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槽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7698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槽调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涉及一种用于对纸张打槽位置进行调整的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快速、方便的调节打槽刀刀具位置的单工位打槽调整装置。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包括机身、支架,所述机身固定安装,所述支架与机身固定连接在一起,还包括调节手轮、伞轮、丝杠、导轨,所述调节手轮安装在支架上,所述伞轮组为一对,其中一个伞轮竖直布置,另外一个伞轮水平布置,所述竖直布置的伞轮和所述水平布置的伞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调节手轮和竖直布置的伞轮同轴传动,所述丝杠固定安装在水平布置的伞轮内,所述导轨的左侧上设置有带内螺纹的凸起,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所述凸起配合连接,所述导轨能够沿支架上下移动,所述导轨与打槽装置固定连接。
【专利说明】一种打槽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张的打槽调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对纸张打槽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铣刀的调整装置工位和打槽刀的调整装置的工位,两个工位是一体的,当需要对铣刀或打槽刀其中之一进行刀具的位置的调整时,两个工位就会相互干扰,即单独调整铣刀的位置时,同时会使打槽刀的位置发生变化,或者在单独调整打槽刀的位置时也会影响到铣刀位置的变化,从而需要重新对铣刀或打槽刀的位置进行重新调整,以满足加工要求,这样的重复操作使调整效率低并且调节起来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方便的调节打槽刀刀具位置的单工位打槽调整装置。
[0004]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包括机身、支架,所述机身固定安装,所述支架与机身固定连接在一起,还包括调节手轮、伞轮组、丝杠、导轨,所述调节手轮安装在支架上,所述伞轮组为一对,其中一个伞轮竖直布置,另外一个伞轮水平布置,所述竖直布置的伞轮和所述水平布置的伞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支架的左侧还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端安装有调节手轮,所述传动轴的右端设置有竖直布置的伞轮,所述调节手轮和竖直布置的伞轮同轴传动,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水平布置的伞轮固定安装,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竖直的导轨槽,所述导轨安装在导轨槽内,所述导轨能够沿导轨槽上下移动,所述导轨的左侧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凸起,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起配合连接,所述导轨右侧与打槽装置固定连接。
[0005]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其中所述调节手轮和竖直布置的伞轮之间安装有传动指示器,所述传动指示器能够显示出打槽的深度。
[0006]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机身与支架通过四组配套使用的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栓螺母分别安装在机身和支架上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处。
[0007]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其中所述配套使用的螺栓螺母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栓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支架后顶在机身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支架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压紧在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通孔、机身后用第二螺母固定。
[0008]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导轨槽燕尾槽,所述导轨为燕尾型导轨。
[0009]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中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调节手轮,所述调节手轮与竖直布置的伞轮同轴安装,调节手轮带动竖直布置的伞轮转动,所述竖直布置的伞轮与水平布置的伞轮啮合传动,所述水平布置的伞轮上安装有丝杠,水平布置的伞轮转动带动丝杠转动,导轨上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凸起,所述丝杠一端与凸起配合连接,丝杠转动带动凸起上下移动,所述凸起与导轨为一个整体,所述导轨与打槽装置固定连接,凸起上下移动带动导轨,导轨带动打槽装置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打槽装置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的调节,并且转动调节手轮非常方便,通过丝杠和凸起将调节手轮和伞轮的转动变为沿导轨方向的移动,就可随时调整打槽装置的高度,调节快速方便。
[0010]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中在调节手轮和伞轮之间安装有传动指示器,所述传动指示器能够显示出打槽的深度,方便利用数据监测,保证打槽的效果;所述机身和支架通过4组配套使用的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配套使用的螺栓螺母位于机身和支架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处,所述螺栓螺母是可调的,通过调整螺栓螺母能够随时调整打槽刀与机身的平行度,所述配套使用的螺栓螺母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栓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支架后顶在机身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支架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压紧在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通孔、机身后用第二螺母固定。在调整打槽装置与机身的平行度时,使一侧的螺栓螺母固定不动,调整另一侧的螺栓螺母,依次拧松第二螺母、第一螺母,转动第一螺栓,对两侧的支架高度进行微调,使第一螺栓下运动,因为第一螺栓的顶在机身的上表面上,因此当向下拧动第一螺栓时,第一螺栓不能向下移动,而支架与第一螺栓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栓拧动过程中产生的拧紧力使得支架向上移动,当支架移动至合适的高度时,再拧紧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进行锁紧固定;所述支架上开设有燕尾槽,为导轨的运行提供轨道,所述导轨为燕尾型导轨能够使导轨更好的与燕尾槽配合,避免在导轨运行过程中产生导轨晃动,影响打槽的精确度。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打槽调整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包括机身1、支架2、调节手轮3、伞轮组4、丝杠5、燕尾型导轨6、打槽刀7、配套使用的螺栓螺母8和螺母9,机身I固定安装,支架2与机身I通过配套使用的四组螺栓螺母8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架2的左侧还设置有传动轴14,调节手轮3通过传动轴14安装在支架2的左端面上,传动轴14的右端设置有竖直布置的伞轮41,调节手轮3和竖直布置的伞轮41同轴传动,伞轮组4为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伞轮竖直布置,另外一个伞轮水平布置,在竖直布置的伞轮41与调节手轮3之间还设置有同轴转动的传动显示器10,传动显示器10能够显示出打槽的深度,水平布置的伞轮42与竖直布置的伞轮41相啮合,水平布置的伞轮42内固定安装有丝杠5,当水平布置的伞轮42转动时带动丝杠5转动,丝杠5的左侧设置有凸起9,凸起9内开设有内螺纹,丝杠5转动时,凸起9通过与丝杠5相配合的螺纹绕丝杠5上下移动,支架2上还开设有燕尾槽11,燕尾槽11内安装有燕尾型导轨6,燕尾型导轨6与打槽装置12固定连接,凸起9上下移动时带动燕尾型导轨6上下移动,燕尾型导轨6带动打槽装置12上下移动。
[0016]机身和支架通过4组配套使用的螺栓螺母8固定连接在一起,配套使用的螺栓螺母8位于机身I和支架2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处,螺栓螺母是可调的,通过调整螺栓螺母能够随时调整打槽装置12与机身I的平行度,配套使用的螺栓螺母8包括第一螺栓81、第二螺栓82、第一螺母83和第二螺母84,第一螺栓81内部开设有通孔13,第二螺栓82安装在所述通孔13内,第一螺栓81与支架2为螺纹连接,第一螺栓81旋入支架2内并穿过支架2,继续转动第一螺栓81,使第一螺栓81穿出支架2—段距离后顶在机身I的上表面,用第一螺母83压紧在支架2的上表面上,进行固定,第二螺栓82依次穿过通孔13、机身I后用第二螺母84固定。
[0017]如图3所示,本发明打槽调整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顺时针转动调节手轮3,调节手轮3与竖直布置的伞轮41同轴安装,当调节手轮3顺时针转动时带动竖直布置的伞轮41也顺时针旋转,竖直布置的伞轮41与水平布置的伞轮42相互啮合,水平布置的伞轮42逆时针方向转动,丝杠5与水平布置的伞轮42固定安装,水平布置的伞轮42转动带动丝杠5同向转动,丝杠5与凸起9配合安装,丝杠5顺时针转动带动凸起9向上移动,凸起9带动燕尾型导轨6向上移动,燕尾型导轨6与打槽装置12固定安装,打槽装置12在燕尾型导轨6的带动下做向上的移动。
[0018]同理,当逆时针方向转动调节手轮3时,调节手轮3通过传动轴将运动传递给竖直布置的伞轮41,带动竖直布置的伞轮41逆时针转动,竖直布置的伞轮41通过齿轮啮合将运动传递给水平布置的伞轮42,水平布置的伞轮42带动丝杠5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凸起9绕丝杠5向下移动,凸起9带动燕尾型导轨6,燕尾型导轨6再将运动传递给打槽装置12,使打槽装置12实现向下的移动。
[0019]通过改变调节手轮3的转动方向和各个零件之间的运动的传递实现打槽装置12的上下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的调整。
[0020]初始位置时,第一螺栓81旋入支架2内并穿过支架2,继续转动第一螺栓81,使第一螺栓81穿出支架2 —段距离后顶在机身I的上表面,用第一螺母83压紧在支架2的上表面上,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螺栓82依次穿过通孔13、机身I后用第二螺母84固定。在调整打槽装置12与机身I的平行度时,对两侧的支架2高度差进行微调,使一侧的螺栓螺母固定不动,调整另一侧的螺栓螺母,依次拧松第二螺母84、第一螺母83,然后再转动第一螺栓81,使第一螺栓81下运动,因为第一螺栓81的顶在机身I的上表面上,因此当向下拧动第一螺栓81时,第一螺栓81不能向下移动,而支架2与第一螺栓81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栓81拧动过程中产生的拧紧力使得支架2向上移动,当支架2移动至合适的高度时,再拧紧第一螺母83和第二螺母84,进行锁紧固定。
[0021]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打槽调整装置,包括机身(I)、支架(2),所述支架(2)与机身(I)固定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手轮(3)、伞轮组(4)、丝杠(5)、导轨,所述调节手轮(3)安装在所述支架(2)上,所述伞轮组(4)为一对,其中一个伞轮竖直布置,另外一个伞轮水平布置,所述竖直布置的伞轮(41)和所述水平布置的伞轮(42)相互啮合传动,所述支架(2)的左侧还设置有传动轴(14),所述传动轴(14)的左端安装有调节手轮(3),所述传动轴(14)的右端设置有竖直布置的伞轮(41),所述调节手轮(3)和竖直布置的伞轮(41)同轴传动,所述丝杠(5)的一端与水平布置的伞轮(42)固定安装,所述支架(2)上开设有竖直的导轨槽,所述导轨安装在导轨槽内,所述导轨能够沿导轨槽上下移动,所述导轨的左侧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凸起(9),所述丝杠(5)的另一端与所述凸起(9)配合连接,所述导轨右侧与打槽装置(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轮(3)和竖直布置的伞轮(41)之间安装有传动指示器(10),所述传动指示器(10)能够显示出打槽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I)与支架(2)通过四组配套使用的螺栓螺母(8)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配套使用的螺栓螺母(8)分别安装在机身(I)和支架(2)上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套使用的螺栓螺母(8)包括第一螺栓(81)、第二螺栓(82)、第一螺母(83)和第二螺母(84),所述第一螺栓(81)上开设有通孔(13),所述第二螺栓(82)安装在所述通孔(13)内,所述第一螺栓(81)穿过支架(2)后顶在机身(I)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螺栓(81)与支架(2)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83)压紧在所述支架(2)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螺栓(82)依次穿过通孔(13)、机身(I)后用第二螺母(84)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槽为燕尾槽(12),所述导轨为燕尾型导轨(6)。
【文档编号】B26D7/26GK103624832SQ20131060289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莫有华, 汪元林 申请人:安徽华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