〈0. 05versus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如下: 人参102g、黄精136g、麸炒苍术68g、苦参56g、茯苓83g、麦冬136g、制何首乌83g、地黄102g、山茱萸136g、黄连56g、佩兰56g、蒸枝核136g、炎淫羊藿56g、知母68 g、丹参89g、葛根136g、地骨皮83g。
[0051] 该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过程为: a、按照处方量称取中药材,净选、碎断; b、 佩兰、苍术加6倍量水,提取挥发油,提油时间为5小时,挥发油另器收集,水溶液过 滤后备用,残渣弃去; c、 山茱萸用7倍量75%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 成60°C测定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70°C烘干,备用; d、 人参、麦冬、淫羊藿、知母、葛根,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