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挡土墙混凝土结构预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684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挡土墙混凝土结构预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养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装配组装中心开孔的挡土墙混凝土结构的预养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挡土墙是由多个形状相似的装配式结构组装而形成的,因为混凝土的结构较强,而挡土墙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宽度,如果将其做成实心会增加成本,从结构强度上来看又无必要,在实践中,一般将挡土墙装配结构做成空心结构的,并在实际组装中,在空心内填充土壤用于增加装配结构的重量,但空心的混凝土结构工厂化生产过程,常因其内部中空给标准化工厂养护造成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挡土墙混凝土结构预养装置,专门针对空心的混凝土结构的预养护。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挡土墙混凝土结构预养装置包括蒸养仓,蒸养仓前端设有进口、后端设有出口,不绣钢输送带从进口穿入、从出口穿出;

所述蒸养仓内设有第一蒸汽输送管,第一蒸汽输送管上设有蒸汽喷嘴;

所述蒸养仓上部设有顶部开口,由竖向驱动装置驱动的竖杆,所述竖杆上设有第二蒸汽输送管,第二蒸汽输送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竖杆下端设在顶部开口内。

进一步讲,所述竖杆与顶部开口边缘通过橡胶袋连接。

进一步讲,不绣钢输送带由输送带驱动装置驱动,驱动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蒸养仓进口设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竖向驱动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讲,所述蒸养仓进口二侧设有上端滑槽、下端设有第一下弹性垫片,上密封门二侧嵌入上端滑槽中,所述上密封门下端设有第一上弹性垫片;

所述蒸养仓出口二侧设有下端滑槽、下端设有第二下弹性垫片,下密封门二侧嵌入下端滑槽中,所述下密封门下端设有第二上弹性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竖向驱动装置驱动的竖杆做竖向运动,使其带动竖杆插入蒸养仓的顶部开口,进而带动第二蒸汽输送管伸入蒸养仓内部,并伸入放置在蒸养仓内部的混凝土结构空心部分,利用第二蒸汽输送管输出的蒸汽对空心部分进行预养护,利用第一蒸汽输送管对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进行预养,设置利用第二蒸汽输送管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中空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差,如果仅采用第一蒸汽输送管进行养护,其养护初期,混凝土表面蒸汽温度与和第一蒸汽输送管输出的温度相一致,但混凝土中空内部的空气受气压影响,第一蒸汽输送管输出的蒸汽无法快速进入混凝土内部,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预养;另本实用新型采用不绣钢输送带进行输送进行联系进行预养,通过调节不绣钢输送带输送速度,即实现在预养期间内混凝土结构均在蒸养仓内移动(为了配合第二蒸汽输送管竖向运动,即在第二蒸汽输送管向混凝土结构中空内移动时,不透钢输送带停止移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示意图。

图3为蒸养仓进口示意图。

图4为蒸养仓出口示意图。

图中,蒸养仓1、不绣钢输送带2、第一蒸汽输送管3、顶部开口4、竖向驱动装置5、竖杆6、第二蒸汽输送管7、输送带驱动装置8、控制器9、接近开关10、上端滑槽11、第一下弹性垫片12、上密封门13、第一上弹性垫片14、下端滑槽15、第二下弹性垫片16、下密封门17、第二上弹性垫片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装配式挡土墙混凝土结构预养装置包括蒸养仓1,蒸养仓1前端设有进口、后端设有出口,不绣钢输送带2从进口穿入、从出口穿出,不绣钢输送带2的上层输送带从进口穿入、从出口穿出,下层输送带从蒸送仓1外部与上层输送带的二端连接,使用时,蒸养仓1内部还设有滚轴,滚轴能对不绣钢输送带2进行支撑,以减轻混凝土结构对不绣钢输送带2压力;

蒸养仓1内设有第一蒸汽输送管3,第一蒸汽输送管3上设有蒸汽喷嘴;

蒸养仓1上部设有顶部开口4,由竖向驱动装置5驱动的竖杆6,竖杆6上设有第二蒸汽输送管7,第二蒸汽输送管7上设有阀门(优选的为阀门为电子阀门,使用时可以采用电子控制设备进行控制),竖杆6下端设在顶部开口内,优选的,竖杆6与顶部开口4边缘通过橡胶袋连接,橡胶袋能密持竖杆6与顶部开口4之间的间隙,且竖杆6上下移动时,橡胶袋不会影响其移动,蒸养仓1内的蒸汽也受橡胶袋的阻挡也不会通过竖杆6与顶部开口4之间的间隙排出。

优选的,如图2所示,不绣钢输送带2由输送带驱动装置8驱动,驱动装置8与控制器9连接;所述蒸养仓1进口设有接近开关10,接近开关10与控制器9连接;所述竖向驱动装置5与控制器9连接,工作时,控制器9通过对驱动装置8的控制来控制不绣钢输送带2的工作状态,并根据接近开关10信号来判断混凝土结构的大小,之后根据接近开关10输入的信号对竖向驱动装置5发出启动,以使驱动装置5启动后能使竖杆6准确插入混凝土结构的中空中。

如图3中,蒸养仓1进口二侧设有上端滑槽11、下端设有第一下弹性垫片12,上密封门13二侧嵌入上端滑槽11中,上密封门13下端设有第一上弹性垫片14;

如图4中,蒸养仓1出口二侧设有下端滑槽15、下端设有第二下弹性垫片16,下密封门17二侧嵌入下端滑槽15中,下密封门17下端设有第二上弹性垫片18,下密封门17沿下端滑槽15向下并使第二上弹性垫片18、第二下弹性垫片16分另压在不绣钢输送带的正负表面,这里只是减少第二上弹性垫片18、第二下弹性垫片16与不绣钢输送带正负表面的间隙,而非通过其压力使其不能移动。

当混凝土结构被输入蒸养仓1后上密封门13沿上端滑槽11向下并使第一上弹性垫片14、第一下弹性垫片12分另压在不绣钢输送带的正负表面,从而实现对进口的“密封”,因为是采取连续作业,其进口不可能被完全密封,这里只是相对密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