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式自动上送料连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116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式自动上送料连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固定式自动上送料连杆,属于缝纫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对服装加工机械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厚料机摆动轴结构由钢套和连杆配合,通过油线润滑,不仅造成油污染布料的问题,而且需要手工注油,增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现有的连杆底座较薄,导致其弹性较大,在上时间使用后位置会发生变化,需要经常复位其初始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式自动上送料连杆,能够自动向钢套中输送润滑油,无需手工注油,保证了连杆转动时的润滑效果,通过加厚连杆底座,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固定式自动上送料连杆,包括两个钢套和连杆底座,所述钢套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杆底座的两端,所述连杆底座一侧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连杆底座内设有连通所述钢套与凹槽的油孔。

前述的上送料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面为拱形。

所述的上送料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孔设置在凹槽底面延伸方向的连杆底座内。

前述的一种上送料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孔靠近凹槽的一端高于所述油孔靠近钢套的一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连杆底座上设置一个可放置海绵类物体的凹槽,凹槽中的物体所吸附的润滑油通过油孔逐渐流入到钢套中,实现润滑的目的,通过加厚连杆底座,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刚性,使其不易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固定式自动上送料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固定式自动上送料连杆,包括两个钢套1和连杆底座2,所述钢套1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杆底座2的两端,所述连杆底座2一侧侧面上设有凹槽3,所述连杆底座2内设有连通所述钢套1与凹槽3的油孔4。

将吸附有润滑油的海绵类物体安装在凹槽3中,在上送料连杆转动的过程中,海绵中的润滑油通过油孔4逐渐流入到钢套1中,实现润滑的目的。

所述凹槽3的底面为拱形,所述油孔4设置在凹槽3底面延伸方向的连杆底座2内,使海绵中的润滑油依靠重力作用沿拱形底面,流入油孔4内,进而流入钢套1内,实现润滑的目的。

所述油孔4靠近凹槽3的一端高于所述油孔4靠近钢套1的一端,通过这种倾斜的结构,更加有利于润滑油流入到钢套中。

本发明提供的连杆底座的厚度比现有的连杆底座要厚,不仅由于在其表面开槽,而且连杆底座的刚性更强,不易产生移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送料连杆,能够自动向钢套中输送润滑油,无需手工注油,保证了连杆转动时的润滑效果,通过加厚连杆底座,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式自动上送料连杆,包括两个钢套和连杆底座,所述钢套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杆底座的两端,所述连杆底座一侧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连杆底座内设有连通所述钢套与凹槽的油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油线润滑时需要手工注油的问题,通过在连杆底座上设置一个可放置海绵类物体的凹槽,凹槽中的物体所吸附的润滑油通过油孔逐渐流入到钢套中,实现润滑的目的,通过加厚连杆底座,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刚性,使其不易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儒岙镇衡翔机械厂
技术研发日:2016.11.08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