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杆机折入边装置传动连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51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剑杆机折入边装置传动连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剑杆机的传动结构,特别是折入边装置的传动连接。
背景技术
现有普通纺织机械的剑杆机折入边运动采用同步带轮传动,由织机中心轴开始,通过多级皮带轮传动,带动折入边运动。该种传动结构存在下述缺点连接结构部分,多暴露在机器外表面,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同步带轮传动无法改变传动方向;同步带轮传动不具有过载打滑保护功能,没有过大的承载能力,皮带易断,需不定期更换,甚至会影响生产效率和节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传动结构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整体封闭,使用安全,并可改变传动方向且承载能力更大,运行更稳定的剑杆机折入边装置传动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剑杆机折入边装置传动连接,包括安装在织机中心轴和折入边装置转动轴之间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分别与中心轴和转动轴连接的两个齿轮传动组,所述两齿轮传动组之间通过链轮传动。由于现有织机中心轴与曲轴的传动采用齿轮传动或链条及同步带传动,而折入边装置动力源自织机中心轴,织机中心轴的动力源自织机曲轴,而织机曲轴旋转方向固定不变。老传动连接结构采用的是同步带轮传动,无法改变传动方向,转动轴不能实现双向运动,改成齿轮传动后即可根据需要调整改变传动方向,使用更便捷。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与中心轴连接的齿轮传动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心轴齿轮和主传动齿轮,心轴齿轮安装在中心轴上;与转动轴连接的齿轮传动组包括依次啮合传动的三个传动齿轮,其中最后一个传动齿轮安装在转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和链轮传动的组合方式,和原有传动连接比较,可整体封闭,使用更安全,齿轮传动不仅可改变传动方向而且承载能力更大,长时间运行更稳定。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折入边装置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心轴齿轮、2.中心轴、3.主传动齿轮、4.链轮、5.主传动链轮、6.链条、7.P型轴承座、8.副传动链轮、9.副传动齿轮、10.次传动齿轮、11.转动轴、12.胸梁、13.主带轮、14.副传动带轮、15.次传动带轮、16.输出传动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剑杆机折入边装置传动连接,包括安装在织机中心轴2和折入边装置转动轴11之间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分别与中心轴和转动轴连接的两个齿轮传动组,中心轴2上装有一心轴齿轮1,其与一主传动齿轮3啮合,主传动齿轮的转轴上装有一链轮4,其通过链条6传动与主传动链轮5配合,主传动链轮通过同轴链轮与副传动链轮8配合,副传动链轮通过同轴设置的齿轮啮合副传动齿轮9,副传动齿轮9与次传动齿轮10啮合,次传动齿轮安装在折入边装置转动轴11上,转动轴在一固定于胸梁12的P型轴承7内。使用时只需要通过逐级传动,从织机中心轴输入的动力最后带动转动轴转动,实现折入边装置正常运做。
如图二所示,现有剑杆机折入边装置传动连接结构包括逐级传动配合的主带轮13、副传动带轮14、次传动带轮15以及最后与折入边转动轴连接的输出传动带轮16,通过带传动方式进行传动。
权利要求1.一种剑杆机折入边装置传动连接,包括安装在织机中心轴(2)和折入边装置转动轴(11)之间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分别与中心轴和转动轴连接的两个齿轮传动组,所述两齿轮传动组之间通过链轮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杆机折入边装置传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与中心轴连接的齿轮传动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心轴齿轮(1)和主传动齿轮(3),心轴齿轮安装在中心轴(2)上;与转动轴(11)连接的齿轮传动组包括依次啮合传动的三个传动齿轮,其中最后一个传动齿轮安装在转动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剑杆机的传动结构,特别是折入边装置的传动连接。现有普通剑杆机折入边运动采用同步带轮传动,结构暴露,无法改变传动方向,带轮传动不具有过载打滑保护功能,没有过大的承载能力,皮带易断,需不定期更换,影响生产效率和节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剑杆机折入边装置传动连接,包括安装在织机中心轴和折入边装置转动轴之间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分别与中心轴和转动轴连接的两个齿轮传动组,所述两齿轮传动组之间通过链轮传动,该传动结构整体封闭,使用更安全,并可改变传动方向且承载能力更大,运行更稳定。
文档编号D03D47/00GK2808951SQ20052001365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
发明者赵勇, 李正军, 管常军 申请人:新昌鹤群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