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片式电子陶瓷元件坯体去毛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77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圆片式电子陶瓷元件坯体去毛边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陶瓷元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圆片式电子陶瓷元件坯体去毛边机构。
背景技术
在圆片式电子陶瓷元件例如陶瓷电容器、压敏电阻器、NTC/PTC热敏电阻器等电子陶瓷元件的生产过程中,其陶瓷坯体的制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陶瓷坯体一般要经过压模和烧结成型两个工序,但是烧结成型后的陶瓷坯体都会存在一些毛边,传统的做法是由人工打磨来去除毛边,这种做法,效率比较低,人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片式电子陶瓷元件坯体去毛边机构, 可自动去除陶瓷坯体的毛边,效率高且节省人工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片式电子陶瓷元件坯体去毛边机构,包括振动器、输送轨道,输送轨道由底板和两个侧板构成,输送轨道的上端处于陶瓷坯体成型装置出料口的下面,输送轨道的下端处于收料箱的上面,输送轨道为螺旋形,输送轨道的上部、中部、下部支撑在弹簧上,输送轨道的中部下面连接振动器,输送轨道的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摩擦带。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轨道两个侧板的内表面也设置有摩擦带。上述的技术方案,陶瓷坯体在输送轨道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输送轨道在振动器的带动下处于不断振动中,输送轨道的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摩擦带,因此陶瓷坯体在输送轨道移动的过程中就能与摩擦带互相摩擦,打磨掉陶瓷坯体的毛边,陶瓷坯体掉落到收料箱时毛边已自动被去除,效率较高,有利于节省人工成本。在输送轨道两个侧板的内表面也设置有摩擦带,可进一步提高去除陶瓷坯体毛边的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图2是输送轨道横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图2所示,一种圆片式电子陶瓷元件坯体去毛边机构,包括振动器I、输送轨道2,输送轨道2由底板21和两个侧板22、23构成,输送轨道2的上端处于陶瓷坯体成型装置3出料口的下面,输送轨道2的下端处于收料箱4的上面,输送轨道2为螺旋形,输送轨道2的上部、中部、下部支撑在弹簧5上,输送轨道2的中部下面连接振动器I,输送轨道2的底板21上表面设置有摩擦带211。所述输送轨道2两个侧板22、23的内表面也设置有摩擦带221、231。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做非实质性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圆片式电子陶瓷元件坯体去毛边机构,包括振动器、输送轨道,输送轨道由底板和两个侧板构成,输送轨道的上端处于陶瓷坯体成型装置出料口的下面,输送轨道的下端处于收料箱的上面,其特征在于输送轨道为螺旋形,输送轨道的上部、中部、下部支撑在弹簧上,输送轨道的中部下面连接振动器,输送轨道的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摩擦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圆片式电子陶瓷元件坯体去毛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两个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摩擦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圆片式电子陶瓷元件坯体去毛边机构,包括振动器、输送轨道,输送轨道由底板和两个侧板构成,输送轨道的上端处于陶瓷坯体成型装置出料口的下面,输送轨道的下端处于收料箱的上面,输送轨道为螺旋形,输送轨道的上部、中部、下部支撑在弹簧上,输送轨道的中部下面连接振动器,输送轨道的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摩擦带;所述输送轨道两个侧板的内表面也设置有摩擦带;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去除陶瓷坯体的毛边,效率高且节省人工成本。
文档编号B28B11/12GK202293008SQ20112035047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
发明者黄景明 申请人:厦门万明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