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打孔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6300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升降式打孔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打孔机,包括底架、升降机构及锁紧装置、冲击钻固定装置,其中:底架为三角形空间结构;升降机构中的升降杆为1~5节,第二节升降杆设置在第一节升降杆的内腔中,第三节升降杆设置在第二节升降杆的内腔中;在升降杆一侧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齿轮和棘轮安装在齿轮架上,摇把安装在齿轮轴上;棘轮与拉簧相连接的呈尖齿状一端顶紧在升降杆上设有的齿条上,其另一端设有扳动手柄;脚踏板的中间与固定支腿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节升降杆下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地调节打孔机的工作高度和所处位置,工作人员只需站在地面上操作即可实现高位打孔行为,操作方便安全卫生,劳动强度低,打孔效率高。
【专利说明】升降式打孔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升降式打孔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装修作业对屋顶面打孔时,需要工作人员站在脚手架、梯子或高凳上,仰着头,手举冲击钻进行高位作业;根据不同的打孔位置,需要经常移动脚手架、梯子或高凳到相应位置,工作人员反复地爬上爬下,很消耗体力,导致打孔很慢。存在不足是:不仅高位作业危险,存在不安全隐患,而且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打孔效率;另外,工作人员近距离直接受到粉尘污染,对身体健康不利,环境也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工作人员反复爬上爬下进行高位打孔作业的升降式打孔机,其根据打孔高度和不同位置,能够灵活地调节打孔机的工作高度和所处工作位置,工作人员只需站在地面上操作即可实现高位打孔行为,操作方便安全,移动快捷灵活,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打孔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设置有打孔时能够接受粉尘的吸尘罩总成,使工作人员远离粉尘污染,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卫生。
[0005]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升降式打孔机,包括底架、升降机构及锁紧装置、冲击钻固定装置,其中:
[0007]底架为三角形空间结构,该底架包括固定支腿、活动支腿、支腿连杆、插销、升降杆底座、万向轮,其中:在底架中心设有升降杆底座,两个活动支腿转动连接在升降杆底座上,一个固定支腿固定连接在升降杆底座上;在固定支腿和两个活动支腿之间分别由一支腿连杆相连接并由插销锁定;
[0008]升降机构包括脚踏板、托架轴、连接板、升降杆托架、多节升降杆、齿轮、齿轮架、摇把、棘轮、棘轮轴、拉簧、扳动手柄;其中:升降杆为I?5节,第二节升降杆设置在第一节升降杆的内腔中并能进行上下移动,第三节升降杆设置在第二节升降杆的内腔中并能进行上下移动;在每一节升降杆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齿条,该多个齿条分别单独与同一齿轮相啮合;齿轮通过齿轮轴安装在齿轮架的一侧面上,摇把的另一端与齿轮轴相配合;棘轮通过棘轮轴安装在齿轮架的一侧面上,棘轮的一端呈尖齿状且顶紧在升降杆上设有的齿条上,其另一端设有扳动手柄;棘轮呈尖齿状的一端还连接有拉簧的一端,该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齿轮架上;脚踏板的中间与固定支腿上的连接板形成转动连接,该脚踏板的另一端通过托架轴与升降杆托架形成转动连接;该升降杆托架固定在第一节升降杆的下端;
[0009]在第一节升降杆、第二节升降杆上分别设置有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手把、锁紧轴;其中:锁紧手把通过锁紧轴安装在升降杆上。
[0010]所述第一节升降杆、第二节升降杆和第三节升降杆的横断面均呈等腰三角形结构,上述三节升降杆均为带有沿长度方向开口的三角管,其设有开口的一侧面向外折弯伸出,并在其伸出部分的边缘设有齿条;上述三节升降杆套装在一起时,各节升降杆上的齿条都从上述开口中伸出于升降杆内腔外面且沿垂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0011]所述齿轮架呈方形板状结构,其一侧垂直面设有缺口,并套装在第一节升降杆或者第二节升降杆上。
[0012]所述齿轮架的一侧固定有齿轮架罩,该齿轮架罩与齿轮架组成一用于容纳齿轮、棘轮和拉簧的盒状内腔。
[0013]所述两个活动支腿和一个固定支腿的最下端分别安装有万向轮。
[0014]所述固定支腿上部的转折处安装有电控手把,该电控手把上设有冲击钻的控制开关。
[0015]所述V型块的上部设有V形敞口槽,在上述V形敞口槽面上设有防滑的多个凸起。
[0016]所述冲击钻固定装置包括冲击钻、托钻架、V型块、转轴、夹紧板、夹紧拉杆、花把;其中:v型块通过转轴安装在托钻架的上面,该V型块能够绕转轴向左、向右最大转动10° ;该托钻架安装在最上面一节升降杆的顶端;夹紧板的一端与托钻架相连接,其另一端与夹紧拉杆的一端相连接,该夹紧拉杆的另一端设有花把;该夹紧板压紧在冲击钻的手把上面。
[0017]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18]还包括安装在冲击钻固定装置上的吸尘罩总成,该吸尘罩总成包括吸尘罩和与吸尘罩连通的吸尘管;该吸尘罩呈碗形结构,且敞口朝外地套装在钻头上。
[0019]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实用新型根据打孔的实际高度,可以灵活地升降调节打孔机的工作高度;根据打孔位置的不同,可以灵活地移动调节打孔机所处的工作位置,万向轮移动方便快捷;消除了工作人员反复爬上爬下和高位作业的危险,工作人员只需站在地面上操作即可实现高位打孔行为,省时省力、安全方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打孔效率。
[0021]设置有打孔时能够接受粉尘的吸尘罩总成,使工作人员远离粉尘污染,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卫生。
[0022]底架在工作时呈三角形空间结构,结构牢固、稳定性好,开合方便快捷;底架不用时折叠合并在一起,占用空间小,使携带搬运更加方便。
[0023]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外型美观,成本低,工效高,寿命长,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打孔省力、效果好,节能环保等优点,适合家庭及小型建筑装修进行屋顶面打孔作业和高位工程安装作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面图;
[0026]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0027]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图。
[0028]图1-图4中部件说明:
[0029]1、万向轮;2、活动支腿;3、销轴;4、第一节升降杆;5、锁紧轴;6、锁紧手把;7、第二节升降杆;8、花把;9、转轴;10、夹紧拉杆;11、夹紧板;12、吸尘罩总成;13、冲击钻;14、V型块;15、托钻架;16、第三节升降杆;17、齿轮架;18、升降杆底座;19、摇把;20、齿轮架罩;21、电控手把;22、电源线;23、插销;24、固定支腿;25、脚踏板;26、连接板;27、底托;28、支腿连杆;29、齿轮;30、扳动手柄;31、棘轮;32、棘轮轴;33、拉簧;34、升降杆托架;35、托架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架、升降机构及锁紧装置、冲击钻固定装置、吸尘罩总成,其中:
[0032](一)底架:参照图1、图2。
[0033]如图1、图2所示,底架包括一个固定支腿24、两个活动支腿2、两个支腿连杆28、插销23、升降杆底座18、三个万向轮1,其中:
[0034]在底架中心设有升降杆底座18,两个活动支腿2转动连接在升降杆底座18上,一个固定支腿24固定连接在升降杆底座18上。具体结构是:两个活动支腿2各自通过两个销轴3与升降杆底座的上下两端形成转动连接;一个固定支腿24通过焊合方式固定连接在升降杆底座的上下两端,二者成为一体结构。两个活动支腿和一个固定支腿24均为焊合件。在升降杆底座18的底部固装有底托27。
[0035]在两个活动支腿2与一个固定支腿24的最下端分别通过转轴安装有一万向轮I ;这样能使打孔机的位置移动更加灵活方便快捷。
[0036]底架使用时,旋转打开两个活动支腿2,并与一固定支腿24形成三角形空间结构;在固定支腿24和两个活动支腿2之间分别由一支腿连杆28相连接。具体结构是,在活动支腿2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腿连杆18的一端,该支腿连杆28的另一端设有垂直通孔。插销23同时插入两个支腿连杆与固定支腿上的通孔中,从而将两个活动支腿2进行位置定位。这种三角形空间结构牢固稳定性好,且安装时不受地面高低不平度的影响。
[0037]底架不用时,拔出插销23,将两个支腿连杆28卸下,即可转动两个活动支腿并与固定支腿合并在一起;这种结构占用空间少,能使搬运携带更加方便。
[0038](二)升降机构及锁紧装置:参照图1-图4。
[0039]如图1、图2所示,升降机构包括脚踏板25、托架轴35、连接板26、多节升降杆、摇把19、齿轮29、棘轮31、棘轮轴32、扳动手柄30、齿轮架17、齿轮架罩20、锁紧手把6、锁紧轴5 ;其中:
[0040]如图2、图4所示,升降杆一般为I?5节,长度、结构基本相同,但内径、外径尺寸不同。在每一节升降杆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齿条,该多个齿条分别单独与同一齿轮相啮合。
[004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共有三节升降杆,即第一节升降杆4、第二节升降杆7、第三节升降杆16。第二节升降杆7设置在第一节升降杆4内腔中并能在齿轮转动且与其上齿条相啮合的带动下进行上下移动,第三节升降杆16设置在第二节升降杆7的内腔中并能在齿轮转动且与其上齿条相啮合的带动下进行上下移动;其它多节升降杆依次类推设置。
[0042]第一节升降杆4、第二节升降杆7和第三节升降杆16的横断面均呈等腰三角形结构,上述三节升降杆均为带有沿长度方向开口的三角管,其设有开口的一侧面向外折弯伸出,并在其伸出部分的边缘设有齿条。上述三节升降杆的结构相同但外径和内径尺寸不同,套装在一起时,各节升降杆上的齿条都从上述开口中伸出于升降杆内腔外面且沿垂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0043]如图1、图2所示,齿轮架17呈方形板状结构,其一侧垂直面设有缺口,并套装在第一节升降杆4或者第二节升降杆7上,第一节升降杆4、第二节升降杆7上分别设有两个具有一垂直间距的安装孔,锁紧手把上的转轴可以同时穿过齿轮架上的一安装孔与上述第一节升降杆4上的一安装孔,从而将二者连接固定在一起。松开锁紧手把,可以卸下齿轮架17和齿轮架罩20,然后根据调节高度的具体要求,重新安装齿轮架17于相应的升降杆上。
[0044]齿轮架罩20呈盒状结构,其固定在齿轮架17的一侧,并与齿轮架17组成一盒状内腔,齿轮29、棘轮31和拉簧33位于上述盒状内腔中。
[0045]当第三节升降杆16升降时,需将齿轮架17安装在第二节升降杆7上;这时,齿轮29和棘轮31均与第三节升降杆16上的齿条相配合。当第二节升降杆7升降时,需将齿轮架17安装在第一节升降杆4上;这时,齿轮29和棘轮31均与第二节升降杆7上的齿条相配合。
[0046]如图3所示,齿轮29通过齿轮轴安装在齿轮架17的一侧面上,该齿轮架17带有齿轮架罩20。摇把19的另一端与齿轮轴相配合。
[0047]棘轮31通过棘轮轴32安装在齿轮架17的一侧面上,棘轮31的一端设有扳动手柄30,其另一端呈尖齿状且顶紧在升降杆上的齿条上;棘轮31呈尖齿状的一端还连接有拉簧33的一端,该拉簧33的另一端固定在齿轮架17上。棘轮31和拉簧33的作用是:升降过程中,要保证棘轮31与升降杆上的齿条始终处于紧密接触状态中,防止升降杆突然下降,起安全锁紧作用。
[0048]如图2、图4所示,脚踏板25的中间与固定支腿24上的连接板26形成转动连接,该脚踏板25的另一端通过托架轴35与升降杆托架34形成转动连接。该升降杆托架34固定在第一节升降杆4的下端。
[0049]如图1所示,在第一节升降杆4、第二节升降杆7上分别设置有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手把6、锁紧轴5 ;其中:锁紧手把6通过锁紧轴5安装在相应一节升降杆上。
[0050]升降机构及锁紧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转动摇把19,能够带动齿轮29转动;同时,齿轮29与升降杆上的齿条相嗤合,实现升降杆的升降移动;这时,棘轮31也与上述升降杆上的齿条相配合。具体的是,可以选择齿轮29与第三节升降杆16上的齿条啮合,来带动第三节升降杆16进行升降移动;也可以选择齿轮29与第二节升降杆7上的齿条啮合,来带动第二节升降杆7和第三节升降杆16进行升降移动。总之,升降杆向上移动,可实现冲击钻的钻头部分与打孔位置达到最佳工作距离范围内;反之,升降杆向下移动,可实现冲击钻的钻头部分远离打孔位置,完成复位动作。
[0051](三)冲击钻固定装置:参照图1、图2。
[0052]如图1、图2所示,冲击钻固定装置包括冲击钻13、托钻架15、V型块14、转轴9、夹紧板11、夹紧拉杆10、花把8 ;其中:
[0053]托钻架15焊接在转轴上,转轴安装在位于最上面的升降杆顶上的套内,套固定在上述最上面升降杆的顶端。本实施例中,位于最上面的升降杆为第三节升降杆。
[0054]为了使冲击钻的钻孔更方便有利,有时需要进一步靠近屋顶面拐角处、墙角处的打孔位置,可以通过旋转托钻架来调整钻头及其手把的所处位置。
[0055]V型块14通过转轴9安装在托钻架15的上面,该V型块14能够绕转轴9向左、向右最大转动10° ;这种结构是为了应合冲击钻手把的倾斜角度。V型块14用于托住冲击钻13上的手把部分。
[0056]夹紧板11压在冲击钻的手把上面,该夹紧板11 一端与托钻架15相连接,其另一端又与夹紧拉杆10的一端相连接,该夹紧拉杆10的另一端设有花把8 ;旋转花把8,即可拉紧夹紧拉杆10和夹紧板,由夹紧板11将冲击钻的手把压紧在V型块14上,从而将冲击钻固定于V型块上。
[0057]V型块14的上部设有V形敞口槽,在上述V形槽面上设有防滑的多个凸起,以增加冲击钻固定的牢固度。
[0058]冲击钻的电源线22 —端设有与电源插座相配合的电源插头。在固定支腿24上部的转折处安装有电控手把21,电控手把上设有冲击钻的控制开关,按下控制开关即可工作,松开控制开关即可停止工作。
[0059](四)吸尘罩总成:参照图1、图2。
[0060]如图1、图2所示,吸尘罩总成12安装在冲击钻固定装置上,该吸尘罩总成12包括吸尘罩和吸尘管,其中:吸尘罩与吸尘管连通,该吸尘管又与现有吸尘器连通,现有吸尘器在本实施例中没有画出。该吸尘罩呈碗形结构,套装在钻头上且敞口朝外。
[0061](五)本实用新型升降式打孔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0062]第一步,将两个活动支腿2分开,并与固定支腿24呈三角分布,然后将两个活动支腿2分别通过支腿连杆28与固定支腿24相连接,并由插销23固定;此时,底架为三角形空间结构。
[0063]第二步,将冲击钻固定装置安装在最上面一节升降杆即第三节升降杆16的顶端,然后将冲击钻13固定安装在V型块14上;将电源线22沿升降杆向下延伸固定,将插头插入电源插座上;然后,将吸尘罩总成12安装在冲击钻13上。
[0064]第三步,目测打孔的高度,选择升降一节升降杆还是升降两节升降杆;然后,外接电源,找准工作位置,同时锁紧万向轮I。
[0065]第四步,踩下脚踏板25,用手扳动电源开关,进行打孔。
[0066]第五步,打完孔后,松开万向轮1,并将打孔机移动到另一打孔位置,根据地面的凹凸不平度来重新调节升降杆的高度。
[0067]第六步,重复上述打孔过程,依次循环往复。本打孔机可以连续操作。
[0068]第七步,停止打孔后,应先切断电源,再降下升降杆,然后取下冲击钻13,卸下冲击钻固定装置,最后松开两个活动支腿2,并合并到固定支腿24上。
【权利要求】
1.升降式打孔机,其特征是, a、包括底架、升降机构及锁紧装置、冲击钻固定装置,其中: b、底架为三角形空间结构,该底架包括固定支腿(24)、活动支腿(2)、支腿连杆(28)、插销(23)、升降杆底座(18)、万向轮(1),其中: 在底架中心设有升降杆底座(18),两个活动支腿(2)转动连接在升降杆底座(18)上,一个固定支腿(24)固定连接在升降杆底座(18)上;在固定支腿(24)和两个活动支腿(2)之间分别由一支腿连杆(28)相连接并由插销(23)锁定; c、升降机构包括脚踏板(25)、托架轴(35 )、连接板(26 )、升降杆托架(34)、多节升降杆、齿轮(29)、齿轮架(17)、摇把(19)、棘轮(31)、棘轮轴(32)、拉簧(33)、扳动手柄(30);其中: 升降杆为I?5节,第二节升降杆(7)设置在第一节升降杆(4)的内腔中并能进行上下移动,第三节升降杆(16)设置在第二节升降杆(7)的内腔中并能进行上下移动;在每一节升降杆沿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齿条,该多个齿条分别单独与同一齿轮(29)相嗤合; 齿轮(29)通过齿轮轴安装在齿轮架(17)的一侧面上,摇把(19)的另一端与齿轮轴相配合; 棘轮(31)通过棘轮轴(32 )安装在齿轮架(17 )的一侧面上,棘轮(31)的一端呈尖齿状且顶紧在升降杆上设有的齿条上,其另一端设有扳动手柄(30);棘轮(31)呈尖齿状的一端还连接有拉簧(33)的一端,该拉簧(33)的另一端固定在齿轮架(17)上; 脚踏板(25)的中间与固定支腿(24)上的连接板(26)形成转动连接,该脚踏板(25)的另一端通过托架轴(35)与升降杆托架(34)形成转动连接;该升降杆托架(34)固定在第一节升降杆(4)的下端; d、在第一节升降杆(4)、第二节升降杆(7)上分别设置有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包括锁紧手把(6)、锁紧轴(5);其中:锁紧手把(6)通过锁紧轴(5)安装在升降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打孔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节升降杆(4)、第二节升降杆(7)和第三节升降杆(16)的横断面均呈等腰三角形结构,上述三节升降杆均为带有沿长度方向开口的三角管,其设有开口的一侧面向外折弯伸出,并在其伸出部分的边缘设有齿条;上述三节升降杆套装在一起时,各节升降杆上的齿条都从上述开口中伸出于升降杆内腔外面且沿垂直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式打孔机,其特征是,所述齿轮架(17)呈方形板状结构,其一侧垂直面设有缺口,并套装在第一节升降杆(4 )或者第二节升降杆(7 )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打孔机,其特征是,所述齿轮架(17)的一侧固定有齿轮架罩(20),该齿轮架罩(20)与齿轮架(17)组成一用于容纳齿轮(29)、棘轮(31)和拉簧(33)的盒状内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打孔机,其特征是,所述两个活动支腿(2)和一个固定支腿(24)的最下端分别安装有万向轮(I)。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式打孔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支腿(24)上部的转折处安装有电控手把(21),该电控手把(21)上设有冲击钻(13)的控制开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打孔机,其特征是,所述冲击钻固定装置包括冲击钻(13)、托钻架(15)、V型块(14)、转轴(9)、夹紧板(11)、夹紧拉杆(10)、花把(8);其中型块(14)通过转轴(9 )安装在托钻架(15 )的上面,该V型块(14)能够绕转轴(9 )向左、向右最大转动10° ;该托钻架(15)安装在最上面一节升降杆的顶端;夹紧板(11)的一端与托钻架(15)相连接,其另一端与夹紧拉杆(10)的一端相连接,该夹紧拉杆(10)的另一端设有花把(8);该夹紧板(11)压紧在冲击钻(13)的手把上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式打孔机,其特征是,所述V型块(14)的上部设有V形敞口槽,在上述V形敞口槽面上设有防滑的多个凸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式打孔机,其特征是,所述冲击钻固定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冲击钻固定装置上的吸尘罩总成(12),该吸尘罩总成(12)包括吸尘罩和与吸尘罩连通的吸尘管;该吸尘罩呈碗形结构,且敞口朝外地套装在钻头上。
【文档编号】B26F1/16GK204172112SQ201420512463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9日
【发明者】周海键, 孙爱军, 吴国杰 申请人:孙爱军, 周海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