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984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绒毛制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绒毛制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它所用的收缩性毛束纤维及梳条,更详细地说,是涉及由收缩性毛束纤维和非收缩性毛束纤维组成的梳条进行绒毛加工,而制成的绒毛制品,以及该绒毛制品的制造方法,是制作绒毛加工时由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和非收缩性毛束纤维组成的梳条,并且提高使用该梳条进行梳条编织时的操作性、作业性、减少绒毛加工时的纤维损失,而且涉及具有酷似天然毛皮外观、质地的绒毛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在绒毛制品中,所说的人造毛皮,一般是指在外观上,由收缩性纤维构成茸毛部,由非收缩性纤维构成外层粗毛部。通常,该绒毛制品是将收缩性纤维和非收缩性纤维进行混纺,通过梳理制成梳条,使用该梳条和构成底布的纤维,进行编织,一边编织底布,一边在其表面上栽入上述梳条的收缩性纤维和非收缩性纤维,在底布的表面上构成绒毛部。在上述场合,考虑制成梳条时的纺织性,作为构成茸毛部的收缩纤维,一般使用平均纤维长为32mm以上的纤维。但是,在制造绒毛长为12mm以下的绒毛制品时,如上所述,若使用纤维长度为32mm以上的长收缩性纤维时,在剪切工序中的纤维损失增多,成本加大。因此,应该减少纤维损失,若将上述收缩性纤维长度缩短到例如25mm以下,在制作上述梳条进行纺织时,经过梳理工序后的梳条交织性极差,梳条强度降低,制造梳条时以及在其后的编织工序中发生梳条断裂,使生产性、操作性显著降低。而且,在收缩性纤维长度短的时候,在后加工的绒毛部的收缩加工时,收缩纤维之间卷起,或是在收缩纤维卷入非收缩纤维的状态下进行收缩,纤维之间的交织变强,在其后的抛光工序的纤维的卷缩中,只是接近绒毛的表面部分受到其作用,绒毛的立毛加工状态,与天然毛皮比较极差,并且在质地上,有粗粒和毛毛愣愣的感觉,而且悬垂性很差,作为衣料使用时不随身,在形态上不自然,与天然毛皮相比较,相差甚远等,在商品质量上存在问题。进而,作为上述收缩性纤维,若使用增加了卷缩数的毛束纤维,提高梳条的收束性,防止在绒毛加工时的梳条断裂,则由于在梳理工序中产生毛结和斑,纤维平行度降低,而使梳条质量降低,另外,在后工序的抛光工程中,纤维卷缩延伸时,由于卷缩数多而不能充分延伸,得到的绒毛制品的质地、加工状态,与天然毛皮比较,显著地差。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绒毛制品在制造上的问题,提供了作为收缩性纤维,即使使用纤维长度短的,在绒毛加工时也不发生梳条断裂,生产性、操作性、加工性优良,在绒毛加工阶段,纤维损失少,而且制得的制品的质地和悬垂性优良的绒毛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绒毛制品,是由收缩性毛束纤维和非收缩性毛束纤维组成的梳条,是将收缩率为15%以上平均纤维长度为15-25mm的,含有20-98重量%含1次卷缩的,具有1-3个/英寸的更大波纹的收缩性毛束纤维、梳条强度为3g/g/m以上的梳条,进行绒毛加工,而构成绒毛部。
另外,本发明绒毛制品的制造方法,是在将收缩性毛束纤维和非收缩性毛束纤维进行混纺,将其进行绒毛加工,构成绒毛部的绒毛制品的制造方法中,将收缩率为15%以上、平均纤维长为15-25mm,含有20-98重量%含1次卷缩的,具有1-3个/英寸的更大波纹的收缩性毛束纤维、梳条强度为3g/g/m以上的梳条,进行绒毛加工,而构成绒毛部。
本发明的收缩性毛束纤维,是收缩率为15%以上,优选的是收缩率为20%以上的热塑性纤维。使用它的理由可认为是若使用收缩率低于15%的收缩性纤维,加工成绒毛编织物时,由非收缩性纤维构成的外层粗毛部和由上述收缩性纤维构成的茸毛部的绒毛高度接近,阶差绒毛效果降低。另外,作为收缩性纤维,优选使用热塑性纤维的理由,可举出后面的抛光效果,即通过带边热辊可使纤维卷缩拉伸的优点。另外,本发明的非收缩性纤维是指收缩率是5%以下的纤维。
以下,对本发明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卷缩形状加以说明。通常,卷缩数是在纤维上加上一定的荷重,数一下卷缩的峰和谷的数目,用2去除求得的,按照JIS-L1015进行测定,它就是本发明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1次卷缩。本发明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卷缩形状,其特征是具有上述的1次卷缩和进而含有该1次卷缩的更大波纹(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该波纹称为“2次卷缩”)。

图1是表示具有一般的1次卷缩的纤维长20mm的毛束纤维的放大投影图。图2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1次卷缩、2次卷缩的纤维长20mm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放大投影图。如图表明的那样,本发明的收缩性毛束纤维,是具有1次卷缩和2次卷缩特征的卷缩形状。在此所说的2次卷缩数的测定,是将单纤维固定在台纸上测定每1英寸(25.4mm)的峰和谷的个数。在制作绒毛加工的梳条时的短纤维纺织工序的梳理工序中,若卷缩数过多,经常有由于毛结和斑,使纤维平行度降低而引起梳条质量下降的问题。另外,在只是以往的1次卷缩的纤维时,若纤维长度短,在梳理工序中,发生梳条断裂、生产性显著降低的问题。与此相反,在本发明中,将1次卷缩和2次卷缩有效地组合,可得到适合于梳条制造的,以往没有的卷缩形状。该收缩性毛束纤维的1次卷缩数,优选的是6-17个/英寸的范围,最优选的是8-15个/英寸的范围。另外,包括上述1次卷缩的2次卷缩数,是1-3个/英寸,该范围的2次卷缩数必须在毛束中含有70%以上。该比列,优选的是80%以上、最优选的是90%以上。对于本发明的收缩性毛束纤维,若上述2次卷缩数实质上超过上述范围时,由于在梳理工序产生毛结和斑,而引起梳条质量降低,得不到优良的质量。另一方面,若2次卷缩数比上述范围少,在梳理工序中发生梳条断裂,生产率显著下降。
将这样的收缩性毛束纤维20-98重量%,优选的是40-95重量%,与非收缩性毛束纤维进行梳理,制成梳条,梳条强度可达3.0g/g/m以上,梳理工序中的梳条制造性没问题,另外,梳条的质量也与使用长纤维的收缩性纤维一样优良。
本发明所用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纤维长度是在15-25mm范围内,最优选的是在18-22mm的范围内。若纤维长超过25mm,即使是以往的卷缩形状,也可制成梳条,但纤维损失率高。另外,若收缩性毛束纤维的纤维长比15mm短,在梳理工序中发生梳条断裂,难以成为有实用性的纤维。另外,本发明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平均纤维长是按照JISL-1015进行测定的值。若对于按照该JISL-1015的毛束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测定法加以简单说明,即,从毛束纤维100g中随意一根根地取出单纤维,在纤维未伸长时,拉直纤维,在定尺上测定纤维长度到mm单位。测定根数为200根,求其平均值到小数点以后1位。
用于本发明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1.0-10旦,最优选的是2-6旦的范围。若收缩性毛束纤维的纤度小于1.0旦,或大于10旦,在梳理工序中的梳条制造性降低,难以成为有实用性的纤维。另外,对于本发明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单纤维断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使用由湿式或干式得到的丙烯酸系纤维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或蚕茧形或者将其进行若干变形的形状,进而为了突出光泽等特点,使用具有异形断面化的扁平或椭圆或者中空形断面等性质的形状也是可以的。
对于上述的本发明收缩性毛束纤维,没有特别限制,但一般是将含有30重量%以上的丙烯腈的丙烯腈聚合物或共聚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例如丙酮等当中,作成纺丝原液。也可在该纺丝原液中,使用对于纺丝无妨碍的氧化钛或多种着色剂、具有防锈、防着色、耐光性等效果的稳定剂。通常将该纺丝原液,用湿式或干式纺丝法从喷嘴中喷出,拉伸、干燥。另外,根据要求,进而也可进行拉伸、热处理。将得到的丝条在70-140℃下拉伸到1.2-4.0倍,可得到具有收缩率15%以上的收缩性纤维。另外,本发明的收缩率为15%以上是指湿热收缩率、干热收缩率中的任何一个均在15%以上。另外,非收缩性纤维的收缩率为5%以下是指湿热收缩率、干热收缩率中的任何一个均在5%以下。
本发明的收缩性纤维的,含1次卷缩的,具有1-3个/英寸的更大的2次卷缩形状,是通过干燥热处理机,将由挤入式卷缩器排出的丝束固定成卷缩形状而得到的。即,可一边保持卷缩器填充箱内填充的丝束密度不变,一边在70-100℃的干燥热处理机中进行处理来得到。若干燥热处理机的处理温度低于70℃,丝束的水分除不去,得不到优良的质量,若高于100℃,有由于热风引起卷缩伸长和收缩率大大降低的趋势,所以最好在上述范围进行处理。通过以上处理,使卷缩形状固定的纤维从干燥热处理机中取出、冷却。
本发明所说的绒毛加工时的纤维损失是指梳理-编织工序脱落的单纤维,和主要是梳条编织后的剪毛、抛光加工后的剪毛时的长绒毛切断造成的纤维损失。减少纤维损失的效果,随着作为茸毛的本发明的收缩性纤维含有率增多,而有显著的差别。本发明特定的收缩性纤维,作为绒毛部的纤维,低于20重量%时,纤维损失率与使用以往的收缩性纤维的纤维没有大的差别。
本发明的绒毛制品的第2个特点是使用收缩后的纤维间的静摩擦系数是0.300以下的收缩性毛束纤维。为了得到这样的静摩擦系数,必须在收缩性纤维表面上附着可给与平滑性的加工剂,作为该加工剂,优选的是有机聚硅氧烷,最优选的是具有环氧基或氨基的有机聚硅氧烷,可分别单独,或2种以上组合地使用。作为本发明可使用的有机聚硅氧烷,有甲基含氢硅氧烷、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烷氧硅氧烷.含环氧基硅氧烷、含氨基硅氧烷。其中,以含环氧基有机聚硅氧烷作为一个例子,其聚合物在25℃的粘度是300-500,000cst,作为环氧基当量,优选的是600-10,000,另外,作为含氨基有机聚硅氧烷,其聚合物的25℃的粘度是50-500,000cst,作为氨基当量是600-10,000,但对此没有任何限制。这种有机聚硅氧烷,可与其他的有机聚硅氧烷的1种或2种以上并用,进而,也可与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巯基硅烷等硅烷类的1种或2种以上并用。另外,根据需要,也可并用其他的加工剂,例如抗静电剂、疏水剂、疏油剂、质地调节剂、SR加工剂等。
对于本发明使用的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的有机聚硅氧烷的附着量,以硅原子换算法,是0.008-1.0重量%,优选的是0.03-0.5重量%,但最好是用适用的收缩性毛束纤维收缩后的纤维-纤维间静摩擦系数进行适当的设定。若使用收缩后的纤维-纤维间的静摩擦系数比0.300大的有机聚硅氧烷的附着量,纤维之间的交织变大,其结果是抛光加工困难,另外,若超过1.0重量%,制作绒毛时,纤维的集合性显著,外观损坏。换言之,若收缩后的纤维-纤维间的摩擦系数为0.300以下,收缩后的纤维间的交织变小,所以抛光性好,加工绒毛时的外观良好,但该有机聚硅氧烷的附着量,以硅原子换算超过1.0重量%时,虽然抛光加工良好,但由于绒毛部集合,成房状,显示了有损外观的趋势。
这样,由本发明含有收缩性毛束纤维为20-98重量%,优选的是40-95重量%的梳条构成绒毛部的绒毛制品,与使用以往的收缩性纤维,即静摩擦系数超过0.300的收缩性纤维构成绒毛部的绒毛制品相比较,绒毛制品的加工外观、质地,特别是悬垂性优良。这样的效果,随着收缩性纤维的含量增多,而表示出了显著的差别。另一方面,构成绒毛部的梳条中的收缩性毛束纤维低于20重量%时,与使用以往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绒毛编织物没有很大差别,另一方面,若超过98%,上述效果虽显著,但由于外层粗毛部显著变少,茸毛部和外层粗毛部的平衡破坏,商品价值降低。
本发明的绒毛纤维制品是将上述的收缩性毛束纤维与非收缩性纤维进行混纺,作成梳条,将其通过通常的绒毛加工,使上述收缩性纤维和非收缩性纤维栽入到底布表面,构成绒毛部,经过剪毛、抛光加工等工序而制造的。这样得到的本发明的绒毛制品,手感酷似兽毛。
另外,即使是纤维长度短的毛束纤维,也不发生梳条断裂,可以高生产率和优良的操作性制造梳条,可减少绒毛加工时的纤维损失,另外,即使在长绒毛后加工时,也可达到易抛光性,得到优良的加工和质地的长绒毛商品。
附图的简要说明如下图1是只具有1次卷缩的以往毛束合成纤维的放大投影图,图2是具有1次卷缩和含有该1次卷缩的2次卷缩的本发明收缩性毛束合成纤维的放大投影图。
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在叙述实施例之前,对供试验纤维的评价方法及绒毛制作方法加以详述。
(1)静摩擦系数使用Rder法纤维摩擦系数测定机(葵精机研究所制),测定纤维-纤维间的静摩擦系数。
(2)湿热收缩率测定收缩前10mg/旦荷重下的试样长度(Lw),用常压下的蒸气处理30分钟,收缩后,回到室温,测定10mg/旦荷重下的试样长度(L′w),由下述式(1)求出收缩率。
(3)干热收缩率按照测定湿热收缩率的方法进行测定,但在恒温烘箱中,在130℃下,收缩30分钟。测定收缩前的试样长Ld及收缩后的试样长L′d,从下述式(2),求出收缩率。
(4)梳条强度用梳条机出来的梳条拉伸试验器(テンシロン(注册商标)),求出最大强度时的荷重,通过下述式(1),由梳条重量g/m算出。
梳条强度(g/g/m)=最大强度时的荷重(g)/梳条重量(g/m)(3)(5)长绒毛的制作将收缩性毛束纤维及非收缩性纤维进行混纺、调湿后,经过开松机、梳棉,制成梳棉梳条。接着,将上述梳棉梳条和构成底布的纤维,供给到高绒毛编织机中,进行梳条编织,在底布的表面,用上述收缩性纤维和非收缩性纤维构成绒毛部,通过剪毛,剪切绒毛部,将绒毛剪成一定长度后,在底布的内面,用丙烯酸酯系粘合剂进行背涂敷。此时,从底布内面,吹入蒸气,在使绒毛部的收缩性纤维收缩的同时,提高粘合剂的附着性。接着,在130℃下,干燥10分钟的同时,加强收缩加工,然后,进行抛光加工及剪毛,加工成长绒毛。
实施例1将丙烯腈49.4重量%、氯乙烯49.9重量%、苯乙烯磺酸钠0.7重量%组成的改性聚丙烯腈聚合物,溶解在丙酮中,使聚合物浓度达到30重量%,在其中,添加氧化钛0.4重量%,进而,添加多种着色剂,调制成纺丝原液。将该纺丝原液,在30%丙酮水溶液中纺丝,拉伸1.5倍后,在60℃下水洗,接着,在130℃下干燥,进而,在100℃下拉伸2.0倍纺丝,得到单纤维纤度3.0旦、总纤度100000旦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使用该丝束,将通过蒸气预热到70℃的丝束,通过设定成卷缩器轧点压力2.0kg/cm2、填充料压力1.5kg/cm2的挤入式卷缩器后,一边保持填充在卷缩填充箱内的丝束密度不变,一边使其在80℃的干燥热处理机进行干燥,得到具有10个/英寸的1次卷缩、1个/英寸的2次卷缩的收缩性合成纤维的卷缩丝束。得到的收缩性纤维的湿热收缩率为38.2%、干热收缩率35.2%。将该卷缩丝束切断成纤维长20mm的收缩性毛束纤维50重量%与非收缩性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オネオロンRLM(注册商标)钟渊化学工业制,单纤维纤度11旦,纤维长44mm)50重量%,进行混纺,制成长绒毛。在该绒毛加工、毛束纤维在辊梳棉机进行粗梳时,虽然使用纤维长度短的20mm的收缩性毛束纤维,也可得到梳条不断裂、收束力强的梳条,纺出的梳条粗度为5g/m、强度8g/g/m,生产性高且操作上也优良。另外,对于梳条编织后的剪毛,将绒毛长切成20mm,将抛光加工后的绒毛长切成12mm。其结果如表1所示,高绒毛的外观、质地均良好。
比较例1用实施例1所述的制法,调制纺丝原液,在25%丙酮水溶液中纺丝,得到单纤维纤度6.0旦、总纤度150000旦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使由蒸气预热到70℃的丝束,通过设定成卷缩器轧点压力2.0kg/cm2、填充料压力1.0kg/cm2的挤入式卷缩器后,一边减少填充在卷缩器填充箱内的丝束密度,以达到不伸长卷缩的程度,一边在75℃的干燥热处理机中进行干燥,将该卷缩丝束切成纤维长度为20mm,得到具有6个/英寸1次卷缩、不具有2次卷缩的收缩性毛束纤维。得到的收缩毛束纤维的湿热收缩率为38.2%,干热收缩率为35.2%。使用该收缩性毛束纤维,与实施例1相同地制成梳条,但梳理工序的梳条多发生断裂,不能制成高绒毛。
实施例2将由丙烯腈49.4重量%、偏氯乙烯49.9重量%、苯乙烯磺酸钠0.7重量%组成的改性聚丙烯腈聚合物,溶解在丙酮中,使聚合物浓度达到30重量%,在其中,添加氧化钛0.4重量%、进而,添加多种着色剂,调制纺丝原液。将该纺丝原液在25%丙酮水溶液中进行纺丝,得到单纤维纤度4.0旦、总纤度150000旦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使用该丝束,使由蒸气预热到80℃的丝束,通过设定卷缩器轧点压力为2.0kg/cm2、填充料压力为1.7kg/cm2的挤入式卷缩器后,一边保持填充在卷缩器填充箱内的丝束密度不变,一边在100℃的干燥热处理机中进行干燥,得到具有11个/英寸的1次卷缩、2个/英寸的2次卷缩的收缩性合成纤维的卷缩丝束。得到的收缩性纤维的湿热收缩率为35.3%、干热收缩率为32.3%。将该卷缩丝束,切断成纤维长为20mm的收缩性毛束纤维60重量%和非收缩性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オネオロン RLM(注册商标)钟渊化学工业制,单纤维纤度11旦,纤维长44mm)。40重量%,进行混纺,制成长绒毛。在该绒毛加工时,毛束纤维在辊梳棉机进行粗梳时,虽然使用纤维长度短的20mm的主束收缩性纤维,也可得到梳条不断裂、收束力强的梳条,纺出的梳条粗度为5g/m、强度为8.6g/g/m,生产性高,且操作性也优良。另外,对于梳条编织后的剪毛,将绒毛长剪成20mm,将抛光加工后的绒毛长剪成12mm。其结果如表1所示,长绒毛的外观、质地均良好。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同地调制纺丝原液,在25%丙酮水溶液中纺丝,得到单纤维纤度2.0旦、总纤度150000旦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使由蒸气预热到85℃的该丝束,通过设定卷缩器轧点压力2.0kg/cm2、填充压力2.2kg/cm2的挤入式卷缩器后,一边保持填充在卷缩器填充箱内的丝束密度不变,一边在100℃的干燥热处理机中进行干燥,得到具有15个/英寸的1次卷缩、3个/英寸的2次卷缩的收缩性合成纤维的卷缩丝束,得到的收缩性纤维的湿热收缩率为33.3%、干热收缩率为30.1%。将该卷缩丝束切断成纤维长20mm的收缩性毛束纤维60重量%和非收缩性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オネオロンRLM(注册商标)钟渊化学工业制,单纤维纤度11旦,纤维长44mm)40重量%,进行混纺,制成长绒毛。在该长绒毛加工时,毛束纤维在辊梳棉机进行粗梳时,虽然使用纤维长度短的20mm的毛束收缩性纤维,也可得到梳条不断裂、收束力强的梳条,纺出的梳条粗度为4.5g/m,强度为7.5g/g/m,生产性和操作性均优良。另外,对于梳条编织后剪毛,将绒毛长剪成20mm,将抛光加工后的绒毛剪成12mm。其结果如表1所示,高绒毛的外观、质地均良好。
比较例2除了将干燥热处理机的干燥温度控制成105℃,将卷缩丝束切断成纤维长25mm之外,其他与比较例1所述相同,得到具有5个/英寸的1次卷缩、不具有2次卷缩的收缩性毛束合成纤维。得到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湿热收缩率为27.5%、干热收缩率为24.5%。将该收缩性毛束纤维,与实施例1相同进行得到的梳条,在梳理工序中,多发生梳条断裂、工艺不稳定,且操作性差。纺出的梳条粗度为4g/m、强度是2.9g/g/m。另外,对于梳条编织后的剪毛,将绒毛长剪成20mm、将抛光后的绒毛长剪成12mm。其结果,如表1所示,高绒毛外观、质地均良好。
比较例3与实施例1相同地调制纺丝原液,在25%丙酮水溶液中纺丝,得到单纤维纤度4.0旦、总纤度150000旦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使由蒸气预热到80℃的丝束,通过设定成卷缩器轧点压力3.0kg/cm2、填充料压力3.0kg/cm2的挤入式卷缩器后,一边保持填充在卷缩器填充箱的丝束密度不变,一边在110℃的干燥热处理机中进行干燥,得到具有18个/英寸的1次卷缩、4个/英寸的2次卷缩的收缩性合成纤维的卷缩丝束。得到的收缩性纤维的湿热收缩率为23.2%、干热收缩率为20.5%。将该卷缩丝束切成纤维长为32mm的收缩性毛束纤维50重量%和非收缩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オネオロン RLM(注册商标)钟渊化学工业制,单纤维纤度15旦、纤维长为51mm)50重量%,进行混纺,得到长绒毛。在该绒毛加工时,在梳条梳理时发生毛结,梳条明显不均匀,但纺出的梳条粗度为5g/m,强度为10.3g/g/m,在生产性、操作性上优良。进而,在梳条编织后的剪毛时,将绒毛长切成20mm、将抛光加工后的绒毛长切成12mm。其结果如表1所示,长绒毛的质地加工状态显著变差、加工性差。
比较例4将与实施例1相同制作的收缩性毛束纤维15重量%和非收缩性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オネオロンRLM钟渊化学工业制,单纤维纤度20旦、纤维长51mm)85重量%进行混纺,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长绒毛。其结果如表1所示,由于长绒毛外观,茸毛部绒毛少,所以阶差绒毛效果差,虽然与天然毛皮模样有很大差距,但质地非常好。但是,从绒毛商品的观点综合判断,不能说是阶差绒毛商品。
表1
<p>实施例4将由丙烯腈49.4重量%、氯乙烯49.9重量%、苯乙烯磺酸钠0.7重量%组成的改性聚丙烯腈聚合物,溶解到丙酮中,使聚合物浓度达到30重量%,在其中,加入氧化钛0.4重量%,进而,添加多种着色剂,调制纺丝原液。将该纺丝原液,在30%丙酮水溶液中纺丝,拉伸到1.5倍后,在60℃下进行水洗,接着,将用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乳化具有氨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液体,加到上述丝条上(附着量换算硅原子为0.2重量%)后,在130℃下干燥,进而,在100℃下,拉伸2.0倍,进行纺丝,得到单纤维纤度3.0旦、总纤度100000旦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将由蒸气预热到70℃的丝束,通入到设定卷缩器轧点压力为2.0kg/cm2、填充料压力为1.5kg/cm2的挤入式卷缩器后,一边保持填充到卷缩器填充箱内的丝束密度不变,一边在80℃的干燥热处理机中进行干燥,得到具有9.5个/英寸的1次卷缩、1个/英寸的2次卷缩的收缩性合成纤维的卷缩丝束。得到的收缩性纤维的湿热收缩率为38.8%、干热收缩率为35.8%、静摩擦系数为0.206。将该卷缩丝束切成纤维长为20mm的收缩性毛束纤维50重量%和非收缩性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オネオロン RLM(注册商标)钟渊化学工业制,单纤维纤度11旦、纤维长度44mm)50重量%进行混纺,制成长绒毛。在该绒毛加工时,毛束纤维在辊梳棉机中进行粗梳时,虽然使用纤维长度短的20mm的收缩性毛束纤维,也可得到梳条不断裂,收束力强的梳条,纺出的梳条粗度为5g/m、强度为8.6g/g/m,生产性和操作性均优良。另外,在梳条编织后的剪切时,将绒毛长度切成20mm,抛光加工后的绒毛长度切成12mm。其结果如表2所示,高绒毛的外观、质地均优良。
比较例5用实施例4所述的制法,调制纺丝原液,在25%丙酮水溶液中纺丝,得到单纤维纤度6.0旦、总纤度150000旦的改性聚丙烯纤维。将由蒸气预热到70℃的该束丝,通入设定卷缩器轧点压力为2.0kg/cm2、填充压力为1.0kg/cm2的挤入式卷缩器后,一边减少填充在卷缩器填充箱内的丝束密度,以使达到卷缩不伸长的程度,一边在75℃的干燥热处理机中干燥,将该卷缩丝束切成纤维长20mm,得到具有6个/英寸的1次卷缩的收缩性毛束纤维。得到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湿热收缩率为38.8%、干热收缩率为35.8%、静摩擦系数0.231。使用该收缩性毛束纤维,与实施例4相同地制成梳条,但在梳理工序中,多发生梳条断裂,工艺不稳定,不能制成长绒毛。
实施例5将由丙烯腈49.4重量%、氯乙烯49.9重量%、苯乙烯磺酸钠0.7重量%组成的改性聚丙烯腈聚合物,溶解在丙酮中,使聚合物浓度达30重量%,在其中,添加氧化钛0.4重量%,进而,添加多种着色剂,调制纺丝原液。在25%丙酮水溶液中,拉伸到1.5倍后,在60℃下进行水洗,接着,将用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乳化具有氨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液体,加在上述丝条上(附着量换算成硅原子为0.15重量%)后,在130℃下干燥,进而,在100℃下拉伸到2.0倍,纺丝,得到单纤维纤度4.0旦,总纤度150000旦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将由蒸气预热到80℃的丝束,通入到设定卷缩器轧点压力为2.0kg/cm2、填充料压力为1.7kg/cm2的挤入式卷缩器后,一边保持填充在卷缩器填充箱内的丝束密度不变,一边在100℃的干燥热处理机中进行干燥,得到具有11个/英寸的1次卷缩、2个/英寸的2次卷缩的收缩性合成纤维的卷缩丝束。得到的收缩性纤维的湿热收缩率为36.9%、干热收缩率为33.9%、静摩擦系数0.228。将该卷缩丝束切成纤维长为20mm的收缩性毛束纤维60重量%和非收缩性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オネオロン RLM(注册商标)钟渊化学工业制,单纤维纤度11旦、纤维长度为44mm)40重量%进行混纺,制成长绒毛。在该绒毛加工时,毛束纤维在辊梳棉机中进行粗梳时,虽然使用纤维长度短的20mm的收缩性毛束纤维,也可得到梳条不断裂、收束力强的梳条,纺出的梳条粗度为5g/m,强度为9.2g/g/m,生产性、操作均优良。另外,在梳条编织后的剪切时,将绒毛长度切成20mm、抛光加工后的绒毛长度切成12mm。其结果如表2所示,长绒毛的外观、质地均优良。
实施例6用实施例4所述的制法,调制纺丝原液,在25%丙酮水溶液中,拉伸1.5倍,在60℃下水洗,接着,将用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乳化具有氨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液体,加在上述丝条上(附着量换算成硅原子为0.25重量%)后,在130℃下干燥,进而,在100℃下,拉伸到2.0倍,纺丝,得到单纤维纤度为2.0旦、总纤度为150000旦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将由蒸气预热到85℃的丝束,通入到设定卷缩器轧点压力为2.0kg/cm2、填充料压力为2.2kg/cm2的挤入式卷缩器后,一边保持填充在卷缩器填充箱内的丝束密度不变,一边在100℃的干燥热处理机中进行干燥,得到具有14.3个/英寸的1次卷缩、3个/英寸的2次卷缩的收缩性合成纤维的卷缩丝束。得到的收缩性纤维的湿热收缩率为34.2%、干热收缩率为29.9%。静摩擦系数为0.272。将该收缩丝束切成纤维长度为20mm的收缩性毛束纤维60重量%和非收缩性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オネオロンRLM(注册商标)钟渊化学工业制,单纤维纤度11旦、纤维长度44mm)40重量%,进行混纺,制成长绒毛。在该绒后加工时,毛束纤维在辊梳棉机中进行粗梳时,虽然使用纤维长度短的20mm的收缩性毛束纤维,也可得到梳条不断裂、收束力强的梳条,纺出的梳条粗度是为4.5g/m,强度为8.0g/g/m,生产性、操作性均优良。另外,对于梳条编织后的剪切时,将绒毛长度切成20mm,抛光加工后的绒毛长度切成12mm。其结果如表2所示,长绒毛的外观、质地均优良。
比较例6除了将干燥热处理机中的干燥温度取为105℃,将卷缩丝束切成纤维长度为25mm之外,其他与比较例5相同,得到具有5.1个/英寸的1次卷缩、不具有2次卷缩的收缩性毛束合成纤维。得到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湿热收缩率为28.5%、干热收缩率为25.5%、静摩擦系数0.199。使用该收缩性毛束纤维,与比较例4相同地得到的梳条在梳理工序中,多发生梳条断裂、工艺不稳定,操作性低。纺出的梳条粗度为4g/m、强度为2.9g/g/m。对于梳条编织后的剪切时,将绒毛长度切成20mm,将抛光加工后的绒毛长度切成12mm。其结果如表2所示,长绒毛的外观、质地均优良。
比较例7与实施例4相同地调制纺丝原液,在25%丙酮水溶液中纺丝,得到单纤维纤度4.0旦、总纤度150000旦的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将由蒸汽预热到80℃的丝束,通入到设定卷缩器轧点压力为3.0kg/cm2、填充料压力为3.0kg/cm2的挤入式卷缩器后,一边保持填充在卷缩器填充箱内的丝束密度不变,一边在110℃的干燥热处理机中进行干燥,得到具有17个/英寸的1次卷缩、2个/英寸的2次卷缩的收缩性毛束合成纤维。得到的收缩性毛束纤维的湿热收缩率为24.6%、干热收缩率为20.2%、静摩擦系数为0.319。将该卷缩丝束切成纤维长度为32mm的收缩性纤维60重量%和非收缩性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オネオロンRLM(注册商标)钟渊化学工业制,单纤维纤度15旦、纤维长为51mm)40重量%,进行混纺,制成长绒毛。在该绒毛加工时,毛束纤维在辊梳棉机中进行粗梳制成梳条,产生毛结,梳条明显不均称,但粗度是5g/m,强度是9.3g/g/m,生产性、操作性均优良。另外,对于梳条编织后的剪毛,将绒毛长度切成20mm、抛光加工后的绒毛长度切成12mm。但是,在后工序的抛光工序中纤维的卷缩拉伸时,不能充分拉伸,其结果如表2所示,长绒毛的质地、加工状态显著地差、加工性差。
比较例8将与实施例4所述相同制成的收缩性纤维15重量%和非收缩性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オネオロンRLM(注册商标)钟渊化学工业制,单纤维纤度20旦、纤维长51mm)85重量%进行混纺,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长绒毛。其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高绒毛外观、茸毛部绒毛少,所以阶差绒毛效果差,虽然与天然毛皮模样有很大差距,但质地非常好。但从绒毛商品的观点综合判断,还不能说是阶差绒毛商品。
表2
<p>另外,对于上述表1、表2所示的长绒毛编织物的纤维损失率、质地、悬垂性及纺织性,按照以下所述的方法进行研究。
①损失率相对于绒毛加工阶段(梳理-最终加工)的各工序中的纤维投入量的损失量的累积比例(%)。
②质地由5个人进行官能检查(长绒毛表面的触感),判定合格否,以5个人都判断质地良好,作为合格(○),以除此以外的情况作为不合格(×)。
③悬垂性由5个人进行官能检查(从高绒毛表面触及底布时的感觉),判定合格否,以5个人都判断悬垂性良好作为合格(○),以除此以外的情况作为不合格(×)。
④纺织性以判断在绒毛加工阶段的梳理中没问题,可以实施,作为合格(○),以除此以外的情况作为不合格(×)。
⑤进而,作为以下①-④的综合评价,即在任何结果中都是合格的,作为合格(○),将除此以外的情况作为不合格(×),示于表中。
权利要求
1.绒毛制品,它是由收缩性毛束纤维和非收缩性毛束纤维组成的梳条,将收缩率为15%以上、平均纤维长度为15-25mm,含有20-98重量%的含1次卷缩的具有1-3个/英寸的更大波纹的收缩性毛束纤维、梳条强度为3g/g/m以上的梳条,进行绒毛加工,而构成绒毛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毛制品,其中,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的1次卷缩数是6-17个/英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毛制品,其中,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是收缩后的纤维-纤维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300以下的收缩性毛束纤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毛制品,其中,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1.0-10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毛制品,其中,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的单纤维断面形状是圆形、蚕茧形、扁平、椭圆或中空形断面中任何一种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毛制品,其中,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以含有30重量%的丙烯腈的聚合物的作为主成分。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绒毛制品,其中,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是在其表面上附着有机聚硅氧烷的收缩性毛束纤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绒毛制品,其特征是绒毛长度为12mm以下,绒毛加工时的纤维损失率低。
9.绒毛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在将收缩性毛束纤维与非收缩性毛束纤维进行混纺,将其进行绒毛加工,构成绒毛部的绒毛制品的制造方法中,将收缩率为15%以上、平均纤维长度为15-25mm、含有20-98重量%含1次卷缩的、具有1-3个/英寸的更大波纹的收缩性毛束纤维、梳条强度为3g/g/m以上的梳条进行绒毛加工,而构成绒毛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绒毛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的1次卷缩数是6-17个/英寸。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绒毛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是收缩后的纤维-纤维间的静摩擦系数为300以下的收缩性毛束纤维。
12.绒毛用收缩性毛束纤维,其收缩率为15%以上、平均纤维长度为15-25mm、它是含有1次卷缩的,具有1-3个/英寸的更大波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毛束纤维,其中,1次卷缩数为6-17个/英寸。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毛束纤维,其中,收缩后的纤维-纤维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300以下。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毛束纤维,其中,单纤维的纤度为1.0-10旦。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毛束纤维,其中,单纤维的断面形状是圆形、蚕茧形、扁平、椭圆或中空形断面。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毛束纤维,其中,它以含有30重量%的丙烯腈的聚合物作为主成分。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毛束纤维,其中,在其表面上附着有机聚硅氧烷。
19.绒毛用梳条,它是由收缩性毛束纤维和非收缩性毛束纤维组成的,收缩率为15%以上、平均纤维长度为15-25mm、含有20-98重量%含1次卷缩,具有1-3个/英寸的更大的2次卷缩的收缩性毛束纤维,梳条强度为3g/g/m以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梳条,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的1次卷缩数为6-17个/英寸。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梳条,其中,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其收缩后的纤维-纤维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300以下。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梳条,其中,上述收缩性毛束纤维的表面附着有机聚硅氧烷。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绒毛制品是将收缩性毛束纤维和非收缩性毛束纤维进行混纺的梳条,进行绒毛加工,构成绒毛部,是将收缩率为15%以上、优选的是在表面上附着有机聚硅氧烷的收缩后的纤维-纤维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300以下,平均纤维长度为15—25mm、含有20—98重量%含1次卷缩的,具有1—3个/英寸的更大波纹的收缩性毛束纤维、梳条强度为3g/g/m以上的梳条,进行绒毛加工,而构成绒毛部。将构成绒毛部的纤维,进行单纤维纺织时的操作性优良、绒毛加工时的纤维损失少,而且得到的绒毛制品的质地,悬垂性优良,具有与天然毛皮极相似的外观、质地。
文档编号D04B21/04GK1172871SQ9711242
公开日1998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31日
发明者冲野育郎, 樱井诚一, 原田悟 申请人: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