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自动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108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板材自动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材自动卸料装置,适用于各类高分子板材的挤出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聚合物加工工业的发展,市场对高分子材料切边定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操作更加简便的板材自动卸料装置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板材自动卸料装置较少,传统的板材塑料挤出生产线没有自动卸料装置,多采用人工卸料,需要至少两个人工进行卸料,无形中给制品生产商增加的了成本。为了解决这一现象,一种板材自动卸料装置应运而生,板材自动卸料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将定长切割成型的板材自动卸料到堆料小车上,该板材自动卸料装置结构简单,无需人工操作,制做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板材自动卸料装置,它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方便了板材的卸料,大大提高了制品生产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自动卸料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材自动卸料装置,它包括:

卸料架;

托架,所述托架的一端部呈铰接状,所述托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物料的冷却辊组;

托架升降机构,所述托架升降机构连接在所述托架的另一端部与卸料架之间,以便所述托架升降机构带动托架的另一端部做升降运动。

进一步,为了方便其行走,所述卸料架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一个行走轮装置。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行走轮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行走轮装置包括轮系连接板和轮系,轮系连接板安装在卸料架的底部上,所述轮系安装在轮系连接板上。

进一步,所述托架上通过连接装置安装有光电开关。

进一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横撑、套管和用于安装光电开关的光电开关架,所述横撑安装在托架上,所述套管连接在横撑上,所述光电开关架插入套管。

进一步,所述托架升降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安装在卸料架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托架相连。

进一步,所述托架的一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铰接连接件,所述铰接连接件通过销轴与所述托架铰接。

进一步,所述冷却辊组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冷却辊,所述冷却辊安装在托架上。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冷却辊的具体结构,所述冷却辊包括冷却辊面、隔套和芯轴,所述芯轴支承在托架上,所述隔套可旋转地支承在芯轴上,所述冷却辊面安装在隔套上,具体地,隔套通过深沟球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芯轴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自动卸料装置通过托架升降机构对托架进行升降,由于托架的一端部呈铰接状,从而使整个托架在托架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摆动,从而将放置在托架上的板材卸料至车上,方便了板材的卸料,大大提高了制品生产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自动卸料装置的原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自动卸料装置的冷却辊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自动卸料装置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自动卸料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自动卸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板材自动卸料装置,它包括:

卸料架7;

托架5,所述托架5的一端部呈铰接状,所述托架5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物料的冷却辊组;

托架升降机构,所述托架升降机构连接在所述托架5的另一端部与卸料架7之间,以便所述托架升降机构带动托架5的另一端部做升降运动。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其行走,所述卸料架7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一个行走轮装置。

如图1所示,所述行走轮装置包括轮系连接板8和轮系9,轮系连接板安装在卸料架7的底部上,所述轮系9安装在轮系连接板8上。

如图1所示,所述托架5上通过连接装置安装有光电开关。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横撑6、套管2和用于安装光电开关的光电开关架 1,所述横撑6安装在托架5上,所述套管2连接在横撑6上,所述光电开关架1插入套管2。

如图1所示,所述托架升降机构为气缸3,所述气缸3的缸体31安装在卸料架7 上,所述气缸3的活塞杆32与托架5相连。

如图1所示,所述托架5的一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铰接连接件10,所述铰接连接件 10通过销轴11与所述托架5铰接。

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辊组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冷却辊4,所述冷却辊4安装在托架5上。

如图2所示,所述冷却辊4包括冷却辊面42、隔套43和芯轴41,所述芯轴41支承在托架5上,所述隔套43可旋转地支承在芯轴41上,所述冷却辊面42安装在隔套 43上,具体地,隔套43通过深沟球轴承44可旋转地支承在芯轴4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板材自动卸料装置通过托架升降机构对托架5进行升降,由于托架5的一端部呈铰接状,从而使整个托架5在托架升降机构的作用下摆动,从而将放置在托架5上的板材卸料至车上,方便了板材的卸料,大大提高了制品生产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