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66119阅读:来源:国知局
少了人工操作,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有效地减少了机身占地面积。
[0032]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车缝装置30包括第一底板31、第一压板32和用于驱动第一压板32上下移动的第一动力装置33,第一底板31位于工作面10上,第一压板32位于第一底板31上方。工人将待裁片(包括小侧裁片和袖裁片)平整地放在第一底板31上,第一动力装置33驱动第一压板32压稳待裁片,防止后续车缝走位。之后,驱动装置50带动第一车缝装置30使其移动到花样机车头20下,开始封叉顶。与传统的工人用手一边稳定待裁片一边车缝叉顶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封叉顶工序更易保证待裁片的平整,防止走位。
[0033]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车缝装置40包括第二底板41、多个铲片、与所述铲片一一对应的第三动力装置46、第二压板47和驱动所述第二压板47移动的第四动力装置48,第二底板41位于工作面10上,第二压板47和铲片位于第二底板41上方,多个铲片包括相对设置的左铲片42和右铲片44、左下铲片43和右下铲片45,左下铲片43 —端与右下铲片45一端连接形成与三尖形状对应的一尖角,左下铲片43的另一端与左铲片42连接,右下铲片45的另一端与右铲片44连接。将大侧裁片放在第二底板41上,第三动力装置46驱动左铲片42、左下铲片43、右铲片44、右下铲片45均往中间移动,将大侧裁片围成三尖的形状,之后将封好叉顶的袖裁片与大侧裁片放在一起,第四动力装置48驱动第二压板47压稳待裁片(包括大侧裁片和已经封叉顶的袖裁片)。驱动装置50带动第二车缝装置40移动至花样机车头20下方,开始封三尖工序。
[0034]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50带动第一车缝装置30和第二车缝装置40移动,可将第一底板31或第一车缝装置30上的其他结构和第二底板41或第二车缝装置40上的其他结构均连接在驱动装置50上,也可将第二底板41与驱动装置50连接,第一车缝装置30安装于第二底板41上,优选后一种情况。当需要进行封叉顶工序时,将待裁片(包括小侧裁片与袖裁片)放在第一车缝装置30相应的部位,驱动装置50带动第二底板41移动,使得第一车缝装置30上的待裁片移动到花样机车头20下方进行封叉顶工序。之后,将封完叉顶的袖裁片与大侧裁片放在第二车缝装置40相应的部位,驱动装置50再次带动第二底板41整体移动,使得第二车缝装置40上的待裁片(包括大侧裁片与封完叉顶的袖裁片)移动到花样机车头20下方进行封三尖工序,整个装置只需要使用一个连接部用来连接第二底板41与驱动装置50,无须将第一车缝装置30连接在驱动装置50上,简化了装置结构,减少了制作成本。本实用新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第一底板31与驱动装置50连接,将第二车缝装置40安装于第一底板41上。
[0035]为了更加方便待裁片放置于第一压板32之下,第一车缝装置30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压板32前后移动的第二动力装置34。在待裁片放置于第一底板31之前,第二动力装置34驱动第一压板32向后移动,工人将待裁片顺利地放置在第一底板31相应的部位,之后第二动力装置34驱动第一压板32向前伸出,第一动力装置33再驱动第一压板32下压待裁片,将待裁片压稳。
[0036]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板32上设有形状与车缝线迹相应的线位槽35。线位槽35设置在第一压板32上,因此缝纫部位周围均被压稳,花样机车头20的针柱穿过线位槽35将待裁片缝合,更加有效地防止待裁片裙皱和走位,提尚了广品良率。
[0037]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与花样机车头20和驱动装置50电性连接,第二控制装置与第一动力装置33、第二动力装置34、第三动力装置46以及第四动力装置48电性连接。在现有的花样机控制系统下,设置第二控制装置来控制第一动力装置33和第二动力装置34驱动第一压板32上下、前后移动,并控制第三动力装置46驱动铲片移动和第四动力装置48驱动第二压板47移动,全面地实现装置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8]所述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还包括第一脚踏开关装置61和第二脚踏开关装置62,第一脚踏开关装置61和第二脚踏开关装置62均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通过在第二控制装置设置相应的驱动程序,使得踩动第一脚踏开关装置61就相应地下达第一车缝装置30里的动力装置动作指令,踩动第二脚踏开关装置62下达第二车缝装置40里的动力装置动作指令,脚踏开关装置使得程序启动更加方便快捷。
[0039]所述动力装置可以为电机、液压油缸、气缸等,优选地,第一动力装置33、第二动力装置34、第三动力装置46以及第四动力装置48均为气缸。气缸控制方便,价格低廉,能源取得方便并且环保节能。
[0040]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同一个花样机下完成封三尖和封叉顶工序,将工序合并化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一台花样机,有效地节省了车身占地面积。较之于以前的平车封叉顶,本实用新型程序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部分,有效地减少了人工误差,提尚了广品良率。
[0041]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面、花样机车头、控制装置、用于封叉顶的第一车缝装置、用于封三尖的第二车缝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车缝装置和所述第二车缝装置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花样机车头位于所述工作面上方,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车缝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车缝装置均设于所述工作面上,所述花样机车头、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车缝装置、所述第二车缝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缝装置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压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板上下移动的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一底板位于所述工作面上,所述第一压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上设有形状与车缝线迹相应的线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缝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板前后移动的第二动力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所述花样机车头、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脚踏开关装置,所述第一脚踏开关装置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均为气缸。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缝装置包括第二底板、多个铲片、与所述铲片一一对应的第三动力装置、第二压板和驱动所述第二压板移动的第四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所述工作面上,所述第二压板和所述铲片位于所述第二底板上方,多个所述铲片包括相对设置的左铲片和右铲片、左下铲片和右下铲片,所述左下铲片一端与所述右下铲片一端连接形成一尖角,所述左下铲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左铲片连接,所述右下铲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右铲片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脚踏开关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与所述花样机车头、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四动力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脚踏开关装置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电性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车缝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底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封三尖连封叉顶装置,包括工作面、花样机车头、控制装置、用于封叉顶的第一车缝装置、用于封三尖的第二车缝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车缝装置和所述第二车缝装置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花样机车头位于所述工作面上方,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车缝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车缝装置均设于所述工作面上,所述花样机车头、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车缝装置、所述第二车缝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将两个工序合并化,减少人工操作,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有效地减少了机身占地面积。
【IPC分类】D05B25/00, D05B69/00, D05B29/02
【公开号】CN204875086
【申请号】CN201520509710
【发明人】陈少初, 刘杰聪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