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锥面磨自动取放料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036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精密锥面磨自动取放料机械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加工自动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精密锥面磨自动取放料机械手。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气门件取/放料机械手为需要人工手放、推夹的半自动构造,不仅装夹速度慢,而且容易出现掉料、夹装位置偏移等问题,影响生产加工的效率与合格率,有必要重视与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精密锥面磨自动取放料机械手方案,其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精密锥面磨自动取放料机械手,其包括:

基板,其底部设有X轴向的燕尾座,其顶面设有相对于基板作Y轴向位移的调节板,于所述调节板之上竖向设有行程板,所述行程板上设有直线导轨;

第一上下料气缸组件,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一行动座,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行程板上部相固定,并沿竖直方向对第一行动座作牵引;

第二上下料气缸组件,其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行动座,所述第二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一行动座上,并沿竖直方向对第二行动座作牵引;所述第一行动座和第二行动座沿所述直线导轨滑行;

推料气缸组件,其设于所述第二行动座之上,其包括主体座、推料气缸和设于所述推料气缸的推杆之上的弹性推料件;

夹料气缸组件,其设于主体座前端位置,其包括夹料气缸,所述夹料气缸两侧分别具有由推杆连接的两夹臂,所述两夹臂之间形成夹料空间,所述弹性推料头正对夹料空间,所述的主体座前端分别设有沿推料方向的挡料件,以便于推料时对位。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推料头包括套设于推料气缸推杆之上的套管,压簧和推料头,所述推料头位于套管的前端,二者之间设有所述压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料头具有位于其前端的推板,所述推板竖向或横向设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料件包括连接所述主体座的挡块,于挡块的前端延伸有短杆。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动座的行进路径旁侧设有上限开关、原点开关和下限开关以获知其位置信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动座的行进路径下限处设有缓冲机构,用以对落下的第二行动座起缓冲作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弹性顶杆。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设有固定座,所述调节板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座相对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座通过一连杆与固定块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通孔,连杆穿设于所述通孔中。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与第一行动座之间、第二气缸的推杆与第二行动座之间均由浮动接头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气缸组件配合进行取/放料、纵向位移,实现气门件的自动化取放,夹件处设计了挡料件,保证了气门在运送过程位置对齐,不会偏移;推料气缸机构的推杆加装压簧,以在气门推送时起减压作用,避免气门杆被撞弯,特别是对小杆径气门的保护更为明显;X轴向调整用的燕尾座、Y轴向调整的丝螺机构能够提升装配灵活度,方便根据现场结构对机械手位置作精确微调;由此,解决了多尺寸气门的自动化取/放问题,而且对气门有针对性的保护结构,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精密锥面磨自动取放料机械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精密锥面磨自动取放料机械手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精密锥面磨自动取放料机械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精密锥面磨自动取放料机械手,其包括:

基板1,其底部设有X轴向的燕尾座11,其顶面设有相对于基板1作Y轴向位移的调节板2,于所述调节板2之上竖向设有行程板3,所述行程板3上设有直线导轨4;

第一上下料气缸组件5,其包括第一气缸51和第一行动座52,所述第一气缸51与所述行程板3上部相固定,并沿竖直方向对第一行动座52作牵引;

第二上下料气缸组件6,其包括第二气缸61和第二行动座62,所述第二气缸61固定于所述第一行动座52上,并沿竖直方向对第二行动座62作牵引;所述第一行动座52和第二行动座62沿所述直线导轨4滑行;所述第一气缸51的推杆与第一行动座52之间、第二气缸61的推杆与第二行动座62之间均由浮动接头100相连;

推料气缸组件7,其设于所述第二行动座62之上,其包括主体座71、推料气缸72和设于所述推料气缸72的推杆之上的弹性推料件73;

夹料气缸组件8,其设于主体座71前端位置,其包括夹料气缸81,所述夹料气缸81两侧分别具有由推杆连接的两夹臂82,所述两夹臂82之间形成夹料空间(放置气门件),所述弹性推料头73正对夹料空间,所述的主体座71前端分别设有沿推料方向的挡料件74,以便于推料时对位。

所述弹性推料头73包括套设于推料气缸72推杆之上的套管731,压簧732和推料头733,所述推料头733位于套管731的前端,二者之间设有所述压簧732;特别地,所述推料头733具有位于其前端的推板734,所述推板734竖向设置。

所述挡料件74包括连接所述主体座71的挡块741,于挡块741的前端延伸有短杆742。

所述第二行动座62的行进路径旁侧设有上限开关91、原点开关92和下限开关93以获知其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行动座62的行进路径下限处设有缓冲机构,用以对落下的第二行动座起缓冲作用,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弹性顶杆10。

所述基板1上设有固定座12,所述调节板2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座12相对的固定块21,所述固定座12通过一连杆102与固定块21连接,所述固定块21上设有通孔210,连杆102穿设于所述通孔210中。所述连杆102沿Y轴向延伸,故调节板2沿所述连杆102作Y轴向的位置微调。

待机时,所述第二行动座位地下限位置(下限开关检测处);于取料时,所述第一上下料气缸组件5和第二上下料气缸组件6令第二行动座62上升上限位置(上限开关检测处),由夹料气缸组件8气门进行夹持,然后回落至原点位置(原点开关检测处),夹料气缸81把夹臂松开,再由推料气缸组件7将气门推进至加位夹头中,退回,上升至上限位置准备夹取下一个气门。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