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文档序号:196164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混凝土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采用的混凝土砌块主要是空心小砌块,它是代替粘土砖的主导墙 体材料,现空心小砌块采用的成型方法是干硬性混凝土在成型机的钢模具中加 压振动密实成型的,这种成型方法的不足在于振动成型时成型机设备噪音和粉
尘很大,污染环境,危害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另外振动电机反复启动和停止, 致使机械和模具磨损快,零件易松动需不断检查和维修;此外干硬性混凝土成 型的砌块湿胀干縮严重,造成墙面开裂,渗漏。这些是砌块墙体的通病,阻碍 了混凝土砌块在我国的推广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由模箱、上盖和托板组成,模具上设有加 料灌浆接口、真空吸水接口或其它吸水设置。
模具上设有浆料导出口,浆料导出口在上盖端头。加料灌浆接口和真空吸 水接口在上盖上。上盖和托板与模箱呈连接或分开状态。模腔内设有凹凸纹理。 在模腔内预置能够与砌块相结合的保温层、饰面层或其它材料。
在模腔内任一面上预设凹凸纹理,制作出相应纹理的砌块,也能够在模腔 内预置能够与砌块结合的保温层、饰面层或其它材料,制作出具有相应纹理或 构造、咬接、节能、装饰以及其它相应功能的砌块,也能够以这种方法在砌块 上预留孔洞或预埋物件。
本发明的一种混凝土砌块成型方法将模具的上盖固定在模箱上,通过加 料灌浆接口向模腔内加入骨料、利用压力差注入水泥浆或其它胶结剂浆料,也 可以直接加入搅拌成熟的混凝土;然后通过真空吸水接口或其它物理化学方法 将混凝土内多余的水转移、消除。
注入模腔内的浆料与模腔平齐,多余浆料从接口中导出回收。
在符合砌块成型尺寸的模腔中加入骨料使其密实。真空吸水或其它物理化学方法转移消除混凝土多余的水,使得模腔内混凝土失去流动性、不坍落、砌 块能及时脱模养护。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后,避开了传统压振成型工艺带来的噪音和粉尘污染, 改善了操作工的劳动条件,节省资源,防止浪费现象,基本消除了砌块湿胀干 縮、墙面开裂的通病,具有很强的推广性。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钢制模箱1 、托板2 、上盖3 、保温饰面材料4 、加料灌浆 的接口5 、真空吸水接口 6 、多余浆料导出回收接口 7。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根据附图所示,将上盖3紧密固定在模箱1上,通过加料注浆接 口 5分别向三个模腔内定量加入预拌均匀的粗细骨料,使其充满模腔并与模腔 平齐,用压力注入水泥浆,使其充满模腔,多余浆料从浆料导出口7导出回收, 可反复使用;启动真空吸水装置,将模腔内多余的水通过真空吸水接口 6排出 模腔,这样砌块因脱水失去流动性,因此脱模时不会坍落。在保温饰面材料4 朝向砌块的面上预先作毛糙处理,并预置在模腔内,使保温饰面材料4与砌块 能够牢固结合,脱模后与砌块结合为一体成为保温装饰砌块;向上移动上盖3 和模箱l,使三块砌块留在托板2上,最后运送托板2集中养护。
实施例二将上盖3紧密固定在模箱1上,通过加料注桨接口 5分别向三个 模腔内定量加入搅拌成熟的混凝土,使其充满模腔并与模腔平齐,通过真空吸 水接口6将模腔混凝土内多余的水排出模腔,向上移动上盖3和模箱1,使三只 砌块留在托板2上,最后运送托板2集中养护。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模具由模箱(1)、上盖(3)和托板(2)组成,其特征在于模具上设有加料灌浆接口(5)、真空吸水接口(6)或其它吸水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上设有 浆料导出口 (7)。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加料灌浆接 口 (5)和真空吸水接口 (6)在上盖(3)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盖(3) 和托板(2)与模箱(1)呈连接或分开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模腔内设 有凹凸纹理。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模腔内预 置能够与砌块相结合的保温层、饰面层或其它材料。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浆料导出口 (7)在上盖(3)端头。
8、 一种混凝土砌块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模具的上盖(3)固定在模 箱(1)上,通过加料灌浆接口 (5)向模腔内加入骨料、注入水泥浆或其它 胶结剂浆料,也可以直接加入搅拌成熟的混凝土;然后通过真空吸水接口 (6) 或其它物理化学方法将混凝土内多余的水转移、消除。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砌块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模腔内 的浆料与模腔平齐,多余浆料从浆料导出口 (7)中导出回收利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砌块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其模具由模箱(1)、上盖(3)和托板(2)组成,模具上设有加料灌浆接口(5)、真空吸水接口(6)或其它吸水设置。其制备方法为将模具的上盖(3)固定在模箱(1)上,通过加料灌浆接口(5)向模腔内加入骨料、注入水泥浆或其它胶结剂浆料,也可以直接加入搅拌成熟的混凝土;然后通过真空吸水接口(6)或其它物理化学方法将混凝土内多余的水转移、消除。本发明避开了传统的压振成型方法所带来的噪音和粉尘污染,改善了操作工的劳动条件,基本消除了干硬性混凝土砌块湿胀干缩、墙面开裂的通病。工艺简单,防止浪费现象,适应性强,容易推广。
文档编号B28B7/22GK101664959SQ20091018417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6日
发明者王杏林 申请人:王杏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