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料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画框开槽机。
背景技术:
木制品的成型加工一般需要通过各部件进行组合,而各部件的组合通常采用榫头和榫槽的配合,目前,市场上开榫头采用多碟锯片配合切割对工件进行加工以达到开榫目的。中国专利号:201320562046.3公开了一种五碟开榫机,包括机架、工作台和锯片,所述机架包括一直线轨道,在机架的外侧设有一可沿水平面摆动的支撑摆杆,所述支撑摆杆包括一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端和一可沿固定端转动的自由端,所述工作台的一边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直线轨道上,另一边与支撑摆杆的自由端连接,所述锯片安装在机架的内侧,所述锯片共有五片,各自连接驱动电机,其中,第一锯片相对工作台垂直地设置于机架右部,第一锯片的下边缘高于工作台,第二锯片和第三锯片中心相连并相对工作台水平设置于机架中部,其锯片的安装高度高于工作台,第四锯片和第五锯片相对工作台垂直地上下布置于机架左部,两锯片间的间隙位置高于工作台。该方案具有很高的切割效率,适合于批量生产,但是,该方案对工件进行加工中没有对工件的工作面进行定位,通过固定工件后,利用第一锯片对工件的工作面统一进行切割定位,容易影响长度尺寸,造成批量生产中尺寸不统一。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画框开槽机,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面的定位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画框开槽机,包括机架、工作台和锯片,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锯片设置在工作台的内侧,所述机架右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旋转环、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转换箱,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旋转环的一端,所述旋转环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螺纹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设在转换箱上,所述转换箱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二螺纹杆穿设在转换箱上并且与第一螺纹杆十字交叉,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螺纹与第二螺纹杆的螺纹相匹配,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角度盘,所述角度盘的刻度面与工作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角度盘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通过限位螺栓固定在角度盘的圆心,所述工作台的左上角设置有水平式快速夹钳。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下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滑轮相匹配的导轨。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画框开槽机,通过设置限位装置代替现有技术中第一锯片的作用,以达到对切割面的统一限制,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同时会进行前后移动,利用旋转环拉着限位板前后移动,从而统一控制加工工件榫头的大小,有利于工件标准化的批量生产;进一步的,工作台上的卡块设置在角度盘上,通过卡块绕着角度盘的中心旋转,从而控制加工工件榫头的角度,使得该装置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进一步的,限位板下设置的滑轮,有利于限位板的前后滑动,使得调节更舒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
参考图1与图2,一种画框开槽机,包括机架1、伺服电机2、工作台3和锯片4,所述锯片4设置在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上,所述机架1右部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5、旋转环6、螺纹杆7、螺纹杆8和转换箱9,所述限位板5设置在旋转环6的一端,所述限位板5下部设置有滑轮10,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滑轮10相匹配的导轨11,所述旋转环6的另一端设置在螺纹杆7的一端,所述螺纹杆7穿设在转换箱9上,所述转换箱9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螺纹杆8穿设在转换箱9上并且与螺纹杆7十字交叉,所述螺纹杆7的螺纹与螺纹杆8的螺纹相匹配,所述螺纹杆8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把手12,所述工作台3上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角度盘13,所述角度盘13设置在工作台3上并且角度盘13的刻度面与工作台3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角度盘13上设置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的一端通过限位螺栓15固定在角度盘13的圆心,所述工作台3的左上角设置水平式快速夹钳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本画框开槽机,移动工作台3至最有端,通过转动螺纹杆8上的旋转把手12使得螺纹杆8转动,从而带动螺纹杆7的转动进行移动,利用旋转环6转换移动,拉着限位板5前后移动,从而控制工件所要加工的榫头大小,通过卡块14绕着角度盘13的中心旋转,从而控制加工工件榫头的角度,再利用水平式快速夹钳16对工件进行夹紧,打开锯片4对工件进行加工。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