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一体化碳捻丝工艺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6988发布日期:2019-02-10 14:4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自动一体化碳捻丝工艺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属于自动化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一体化碳捻丝工艺工装。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飞行器中应用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其中碳捻丝因其下游产品不易变形、绝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碳捻丝预压工装一般采用手工压块预压的方式压紧碳捻丝,但通过这种手工预压的方式,碳捻丝的壁厚不均匀,后期加工时材料容易蓬松,严重时可导致整个产品报废,费时费力,且不能保证碳捻丝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采用的自动一体化碳捻丝工艺工装便于工人操作,生产效率高,产品精度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自动一体化碳捻丝工艺工装,包括机架,压紧气缸、导向气缸、下压装置、气缸控制柜、前模体、后模体、下压气缸,气缸控制柜设置在机架平面上,气缸控制柜右侧依次设置有压紧气缸和导向气缸,并以此为一单元,机架平面上近右端设置压紧气缸;所述的前模体与后模体设置在机架上,前端的导向气缸与前模体连接,后模体后方设置有压紧气缸和导向气缸,后方的导向气缸与后模体连接;前模体和后模体上方设置有若干个下压装置,下压气缸固定在下压装置上。前侧导向气缸与前模体连接,后方导向气缸与后模体连接,启动气缸控制柜控制导向气缸工作,使前模体和后模体压紧贴合,继续启动压紧气缸和下压气缸压紧前模体和后模体,可以控制碳捻丝的顶出、限位,碳捻丝紧密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了人工成本,可以短时间高效的达到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模体和后模体中加入了虎口式精定位装置,工装中加入精定位系统,保证了产品的精度公差要求,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紧气缸、导向气缸、下压气缸均由气缸控制柜控制,不同的气缸连接到同一控制柜上,不需增加新的控制柜,工艺工装占地空间小,节省安装空间,减少工时,节约成本,方便工人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端气缸控制柜与右端压紧气缸间设置有若干单元的压紧气缸和导向气缸,设置的压紧气缸和导向气缸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工艺条件进行设定,具有灵活性,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的,所述的后方的压紧气缸和导向气缸设置在前端气缸的相对位置,可以控制碳捻丝工艺中受力部件均匀,保证碳捻丝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工装中加入了电器控制系统,由压紧气缸、导向气缸和下压气缸来控制顶出、限位,碳捻丝紧密度高,稳定性好,整体工艺工装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了人工成本,可以短时间高效的达到生产效率;工装中加入精定位系统,保证了产品的精度公差要求,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不同的气缸连接到同一控制柜上,不需增加新的控制柜,工艺工装占地空间小,节省安装空间,减少工时,节约成本,方便工人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专利结构俯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专利结构侧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专利零部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压紧气缸,2为导向气缸,3为下压装置,4为气缸控制柜,5为前模体,6为后模体,7为下压气缸,8为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描述中发明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3,本发明自动一体化碳捻丝工艺工装结构,包括机架9,压紧气缸1、导向气缸2、下压装置3、下压装置4、气缸控制柜5、前模体6、后模体7、下压气缸8,气缸控制柜5设置在机架9平面上,气缸控制柜5右侧依次设置有压紧气缸1和导向气缸2,并以此为一单元,机架9平面上近右端设置压紧气缸1,左端气缸控制柜5与右端压紧气缸1间设置有三个单元的压紧气缸1和导向气缸2,所述的前模体6与后模体7设置在机架上,前模体6和后模体7中加入了虎口式精定位,前端的导向气缸2与前模体6连接,后模体7后方与前端相对位置设置有压紧气缸1和导向气缸2,后方的导向气缸2与后模体7连接,前模体和后模体上方设置有两个下压装置3,下压气缸7固定在下压装置3上,所述的压紧气缸1、导向气缸2、下压气缸7均由气缸控制柜4控制,该工装工作时,气缸控制柜,4控制导向气缸2使前模体5和后模体6压紧贴合;继续用气缸控制柜4控制压紧气缸1和下压气缸7压紧前模体5和后模体6,可以控制碳捻丝的顶出、限位,碳捻丝紧密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了人工成本,可以短时间高效的达到生产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专利属于自动化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一体化碳捻丝工艺工装。该工装包括压紧气缸、导向气缸、下压装置、气缸控制柜、前模体、后模体、下压气缸,前端设置的压紧气缸和导向气缸与后方设置的压紧气缸和导向气缸位置相对,前端的导向气缸与前模体连接,后方的导向气缸与后模体连接,前模体和后模体上方设置有若干个下压装置,下压气缸固定在下压装置上,压紧气缸、导向气缸、下压气缸均由气缸控制柜控制,前模体和后模体中加入了虎口式精定位装置。此工装可以通过电气控制更加方便高效的解决人工压紧所带来的缺陷,减少工时,节约成本,方便工人操作,前后模体中的精定位系统,保证了产品的精度公差要求,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芬;耿治强;戈长富;耿国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凯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30
技术公布日:2019.02.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