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纶芳纶浸胶液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310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锦纶芳纶浸胶液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浸胶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锦纶芳纶浸胶液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锦纶帆布、芳纶帆布作为聚酯帆布的一种,其主要应用于橡胶制品的骨架,例如三角带、同步带或者输送带等,锦纶芳纶浸胶液作为帆布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使帆布内的帘线粘合在一起并增强其耐磨性、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及抗拉性。现有的锦纶芳纶浸胶液其主要是由间甲液与胶乳混合来对帆布进行上胶,这种混合的胶液其与帆布不能有效的扩散及渗透而且粘度不够,使得上胶量较低、上胶效果较差;使得在附胶量较高的情况下,胶液经过高温烘干热处理后聚酯纤维抗拉强度增加不明显;而且在生产操作中,苯酚长期接触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粘度好,上胶效果好且能有效减少污染的锦纶芳纶浸胶液及其生产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锦纶芳纶浸胶液,它的配方以质量份数计算由以下组份组成苯酚142 146份;腰果酚42 46份;甲醛溶液220 226份;氢氧化钠溶液23 26. 5份;过氧化氢2. 5 3. 5份;间苯二酹310 315份;水245 250 份。所述苯酚143. 2份;腰果酚44. 5份;甲醛溶液224份;氢氧化钠溶液24. 9+0. 5份;过氧化氢3份;间苯二酚312份;水248. 2份。所述甲醛溶液中的甲醛含量为37%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为50%。锦纶芳纶浸胶液的生产工艺,所述原料按上述配方的组份量取,其工艺步骤如下
a、在反应釜中先后加入苯酚、腰果酚及甲醛,并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后加热;
b、在内部温度达到28 32°C时加入氢氧化钠;
C、观察反应釜上的真空度指示器,在真空度达到490 510mmHg的状态下使用蒸汽炉进行加热,使内部温度达到33. 5 36. 5°C ;
d、在达到步骤c的温度要求后,停止蒸汽炉供热使其自体发热升温,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加热,让内部温度达75 77°C ;
e、维持步骤d所达到的温度5.5 6. 5个小时,使其充分反应,然后冷却至38 42°C;
f、先后加入水、过氧化氢及间苯二酚,再把温度升高到93 95°C,维持该温度4.5 5. 5个小时,测定粘度;
g、在粘度达到40 50cps后急速冷却,在温度下降到39 41°C后,测定水相容性和PH值,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调节使PH值达到7. O 8. O ;
h、用收集罐进行罐装密封。
所述步骤d中的自体发热升温的时间为25分钟。所述步骤b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为24. 4份,步骤g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在I份以下。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用部分腰果酸来替代部分苯酚,能有效减少苯酚的有害性,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通过本发明的配方及工艺所得的产品能有效提高与锦纶帆布、涤纶帆布的粘合力和强度,使得上胶量得到提升,增强锦纶帆布、涤纶帆布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及抗拉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锦纶芳纶浸胶液及其生产工艺,它的配方以质量份数计算由以下组份组成苯酚143. 2份;腰果酚44. 5份;甲醛溶液224份;氢氧化钠溶液24. 9+0. 5份;过氧化氢3份;间苯二酚312份;水248. 2份。所述甲醛溶液中的甲醛含量为37%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为50%。所述原料按上述配方的组份量取,其工艺步骤如下
a、在反应釜中先后加入苯酚、腰果酚及甲醛,并充分搅拌,腰果酚作为一种从腰果壳油中提炼的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其能够代替部分苯酚用于制造热固性酚醛树脂,并且还具有无毒无污染的特性;在搅拌均匀后用蒸汽炉进行加热升温;
b、在内部温度达到28 32°C时加入24.4份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使用必须快速的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在温度的选择上,正常情况下在温度达到30°C的时候投入氢氧化钠效果最佳;
C、观察反应爸上的真空度指示器,在真空度达到500mmHg的状态下继续使用蒸汽炉进行加热,使内部温度达到35°C ;
d、在达到35°C的温度要求后,停止蒸汽炉供热,通过其自身反应产生的温度来进行发热升温,在反应25分钟后再继续用蒸汽炉进行加热,让内部温度达到75°C ;
e、在温度达到75°C后,恒温6个小时使其充分反应后,可以测定下折光率来检测下混合溶液的反光程度,折光率在14 18η之间,水溶性WT=100(Tl200%为正常值,然后冷却至40 0C ;
f、先后加入水、过氧化氢及间苯二酚,再把温度升高到95°C,维持该温度5个小时,测定粘度,在正常情况下粘度值在40 50cps之间为合格;如果未达到该粘度值可以适当的延长反应时间;
g、在粘度值达到40 50cps后急速冷却,在温度下降到40°C后,测定水相容性和PH值,加入I份以下的氢氧化钠使PH值达到7. O 8. O。这里氢氧化钠的量需要一加一测,即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后测量PH值,如果没有达到上述的范围,再继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再继续测量下PH值。在正常情况下,第一次加入的氢氧化钠为O. 5份,后续的量根据测定的PH值来量定;
h、在达到上述的要求后,再用收集罐进行罐装密封。实施例2,实施例2的工艺步骤与实施例I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其配方以质量份数计算由以下组成苯酚142份;腰果酚42份;甲醛溶液220份;氢氧化钠溶液23+0. 5份;过氧化氢2. 5份;间苯二酚310份;水245份。 22. 5份,步骤g同实施例I。
实施例3,实施例3的工艺步骤与实施例量份数计算由以下组成苯酚146份;腰果酚46份份;过氧化氢3. 5份;间苯二酹315份;水250份。 25. 5,步骤g同实施例I。其中,工艺步骤b中加入的氢氧化钠为I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其配方以质 ;甲醛溶液226份;氢氧化钠溶液26+0. 5 其中,工艺步骤b中加入的氢氧化钠为
权利要求
1.一种锦纶芳纶浸胶液,其特征在于它的配方以质量份数计算由以下组份组成苯酚142 146份;腰果酚42 46份;甲醛溶液220 226份;氢氧化钠溶液23 26. 5份; 过氧化氢2. 5 3. 5份;间苯二酚310 315份冰245 2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锦纶芳纶浸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苯酚143.2份;腰果酚 44. 5份;甲醛溶液224份;氢氧化钠溶液24. 9+0. 5份;过氧化氢3份;间苯二酚312份;水 248. 2 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锦纶芳纶浸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醛溶液中的甲醛含量为37% ;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为50%。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锦纶芳纶浸胶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按上述配方的组份量取,其工艺步骤如下a、在反应釜中先后加入苯酚、腰果酚及甲醛,并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后加热;b、在内部温度达到28 32°C时加入氢氧化钠;C、观察反应釜上的真空度指示器,在真空度达到490 510mmHg的状态下使用蒸汽炉进行加热,使内部温度达到33. 5 36. 5°C ;d、在达到步骤c的温度要求后,停止蒸汽炉供热使其自体发热升温,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加热,让内部温度达75 77V ;e、维持步骤d所达到的温度5.5 6. 5个小时,使其充分反应,然后冷却至38 42°C;f、先后加入水、过氧化氢及间苯二酚,再把温度升高到93 95°C,维持该温度4.5 5.5个小时,测定粘度;g、在粘度达到40 50cps后急速冷却,在温度下降到39 41°C后,测定水相容性和 PH值,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调节使PH值达到7. O 8. O ;h、用收集罐进行罐装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锦纶芳纶浸胶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自体发热升温的时间为2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锦纶芳纶浸胶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为24. 4份,步骤g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在I份以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纶芳纶浸胶液及其生产工艺,它的配方由以下组成苯酚142~146份;腰果酚42~46份;甲醛溶液220~226份;氢氧化钠溶液23~26.5份;过氧化氢2.5~3.5份;间苯二酚310~315份;水245~250份。工艺步骤如下加入苯酚、腰果酚及甲醛并搅拌;在28~32℃时加入氢氧化钠;真空度值在500mmHg时加热,让温度达到35℃;停止供热让其自身产热一会后升温到75℃并恒温;冷却至40℃;先后加入水、过氧化氢及间苯二酚,升温到95℃并恒温,测定粘度;在粘度达到后急速冷却,下降温度到40℃后,加少量氢氧化钠使水相容性和PH值达标;罐装。本发明用腰果酚代替部分苯酚,降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所得产品让附胶量得到提升,并增强胶液强度和粘度增加。
文档编号D06M101/36GK102912636SQ20121043025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吴国荣, 边荣寅, 张礼钗 申请人:台州宏元工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