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06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属于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安装于支撑架内用于实现启闭锁功能的止动爪、旋转卡板,止动爪的顶部设有呈弯钩状的过渡阻挡结构,旋转卡板的顶部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配合使用的阻挡结构,止动爪、旋转卡板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实现复位功能的复位机构。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能实现多平台通用,从内部操作两次即可方便快捷的打开汽车发罩锁。
【专利说明】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属于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发动机罩锁目前产品多为非平台化设计,结构包含上下锁、主副锁一体等类型,但无论哪种类型都会因车型变动,机盖钣金调整而更改二级锁开启部位结构,以适应钣金空间变化,方便开启。产品开发时对于变化点均需新开发零件、往往出现许多类同件,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以避免错件、混件问题。这些新增设计、开发及生产、管理均增加了产品成本。就操作来说在车内拉动开启,再走出驾驶室在车外也需要手抬机盖,查找手柄的位置进行二次开启,增加顾客的操作不便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上述传统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结构的不足,改变传统操作方式,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实现多平台通用,从内部操作两次即可方便快捷的打开汽车发罩锁的双拉开启结构。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安装于支撑架I内用于实现启闭锁功能的止动爪2、旋转卡板3,止动爪2的顶部设有呈弯钩状的过渡阻挡结构9,旋转卡板3的顶部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9配合使用的阻挡结构12,止动爪2、旋转卡板3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实现复位功能的复位机构。
[0006]所述止动爪2以及旋转卡板3分别通过止动爪铆钉6、卡板铆钉8铆接于支撑架I上,止动爪扭簧5、卡板扭簧4分别套设于止动爪铆钉6、卡板铆钉8外部,止动爪扭簧5 —端固定于支撑架I上,另一端固定于止动爪2上,卡板扭簧4 一端固定于旋转卡板3上,另一端固定于支撑架I上;
[0007]所述止动爪2及旋转卡板3的上方设有用于实现限位功能以及用于增加发动机罩盖锁整体强度的盖板7,盖板7上设有用于在止动爪2开启时起限位作用的折弯翻起结构17以及两个铆接孔;
[0008]所述止动爪2的顶部设有呈弯钩状的过渡阻挡结构9、中间部位设有啮合凸起10、底部设有用于挂拉线的挂接面11;
[0009]所述旋转卡板3的顶部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9配合使用的阻挡结构12、用于固定卡板扭簧4的凸起结构16、在开锁后起限位作用的限位凸起15,旋转卡板3的左侧设有与啮合凸起10配合使用的一级锁啮合凸起13以及二级锁啮合凸起14 ;
[0010]所述复位机构为分别安装于止动爪2、旋转卡板3上的止动爪扭簧5、卡板扭簧4。
[0011] 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通过全新设计双拉开启机构,通过零件旋转卡板、止动爪实现两次啮合,止动爪所设的过渡阻挡结构能够在第一次解锁后与旋转卡板的阻挡结构匹配,来阻挡旋转卡板继续转动,确保旋转卡板、止动爪二次啮合,本发明通过全新设计的止动爪、旋转卡板转动过程的配合,提供一种全新操作方式,在车内部操作两次即可方便快捷的打开发动机罩盖,可实现发动机罩盖锁标准化,适应多种汽车平台,在推广使用过程无需增加零件,降低了开发及管理成本,同时结构简单轻便,符合目前汽车开发对产品平台化、高性能、低重量、低成本的开发理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发明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的结构不意图;
[0013]图2:本发明止动爪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本发明旋转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本发明一次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本发明一次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本发明二次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本发明二次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本发明完全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9:本发明过渡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2]本实施例的一种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包括支撑架1、止动爪2、旋转卡板3、卡板扭簧4、止动爪扭簧5、止动爪铆钉6、盖板7、卡板铆钉8。其中,止动爪2的顶部设有呈弯钩状的过渡阻挡结构9、中间部位设有啮合凸起10、底部设有用于挂拉线的挂接面11 ;旋转卡板3的顶部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9配合使用的阻挡结构12、用于固定卡板扭簧4的凸起结构16、在开锁后起限位作用的限位凸起15,旋转卡板3的左侧设有与啮合凸起10配合使用的一级锁啮合凸起13以及二级锁啮合凸起14。
[0023]安装关系:卡板铆钉8穿过盖板7将旋转卡板3铆接在支撑架I上;将卡板扭簧4安装到卡板铆钉8上,卡板铆钉8非铆接端对卡板扭簧4起到旋转支撑作用,卡板扭簧4 一端固定于支撑架1,另一端固定在旋转卡板3凸起结构处;止动爪铆钉6穿过盖板7将止动爪2铆接在支撑架I上;将止动爪扭簧5安装到止动爪铆钉6上,止动爪铆钉6非铆接端对止动爪扭簧5起到旋转支撑作用,止动爪扭簧5 —端固定于支撑架1,另一端固定在止动爪2处。旋转卡板3上设有凸起结构16在开锁时能够与支撑架I配合起到旋转卡板3的限位作用;止动爪2在开启时依靠盖板7向下的折弯翻起结构17起到限位作用,锁闭后止动爪2与支撑架I接触限位,旋转卡板3在卡板扭簧4的作用下绕卡板铆钉8顺畅转动;止动爪2在止动爪扭簧5的作用下可绕止动爪铆钉6顺畅转动。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由发罩锁从锁止状态开启,可通过拉动拉线拉动止动爪2开启,第一次拉动拉线,此时主锁开启副锁锁闭;拉线回位后,第二次拉动拉线,副锁开启,此时发动机罩盖可自由开启。
[0024]工作过程:关闭汽车发动机罩盖时,锁销落下先接触旋转卡板3啮合部位,旋转卡板3受机盖锁闭力转动,旋转卡板3转动过程中与止动爪2接触迫使止动爪2绕止动爪轴6向开启方向旋转,旋转卡板3接触止动爪2并滑动下行,至旋转卡板3 二级锁啮合凸起14与止动爪2的啮合凸起10啮合,此时止动爪2在此过程中受止动爪扭簧5回位力影响回转,但受机盖锁闭力作用,旋转卡板3继续旋转下行直至一级锁啮合凸起13与止动爪2的啮合凸起10受止动爪扭簧5回位力啮合,主锁锁闭后旋转卡板2可继续旋转一段后回位完成锁闭过程。
[0025]发动机罩盖开启,通过两次拉动开启拉线开启,过程:在驾驶室内第一次拉动发动机罩锁开启手柄,手柄拉线端使止动爪2绕止动爪铆钉6旋转,止动爪2与旋转卡板3的一级锁啮合关系脱开,旋转卡板3在旋转卡板扭簧4作用下推动锁销弹起,一级锁弹起一定高度后,旋转卡板3上所设的阻挡结构12与止动爪2上所设的过渡阻挡结构9相配合,阻挡旋转卡3板继续旋转,确保止动爪2受止动爪扭簧5反力回位,旋转卡板3 二级锁啮合凸起
14与止动爪2的啮合凸起10顺利啮合;当二次拉动开启手柄,手柄拉线端再次拉动止动爪
2,止动爪2绕止动爪铆钉6旋转,使止动爪2与旋转卡板3的二级锁啮合关系脱开,旋转卡板3在旋转卡板扭簧4作用下继续推动锁销弹起,旋转卡板3的限位凸起15与支撑架I接触停止转动;此时发动机罩盖可自由开启。
[0026]本发明的上述工作工程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支撑架(1)内用于实现启闭锁功能的止动爪(2)、旋转卡板(3),止动爪(2)的顶部设有呈弯钩状的过渡阻挡结构(9),旋转卡板(3)的顶部设有与过渡阻挡结构(9)配合使用的阻挡结构(12),止动爪(2)、旋转卡板(3)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实现复位功能的复位机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爪⑵以及旋转卡板⑶分别通过止动爪铆钉(6)、卡板铆钉⑶铆接于支撑架⑴上,止动爪扭簧(5)、卡板扭簧(4)分别套设于止动爪铆钉(6)、卡板铆钉(8)外部,止动爪扭簧(5)一端固定于支撑架(1)上,另一端固定于止动爪(2)上,卡板扭簧(4) 一端固定于旋转卡板(3)上,另一端固定于支撑架(1)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爪(2)及旋转卡板(3)的上方设有用于实现限位功能以及用于增加发动机罩盖锁整体强度的盖板(7),盖板(7)上设有用于在止动爪(2)开启时起限位作用的折弯翻起结构(17)以及两个铆接孔。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爪(2)的中间部位设有啮合凸起(10)、底部设有用于挂拉线的挂接面(U)。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卡板(3)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卡板扭簧(4)的凸起结构(16)、在开锁后起限位作用的限位凸起(15),旋转卡板(3)的左侧设有与啮合凸起(10)配合使用的一级锁啮合凸起(13)以及二级锁啮合凸起(14)。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罩盖锁的双拉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为分别安装于止动爪(2)、旋转卡板(3)上的止动爪扭簧(5)、卡板扭簧(4)。
【文档编号】E05B83/24GK103953235SQ201410200418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付维诺, 宋连和, 赵振龙, 于丽英, 苑桂娜, 张锡祥, 张玉玺, 王文, 宫海涛, 孙京亮, 权英涛, 毕建启 申请人:烟台三环锁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