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过桥壳体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2140发布日期:2018-11-20 20:54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拉机过桥壳体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夹具,特别涉及一种拖拉机过桥壳体工装。



背景技术:

拖拉机用于牵引和驱动作业机械完成各项移动式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也可做固定作业动力。由发动机、传动、行走、转向、液压悬挂、动力输出、电器仪表、驾驶操纵及牵引等系统或装置组成。发动机动力由传动系统传给驱动轮,使拖拉机行驶,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都是以橡胶皮带作为动力传送的媒介。按功能和用途分农业、工业和特殊用途等拖拉机;按结构类型分轮式、履带式、船形拖拉机和自走底盘等。拖拉机虽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机器,其型式和大小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由发动机、底盘和电器设备三大部分组成的,每一项都不可或缺的。发动机是拖拉机产生动力的装置,其作用是将燃料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向外输出动力。底盘是拖拉机传递动力的装置,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和工作装置使拖拉机行驶,并完成移动作业或固定作用。电器设备是保证拖拉机用电的装置,其作用是解决照明、安全信号和发动机的起动。

过桥机构是拖拉机重要的输送部件,现有的一些过桥机构的过桥壳体在安装差速器和啮合的齿轮轴时缺少必要的工装夹具,导致安装精度和效率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可对过桥壳体进行90°翻转的拖拉机过桥壳体工装。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拉机过桥壳体工装,包括:工作台板、用于安装定位壳体工件的翻转板以及底座,所述工作台板安装在所述底座的转盘轴上,所述翻转板通过铰链轴铰接在所述工作台板的铰链座上;所述翻转板一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壳体工件的定位销轴,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挡块;所述工作台板上设置有限位板,常态时,所述翻转板置于所述限位板上,将所述壳体工件放置在所述翻转板上,所述壳体工件的定位孔与所述定位销轴配合,所述壳体工件端面直接置于所述定位挡块上;使用时,所述翻转板和所述壳体工件相对所述铰链轴进行90°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板在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轴,90°翻转所述翻转板后,所述壳体工件一端抵靠在所述限位轴上。所述滑块可在所述滑轨内前后调整位置,以便于在翻转所述翻转板后,所述翻转板上的所述壳体工件的一端能放置在所述限位轴上,实现所述壳体工件的翻转和定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板上安装有U型导向座,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置于所述U型导向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板置于所述限位板上时,所述翻转板平行于所述工作台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拖拉机过桥壳体工装整体的结构简单,壳体工件放置在翻转板上,翻转板可相对工作台板进行90°的翻转,带动壳体工件进行90°的翻转,使用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拖拉机过桥壳体工装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拖拉机过桥壳体工装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拖拉机过桥壳体工装的结构图;

其中:1为工作台板、2为壳体工件、3为翻转板、4为底座、5为转盘轴、6为铰链轴、7为铰链座、8为定位销轴、9为定位挡块、10为限位板、11为滑轨、12为滑块、13为限位轴、14为U型导向座、15为导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拉机过桥壳体工装,包括:工作台板1、用于安装定位壳体工件2的翻转板3以及底座4,工作台板1安装在底座4的转盘轴5上,翻转板3通过铰链轴6铰接在工作台板1的铰链座7上;翻转板3一端设置有用于定位壳体工件2的定位销轴8,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挡块9;工作台板1上设置有限位板10,参阅图1和图3,常态时,翻转板3置于限位板10上,将壳体工件2放置在翻转板3上,壳体工件2的定位孔与定位销轴8配合,壳体工件2端面直接置于定位挡块9上;使用时,翻转板3和壳体工件2相对铰链轴6进行90°翻转。

参阅图1和图2,工作台板1在远离限位板10的一侧设置有滑轨11,滑轨11上安装有滑块12,滑块1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轴13,90°翻转翻转板3后,壳体工件2一端抵靠在限位轴13上。滑块12可在滑轨11内前后调整位置,以便于在翻转翻转板3后,翻转板3上的壳体工件2的一端能放置在限位轴13上,实现壳体工件2的翻转和定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

参阅图1和图2,工作台板1上安装有U型导向座14,滑块12上设置有导向轴15,导向轴15置于U型导向座14上。

其中,翻转板3置于限位板10上时,翻转板3平行于工作台板1。

本实施例拖拉机过桥壳体工装整体的结构简单,壳体工件放置在翻转板上,翻转板可相对工作台板进行90°的翻转,带动壳体工件进行90°的翻转,使用方便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