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车门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724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车门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机动车车体门框与车门的一种铰链。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机动车车门铰链由可与车体门框相连接的座、可与车门相连接的小件、固定在小件上的轴套以及连接小件、座的转动轴组成,该轴套为铜套,使用时存在着不耐磨、需加油维护、铜套与转动轴间隙过大时导致门开关的不平稳以及门下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机动车车门铰链,以解决机动车车门铰链的自润滑、负荷强度以及提高车门开关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它由可与车体门框相连接的座、可与车门相连接的小件、固定在小件上的轴套以及连接小件及座的转动轴组成,它的固定在小件上的轴套为复合结构的无油润滑轴套,轴套外侧的小件上设有加强管。
复合结构的无油润滑轴套由无油润滑接触层、主体层以及电镀层构成,无油润滑层位于主体层的内部,电镀层位于主体层的外部。
无油润滑接触层的厚度为0.01-0.30毫米间。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和横向负荷强度远大于QC/585-1999标准,即纵向负荷远大于11113.2牛顿,横向负荷远大于8898.4牛顿;与现有技术相比,轴套与转动轴间可达到无间隙配合,摩擦系数减小,运动中能形成转移膜,有效地保护了转动轴,不会产生抱轴现象;具有良好的顺应性、一定的减震吸震性,降低了使用时车门开关的噪音;可降低对转动轴的要求,转动轴可以使用不淬火轴,降低了加工成本;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图1为一种优化设计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无油润滑轴套结构放大示意图。
在图中座1;小件2;转动轴3;加强管4;无油润滑轴套5;无油润滑接触层6;主体层7;电镀层8。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机动车车门铰链,它由可与车体门框相连接的座1、可与车门相连接的小件2、固定在小件上的复合结构的无油润滑轴套5以及连接小件2及座1的转动轴3组成,无油润滑轴套5外侧的小件上设有加强管4。复合结构的无油润滑轴套5由无油润滑接触层6、主体层7以及电镀层8构成,无油润滑层6位于主体层7的内部,电镀层8位于主体层8的外部。无油润滑接触层5的厚度为0.01-0.30毫米间,它由聚四氟乙烯以及球形青铜料制作;主体层7为钢材料制作;电镀层8为铜、锡等多种防腐蚀的电镀层,以适应不同环境中的安全使用。
权利要求1.机动车车门铰链,它由可与车体门框相连接的座(1)、可与车门相连接的小件(2)、固定在小件(2)上的轴套以及连接小件(2)及座(1)的转动轴(3)组成,其特征在于它的固定在小件(2)上的轴套为复合结构的无油润滑轴套(5),无油润滑轴套(5)外侧的小件(2)上设有加强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车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结构的无油润滑轴套(5)由无油润滑接触层(6)、主体层(7)以及电镀层(8)构成,无油润滑层(6)位于主体层(7)的内部,电镀层(8)位于主体层(7)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车门铰链,其特征在于无油润滑接触层(6)的厚度为0.01-0.30毫米间。
专利摘要机动车车门铰链涉及连接车体门框与车门的冲压件铰链,它由可与车体门框相连接的座、可与车门相连接的小件、固定在小件上的复合结构的无油润滑轴套以及连接小件及座的转动轴组成,无油润滑轴套外侧的小件上设有加强管。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的纵向和横向负荷强度远大于QC/585-1999标准,即纵向负荷远大于111113.2牛顿,横向负荷远大于8898.4牛顿;轴套与转动轴间可达到无间隙配合,摩擦系数小,运动中能形成转移膜,有效地保护了转动轴,不会产生抱轴现象;具有良好的顺应性、一定的减震吸震性,降低了使用时门开关的噪音;可降低对转动轴的要求,转动轴可以使用不淬火轴,降低了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E05D5/10GK2651392SQ0327783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4日
发明者王洪波 申请人:王洪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