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隔音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2424发布日期:2020-12-08 13:5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隔音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隔音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声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隔音效果良好的墙体可以有效的隔离噪音,从而避免外界噪音对人们的干扰;然而现有的墙体隔音效果较差,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声环境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减振隔音墙体结构,该减振隔音墙体结构通过z型减振龙骨、橡胶减振垫实现优异的减振隔音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振隔音墙体结构,包括有墙体;所述墙体由z型减振龙骨、木基板、木饰面板、橡胶减振垫、第一螺丝、第二螺丝、第三螺丝构成;所述z型减振龙骨两侧通过第一螺丝固定有木基板,该木基板预先通过第二螺丝固定有橡胶减振垫;所述橡胶减振垫于木基板外表面均匀分布,且橡胶减振垫外端通过第三螺丝紧固有木饰面板;所述橡胶减振垫两端均内衬有钢条;所述第二螺丝与第三螺丝均于橡胶减振垫内穿过钢条。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减振垫与第一螺丝相互错开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木基板的厚度为10-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减振隔音墙体结构通过z型减振龙骨、橡胶减振垫实现优异的减振隔音效果,且两木基板之间、木基板与木饰面板之间均形成有空气隔音间层,从而再次加强了墙体的减振隔音效果,进而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声环境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减振隔音墙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为墙体,1为z型减振龙骨,2为木基板,3为木饰面板,4为橡胶减振垫,41为钢条,5为第一螺丝,6为第二螺丝,7为第三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减振隔音墙体结构,包括有墙体10;所述墙体10由z型减振龙骨1、木基板2、木饰面板3、橡胶减振垫4、第一螺丝5、第二螺丝6、第三螺丝7构成;所述z型减振龙骨1两侧通过第一螺丝5固定有木基板2,该木基板2预先通过第二螺丝6固定有橡胶减振垫4;所述橡胶减振垫4于木基板2外表面均匀分布,且橡胶减振垫4外端通过第三螺丝7紧固有木饰面板3;所述橡胶减振垫4两端均内衬有钢条41;所述第二螺丝6与第三螺丝7均于橡胶减振垫4内穿过钢条41。

具体实施时,所述橡胶减振垫4与第一螺丝5相互错开设置。

具体实施时,所述木基板2的厚度为10-30mm。



技术特征:

1.一种减振隔音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墙体;所述墙体由z型减振龙骨、木基板、木饰面板、橡胶减振垫、第一螺丝、第二螺丝、第三螺丝构成;所述z型减振龙骨两侧通过第一螺丝固定有木基板,该木基板预先通过第二螺丝固定有橡胶减振垫;所述橡胶减振垫于木基板外表面均匀分布,且橡胶减振垫外端通过第三螺丝紧固有木饰面板;所述橡胶减振垫两端均内衬有钢条;所述第二螺丝与第三螺丝均于橡胶减振垫内穿过钢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隔音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振垫与第一螺丝相互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隔音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基板的厚度为10-3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隔音墙体结构,包括有墙体;所述墙体由Z型减振龙骨、木基板、木饰面板、橡胶减振垫、第一螺丝、第二螺丝、第三螺丝构成;所述Z型减振龙骨两侧通过第一螺丝固定有木基板,该木基板预先通过第二螺丝固定有橡胶减振垫;所述橡胶减振垫于木基板外表面均匀分布,且橡胶减振垫外端通过第三螺丝紧固有木饰面板;所述橡胶减振垫两端均内衬有钢条;所述第二螺丝与第三螺丝均于橡胶减振垫内穿过钢条;本实用新型减振隔音墙体结构通过Z型减振龙骨、橡胶减振垫实现优异的减振隔音效果,且两木基板之间、木基板与木饰面板之间均形成有空气隔音间层,从而再次加强了墙体的减振隔音效果,进而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声环境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志海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