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吸附搬送装置及冲压成形体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7746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吸附搬送装置及冲压成形体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冲压成形体的吸附装置、吸附搬送装置及冲压成形体制造方法,通过准确地使吸附装置的中心轴与成形模具的中心一致,可垂直取出冲压成形体,有效避免发生取出不良。该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1)具有支持部件(10)和引导部件(14),引导部件(14)被支持部件(10)支撑,且可相对于支持部件(10)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移动,引导部件(14)具有用于使引导部件(14)的下端部与成形模具(40)的上端部嵌合,以使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L)与成形模具(40)的中心轴(41)一致的导向部(20)。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冲压成形体的吸附装置、冲压成形体的吸附搬送装置以及冲压成形体 的制造方法。 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吸附搬送装置及冲压成形体制造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制造高精度的光学元件,越来越多地采用冲压成形的方式, 艮P,利用具有上模具、下模具的成形模具,将成形坯料载放于下模具(下胴型),并用上模具 和下模具对成形坯料进行冲压处理,限定成形坯料外周形状,制造作为冲压成形体的光学 元件。通过如上所述冲压处理,可高效且高精度地制造非球面等的冲压成形体。
[0003] 在冲压处理后进行取出处理,S卩,退开上模具,使用吸附部件真空吸附冲压成形 体,并向上方移动,将冲压成形体从下模具脱模。
[0004] 在上述冲压成形加工中,在取出冲压成形体时所使用的吸附部件例如有专利文献 1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2002-12431号公报)中记载的、在中心轴设有吸引孔的吸附部件。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2002-12431号公报
[0008] 为了能利用上述现有技术的吸附搬送装置顺利地取出冲压成形体,必须使吸附部 件的中心轴与成形模具,尤其是与下模具的中心轴一致。但是,因设备加工精度的限制,实 际上吸附部件的中心轴会与下模具的中心轴存在微小的偏差。当在该状态下取出冲压成形 体时,在取出的过程中冲压成形体发生倾斜,并与包围成形体外周的下模具套筒(sleeve) 部发生触碰,造成冲压成形体取出不良。另外,在取出的过程中,若冲压成形体发生倾斜,则 难以将冲压成形体垂直地从下模具取出,这也是发生取出不良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冲压成形体的吸附装置、冲压成形体的吸附搬送 装置以及冲压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可准确地使吸附装置的中心轴与成形模具的中心相一 致,能够垂直地取出冲压成形体,而有效地避免取出不良。
[0010]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其配置于保持 冲压成形体的成形模具上方,用于吸附并取出所述冲压成形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持部 件;和引导部件,其被所述支持部件支撑,且可相对于所述支持部件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 上移动,其中,所述引导部件具有用于使所述引导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成形模具的上端部 嵌合,以使所述引导部件的中心轴与所述成形模具的中心轴一致的导向部。
[0011]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冲压成形体吸附搬送装置,具有:吸附装置,其配置于保持 冲压成形体的成形模具上方,用于吸附并取出所述冲压成形体;和搬送机构,其支撑所述吸 附装置,并使所述吸附装置移动至规定位置,其中,所述吸附装置具有:支持部件;和引导 部件,其被所述支持部件支撑,且可相对于所述支持部件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移动,所 述搬送机构具有基座,和用于安装所述支持部件的安装部,所述引导部件具有用于使所述 引导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成形模具的上端部嵌合,以使所述引导部件的中心轴与所述成形 模具的中心轴一致的导向部。
[0012] 本发明另一的实施例的冲压成形体制造方法,其使用具有支持部件和引导部件, 配置于保持冲压成形体的成形模具上方,用于吸附并取出冲压成形体的吸附装置,所述冲 压成形体制造方法包括:将成形坯料冲压成形为冲压成形体,并保持于成形模具的工序; 将所述引导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成形模具的上端部嵌合,以使所述引导部件的中心轴与所 述成形模具的中心轴一致的工序;和利用所述引导部件吸附所述冲压成形体,并将其取出 的工序。
[0013]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具有被支持部件支撑并可相对于支持 部件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引导部件,并且,该引导部件具有使引导部件的下端 部与成形模具的上端部嵌合,以使引导部件的中心轴与成形模具的中心轴一致的导向部。 因此,能够准确地使吸附装置的中心轴与冲压成形体的中心轴一致,并能够垂直地取出,有 效避免发生取出不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附搬送装置的立体剖面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附搬送装置的主视图。
[0016] 图3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附搬送装置的剖面图。
[0017] 图4是图3的吸附搬送装置的A部放大图。
[0018] 图5是吸附搬送装置的动作时序图。
[0019] 图6是吸附搬送装置的动作时序图。
[0020] 图7是吸附搬送装置的动作时序图。
[0021] 图8是吸附搬送装置的动作时序图。
[0022] 图9是吸附搬送装置的动作时序图。
[0023] 图10是吸附搬送装置的动作时序图。
[0024] 图11是吸附搬送装置的动作时序图。
[0025] 图12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吸附搬送装置的剖面图。
[0026] 图13是本发明的冲压成形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应的部分添加相同的符 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0028] (第1实施方式)
[0029]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附搬送装置的立体剖面图。
[0030] 图2是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附搬送装置的主视图。
[0031] 图1表示将吸附搬送装置100沿通过中心轴且相互具有一定角度的2个面切断后 的剖面立体图。图2表示图1所示吸附搬送装置100的主视图。
[0032]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吸附搬送装置100包括吸附装置1和搬送机构部 13,其中,吸附装置1吸附冲压成形体,以将其从冲压成形用模具(成形模具)中取出,搬送机 构部13支承该吸附装置1,并使其移动至规定位置。
[0033] 搬送机构部13包括基座13A和形成于基座13A下表面的突起13B,在该突起13B 的中心轴处设有吸引孔12。在基座13A上形成有螺纹孔3,可利用螺纹孔3使搬送机构部 13与外部设备连接。
[0034] 吸附装置1安装于突起13B,由此使其支承于搬送机构部13。在吸附装置1中,吸 引孔12与未图示的吸引装置连通。吸附装置1包括支持部件10和引导部件14,利用该支 持部件10将吸附装置1安装于突起13B,并支持该引导部件14,使引导部件14与配置在吸 附装置1下方的用于承载冲压成形体的成形模具相嵌合,并吸附冲压成形体,将冲压成形 体取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件14可相对于支持部件10在上下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 移动,由此,在取出冲压成形体时,可准确地使引导部件14中心轴,与成形模具和冲压成形 体的中心一致。对此,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0035] 支持部件10为上端开放的圆筒形,在圆筒的外周面形成有圆环状的凸边部(安装 部)15。吸引孔12贯通突起13B中心轴,以及支持部件10和引导部件14中心轴。
[0036] 支持部件10与突起13B例如可通过螺旋嵌合。
[0037] 引导部件14包括上引导部件14A、下引导部件14B和吸附部件11。吸引孔12连 通上引导部件14A、下引导部件14B以及吸附部件11的中心轴。
[0038] 上引导部件14A为圆筒形,在其上端部形成有向内周侧弯折的边缘部141A,利用 该边缘部141A将引导部件14悬挂支撑于支持部件10的凸边部15。
[0039] 下引导部件14B为圆筒形,在下引导部件14B内部形成有用于收容吸附部件11收 容部141B ;从收容部141B上端延伸出延伸部142B,而利用螺旋连接与上引导部件14A螺合 固定;从收容部141B下端部延伸出导向部20。
[0040] 吸附部件11装于下引导部件14B的收容部141B内,被下引导部件14B包围,吸引 孔12贯通吸附部件11的中心轴。吸附部件11的下端部被导向部20包围。吸附部件11 在下引导部件14B的收容部141B内,可相对于下引导部件14B在上下方向做微小的移动。
[0041] 导向部20可与图5?图11所示下模具40的上端部嵌合,如该图所示,在冲压处 理后,下模具40的上端部载有冲压成形后的冲压成形体30。此时,吸附部件11的下方端部 与冲压成形体30接触,在由图中未表示的吸引装置施加的吸引力的作用下,将冲压成形体 30吸附于吸附部件11的下端部。
[0042]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部20在下端开口的内周边缘处形成有倒角部20A,以能够 使导向部20与下模具40的上端部顺利地嵌合。
[0043] 如图1、图2所示,由从收容部141B下端伸出的、在导向部20的周向以规定间隔配 置的多个导爪20B构成导向部20,换句话说,导向部20形成有多个缺口部20C。因此,在吸 附冲压成形体时,由吸引孔12吸引的气体会从缺口部12C处流入。
[0044] 在图1、图2所示的例子中,引导部件14包括吸附部件11、上引导部件14A和下引 导部件14B,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根据实际情况,使吸附部件11、上引导部件14A和下 引导部件14B形成为一体,或者,也可以使上引导部件14A和下引导部件14B形成为一体。
[0045] 在图1、图2所示的例子中,导向部20为下引导部件14B-部分,但也可根据实际 情况,使导向部20与下引导部件14B分开为两个部件。
[0046]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图1、图2所示各部件的形状及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 与冲压成形体接触的吸附部件11,使用比除吸附部件11以外的引导部件14的硬度小的材 质。例如,对于与冲压成形体相接触的吸附部件11使用碳素材质等。由于其会直接与冲压 成形体相接触,因此,使用碳素材质,可避免对冲压成形体造成损伤,另外,在吸附高温的冲 压成形体的情形下,碳素材质的耐热性好。另外,在吸附低温的冲压成形体时,也可对吸附 部件使用树脂材料。对于其他部件,可使用SUS (不锈钢)等。
[0047]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取出冲压成形体30时,引导部件14可相对于支持部件10在 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可准确地使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与冲压成形体的中心 一致。下面,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0048] 图3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附搬送装置的剖面图。
[0049] 图3表示在图2中所示吸附装置1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使支持部件10嵌合于 突起13B,并使上引导部件14A的边缘部141A悬挂支撑于支持部件10的凸边部15。
[00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导部件14与支持部件10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以使引导部 件14可相对于支持部件10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通过设置该间隙,在由吸附装置1 取出冲压成形体30时,可利用引导部件14的移动,使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与载有冲压成 形体30的下模具40 (参照图5)的中心轴一致。因此,可提高引导部件14的角度跟随性, 设定该间隙的大小,以能够使引导部件14相对于支持部件10向倾斜方向倾斜。
[0051]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图。图4是图3的吸附搬送装置 1的部分A的放大图。
[0052]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图。图4表示图3的吸附装置1 的部分A的放大图。
[0053] 如图4所示,在支持部件10和引导部件14之间,设置有水平方向的间隙16A、16B、 16C,以及上下方向的间隙16D、16E。利用间隙16A、16B、16C、16D、16E,允许引导部件14在 被支撑于支持部件10的状态下,可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做规定量的移动。
[0054] 具体为,上下方向的间隙包括:第1间隙16A,其形成于支持部件10的凸边部15以 上的部位的外周面,与上引导部件14A的边缘部141A的内周端面之间;第2间隙16B,其形 成于支持部件10的凸边部15以下部位的外周面,与下引导部件14B的延伸部142B的内周 面之间;和,第3间隙16C,其形成于凸边部15的外周端面,与上引导部件14A的内周面之 间。
[0055] 水平方向的间隙包括:第4间隙16D,其形成于凸边部15的下表面,与下引导部件 14B的延伸部142B的上端面之间;和,第5间隙16E,其形成于支持部件10的下端面,与下 引导部件14B的装在收容部141B中的吸附部件11的上端面之间。
[0056] 如上所述,在支持部件10和引导部件14之间相互并不固定,而是使各彼此相对的 面之间均设置一定的活动量,从而使引导部件14可相对支持部件10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 向上做微小的移动。因此,如图3所示,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L可相对于支持部件10的中 心轴T向左右方向移动。这样,在使导向部20与载有冲压成形体的下模具40 (参照图5) 嵌合,并利用吸附部件11吸附冲压成形体30将其从下模具40取出时,导向部20在与下模 具40上部接触时,随着下模具40上部的形状,向着使导向部20的中心轴L (S卩,引导部件 14的中心轴)与下模具40中心轴一致的方向做微小的移动,从而,可准确地使引导部件14 的中心轴L与下模具40的中心轴一致。
[0057] 通过在支持部件10与引导部件14之间设置上下和水平两方向上的间隙,还可使 引导部件14相对于支持部件10向倾斜方向移动。由于导向部20的中心轴L可向倾斜方 向运动,因而,即使下模具40的中心轴发生倾斜,也能够利用导向部20的中心轴L向倾斜 方向的移动,准确地使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与下模具40的中心轴一致。即,提高引导部件 14的角度跟随性。
[0058] 通过设置第5间隙16E,可使吸附部件11相对于下引导部件14B在上下方向上做 微小的移动。
[0059] (吸附搬送装置100的动作)
[0060] 下面,说明吸附搬送装置100的动作。
[0061] 图5?图11是用于说明吸附搬送装置100的动作时序的图。
[0062] 图5表示初始状态,S卩,在由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冲压成形后,将本实施方式的吸 附装置1配置于冲压成形体30上方的状态。在下模具40的周围设置有下模具套筒40A,冲 压成形的冲压成形体30载置于下模具40的成形面40B上。导向部20的内周能够与下模 具套筒40A的外周嵌合。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引导部件20的外周与下模具套筒 40A的内周嵌合。
[0063] 图5所示的状态下,吸附装置1的吸附部件11的中心轴L (S卩,引导部件14的中 心轴L)与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偏离。
[0064] 在本实施例中,以图5所示情形为初始状态,此时,支持部件10的中心轴T与吸附 部件11的中心轴L 一致;冲压成形体30的中心轴31与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 一致。 [0065] 接着,如图6所示,使下模具40向箭头B的方向上升,下模具套筒40A的边缘与导 向部20的倒角部20A接触。此时,与图5相同,吸附部件11的中心轴L与下模具40的中心 轴41偏离。由于支持部件10的中心轴T与吸附部件11的中心轴L 一致,因此,在图6的 圆圈60所示的部位处,在支持部件10与引导部件14 (上引导部件14A和下引导部件14B) 之间,仍然保持有间隙。
[0066] 在该状态下,若使下模具40继续上升,则导向部20在其下端处受到下模具套筒 40A的端部边缘作用的向右的推力F。
[0067] 当然,在吸附·搬送中,也可不使下模具40上升,而是使吸附搬送装置100下降。
[0068] 如图7所示,若使下模具40继续上升,则导向部20内周面与下模具套筒40A端部 的外周面嵌合。
[0069] 在图7中,由于下模具套筒40A端部边缘对导向部20下端作用了推力F,因此,引 导部件14会在上下方向的间隙16A,16B,16C的宽度范围内向右侧移动,支持部件10与引 导部件14的上下方向的间隙16A,16B,16C变小(如图7中圆圈70所示的左侧部分的间隙 处),吸附部件11的中心轴L向右移动,而与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 一致,完成轴对准。因 此,导向部20追随下模具40上端部的形状,与下模具40的上端部嵌合,而使轴对准。
[0070] 另一方面,引导部件14相对于支持部件10向右侧移动,使得引导部件14的中心 轴L与支持部件10的中心轴T偏离。
[0071] 接着,如图8所示,使下模具40继续上升,使吸附部件11与冲压成形体30接触。 而在使吸附部件11的中心轴L与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保持一致的状态下,通过启动图中 未表示的吸引装置,由吸附部件11的吸引孔12对冲压成形体38进行真空吸附。
[0072] 接着,如图9所示,由于在吸附部件11与支持部件10之间设有水平方向的第5间 隙16E,因此在该吸引力作用下,吸附部件11被拉向上方,而使吸附部件11的上表面与支持 部件10下表面之间的第5间隙16E合拢。吸附部件11吸附冲压成形体30向将其向上方 拉动,从而使其与下模具40的成形面40B分离。在这一过程中,吸附部件11的中心轴L与 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始终保持一致。
[0073] 如图10所示,使下模具40向箭头C方向下降,导向部20开始从下模具40拔出。 此时,引导部件20的中心轴L与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保持轴对准状态,而使冲压成形体 30与下模具40完全分离。
[0074] 如图11所示,使下模具40继续下降,此时导向部20从下模具40拔出,与下模具 40完全分离。此时,导向部20的中心轴L (S卩,吸附部件11的中心轴L)与下模具40的中 心轴41保持一致。如上所述,在从下模具40取出冲压成形体30时,能够确保取出过程的 垂直精度,不会发生取出不良。
[0075] 如图5?图11所示,在利用冲压成形将成形坯料成形为冲压成形体时,在用下套 筒40A对冲压成形体30的侧面进行冲压形成的情形下,结束冲压加工并分离上模具和下模 具后,下套筒40A包围冲压成形体30的周围,且两者之间的径向间隙通常为不足lOOum,因 此,在用吸附装置1取出冲压成形体30时,对取出冲压成形体30的中心轴31与吸附部件 11的中心轴L的一致度要求精度高。为了在如此小的间隙下从下模具40顺利地取出冲压 成形体30,需要与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平行地拔出。
[0076]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1,由于可使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与吸附部件11的 中心轴L高精度地保持一致,因此在取出冲压成形体30时避免发生取出不良。
[0077] 另外,通过使导向部20的长度与下模具40的套筒40A端部以规定的嵌合长度相 互嵌合,可确保至少是在该小间隙嵌合的长度区域内,吸附部件11的上下动作方向与下模 具40的中心轴41方向高精度平行。从而可抑制取出冲压成形体时发生取出不良。
[0078]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1中,优选吸附部件11的外周面与引导部 件14的收容部141B内周面之间以规定间隙嵌合,以使吸附部件11能够向上拉动冲压成形 体30。例如,优选吸附部件11的外周面与收容部141的内周面的间隙为0?0. 080mm。本 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1中,导向部20的内周面与下模具40的套筒40A的外周面为间隙嵌 合,其嵌合间隙优选为〇?〇. 11mm。
[0079]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吸附装置1,在由引导部件14取出下模具40中的冲压成形体 30时,其导向部20沿成形模具外侧的一部分(本实施方式中为下模具40的外周面,也可以 是模具的外周面或内周面)与成形模具嵌合。此时,由于是悬挂支撑于支持部件10,引导部 件20可上下/左右移动,可使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L与成形模具的中心轴一致,容易进行 轴对准动作。
[0080] 由此,可提高取出冲压成形体时冲压成形体30 (例如为透镜)的中心与吸附部件 11的中心的一致度,并能提高取出冲压成形体的垂直精度。
[0081] (第2实施方式)
[0082]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吸附搬送装置的剖面图。在本实施方式 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应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0083] 图12表示,在吸附搬送装置130中并列设置有4个图1所示吸附搬送装置100。
[0084] 同样地,在图12中设置有4个吸附装置1,并且4个搬送机构部13由支持臂50连 结。在各吸附装置1的下方分别配置下模具40。4个吸附装置1的导向部20分别与4个 下模具40的上端部嵌合。可利用图12所示多个吸附搬送装置100同时取出载放在多个下 模具40中的各冲压成形体30。
[0085] 在同时制造多个冲压成形体30时,设计上可以将多个成形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 40)以相同间隔排列成直线,然而实际应用中,都会产生微小的直线偏差以及间隔偏差。同 样,对于多个吸附装置1来说,实际应用中,也会发生微小的上述偏差。因此,在现有技术 中,在同时取出如上所述多个冲压成形体30时,难以保证吸附部件11与成形模具(图12中 仅示出了下模具40 )的中心严格地一致。
[0086] 另外,当在1个支持臂50上配置多个吸附装置1及多个成形模具时,虽然生产效 率提高,但因受到冲压时的受热受力等的影响,基座13A会发生变形,即发生所谓的翘曲。 此时,不仅是基座13A,下模具40和其上的冲压成形体30也会发生倾斜。
[0087]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上述情形下,即使各吸附装置1的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 L (导向部20的中心轴)相对于各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向左右方向或倾斜方向偏离,也能 够通过使各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L分别向左右、倾斜方向移动,而与各下模具40的中心轴 41分别对准,因此能够准确地使各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L与各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 一 致。因此,在取出各冲压成形体30时,能够提高垂直精度,并可提高各引导部件14的中心 轴L与各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的跟随性,防止取出不良。
[0088] (冲压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0089]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冲压成形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90] 在图13中表示本发明的冲压成形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如图13所示,首先,在成 形体保持工序S1301中,将成形坯料载放于下模具40,利用上模具(图中未表示)对其进行 冲压加工(省略冲压加工的详细说明),而形成冲压成形体30,退开上模具后,成形体30保 持于下模具40 (参照图5)。
[0091] 然后,在嵌合?轴对准工序S1302中,使吸附装置1移动至下模具40的上方。此 时,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L会与冲压成形体30的中心轴31 (S卩,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 偏离。
[0092] 接着,使下模具40上升,在保持冲压成形体30的中心轴31与引导部件14的中心 轴L偏离的状态下,使下模具30的端部边缘与引导部件14的导向部20端部的倒角部20A 接触(参照图6)。
[0093] 在吸附装置1中,由于引导部件14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可动地被支持部件10 支撑,因此,随着下模具40上升,由下模具40的端部边缘向导向部20作用推力F,引导部件 14整体相对于支持部件10发生移动,完成轴对准。
[0094] 在保持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L与冲压成形体30的中心轴31 -致的状态下,使下 模具40继续上升,使冲压成形体30与吸附部件11的吸引孔12端部接触(参照图7?图 8)。
[0095] 然后,在吸附工序S1303中,在保持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L与冲压成形体30的中 心轴31 -致的状态下,利用图中未表示的吸引装置,使吸附部件11吸附冲压成形体30,使 冲压成形体30与成形面40B分离(参照图9)。
[0096] 然后,在取出工序S1304中,使下模具40向下方退开,保持由吸附部件11吸附冲 压成形体30的状态,将下模具40的上端部从导向部20中拔出,而完成取出工序S1304。搬 送装置利用吸附装置吸附并搬送该冲压成形体(图10?图11)。
[0097]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持部件10支持引导部件14,并允许其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 以规定量运动,使得引导部件14能够活动,因此,即使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L与冲压成形 体的中心轴31偏离,也能够在导向部20与下模具40的上端部相接触时,由下模具40的上 端部对引导部件14进行移动校正,使轴对准。
[0098] 最后,利用附图概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99] 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11所示,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1具有支持部件10和引 导部件14,且引导部件14,被支持部件10支撑,且可相对于支持部件10在水平方向和上下 方向上移动,引导部件14具有用于使引导部件14的下端部与成形模具40的上端部嵌合, 以使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L与成形模具40的中心轴41 一致的导向部20。导向部20在与 载有冲压成形体的成形模具嵌合,并吸附冲压成形体30将其从成形模具40取出时,导向部 20与成形模具40上部接触,并发生微小的移动,使得导向部20的中心轴L (S卩,引导部件 14的中心轴),与成形模具40的中心轴41 一致,能够准确地使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L与成 形模具40的中心轴41对准。
[0100] 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1,如图1、12所示,其配置于保持冲压 成形体的下模具40上方,吸附并取出冲压成形体,其具有支持部件10和引导部件14,该引 导部件14被支持部件10支撑,并可相对于支持部件10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移动,弓丨 导部件14,在其下端部具有可与下模具40的上端部嵌合的导向部20,可利用该导向部20 使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与下模具40的中心轴一致。吸附装置1,如图1、4、12所示,在引导 部件(14)与支持部件10之间,形成有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间隙16A、16B、16C、16D、16E, 从而可使引导部件14相对于支持部件10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移动。
[0101] 优选该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1,如图1、12所示,具有连通支持部件10和引导部件 14的吸引孔12。
[0102] 优选该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1,如图1、12所示,引导部件14具有吸附部件11,吸 引孔12连通支持部件10和吸附部件11。
[0103] 还优选该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1,如图1、4、12所示,在吸附部件11和支持部件10 之间设有间隙16E,以使吸附部件11可单独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0104]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冲压成形体吸附搬送装置100、130,如图1、12所 示,具有:配置于保持冲压成形体30的下模具40的上方,用于吸附并取出冲压成形体30的 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1 ;和支持吸附装置1,使其移动至规定位置的搬送机构13,其中吸附 装置1包括,支持部件10和支撑于所述支持部件10,并可相对于支持部件10在水平方向和 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引导部件14,该搬送机构13包括,支持臂50和用于安装支持部件10的 基座13A,引导部件14的下端部具有可与下模具40的上端部嵌合的导向部20,利用该导向 部20,使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与下模具40的中心轴一致。
[0105]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1、2的冲压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如图5?11所示,使用 具有支持部件10和引导部件14,且配置于保持冲压成形体30的下模具40上方,用于吸附 并取出冲压成形体30的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1,该制造方法包括:将成形坯料冲压成形为 冲压成形体30,并保持于下模具40的工序;使引导部件14的下端部与下模具40的上端部 嵌合,以使引导部件14的中心轴L与下模具40的中心轴41 一致的工序;和利用吸附部件 11对冲压成型体30进行吸附的工序;和利用引导部件14吸附冲压成形体30,并将其取出 的工序。
[0106] 通过在支持部件10和引导部件14之间,在上下和水平两方向上设置间隙,可使引 导部件14相对于支持部件10在左右、上下以及倾斜方向上移动。由此,提高引导部件14 的角度跟随性,能够准确地使引导部件L的中心轴41与成形模具40的中心轴41相一致。
[0107] 以上公开的实施方式以例子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定于上述说明,而应当以权利要求书确定,并且在与权利要求书的 记载等同的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其配置于保持冲压成形体的成形模具上方,用于吸附并 取出所述冲压成形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支持部件;和 引导部件,其被所述支持部件支撑,且可相对于所述支持部件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 上移动, 其中, 所述引导部件具有用于使所述引导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成形模具的上端部嵌合,以使 所述引导部件的中心轴与所述成形模具的中心轴一致的导向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部件和所述支持部件之间形成有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间隙,以使所述引 导部件可相对于所述支持部件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移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通所述支持部件和所述引导部件的吸引孔。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具有吸附部件, 所述吸引孔连通所述支持部件和所述吸附部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冲压成形体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附部件和所述支持部件之间设置有间隙,以使所述吸附部件能够在上下方向 上移动。
6. -种冲压成形体吸附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吸附装置,其配置于保持冲压成形体的成形模具上方,用于吸附并取出所述冲压成形 体;和 搬送机构,其支撑所述吸附装置,并使所述吸附装置移动至规定位置,其中, 所述吸附装置具有: 支持部件;和 引导部件,其被所述支持部件支撑,且可相对于所述支持部件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 上移动, 所述搬送机构具有基座,和用于安装所述支持部件的安装部, 所述引导部件具有用于使所述引导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成形模具的上端部嵌合,以使 所述引导部件的中心轴与所述成形模具的中心轴一致的导向部。
7. -种冲压成形体制造方法,其使用配置于保持冲压成形体的成形模具上方,用于吸 附并取出冲压成形体,且具有支持部件和引导部件的吸附装置, 所述冲压成形体制造方法包括: 将成形坯料冲压成形为冲压成形体,并保持于成形模具的工序; 将所述引导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成形模具的上端部嵌合,以使所述引导部件的中心轴 与所述成形模具的中心轴一致的工序;和 利用所述引导部件吸附并取出所述冲压成形体的工序。
【文档编号】C03B11/00GK104108857SQ201310130615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6日
【发明者】山中贤治, 赵新安, 周志军 申请人:豪雅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