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建筑粒料绿色制备工程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061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地形建筑粒料绿色制备工程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全地形建筑粒料绿色制备工程车,它包括全地形轮式底盘,底盘前端下部设有车轮,底盘前端上部设有操作室,后端下部设有液压支脚,后端上部设有箱体式工作间,箱体式工作间包括上部破碎车间和下部筛分车间,上部破碎车间和下部筛分车间中间通过操作平台隔开,破碎车间内设有进料斗、破碎设备装置、供水设备装置和第一微喷雾装置;筛分车间内设有筛分设备装置、电气控制装置、废水处理装置、第二微喷雾装置、活动溜槽和发电机装置。本发明通过在国产全地形轮式底盘上的布置中小型破碎、筛分装置及相应的设备装置,参照砂石骨料生产流程,将建筑垃圾如混凝土、砖瓦等经过破碎、筛选,实现就地加工、就地回收,变废为“宝”的零排放。
【专利说明】一种全地形建筑粒料绿色制备工程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使用不同的路况情况、在施工公路受阻、障碍物的条件下、生产强度稳定、耐久性高全地形建筑粒料绿色制备工程车。
【背景技术】
[0002]在路况不好或无路的山区进行公路、铁路工程施工时候,现有的工程车无法进入。为了施工往往需要先修筑道路,这样既费时费力,又会大大的增加对土地的占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全地形建筑粒料绿色制备工程车,它能解决旧城改造或混凝土道路翻修等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可实现废料的再利用;同样地适应公路、铁路全地形施工法的需要,以满足公路、铁路工程施工的需要,减少公路、铁路施工便道修筑过程中对土地的占用。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地形建筑粒料绿色制备工程车,它包括国产全地形轮式太脱拉底盘,底盘前端下部设有车轮,底盘前端上部设有操作室,底盘后端下部设有液压支脚,底盘后端上部设有箱体式工作间,箱体式工作间包括上部破碎车间和下部筛分车间,上部破碎车间和下部筛分车间上下位置设置,中间通过操作平台隔开,所述的破碎车间内设有进料斗、破碎设备装置、供水设备装置和第一微喷雾装置;筛分车间内设有筛分设备装置、电气控制装置、废水处理装置、第二微喷雾装置、活动溜槽和发电机装置。
[0005]上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和供水设备装置连接,用于废水循环利用。
[0006]本发明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国产全地形轮式太脱拉底盘上的布置中小型破碎、筛分装置及相应的设备装置,参照砂石骨料生产流程,将建筑垃圾如混凝土、砖瓦等经过破碎、筛选,实现就地加工、就地回收,变废为“宝”的零排放,并用于制做砌块、砖及墙板,使建筑垃圾得到有效的回收再利用;可轻便、灵活应用于公路、铁路、旧城区改选等工程建设粒料现场制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箱体式工作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2所示一种全地形建筑粒料绿色制备工程车,它包括国产全地形轮式太脱拉底盘1,底盘前端下部设有车轮18,底盘前端上部设有操作室15,底盘后端下部设有液压支脚3,底盘后端上部设有箱体式工作间2,箱体式工作间包括上部破碎车间4和下部筛分车间5,上部破碎车间和下部筛分车间上下位置设置,中间通过操作平台6隔开,所述的破碎车间内设有进料斗7、破碎设备装置8、供水设备装置9和第一微喷雾装置10 ;筛分车间内设有筛分设备装置11、电气控制装置12、废水处理装置13、第二微喷雾装置14、活动溜槽16和发电机装置17。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和供水设备装置连接,用于废水循环利用。
[001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建设粒料采用干法生产。工程车工作时启动液压控制系统使支脚3打开支撑固定于地面,利用设置在箱体式工作间2内的发电机装置17和电气控制装置12或者采用外接电源通过电气控制装置12进行设备控制。工作间2布置于国产全地形轮式太脱拉底盘上。对设备的控制在操作室15内进行。进行建设粒料绿色制备时,建筑垃圾由装载设备装载至进料斗7中,粒料经破碎设备装置8破碎至筛分设备装置11检查分级,最后由活动溜槽16分别实现成品的出料分级工作。
[0011]在破碎环节可以通过调整破碎设备装置8的破碎开口,实现破碎不同直径的粒料;在筛分环节可通过更换筛分设备装置11筛面实现不同直径粒料的筛选。箱体式工作间2整体采用密闭隔音材料,粉尘处理由供水设备装置9通过管道由第一微喷雾装置10和第二微喷雾装置14分别实现除尘,由此产生的废水汇积到筛分设备装置11底部,由废水处理装置13收集处理后到供水设备装置9中再循环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全地形建筑粒料绿色制备工程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国产全地形轮式太脱拉底盘(I),底盘前端下部设有车轮(18),底盘前端上部设有操作室(15),底盘后端下部设有液压支脚(3),底盘后端上部设有箱体式工作间(2),箱体式工作间包括上部破碎车间(4)和下部筛分车间(5),上部破碎车间和下部筛分车间上下位置设置,中间通过操作平台(6)隔开,所述的破碎车间内设有进料斗(7)、破碎设备装置(8)、供水设备装置(9)和第一微喷雾装置(10);筛分车间内设有筛分设备装置(11)、电气控制装置(12)、废水处理装置(13)、第二微喷雾装置(14)、活动溜槽(16)和发电机装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建筑粒料绿色制备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和供水设备装置连接,用于废水循环利用。
【文档编号】E01C19/02GK103526669SQ201210233691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7日
【发明者】周厚贵, 付俊雄, 王章忠, 刘嫦, 兰芳, 谢建明, 张海艳 申请人: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