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演示教具,具体是一种机械手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机械手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现代化的科技不断发展,其机械在人们的生产工作等中越来越重要,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机械专业也是快速出输出技术性人才的热门专业,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在一定阶段的学习后,被教师安排带入机械车间进行参观或者进行简单机械模型的制作,但是对于相对复杂的机械,则教师只是通过书本的介绍或者结合一些实际操作视频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特别是机械手的工作,其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是通过教师通过书本进行讲解,造成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困难,造成学生困惑,降低学习效率,或者教师通过视频或者图片为学生展示机械手的工作过程,但是其机械手结构复杂,只能在学生面前展示机械手抓取工作,使得学生无法充分理解机械手的工作原理,且容易行造成课堂趣味性低,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另外学校资源有限,并不是所有的职业技术学校都能够有自己的教学车间供学生参观学习,仅仅依靠对照课本讲解或图片视屏介 绍,且只是学生听或看教师讲解,减少了学生参与,降低了学生的主动性,无法使学生全面认识和学习机械手,使得学校针对机械手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演示教具缺乏,不利于机械教学工作,增加了教师讲解难度,将低了学生学习机械的兴趣,降低了学习效率,也不利于教师授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手装置,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其机械手工作原理的演示教具缺乏,造成学生理解困难,降低了学习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机械手装置,包括底座1、操作台2、演示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操作台2,所述的操作台2上设置演示部分;
所述的演示部分包括支架3、跷板4、连杆5、连接块6、左拐臂7、横杆8、支杆9、左机械手10、右拐臂11、右机械手12;其中所述的支杆9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操作台2台面的两边,所述的支杆9的上端分别堆成设置横杆8,所述的左拐臂7、右拐臂11分别与所述的横杆8铰接,且所述的左拐臂7、右拐臂1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左机械手10、右机械手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块6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的跷板4设置于所述的支架3上,且所述的跷板4的中间位置通过圆柱销与支架3的顶端铰接,所述的跷板4的一端与所述的连杆5的一端连接,且通过连杆5与连接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
其中一种机械手装置,所述的左拐臂7、右拐臂11具体为L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操作方便,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其机械手工作原理的演示教具缺乏,造成学生理解困难,降低了学习效率的问题,提高 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方便操作,能够使得学生实际体验,认识和了解机械手简单的工作原理,方便了教师讲解,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演示,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有利于学生学习,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底座1、操作台2、支架3、跷板4、连杆5、连接块6、左拐臂7、横杆8、支杆9、左机械手10、右拐臂11、右机械手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机械手装置,包括底座1、操作台2、演示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操作台2,所述的操作台2上设置演示部分;
所述的演示部分包括支架3、跷板4、连杆5、连接块6、左拐臂7、横杆8、支杆9、左机械手10、右拐臂11、右机械手12;其中所述的支杆9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操作台2台面的两边,所述的支杆9的上端分别堆成设置横杆8,所述的左拐臂7、右拐臂11分别与所述的横杆8铰接,且所述的左拐臂7、右拐臂1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左机械手10、右机械手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连接块6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的跷板4设置于所述的支架3上,且所述的跷板4的中间位置通过圆柱销与支架3的顶端铰接,所述的跷板4的一端与所述的连杆5的一端连接,且通过连杆5与连接块6的底部固定连接。
其中一种机械手装置,所述的左拐臂7、右拐臂11具体为L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演示时,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讲桌上,通过抬起操作台2上 的跷板4的一端,使得跷板4连接连杆5的一端向下运行,同时连杆5随着跷板4一端的向下运行的拉力,使得支撑连接块6随着连杆5的拉力向下运行,则左拐臂7、右拐臂11随着连接块6向下运行的拉力使得左机械手10、右机械手12闭合,则实现机械手“抓”的动作;反之,向下压操作台2上的跷板4的一端,使得跷板4连接连杆5的一端向上运行,同时连杆5随着跷板4一端的向上运行的推力,使得连接块6随着连杆5的向上的推力向上运行,则左拐臂7、右拐臂11随着连接块6向上运行的推力使得左机械手10、右机械手12张开,则实现机械手“放”的动作,进行机械手简单抓、放动作演示,能够使学生亲自操作,方便学习和理解,能够启发学生思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操作方便,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其机械手工作原理的演示教具缺乏,造成学生理解困难,降低了学习效率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方便操作,能够使得学生实际体验,认识和了解机械手简单的工作原理,方便了教师讲解,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演示,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有利于学生学习,实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