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央支撑环的条带处理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文档序号:166294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具有中央支撑环的条带处理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装置,其用于处理通过该装置的至少一条条带,其包括第一辊以及定位成毗邻第一辊的第二辊,以限定出用来容纳所述至少一条条带的辊隙。第一辊具有一对间隔设置的端部、在两端部之间延伸的长度、圆周以及大致在第一辊的中央处沿第一辊的圆周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撑环。
【专利说明】具有中央支撑环的条带处理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大体上涉及条带处理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具有中央支撑环的条带处理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一些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依赖一次性吸收性产品,包括例如一次性吸收性物品,诸如成人失禁产品、遗尿裤、训练裤和纸尿裤。这些吸收性物品的很多生产者设法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例如,当前存在的需要是提高很多这样的物品的合身性、隐秘性和防漏程度。
[0003]一些吸收性物品在该物品的前部和/或后部采用弹性以保持该物品在使用过程中紧贴穿用者。其中一些这种物品在该物品的前和/或后腰片内采用多股弹性线以提供弹性,而另一些所述物品采用通常被一层或多层非织造层夹住的弹性聚合膜。
[0004]大多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部件,该吸收性部件由用于吸收使用者排出的体液 (例如尿液)的木浆绒毛、超强吸收性聚合物和/或其它吸收性材料制成。吸收性部件通常定位在吸收性物品的胯部区并且向前及向后延伸到该物品的前和/或后区内。在一些吸收性物品中,由于吸收性部件向前/或向后延伸到该物品的前/后腰区内,横跨该吸收性物品的前和/或后腰片延伸的弹性部件在多个位置与吸收性部件重叠。经常地,弹性部件的拉力会使得吸收性部件发 生收缩或者使其“隆起”。吸收性部件的这种隆起会造成合身性和隐秘性问题。
[0005]例如,在前和/或后腰区隆起的吸收性物品在穿用过程中更不可能与使用者的身体紧贴配合。其结果是,该物品遗漏的可能性明显增大。隆起还会使得该物品的体积更大并因而使得该物品在衣服下方更加显眼从而降低该物品的隐秘性。对于例如遗尿裤以及成人套穿型一次性吸收性内衣的失禁物品,这些后果尤其成为问题,因为这些物品的穿用者一般会对他们的状态感到尴尬并且希望采用尽可能隐秘的防护方式。
[0006]为了抑制一些吸收性物品内的吸收性部件的隆起,横跨该物品的前部和/或后部的弹性部件会被至少部分地进行弱化处理(即使其变成基本上是非弹性的)。但是,经常地, 用于弱化弹性部件的装置或工艺会使得弱化区不均匀。也就是说,吸收性物品的前部和/ 或后部所产生的弱化区具有各自不同的弹性程度。此外,已知的用于弱化吸收性物品的前部和/或后部的装置通常会限制可以进行弱化处理的条带宽度。
[0007]因此,仍然需要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制造装置和方法,其可提供具有更大宽度的条带并且可产生更均匀的弱化区。

【发明内容】

[0008]在一个方案中,用于处理从中通过的至少一条条带的装置大致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第一辊具有一对间隔设置的端部、在该对端部之间延伸的长度、圆周以及大致在第一辊的中央处原第一辊的圆周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撑环。第二辊被定位成毗邻第一辊以限定出用来容纳所述至少一条条带的辊隙。
[0009]在另一方案中,用于处理至少一条条带的装置大致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第一辊具有一对间隔设置的端部、在该对端部之间延伸的长度、圆周以及沿第一辊的圆周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撑环,该至少一个支撑环设置在第一辊的两个端部之间并且与该端部相间隔。 第二辊被定位成毗邻第一辊以限定出用来容纳所述至少一条条带的辊隙。
[0010]在又一方案中,处理条带的方法大致包括将条带导向用于处理条带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辊和相对于第一辊配置的第二辊,以限定出用来容纳条带的辊隙。该装置的第一辊在第一方向上转动。第一辊包括两个端部、在该两个端部之间延伸的长度、适于处理条带的至少一个突起区以及至少一个支撑环。该至少一个支撑环沿第一辊的圆周延伸并且被布置在第一辊的两个端部之间的位置上且与该端部间隔开。该装置的第二辊在第二方向上转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条带被供应到该装置的辊隙以使得条带被第一辊上的突起部接触以处理该条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该物品处于纵向伸展及平放状态从而示出该物品于穿用过程中朝向穿用者的表面;
[0012]图2是图1的吸收性物品的主视图,该物品的前腰区和后腰区相联接使得该服装处于套穿的裤状结构。
[0013]图3是适于结合图1和图2的吸收性物品使用的吸收性嵌入体的平面图,该嵌入体的一部分被切掉以显示下方的结构。
[0014]图4是沿图3的线4-4的横截面视图;
[0015]图5是沿图1的线5-5的横截面视图;
[0016]图6是沿图1的线6-6的横截面视图;
[0017]图7示出了用于制造图1至图6中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例;
[0018]图8是条带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0019]图9是从图8的条带处理装置上取出的辊的透视图;
[0020]图10是条带处理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0021 ] 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图1和图2示出了总体标记为20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合适的实施例。吸收性物品20具有前区22、后区26以及沿纵向布置在前区和后区之间并将前区和后区互连的胯部区30。前区22、后区26和胯部区30总体上用各自的附图标记予以标示。在前区22内,吸收性物品20具有前缘23和横向相对的第一前侧缘24和第二前侧缘25。后缘27以及横向相对的第一后侧缘28与第二后侧缘29位于吸收性物品20的后区26内。如图1示出,吸收性物品20限定了纵向32和垂直于纵向的横向33。
[0023]吸收性物品20包括总体上标记为35的吸收性嵌入体,该吸收性嵌入体沿纵向从前区22经胯部区30延伸到后区26。现在参见图3和图4,示出的吸收性嵌入体35包括设置在透液性内衬37和非透液性背片38之间的吸收性部件36。吸收性部件36由适于吸收液体分泌物的材料制成,如木浆绒毛、超吸收聚合物、吸收性泡沫及其类似物。吸收性部件 36可以被包封在一个或多个基片内。例如,吸收性部件36可以被包裹在薄织物和/或非织造基片内。
[0024]再次参见图1和图2,示出的吸收性物品20的前区22和后区26由通过吸收性嵌入体35相连接的多片分离的层压品39制成。也就是说,前区22由一片层压品39形成而后区26则是由分开的一片层压品形成。从图1中可看出,形成前区22的层压品39与形成后区26的层压品隔开从而限定出缺口 G。吸收性嵌入体35横跨缺口 G并将形成前区22的层压品与形成后区26的层压品相连接。[0025]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用于形成吸收性物品20的前区22和后区26的层压品39 包括聚合膜层40和至少一层非织造层41 (图5和图6)。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层压品 39具有叠置在聚合膜40的相对的顶面和底面上的两层非织造层41,使得聚合膜夹在该两层非织造层之间。聚合膜40和两层非织造层41基本上在层压品39的整个区域上延伸。虽然在示出的吸收性物品20中,用于形成前区22和后区26的层压品39是相同的,但是可以想到的是,用于形成前区22的层压品39可不同于用于形成后区26的层压品。
[0026]从图1可看出,一部分吸收性嵌入体35在前区22和后区26内与部分层压品39 重叠以限定出叠置区44和非叠置区46。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层压品39的每一个叠置区44至少有一部分是非弹性的,并且层压品39的非叠置区46至少有一部分是弹性的。叠置区44在图1和图2中以斜列延伸的虚线图案标示。
[0027]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形成前区22和后区26的整个层压品39由这样的弹性膜层压片构成,即该弹性膜层压片的多个部分(如大致对应于叠置区44的部分)被“钝化”或 “弱化”以使其变成非弹性。在本文中,“弹性”指的是能够被伸长其松弛长度的至少50%并且在所施加的作用力被去除后可以回复其伸长的50%的材料或组合物。弹性材料或组合物一般优选能够被伸长其松弛状态下长度的至少100%,更优选的是至少200%,并且在所施加的力去除之后能回复其伸长的至少50%。“非弹性”指的是不可拉伸的或者可拉伸但是在所施加的拉伸力去除之后回复不超过其伸长的20%的材料或者组合物。“不可拉伸”指的是在施加偏置力时不可以伸长或在不断裂的情况下可伸长不超过其松弛状态下长度的25%的材料。“部分弹性”指的是可以伸长其松弛状态下长度的至少50%且在所施加的力被去除以后可回复高于其伸长的20%且低于其伸长的50%的材料或组合物。
[0028]应该注意的是,在分析层压品39或其各个区域的可拉伸或弹性特征时,该层压品应从各自所附接的部件上移除之后再进行检测。例如,在检测层压品39的叠置区44的可拉伸性或者弹性特征之前,吸收性嵌入体35需要被移除。也就是所,在检测层压品的任何部分的可拉伸性或弹性之前,包括夹设在内衬37和背片38之间的吸收性部件36的吸收性嵌入体35需要从层压品39上剥离。
[0029]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每一层压品39的叠置区44的大部分是非弹性的。也就是说,层压品39的叠置区44的大于50%的区域是非弹性的。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层压品39的叠置区44的超过75%的区域是非弹性的,或者在一个更合适的实施例中,超过90% 的区域是非弹性的。在另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层压品39的整个叠置区44 (即100%)是非弹性的。例如,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吸收性物品20中,层压品39的整个叠置区44是非弹性的并且与吸收性嵌入体35的叠置在其上的部分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0030]在其他合适的实施例中,层压品39的被处理成非弹性的部分大于相应的叠置区 44。例如,层压品39的非弹性区域的面积比叠置区44大125%或更小,更优选为大120%或更小,更优选为大110%或更小。由于层压品39的非弹性区域大于叠置区44的面积,可以适应在典型的高速的吸收性物品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工艺对准可变性。也就是说,在吸收性物品20的前区22和后区26内,层压品39的非弹性区域的所占面积相比吸收性嵌入体35的所占面积更大,这允许在吸收性嵌入体与层压品配合时的对准可变性。此外,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对较大的非弹性区(相对于叠置区44更大)有助于使直接环绕在吸收性嵌入体35周围的隆起的程度最小化,这样可以提供更光滑、“更平坦”以及更像内衣的服装。
[0031]从图2可以看出,第一前侧缘24与第一后侧缘28连接同时第二前侧缘25与第二后侧缘19连接以限定出吸收性物品20的具有腰部开口 50和两个腿部开口 51的套穿裤状构型。图2示出了吸收性物品20的侧缘24、25、28、29借由非可重复扣紧的平连接缝被接合在一起。第一和第二后侧缘28、29示出于图1中。但是,可以理解,侧缘24、25、28、29可以使用可重复扣紧的接缝和/或除平连接缝以外的接缝(如叠置接缝)接合在一起。
[0032]图7简要示出了适于制造多个图1至图6所示出的吸收性物品20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从图7可以看出,合适的供应源104提供用于形成吸收性物品20的前区 22和后区26的两个连续的弹性层压品条带102。也就是说,其中一个供应辊104供应条带 102以形成吸收性物品20的前区22,而另一供应辊供应条带以形成后区26。虽然图7中示出了两个供应源104,可以理解,也可以使用单个供应源。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条带102将大致沿其纵向中心线被切开以形成两个独立的条带。
[0033] 每一条带102被供应到总体标记为106的条带处理装置以处理(如“弱化”)条带的一部分108。更具体地,每一条带102以伸展、拉长的状态被供应到条带处理装置106,其中该处理装置使得每一弹性层压品条带的被处理部分108基本上是非弹性的。条带处理装置106及其操作被详细地描述于下文中。
[0034]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一弹性层压品条带102然后在总体标记为110的切割台上被切割。每一条带102的被切割部分将限定出吸收性物品的腿部开口 51。可以想到,条带 102可在经过条带处理装置106前经过切割台110。
[0035]当每一层压品条带102的各部分被弱化和切割后,吸收性嵌入体35的条带114从合适的供应源116被供应。供应源116可以是用于供应吸收性嵌入体35的条带114的任何传统机构。吸收性嵌入体35的条带114在总体标记为116的切割/粘接台上被切割形成多个离散的吸收性嵌入体。从图7中可以看出,在切割/粘接台处,每一不可拉伸的吸收性嵌入体35被定位成大致在相对于条带102的机器横向上,并且被粘接在沿机器方向运动的每一所述条带上。吸收性嵌入体35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粘接技术被粘接到条带102上。 例如,吸收性嵌入体35可以使用包括压力、粘接剂、热粘结和/或超声粘接在内的任何合适的粘接技术粘接到条带102上。
[0036]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吸收性嵌入体35与条带102的弱化部分108大致对齐并粘接,使得吸收性嵌入体至少部分地覆盖在弱化部分上。如上文所解释的,吸收性物品20 的弱化部分108的面积可以大于、小于或大致等于覆盖在其上的吸收性嵌入体的面积。
[0037]当吸收性嵌入体35被粘接在条带102上后,刀具(未示出)选择性地切割条带以形成离散的吸收性物品20。该刀具一般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并且可以包括例如条带从中穿过的切割辊和砧辊的组合。对拉伸的条带102的切割会导致除被处理装置106弱化处理过的部分108以外的条带收缩。其结果是,由条带102的收缩造成的吸收性嵌入体35的隆起被抑制。[0038]离散的吸收性物品20接着使用折叠机构(如刀式折叠机、线性折叠机、书籍折叠机、折页板)在折叠台(未示出)处被折叠。在一个合适的构型中,吸收性物品20沿大致平分该吸收性物品的折线被折叠。为此,每一吸收性物品20的前区22和后区26以正对关系定位。所产生的折叠线大致沿着穿过吸收性嵌入体35所限定的胯部区域30的横向轴线33 延伸。
[0039]一旦吸收性物品20被折叠,它们通过如合适的堆叠装置被堆叠并被包装。其他合适的吸收性物品以及制造该物品的方法被描述于标题为“采用带有钝化区的弹性膜层压品的一次性吸收性服装”的第12/346060号美国专利申请以及标题为“用于制造使用带有钝化区的弹性膜层压品的一次性吸收性服装的方法”的第12/346136号的美国专利申请中。 所述两个专利申请以其全文被并入此文。
[0040]图8和图9示出了条带处理装置106的一个合适的实施例,该装置用于当条带通过该装置时弱化或以其他方式处理(例如压花、切割、粘接、打孔)一条或多条条带。如上文所阐述的,示出的条带处理装置106被构造用于对大致彼此平行地移动穿过该装置的两条条带(例如如图7示出的弹性层压品的条带102)的一部分的进行弱化。但是,可以理解的是,该装置可以被构造用于处理多于或少于两条条带。还可以理解的是,当条带进入条带处理装置106时,它们无需大致相互平行。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可以使用装置106处理任何合适的条带。
[0041]从图8可看出,装置106包括总体标记为120的用于支承第一和第二辊的支承架。 第一辊总体标记为140而第二辊总体标记为160。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支承架120包括背板 122以及基本上垂直于该背板地延伸的底板124。大致呈矩形的背板122包括用于允许条带穿过该背板的细长的狭槽126。背板122内的狭槽126可以具有用于容纳具有各种宽度和厚度的条带的任何合适的长度和高度。可以想到,背板122可以包括两个或多个间隔设置的部段,这些部段被构造成用于允许条带在各部段之间穿过。结果是,当条带(或多条条带)通过装置106时,条带或多个条带可以向外延伸超出第一辊140和第二辊160。
[0042]一对第一支架130被安装至背板122上并从背板122向外延伸以在邻近狭槽126 的位置处支承第一辊140。该两个第一支架130被充分地间隔开并且被构造成使得第一辊 140可以定位在该两个第一支架130之间且被该支架支承,从而使得第一辊可相对于该支架转动。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支架130的下缘与底板内122的狭槽126的上缘基本对齐,但可以想到,支架可以与狭槽间隔设置。
[0043]一对第二支架132在邻近底板与背板的交接处被安装到背板122和底板124这两者上以支承第二辊160。该对第二支架132被充分地间隔开,使得第二辊160可以被定位在该对第二支架132之间并且被该支架支承以使得第二辊可相对于该支架转动。每一第二支架132包括大致为U形的支承部件134和可滑动地容纳于支承部件内的大致为矩形、更具体地说为方形的支承元件136。容纳第二辊160的支承元件136可以相对于支承部件134 选择性地移动以调整(即增大或减小)第一辊140和第二辊160之间的间隙和/或压力。
[0044]第一辊140和第二辊160之间的间隙限定出总体标记为170的辊隙。因此,辊隙.170的压力和间隙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一辊140向上或向下移动第二辊160来进行调整。虽然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辊140相对于第二辊160被固定安装,但是可以想到的是,第一辊 140可以相对于第二辊被可移动地安装。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二辊160可以相对于第一辊 140被固定安装或者可移动地安装。所以,可以想到,第一辊140和第二辊160这两者可以被可移动地安装以能调整辊隙170处的间隙和/或压力。
[0045]一对第三支架138在第一辊140上方的位置被安装在背板122上。大致呈方形的板142由第三支架支承并在该对第三支架之间延伸。第三支架138和方形板142相配合支承凸轮从动件144 (广义上的“第一施压件”)。凸轮从动件144与第一辊140的中央(即横轴线方向)基本对齐。凸轮从动件144与第一辊140的外表面直接接触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载荷源(未不出)以用于向第一棍选择性地施加载荷或压力。
[0046]另一凸轮从动件146(广义上的“第二施压件”)设置为邻近底板124并且与第二辊 160的中央(即横轴线方向)直接接触。该凸轮从动件146与第二辊160的外表面直接接触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载荷源(未示出)以用于向第二辊选择性地施加载荷或压力。可以理解, 凸轮从动件144、146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同一个载荷源或者不同的载荷源。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每一凸轮从动件144、146可操作地连接分离且独立控制的载荷源。
[0047]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辊140是图案辊而第二辊60是砧辊。但是可以想到的是, 第二辊160可以是图案辊而第一辊140可以是砧辊。还可以想到的是,第一辊140和第二辊160这两者均可以是图案辊。
[0048]从图9可以看出,第一辊140可以例如是在其外表面上具有被光滑的平面区174 环绕的两个大致为矩形的突起区172 (广义上的“处理区”)的刚性钢辊。第一辊140具有两个端部和在这两个端部之间延伸的长度L。突起区172在平面区174上方突起一定距离, 使得在粘接区172与第二辊160之间的辊隙170内的压力足够用来处理条带。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辊隙170处的压力可达到至少约500磅每英寸,更具体地为至少约600磅每英寸,进一步具体地为至少约800磅每英寸。
[0049]如图9示出,支撑环176环绕第一辊160的整个圆周延伸并且与该辊的中央对齐。 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支撑环176所具有的高度大致等于或者大于突起区172的高度。 也就是说,支撑环176在平面区174的表面上方所突出的量大致等于或大于突起区172的量。但是,可以想到,支撑环176所具有的高度小于突起区172的高度。也就是说,突起区 172所具有的高度大于支撑环176的高度。
[0050]当第一辊140和第二辊160相对彼此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时,支撑环176接触第二辊。再次参见图8,凸轮从动件144直接接触第一辊140并且通过支撑环176向第一辊 140施加方向向下的压力。因此,支撑环176以预定压力(例如在500磅每英寸和800磅每英寸之间)与第二辊160接触。
[0051]示出的第一辊140的每一突起区172被设置在支撑环176的相对两侧(图8和图 9)。也就是,其中一个突起区172被定位在支撑环176的一侧(图9示出的右侧),而另一突起区被定位在支撑环的另一侧(图9示出的左侧)。第一辊140的所示实施例具有两个突起区,但是可以理解,第一辊可以具有更多或更少(例如一个)突起区。
[0052]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一突起区172包括适于当条带通过装置106时用来在两条条带的一部分上压纹并因而使其弹性弱化的图案。示出的第一辊140的突起区 172具有大致相同的图案。当然,可以想到,所示图案可相互不同。还可以想到,突起区172可以被构造成分别对条带进行处理。也就是说,例如,其中一个突起区172可以被构造成对条带进行压纹而另一突起区可以被构造成粘接条带。
[0053]再次参见图8,第一辊140包括合适的驱动机构178,该驱动机构178包括可操作地与合适的驱动源(未示出)连接的轴,该驱动源用于通过该轴在第一方向上(如箭头180示出)使得第一辊转动。合适的驱动源包括例如伺服马达、凸轮箱。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180是逆时针方向,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辊可以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0054]示出的第一辊140的周长大致等于吸收性物品20的横向宽度,并且第一辊由驱动源转动使得其表面速度与条带的线速度大致匹配。其结果是第一辊140每旋转一周对应于一个吸收性物品20。但是可以想到的是,第一辊140可以具有更长的周长以使得第一辊每旋转一周对应于多于一个吸收性物品20。
[0055]如上文所提到的,第二辊160是砧辊(例如平滑的硬化钢辊)。但可以想到,第二辊 16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辊。例如,第二辊160可以是具有被构造成与第一辊140的图案相匹配的图案的钢的图案辊。在另一示例中,第二辊160可以是橡胶包覆辊。
[0056]其中一个凸轮从动件146直接接触所述辊并且施加足以防止辊发生偏转的方向向上的压力,辊的偏转会降低所期望的处理效果。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凸轮从动件146向第二辊160施加的方向向上的压力与另一凸轮从动件144向第一辊140的支撑环176施加的方向向下的压力大致相等并且方向相反。可以想到,凸轮从动件144、146所施加的预定压力可以不同。也就是说,凸轮从动件146向第二辊160施加的方向向上的压力可以不等于另一凸轮从动件144向第一辊140的支撑环176施加的方向向下的力。还可以想到,两个凸轮从动件中的一个可以被省略,以使得压力通过支撑环176施加到第一辊140上或施加到第二辊160上。
[0057]第二辊160包括合适的驱动机构182,该驱动机构182包括可操作地与合适的驱动源(未示出)连接的轴,该驱动源用于通过该轴在与第一辊140的第一方向180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如箭头184示出)转动第二棍。合适的驱动源包括例如伺服马达、凸轮箱。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方向184是顺时针方向,但可以理解,例如当第一辊14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二辊160可以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0058]示出的第二辊160的周长大致等于示出的第一辊140的周长。但是可以理解,第二辊16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周长。也就是,第二辊160所具有的周长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一棍140的周长。
[0059]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第一辊140和第二辊60中的至少一个在使用中被加热到高于环境温度的预定温度。当条带通过辊隙170时,由第一辊140的突起区172向条带上施加的热量和压力足够使得弹性层压品的各部分弱化或者在其他方面被处理。具体所需的温度取决于各种参数,包括例如条带的组成以及条带在辊隙170内的停留时间。条带在辊隙170内的停留时间取决于线速度(即条带以多快速度移动)以及辊的参数。
[0060]在一个实施例中,辊隙170处的温度在华氏180度到华氏490度之间。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第一辊140和第二辊160可以被同时或交替地加热到相同或者不同的温度。 在另一合适的实施例中,第一辊140和第二辊160中只有一个可以被加热。还可以想到,在一些实施例中,辊隙170在使用中可以处于环境温度。在这样实施例中,第一辊140或者第二辊160无须能够被加热。
[0061]已经发现,更高的辊隙压力可以被用于本装置106中。例如在图8示出的装置106 中,辊隙压力可达到500磅每英寸到约800磅每英寸之间。可以想到,辊隙压力可以在不与本发明的一些方案背离的前提下大于800磅每英寸或者低于500磅每英寸。
[0062]图10示出了总体标记为206的用于对一条或多条条带进行弱化处理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处理(即压纹、切割、粘接、打孔)的条带处理装置的另一合适的实施例。示出的条带处理装置206被构造成对彼此大致平行地移动通过该装置的两条条带(例如图7示出的弹性层压品条带102)的一部分进行弱化处理。但是可以理解,该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处理多于或少于两条条带。还可以理解,当条带进入条带处理装置206时,它们无需彼此大致平行。进一步可以理解,任何合适的条带可以使用装置206进行处理。
[0063]从图10可以看出,装置206包括总体标记为220的用于支承第一和第二辊的支承架。第一辊总体标记为240而第二辊总体标记为260。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辊240被定位在第二辊260下方,这与图8和图9中示出的实施例的方向相反,在图8和图9中示出的实施例方式中,第一辊140被定位于第二辊160上方。可以理解,第一和第二辊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排布(例如并排排布)。
[0064]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支承架220包括背板222以及基本上垂直于背板延伸的底板 224。大致呈矩形的背板222包括用于允许条带穿过背板的细长狭槽226。背板224内的狭槽226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和高度以容纳具有各种宽度和厚度的条带。可以想到,背板222可以包括两个或多个离散并间隔设置的部段,这些部段被构造成用于允许条带在部段之间穿过。
[0065]一对第一支架230被安装至背板222上并从背板222向外延伸以在邻近狭槽226 的位置处支承第二辊260。该对第一支架230被充分地间隔开并且被构造成使得第二辊260 可以被定位在该对第一支架230之间且由第一支架230支承,从而使得第二辊可相对于该支架转动。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支架230的下缘与背板222内的狭槽226的上缘大致对齐,但可以想到,该对支架可以与狭槽间隔设置。
[0066]一对第二支架232在邻近底板与背板的交界处被安装到固定在背板222上的滑轨 233和固定在底板224上的滑轨235这两者上以支承第一辊240。该对第二支架232被充分地间隔开以使得第一辊260可以被定位在该对第二支架232之间并被该对支架支承从而第一辊可相对于该对支架转动。每一第二支架232并因而第一辊240可以沿固定在背板222 上的滑轨233朝垂直方向(即朝上和朝下)移动并且可以沿固定在底板224上的滑轨235朝水平方向(即朝前和朝后)移动。其结果是,第一辊240可以朝向或者远离背板222和底板 224进行移动。[0067]所以,第一辊240可以相对于第二辊260选择性地移动以调整(即增加或减小)第一辊240和第二辊260之间的间隙和/或压力。第一辊240和第二辊260之间的间隙限定总体标记为270的辊隙。因此,辊隙270的压力和间隙可以通过相对于第二辊260移动第一辊240来进行调整。虽然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辊260相对于第一辊240被固定安装,但是可以想到,第二辊可以相对于第一辊被可移动地安装。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辊240可以相对于第二辊260被固定安装或者可移动地安装。所以,可以想到,第一辊240和第二辊260 这两者可以被可移动地安装以用来调整辊隙270的间隙和/或压力。[0068]一对第三支架238在第二辊260上方的位置处被安装在背板222上。大致呈方形的板242由第三支架238支承并在该对第三支架238之间延伸。第三支架238和方形板242 共同支承凸轮从动件244。凸轮从动件244与第二辊260的中央(即横轴)大致对齐。凸轮从动件244与第二辊260的外表面直接接触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载荷源以向第二辊选择性地施加载荷或压力。
[0069]另一凸轮从动件246被设置为与底板224相邻并且与第一辊240的中央(即横轴线方向)直接接触。该凸轮从动件246与第一辊240的外表面直接接触并且可操作地连接载荷源以向第一辊选择性地施加载荷或压力。可以理解,凸轮从动件244、246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同一个载荷源或者不同的载荷源。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每一凸轮从动件244、246 可操作地连接分离且独立控制的载荷源。
[0070]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辊240是图案辊而第二辊260是砧辊。但是可以想到,第二辊260可以是图案辊而第一辊240可以是砧辊。还可以想到,第一辊240和第二辊260 这两者均可以是图案辊。
[0071]从图10可以看出,第一辊240可以例如是刚性钢辊,其外表面上具有由光滑的平面区274环绕的两个大致呈矩形的突起区272。突起区272突起在平面区274的表面上方一定高度,使得突起区272和第二辊260之间的辊隙270内的压力足够用来处理条带。
[0072]一对间隔设置的支撑环276环绕第一辊240的整个圆周延伸并且以该辊的中央为中心但不是被定位在该辊的中央位置。也就是说,支撑环276环绕第一辊240的与其中央等距的部分延伸。也就是说,每一支撑环276与第一辊240的中央间隔相同距离。每一支撑环276所具有的高度等于或者大于突起区272的高度。也就是说,支撑环276突起至平面区274表面上方的数量等于或大于突起区272。所以,当第一辊240和第二辊260朝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时,支撑环76接触第二辊。
[0073]此外,凸轮从动件246直接接触并施加向上的压力至第一辊240,从而使得支撑环 276向第二辊260施加大致相等的压力。因此,支撑环276以预定压力(例如在500磅每英寸和800磅每英寸之间)与第二辊160接触。
[0074]每一突起区272被向外设置在支撑环276的相对两侧。也就是,其中一个突起区 272被定位在支撑环276的一侧(图10示出的右侧)而另一突起区被定位在支撑环的另一侧(图10示出的左侧)。第一辊240的所示实施例具有两个突起区,但是可以理解,第一辊可以具有更多或更少(例如一个)突起区。
[0075]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一突起区272包括适于当条带通过装置206时用来在两条条带的一部分上压纹并因而使其弹性弱化的图案。在附图中,突起区272具有基本相同的图案。但是可以想到,这两个图案可是不同的。还可以想到,突起区272可以被构造成以不同的方式对条带进行处理。也就是,例如,其中一个突起区272可以被构造成对条带进行压纹而另一突起区可以被构造成粘接条带。
[0076]再次参见图10,第一辊240包括合适的驱动机构278,该驱动机构278包括可操作地与合适的驱动源(未示出)连接的轴,该驱动源通过该轴在第一方向上(如箭头280示出) 转动第一辊。合适的驱动源包括例如伺服马达、凸轮箱。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280 是逆时针方向,但可以理解,第一辊可以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0077]示出的第一辊240的周长大致等于吸收性物品20的横向宽度,并且第一辊由驱动源转动使得其表面速度与条带的线速度大致匹配。其结果是,第一辊240每转动一周对应于一个吸收性物品20。可以想到,第一辊240可以具有更大的周长以使得第一辊每转动一周对应于多于一个吸收性物品20。[0078]如上文所提到的,第二辊260是砧辊(例如平滑的硬化钢辊)。但是可以想到的是, 第二辊26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辊。例如,第二辊260可以是具有被构造成与第一辊240的图案相匹配的图案的钢图案辊。在另一示例中,第二辊260可以是橡胶包覆层辊。
[0079]其中一个凸轮从动件244直接接触第二辊260并且在第二辊260的中央处向第二辊260施加方向向下的压力以抑制第二辊发生偏转。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凸轮从动件244 向第二辊260施加的方向向下的压力与另一凸轮从动件246向第一辊240上施加的方向向上的压力大致相等并且方向相反。可以想到,凸轮从动件244、246所施加的预定压力可以不同。也就是,凸轮从动件244向第二辊260上施加的方向向上的压力可以不等于另一凸轮从动件246向第一辊240上施加的方向向下的压力。还可以想到,两个凸轮从动件中的一个可以被省略,以使得压力仅被施加到第一辊240上或施加到第二辊260上。
[0080]从图10可以看出,第二辊260包括合适的驱动机构282,该驱动机构282包括可操作地与合适的驱动源(未示出)连接的轴,该驱动源用于通过该轴朝与第一辊240的第一方向280相反的第二方向(如箭头284示出)转动第二辊。合适的驱动源包括例如伺服马达、 凸轮箱。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方向284是顺时针方向,但可以理解的是,例如当第一辊 24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二辊260可以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0081]示出的第二辊260的周长大致等于示出的第一辊240的周长。但是可以理解的是, 第二辊26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直径。也就是,第二辊260所具有的周长可大于或小于第一棍240的周长。
[0082]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第一辊240和第二辊260中的至少一个在使用中被加热到高于环境温度的预定温度。当条带通过辊隙270时,由第一辊240的突起区272向条带上施加的热量和压力足够使得条带的多个部分被处理(例如如图7示出的使得弹性层压品条带的多个部分的弹性弱化)。具体所需的温度取决于各种参数,包括例如条带的组成以及条带在辊隙270内的停留时间。条带在辊隙270内的停留时间取决于线速度(即条带以多快速度移动)以及辊的直径。
[0083]在一个实施例中,辊隙270处的温度在华氏180度到华氏490度之间。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第一辊240和第二辊260可以被同时或交替地加热到相同或者不同的温度。 在另一合适的实施例中,第一辊240和第二辊260中只有一个被加热。还可以想到,在一些实施例中,辊隙270在使用中可以处于环境温度。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第一辊240或者第二辊260均无需能够被加热。
[0084]已经发现,更高的辊隙压力可以被用于本装置206。在图10示出的装置206中,例如辊隙的压力可达到500磅每英寸到约800磅每英寸之间。可以想到,辊隙的压力可以在不与本发明的一些方案背离的前提下大于800磅每英寸或者低于500磅每英寸。
[0085]在介绍本发明及其优选实施例的各个部件时,冠词“一”、“该”和“所述”打算用来说明具有一个或多个部件。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指的是可存在除所列的元件以外的其他元件。
[0086]由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上述结构可以做出各种改变,所以上文描述所包含的或者附图示出的所有内 容应被解释为说明性的而不应在限制的意义上进行解释。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处理通过其中的至少一条条带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辊,其具有一对间隔设置的端部、在所述一对端部之间延伸的长度、圆周以及大致在所述第一辊的中央处沿所述第一辊的圆周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撑环,和第二辊,其被定位成毗邻所述第一辊以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一条条带的辊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辊还包括适于处理通过所述装置的所述至少一条条带的至少一个处理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辊包括适于处理通过所述装置的所述至少一条条带的两个处理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两个处理区被定位在所述支撑环的相对的两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区适于在条带通过所述装置时对其一部分进行压纹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辊施力的第一施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适于向所述第二辊施力的第二施压件,由所述第二凸轮从动件施加到所述第二辊的力与由所述第一施压件施加至所述第一辊的力大致对齐并且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辊中的至少一个能够被加热。
9.一种用于处理至少一条条带的装置,包括:第一辊,其具有一对间隔设置的端部、在所述一对端部之间延伸的长度、圆周以及沿所述第一辊的圆周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撑环,所述至少一个支撑环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辊的一对端部之间并且与所述端部间隔,和第二辊,其被定位成毗邻所述 第一辊以限定出用以容纳所述至少一条条带的辊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环包括大致定位在所述第一辊的中央处的单个支撑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环包括两个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每一个与所述第一辊的中央等距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辊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区包括两个处理区,其中一个所述处理区被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环和所述第一辊的其中一个端部之间,而另一处理区被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环和所述第一辊的另一个端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中的一个施力的至少一个施压件。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承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和第二辊的支承架。
1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架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第一辊和第二棍中的至少一个棍相对另一个棍发生移动。
17.一种处理条带的方法,包括:将条带导向用于处理该条带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辊和相对于该第一辊配置的第二辊,以限定出用以容纳该条带的辊隙;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所述装置的第一辊,所述第一辊包括两个端部、在所述两个端部之间延伸的长度、适于处理条带的至少一个突起区以及至少一个支撑环,所述至少一个支撑环沿所述第一辊的圆周延伸并且被布置在所述第一辊的两个端部之间的位置上并且与所述第一辊的两个端部间隔;在第二方向上转动所述装置的第二辊,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和将条带供应至所述装置的辊隙从而使得该条带被所述第一辊上的突起区接触以处理该条带。
1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施加力至所述第一和第二辊中的至少一个以施加压力至所述辊隙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供应条带至辊隙包括供应条带至辊隙以使得条带的一部分向外延伸超出所述第一辊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
20.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使用`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制得。
【文档编号】D06B23/04GK103501744SQ201280021916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
【发明者】M·L·洛霍夫 申请人: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