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窗框的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84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门窗框的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窗框加强结构,用于对汽车车门的车门窗框的安装部进行加强。
背景技术
构成汽车车门的车门主体由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组成,开/关车门开口部的车门玻璃可以升降地安装在车门主体上。车门玻璃由构成窗框部的车门窗框引导。车门窗框的前框部的下部和后框部的下部通过托架固定在车门内板上。关于车门窗框的安装,为了确保车门窗框部具有足够的刚性以承受车门开/关时的震动或车辆行驶时的车门玻璃的震动,一直在不断地提出各种结构。(例如,参考日本专利文献1)汽车车门由于受到设计及确保车内乘坐性等因素的制约,其车门窗框下部和内板之间的间隙未必是对安装有利的设计。因此,连接车门窗框的下部和内板的托架的形状是与间隙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且只能是最小限度的尺寸的设计,对于车门开/关时或车辆行驶时的由车门玻璃震动而导致的车门窗框的震动而充分提高车门窗框安装部的可靠性和刚性是有难度的。日本特开平6-2979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窗框的加强结构,对于开/关车门时或车辆行驶时的由车门玻璃震动而导致的车门窗框的震动,该加强结构可以提高车门窗框安装部的可靠性和刚性。
根据为达到上述目的的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的车门窗框加强结构包括车门主体,其由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构成;车门窗框,其形成车门玻璃的窗框部;第一托架,其一端与车门窗框的后侧下端相连,其另一端的背面侧连接在车门内板的车宽方向的端面上;及,第二托架,沿第一托架的背面侧配置,与第一托架一起被连接于内板上。
而且,根据第二方面的本发明,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车门窗框加强结构中,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车门冲击梁被固定于车门主体内部的车门内板;第二托架是用于将车门冲击梁固定于所述车门内板的托架。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本发明中,包括第一托架,其一端连接于车门窗框的后侧下端,另一端的背面侧连接于车门内板车宽方向的端面;及,第二托架,沿第一托架的背面侧配置,与第一托架一起被连接于内板。所以,第一托架的背面侧由第二托架支撑,对于开/关车门时或车辆行驶时的由车门玻璃震动而导致的车门窗框的震动,可以提高车门窗框安装部的可靠性和刚性。
关于根据第二方面的本发明,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车门窗框加强结构中,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配置的车门冲击梁被固定于车门主体内部的车门内板,第二托架是用于将车门冲击梁固定于车门内板上的托架,所以不增加部件数量就可提高车门窗框的安装部的可靠性和刚性。


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门窗框加强结构的车门主体侧视图;图2是图1中的箭头II部的详细图;图3是图1中的沿III-III线的截面图;图4是图3中的托架结合部的立体图;及图5是第二托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门窗框加强结构的车门主体的侧面;图2示出图1中的箭头II部的详细图;图3示出图1中的沿III-III线的截面图;图4示出图3中的托架结合部的立体图;及,图5示出第二托架的立体图。而且,图1所示车门主体是副司机座位侧的车门主体,图1的状态是将车门外板拆卸后所呈状态的副司机座位侧的侧视图(从车外侧看到的状态)。
如图1、图3所示,车辆31的副司机座位侧的车门主体1由车门内板2和车门外板3构成(图1中省略了车门外板)。该车门主体1安装于未作图示的车辆副司机座位一侧。在车门主体1上具有车门窗框32,车门窗框32其前框部4固定于车门主体1的内部,同时,后框部5固定在车门主体1的内部。
车门窗框32的前框部4的上方部分和后框部5的上方部分通过上框部6而连接,在由车门窗框32形成的开口部7内安装有可自如升降的车门玻璃8,通过车门玻璃8的升降来开/关副司机座位侧的车窗。
在车门窗框32的前框部4上装有前导轨9,其向下方延伸、并引导车门玻璃8的在车辆前方侧的升降;前导轨9的下部固定在车门主体1的内部。如图1、图2所示,后导轨10的上端部嵌合在后框部5的下部,如图1所示,后导轨10的下端部通过托架11固定在车门内板2上。
如图1、图3所示,在车门主体1的内部配置有沿汽车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车门冲击梁12,车门冲击梁12的前端由前托架42固定在车门内板2上。车门冲击梁12的后端通过将后导轨10的下端部固定在车门内板2上的托架11固定在车门内板2上。而且,图3中的符号中,13是将车门玻璃8保持在后导轨10上的压缝条。
根据图3至图5来说明托架11的结构。
第一托架21固定在后导轨10的下端部的保持车门玻璃8的部位的对面侧的面上。第一托架21由螺栓22固定连接在车门内板2上。即,第一托架21形成凸状的截面形状,平面部21a被固定在后导轨10上,在作为背面的凸部的面21b上设置有安装孔21c,并通过螺栓22将其固定连接在车门内板2上。
车门冲击梁12的后端通过构成托架11的第二托架23固定在车内板2上。即,第二托架23具有主体部24,用于固定车门冲击梁12,同时其还具有安装到车门内板2的安装面24a。并且,设有安装面部25,其延续主体部24,沿第一托架21的凸部的面21b一侧延伸配置。安装面部25夹在第一托架21的凸部的面21b和车门内板2之间,与面21b上的安装孔21c对应形成安装孔25a。
第二托架23其安装面24a固定在车门内板2上,其安装面部25夹在第一托架21的凸部面21b和车门内板2之间,与面21b进行面接触(保持第一托架21的背面),用螺栓22将安装孔21c及安装孔25a固定连接(一同连接)在车门内板2上。
因此,通过第二托架23支撑第一托架21背面的凸部的面21b,该第一托架21用于保持后导轨10的下端部,对于车门主体1开/关时及车辆行驶时的由车门玻璃8震动所导致的车门窗框32的震动,可以提高车门窗框32(后导轨10)的安装部的可靠性和刚性。
而且,第二托架23是用于将车门冲击梁12固定在车门内板2上的托架,所以,不增加部件数量就能够加强车门窗框32(后导轨10)上的安装部的可靠性和刚性。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由用于将车门冲击梁12固定在车门内板2上的托架构成第二托架23。但是,只要是支撑作为第一托架21背面的凸部的面21b的结构,既能使用专用托架,也能使用用于固定其它部件的托架。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能够应用于车门窗框加强结构的产业领域,加强车辆车门的窗框的安装部。
符号说明1 车门主体2 车门内板3 车门外板4 前框部5 后框部6 上框部7 开口部8 车门玻璃9 前导轨10 后导轨11 托架12 车门冲击梁21 第一托架22 螺栓23 第二托架32 车门窗框
权利要求
1.一种车门窗框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主体,其包括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车门窗框,其形成车门玻璃的窗框部;第一托架,其一端连接于所述车门窗框的后侧下端,另一端的背面侧连接于所述车门内板的车宽方向的端面上;及第二托架,沿所述第一托架的背面侧配置,与第一托架一起连接于所述内板上。
2.一种车门窗框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窗框加强结构中,沿车辆的前后方向配置的车门冲击梁被固定在所述车门主体内部的所述车门内板上;所述第二托架是用于将所述车门冲击梁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上的托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窗框加强结构,可以提高后导轨(10)的安装部的可靠性及刚性。在该结构中,通过第二托架(23)支撑第一托架(21)的背面的凸部的面(21b),其中,第一托架(21)保持后导轨(10)的下端部,用将车门冲击梁(12)固定在车门内板(2)上的托架构成第二托架(23),不增加部件数量就可提高车门窗框(32)(后导轨(10))的安装部的可靠性和刚性。
文档编号E06B3/04GK1673481SQ20051005683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2日
发明者松本诚也 申请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