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88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加工用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在柔性电路板(英文缩写为FPC)的加工过程中,需通过模具按工艺要求在柔性线 路板上冲设孔,以冲设的定位孔为例,可为后续工序提供定位基准。模具包括彼此组合使用的上模和下模,对此业界称为组合模。已有技术中通常将上模与冲压机的上模架固定,而将下模与冲压机的压机平台(也称工作平台)固定,并且确保上、下模彼此对应。上述将上、下模分别与上模架及压机平台固定虽然可以充分保障冲压机在工作过程中避免上模和/或下模出现位移情形,但是存在换模麻烦、工人的作业强度大并且换模效率低下的欠缺,因为当要更换组合模时,先要将上模从上模架上卸离,并且将下模从压机平台卸离,而后将新启用的上模与上模架固定并且将新启用的下模与压机平台固定。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然而在已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弥补前述欠缺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企业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换模的便捷性、有利于提高换模作业效率和有益于减轻工人的换模作业强度和有便于对上、下模抓捏的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所述的组合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冲压机包括压机平台、设置在压机平台上的下模架和通过一组导柱以腾空状态对应于所述压机平台的上方的并且与冲压机的作用缸柱固定连接的上模架,其中所述的上模设在上模架上,而所述的下模设在下模架上,并且上、下模彼此对应,特点是在所述的下模架上并且朝向上模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一下模抽屉机构,在所述的上模架上并且朝向所述下模架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一上模抽屉机构,该上模抽屉机构与下模抽屉机构相对应,所述的上模与上模抽屉机构相配合,而所述的下模与下模抽屉机构相配合,其中在所述的下模上并且朝向所述下模导轨槽的所述开口端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下模拉手;在所述的上模上并且朝向所述上模导轨槽的所述开口端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上模拉手。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模抽屉机构包括一对既彼此间隔又相互并行的并且各构成有一下模导轨槽的下模导轨和一第一后挡板,一对下模导轨与所述下模架朝向所述上模架的一侧的表面固定,第一后挡板的一端与一对下模导轨中的其中一根下模导轨的末端固定,而另一端与一对下模导轨中的另一根下模导轨的末端固定,藉由第一后挡板将一对下模导轨的所述下模导轨槽的末端端口封堵,而一对下模导轨槽的前端构成为开口端;所述的上模抽屉机构包括一对既彼此间隔又相互并行的并且各构成有一上模导轨槽的上模导轨和一第二后挡板,一对上模导轨与所述上模架朝向所述下模架的一侧的表面固定,第二后挡板的一端与一对上模导轨中的其中一根上模导轨的末端固定,而另一端与一对上模导轨中的另一根上模导轨的末端固定,藉由该第二后挡板将一对上模导轨的所述上模导轨槽的末端端口封堵,而一对上模导轨槽的前端构成为开口端,所述的下模自所述的一对下模导轨槽的所述开口端插入一对下模导轨之间并且与下模导轨槽滑动配合,所述的上模自所述的一对上模导轨槽的所述开口端插入一对上模导轨之间并且与上模导轨槽滑动配合。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下模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下模导轨的下模导轨槽的所述开口端的位置各设置有一下模限位块,而在所述的上模架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一对上模导轨的上模导轨槽的所述开口端的位置各设置一上模限位块。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下模导轨和一对上模导轨的横截面形状均呈L形。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下模导轨和一对上模导轨的横截面形状均呈U形。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压机平台上开设有一自压机平台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螺钉移动槽,所述的下模架的两端各配设有一固定脚,该固定脚通过螺钉在对应于所述螺钉移动槽的位置与压机平台固定并且由螺母限定。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螺钉移动槽的横截面形状呈T字形,所述的螺钉为T型螺钉。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导柱的数量为四根,并且呈口字形分布,各导柱的底端与所述的下模架固定,而上端通过导套与所述上模架滑动配合,导套与上模架固定,其中,在各导柱设置有缓冲件。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缓冲件为弹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下模架上设置了供安装下模的下模抽屉机构,并且在上模架上设置了供安装上模的上模抽屉机构,因此当要更换上、下模时,只要以抽屉般的效应将上、下模分别从上、下模抽屉机构上抽出即可,从而既有助于保障换模的便捷性,又有利于提高换模效率,还有益于减轻工人换模时的作业强度;由于在上、下模上分别设置了上、下模拉手,因而可便于操作者抓捏。


图I为本发明的组装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实施例
请参见图1,给出了上模I和下模2,在上模I处于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结构形式并不受到图示限制的上模拉手11,而在下模2处于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结构形式不受图示制约的下模拉手21。上、下模拉手11、21在本实施例中为一拉把或称拉襻结构,但也可以为葫芦头形状的捏把。给出了冲压机的压机平台3、上模架5和下模架4,在压机平台3上并且位于宽度方向的居中位置开设有自压机平台3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一螺钉移动槽31,该螺钉移动槽31的横截面形状呈英文字母的T字形,更确切地讲呈倒置180°的T字形。下模架4的两端各配设有一固定脚42 (也可称压脚),优选地,固定脚42的形状呈7字形或称L形,通 过螺钉421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螺钉移动槽31的位置与压机平台3固定,并且由螺母4211限定,也就是将螺母4211旋配于螺钉42探出固定脚42的端部。上模架5通过一组数量为四根的导柱51以腾空状态对应于下模架4的上方,由图所示,一组导柱51的下端即底端与下模架4固定,而上端通过导套511与上模架5滑动配合,导套511固定在上模架5的角部的导套孔内,并且在导柱51上套设有由弹簧充任的缓冲件512。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下模架4朝向上模架5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一下模抽屉机构6,同样,在上模架5朝向下模架4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一上模抽屉机构7,上、下模抽屉机构7、6彼此对应。前述的上模I可插拔地与上模抽屉机构7相配合,同样,前述的下模2可插拔地与下模抽屉机构6相配合。前述的下模抽屉机构6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一对下模导轨61和一第一后挡板62,一对下模导轨61既彼此间隔又相互并行,间隔的距离与下模2的宽度相适应,并且各下模导轨61构成有一下模导轨槽611,一对下模导轨槽611彼此对应(处于面对面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一对下模导轨61的横截面形状呈L形,但也可以为横截面形状呈偏转90°的U字形。一对下模导轨61可由第一固定螺钉612与下模架4固定。第一后挡板62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螺钉621与前述的一对下模导轨61中的其中一根下模导轨61的末端端部固定,而另一端同样通过第二固定螺钉621与一对下模导轨61中的另一根下模导轨61的末端端部固定,藉由第一后挡板62而将一对下模导轨61的下模导轨槽611的末端端口(也可称后端端口)部位封堵,而一对下模导轨61的下模导轨槽611的前端端口构成为开口端,所谓的开口端是指不封闭的一端(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即朝向操作者的一端)。当图示的下模2自开口端插入一对下模导轨61之间后,便与一对下模导轨61的下模导轨槽611滑动配合。下模2循着下模导轨槽611推入,当其触及第一后挡板62时,则表明推入到位。为了防止在工作过程中下模2自下模导轨槽611向外游动,因此在下模架4上并且在对应于一对下模导轨61的下模导轨槽611的前述的开口端的位置各用第三固定螺钉411固定有一下模限位块41。当下模2与一对下模导轨61配合后,即插入于一对下模导轨槽611后,便由下模限位块41对其端面限定(图2示)。请继续见图1,前述的上模抽屉机构7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一对上模导轨71和一第二后挡板72,一对上模导轨71既彼此间隔又相互并行,并且还与前述的一对下模导轨61相对应,一对上模导轨71的彼此间隔的距离应与上模I的宽度相适配,并且各上模导轨71用第四固定螺钉712与上模架5固定。一对上模导轨71的横截面形状如同对下模导轨61的描述。第二后挡板72的一端与一对上模导轨71中的其中一根上模导轨71的末端端部固定,而另一端与一对上模导轨71中的另一根上模导轨71的末端端部固定,藉由第二后挡板72而将一对上模导轨71的上模导轨槽711的末端端口部位封堵,而一对上模导轨71的上模导轨槽711的 前端端口构成为开口端,开口端的概念是指不封闭端。当图示的上模I自开口端插入一对上模导轨71之间后,便与一对上模导轨71的上模导轨槽711滑动配合。上模I循着上模导轨槽711推入,当其触及第二后挡板72时,则表明推入到位。为了防止上模I在工作过程中自上模导轨槽711向外游动,因此在上模架5上并且在对应于一对上模导轨71的上模导轨槽711的前述开口端的位置各用第五固定螺钉521固定有一上模限位块52。当上模I与一对上模导轨7配合后,即插入于一对上模导轨槽711后,便由上模限位块52对其端面限定(图2示)。应用例
请参见图2,在使用时,上模架5通过其上的上模架柄53与冲压机的作用缸固定连接,作用缸既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油缸。将上模I与上模抽屉机构7的一对上模导轨71配合,并且由上模限位块52限位。将下模2与下模抽屉机构6的一对下模导轨61配合,并且由下模限位块41限位。在冲压机的工作下,使上模架5连同上模I下行,配合设置在下模架4上的下模2对位于下模2上的柔性电路板冲设工艺要求的孔。当要更换上模I时,先旋松第五固定螺钉521,解除上模限位块52对上模I的限位,手握上模拉手11将上模I拉出一对上模导轨槽711,将新启用的上模I装入;当要更换下模2时,先旋松第三固定螺钉411,解除下模限位块41对下模2的限位,手握下模拉手21将下模2拉出一对下模导轨槽611,将新启用的下模2装入。由上述说明可知,相对于已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上、下模1、2更换快捷高效并且可以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的处长。
权利要求
1.一种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所述的组合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所述的冲压机包括压机平台(3)、设置在压机平台(3)上的下模架(4)和通过ー组导柱(51)以腾空状态对应于所述压机平台(3)的上方的并且与冲压机的作用缸柱固定连接的上模架(5),其中所述的上模(I)设在上模架(5)上,而所述的下模(2)设在下模架(4)上,并且上、下模(1、2)彼此对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模架(4)上并且朝向上模架(5)的ー侧表面设置有一下模抽屉机构出),在所述的上模架(5)上并且朝向所述下模架(4)的ー侧的表面设置有一上模抽屉机构(7),该上模抽屉机构(7)与下模抽屉机构(6)相对应,所述的上模(I)与上模抽屉机构(7)相配合,而所述的下模(2)与下模抽屉机构(6)相配合,其中在所述的下模(2)上并且朝向所述下模导轨槽(611)的所述开ロ端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下模拉手(21);在所述的上模(I)上并且朝向所述上模导轨槽(711)的所述开ロ端的一端的端面上固定有一上模拉手(1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抽屉机构(6)包括ー对既彼此间隔又相互并行的并且各构成有一下模导轨槽¢11)的下模导轨¢1)和一第一后挡板(62),ー对下模导轨¢1)与所述下模架(4)朝向所述上模架(5)的ー侧的表面固定,第一后挡板¢2)的一端与ー对下模导轨¢1)中的其中一根下模导轨(61)的末端固定,而另一端与ー对下模导轨(61)中的另ー根下模导轨(61)的末端固定,藉由第一后挡板¢2)将ー对下模导轨¢1)的所述下模导轨槽(611)的末端端ロ封堵,而ー对下模导轨槽(611)的前端构成为开ロ端;所述的上模抽屉机构(7)包括ー对既彼此间隔又相互并行的并且各构成有ー上模导轨槽(711)的上模导轨(71)和一第二后挡板(72),ー对上模导轨(71)与所述上模架(5)朝向所述下模架(4)的一侧的表面固定,第二后挡板(72)的一端与ー对上模导轨(71)中的其中一根上模导轨(71)的末端固定,而另一端与ー对上模导轨(71)中的另ー根上模导轨(71)的末端固定,藉由该第二后挡板(72)将ー对上模导轨(71)的所述上模导轨槽(711)的末端端ロ封堵,而ー对上模导轨槽(711)的前端构成为开ロ端,所述的下模(2)自所述的一对下模导轨槽(11)的所述开ロ端插入ー对下模导轨¢1)之间并且与下模导轨槽(611)滑动配合,所述的上模(I)自所述的ー对上模导轨槽(711)的所述开ロ端插入ー对上模导轨(71)之间并且与上模导轨槽(711)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模架(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ー对下模导轨¢1)的下模导轨槽(611)的所述开ロ端的位置各设置有ー下模限位块(41),而在所述的上模架(5)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的ー对上模导轨(71)的上模导轨槽(711)的所述开ロ端的位置各设置ー上模限位块(5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ー对下模导轨¢1)和ー对上模导轨(71)的横截面形状均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ー对下模导轨¢1)和ー对上模导轨(71)的横截面形状均呈U形。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压机平台(3)上开设有一自压机平台(3)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螺钉移动槽(31),所述的下模架(4)的两端各配设有ー固定脚(42),该固定脚(42)通过螺钉(421)在对应于所述螺钉移动槽(31)的位置与压机平台(3)固定并且由螺母(4211)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钉移动槽(31)的横截面形状呈T字形,所述的螺钉(421)为T型螺钉。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加工用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导柱(51)的数量为四根,并且呈ロ字形分布,各导柱(51)的底端与所述的下模架(4)固定,而上端通过导套(511)与所述上模架(5)滑动配合,导套(511)与上模架(5)固定,其中,在各导柱(51)设置有缓冲件(5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件(512)为弹簧。
全文摘要
一种柔性电路板制作用的组合模具与冲压机的配合结构,属于电子产品加工用装备技术领域。组合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冲压机包括压机平台、下模架和对应于压机平台的上方的上模架,其中上模设在上模架上,而下模设在下模架上,并且彼此对应,在下模架上并且朝向上模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一下模抽屉机构,在上模架上并且朝向下模架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一上模抽屉机构,该上模抽屉机构与下模抽屉机构相对应,上模与上模抽屉机构相配合,而下模与下模抽屉机构相配合,在下模上固定有一下模拉手;在上模上固定有一上模拉手。优点由于下模架上设置了下模抽屉机构,并且在上模架上设置了上模抽屉机构,当要更换上、下模时,只要以抽屉般的效应将上、下模分别从上、下模抽屉机构上抽出即可,保障了换模的便捷性,提高了换模效率,减轻了工人作业强度;因设置了上、下模拉手,便于操作者抓捏。
文档编号B26F1/44GK102672758SQ20121014375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陆传生 申请人:苏州市飞莱克斯电路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