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和预防感染性休克的药物制剂及其用图_3

文档序号:9798076阅读:来源:国知局
具有显著性差异(P〈〇.01),其中试验C组与阳性试验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而试验试验B组、试验C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在第30min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 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治疗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
[0101] 表2大鼠心率变化(次/分钟n = 10X土S)
[0103] 注:
[0104]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 · 05,#P〈0 · 01。
[0105] 与阳性试验组相比&P〈0 · 05,&&P〈0 · 01。
[0106] 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组的心律变化在第30min时,阳性试验组、试验A组、试验B组、 试验C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其中试验C组与阳性试验 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〇. 05)。
[0107] 表3不同时间大鼠血乳酸变化情况(η = IOX ± S)
[0109]注:
[0110]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Ρ〈0 · 05,#Ρ〈0 · 01。
[0111] 与阳性试验组相比&Ρ〈0 · 05,&&Ρ〈0 · 01。
[0112] 从表3中可以看出,通过乳酸含量的比较,在第4h时,阳性试验组、试验A组、试验B 组、试验C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0113] 表4不同时间大鼠血清ALT变化情况(η = IOX 土 S)
[0115] 注:
[0116]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 · 05,#P〈0 · 01。
[0117] 与阳性试验组相比&P〈0 · 05,&&P〈0 · 01。
[0118] 从表4中可以看出,通过测定ALT的含量,在第4h时,阳性试验组、试验A组、试验B 组、试验C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试验C组与阳性试验组相比 具有显著性差异(P〈〇.05);在第4-6h时,试验C组与阳性试验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治疗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
[0119] 表5大鼠平均存活时间及死亡情况
[0121] 从表5中可以看出,模型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00%,平均存活时间为69min;阳性对 照组模型对照组的死亡率为90%,平均存活时间为291min;试验各组的平均存活率为80%, 平均存活时间在450min以上。
[0122] 实施例6:动物模型试验和体外实验
[0123] 将实施例1、2、4制备的注射剂替代实施例5中使用的实施例3的注射剂,重复实施 例5,结果发现实施例1、2、4制备的注射剂在MAP、心率乳酸、血清ALT、平均存活时间及死亡 情况有显著的作用。
[0124] 实施例7:毒性验证
[0125] 7.1、急性毒性试验
[0126] 受试中药制剂:本发明实施例1-3所制造的注射剂,按1:1加纯化水,制成溶液,备 用。试验动物:普通级昆明小鼠,体重20g ± 5g,雌雄各半,雌性小鼠均无孕。本发明中药注射 剂配制的溶液,当注射剂量达到35.5g/kg剂量时,给药后小鼠出现轻微活动减少,1小时左 右恢复正常,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无一动物死亡,其全身状况、饮食、摄水、小便和体重增长 均正常。
[0127] 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注射实施例1-3所制造的注射剂的最大给药量为35.5g/kg/d (LD50>35 · 5g/kg)。本发明的中药粉每日临床用药总量最大为0 · 15g/kg/d;按体重计,小鼠 注射注射剂的耐受量为临床病人的236倍。提示该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0128] 7.2、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0129]受试中药制剂:本发明实施例1-4所得中药注射剂,按1: 2加纯化水,制成溶液,备 用。试验动物:普通级SD大鼠,体重210g±14g,雌雄各半,雌性大鼠均无孕。
[0130] 7.3、方法与结果
[0131 ] 3种中药注射剂:均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单位体重给药量分别为患者服用量 的180、60、20倍;将实验鼠随机分成10组,其中9组分别注射3种三个剂量的注射剂溶液,剩 余1组注射生理盐水(患者服用量的40倍);所有10组均连续注射180天,观察动物全身毒性 反应及严重程度,处死后按操作规程检查各部位,并进行血液学,心、肝、脾、肺、肾、胃等主 要脏器的病理学检查;经过长期喂食,10组大鼠均未出现毒性反应。发育良好。肉眼外观及 主要脏器未见异常。外周血象与对照组比较无病理性改变。病理报告心、肝、脾、肺、肾、胃等 均未有意义的改变,因此,认为经病理证实,4种中药注射剂对动物无慢性毒性表现。
[0132]通过以上两个毒性实验,证明本发明按实施例1-3制作的中药注射剂是安全的,无 毒副作用的,可以被患者服用。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和预防感染性休克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包括以下中 药材:红参、麦冬、泽泻、红花、牛蒡子、甘草、连翘、吴茱萸、薄荷、丁香、罗布麻叶、贯叶金丝 桃、青风藤。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中药 材:红参8-24份、麦冬5-15份、泽泻6-12份、红花5-10份、牛蒡子10-25份、薄荷5-10份、甘草 5-10份、连翘8-14份、吴茱萸0.5-5份、丁香1-3份、罗布麻叶6-13份、贯叶金丝桃5-10份、青 风藤3-8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中药 材:红参15份、麦冬10份、泽泻9份、红花8份、牛蒡子17份、薄荷8份、甘草7份、连翘10份、吴茱 萸1.5份、丁香2份、罗布麻叶10份、贯叶金丝桃8份、青风藤5.5份。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中药 材:红参14份、麦冬9份、泽泻8份、红花7份、牛蒡子15份、甘草6份、薄荷7份、连翘9份、吴茱萸 1份、丁香2份、罗布麻叶10份、贯叶金丝桃6.5份、青风藤5份。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选自注射液、大输液、 冻干粉针中的一种。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为注射液。7. -种制备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步骤为: (1) 取麦冬、贯叶金丝桃、泽泻、红花和薄荷加水浸泡1-2小时,加入8-12体积的水,建筑 2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滤液浓缩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05的浸膏,干燥备用; (2) 将步骤(1)的浸膏加入70%的酒精溶解得到滤液,滤液上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依 次用水和75%的酒精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的1.15,干燥; (3) 取红参、牛蒡子、丁香和罗布麻叶研磨成粗粉,加75%乙醇提取2次,每次1-2小时, 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备用; (4) 取甘草、连翘、吴茱萸和青风藤粉碎成细粉和步骤(1)中药渣混合后用适量80%乙 醇提取2次,每次0.5-1.5小时,收集提取液,静置24小时,备用; (5) 取第(2)和(3)步骤中制得的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60-70°C,密度为1.15 的浸膏,干燥后备用; (6) 取步骤(2)、(5)的干燥浸膏研磨成细粉,并加入870ml的注射用水,葡萄糖30g,搅拌 溶解,用pH调节剂调节至7.0-7.5,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中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用微 孔滤膜过滤,滤液灌封于l〇ml的安瓿瓶中,灭菌质检,即得。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pH调节剂 选自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硫酸氢钠中的一种。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pH调节剂 选自45 %的氢氧化钠。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在制备治疗和预防 感染性休克的药物中的用途中的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和预防感染性休克的药物制剂及其用途,药物制剂中含有:红参8-24份、麦冬5-15份、泽泻6-12份、红花5-10份、牛蒡子10-25份、薄荷5-10份、甘草5-10份、连翘8-14份、吴茱萸0.5-5份、丁香1-3份、罗布麻叶6-13份、贯叶金丝桃5-10份、青风藤3-8份。按中医理论,配伍更加合理,阴阳均衡,使得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清热解毒、扶正益气、活血化瘀,达到治疗感染性休克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目的,使药效和功能更为全面而标本兼治,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疗效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IPC分类】A61P31/04, A61P9/02, A61K36/8968
【公开号】CN105560817
【申请号】CN201610099988
【发明人】朱效慧, 段希福
【申请人】段希福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4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