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铰链安装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5485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门铰链安装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门铰链安装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车门就要配备车门铰链安装机构,而车门铰链安装机构需为合理稳定的安装固定机构。车辆上装配该机构,首先需要满足车门下垂安全范围、加强机构不变形;同时满足使用要求,即方便可靠且装配简易。

然而现有乘用车一般采用型钢强求构车门铰链,这种铰链对铰链强度和钢度要求高,经常出现刚度和强度不足,造成车门下沉或实装点开裂,进而可能造成漏风、漏雨等问题,影响乘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针对上述问题可通过在铰链安装处合理配置稳定的加强结构,保证安装部位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车门铰链安装加强结构,满足车门下垂安全范围、方便且装配简易、可靠性好。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铰链安装加强结构,包括车门、侧围结构,所述侧围结构与车门经铰链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结构与铰链一侧页板间具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纵向“几”字形加强板、固定板,固定板为畚箕状,其含有底面、与底面一体相连的上、下挡边、以及一侧边挡边,其中在侧边挡边上一体制有外折90度翻边;加强板和固定板上均具有彼此与铰链孔对应连接的安装孔,固定板位于加强板“几”字形内侧,并通过安装孔内螺栓连接加强板,且同时固连在铰链一侧页板上;所述加强板的“几”字形的两侧支脚以及固定板的翻边分别与侧围结构焊接而形成由外至内的加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的“几”字形的两侧支脚分别对应焊接在侧围结构的侧围厚度面上; 所述固定板的翻边焊接在侧围结构的侧围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的中心部位开设一个圆形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安装孔孔径相同;所述加强板以定位孔中轴线成镜向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的“几”字头部呈两支凸、凹状相连布置,其中形成两凹截面上分布两两对应的安装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上、下挡边与加强板内侧的上、下面端焊接,固定板底面与加强板内侧面贴紧接触,并且与加强板两凸状边形成三个空腔结构。

再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为2.0mm厚钢板、固定板为1.0mm厚钢板。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加强机构采用加强板与固定板对应焊接并同时加装在车体的侧围结构上,设计简单、可靠,满足支撑车门强度要求。解决了法规对于车门下垂的要求,保障车门变形的安全间距;又解决了车门售车维修频繁的问题,减少了车门维修频率。加强机构在设计时使生产工艺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容易实施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板与固定板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强结构在车辆上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强结构在车辆上细节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铰链安装加强结构,包括车门6、侧围结构B,侧围结构B与车门6经铰链连接,侧围结构B与铰链3一侧页板间具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纵向“几”字形加强板1、固定板2,如图1所示,固定板2为畚箕状,其含有底面、与底面一体相连的上、下挡边21、以及一侧边挡边,其中在侧边挡边上一体制有外折90度翻边22,如图2所示;加强板1和固定板2上均具有彼此与铰链孔对应连接的安装孔4,固定板2位于加强板1“几”字形内侧,通过安装孔4内螺栓连接加强板1,且固连在铰链一侧页板上;加强板的“几”字形的两侧支脚11以及固定板的翻边22分别与侧围结构B焊接而形成由外至内的加强结构,如图3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图1中,加强板1的中心部位开设一个圆形定位孔12,定位孔12与安装孔4孔径相同,这里定位孔12对整个加强力结构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加强板1以定位孔中轴线成镜向分布。加强板1的“几”字头部呈两支凸、凹状相连布置,其中形成两凹截面上分布两两对应的安装孔4。固定板2的上、下挡边与加强板1内侧的上、下端面焊接,固定板底面与加强板1内侧面贴紧接触,并且与加强板1两凸状边形成三个空腔结构13,如图3所示;三个空腔结构13能增加铰链安装的强度和更高刚度要求,保障车门变形的安全间距。在以上结构的基础上,实施加强板的“几”字形的两侧支脚11分别对应焊接侧围结构的侧围厚度面b1上;固定板的翻边焊接侧围结构的侧围内侧壁b2上,如图4和图5所示。还要求,加强板为2.0mm厚钢板,固定板为1.0mm厚钢板。因此,上述这种车门铰链安装加强结构最终保证客户对车门使用要求与安全性,确保车门下垂安全问题,还能解决车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异响问题。

本实施例中重点采用 “几”字型加强板(如图1)与固定板结构(如图2)通过5个焊点焊接形成加强机构(如图3),达到3个空腔,实现提升抗拉强度;然后与侧围结构搭接并通过3个焊点焊接(如图5),再将车门铰链与加强结构通过4个螺栓拧紧固定(如图5),即装配完成。装配车门时,通过3个螺栓将车门与车门铰链装配在一起(如图4、图5)。

该机构在设计时很好的考虑了焊接可行性,同时考虑车门铰链的拆装维修。当需要更换拆下车门铰链时,不会影响周边任何部件,可单独拆下,并且操作空间足够。本机构设计简单,焊接方便,生产高效,使用可靠,符合车辆部件的研发生产要求,通过试验和生产,验证说明了该加强机构符合要求。该加强结构满足车门下垂安全范围、加强机构不变形;同时满足使用要求,即方便可靠且装配简易。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