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物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50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目标物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的记录装置、以及该记录装置中所具有的目标物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一种对目标物实施记录处理的记录装置,已知一种喷墨式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打印机具有在与被记录体(目标物)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扫描的滑架,并且在该滑架上搭载了能够将被记录体切断的切断器。而且,通过在滑架进行扫描的同时,使切断器以横穿被记录体的方式与被记录体滑动接触,从而将被记录体切断。但是,在上述的打印机中,在进行被记录体的切断时,被记录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未被挟持。即,该被记录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并未处于其向宽度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因此,如果在进行被记录体的切断时,从切断器沿被记录体的宽度方向对被记录体施加了力,则存在被记录体被该力所按压从而在宽度方向上弯曲移动的可能。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2993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目标物向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进行弯曲移动的同时,将该目标物沿着宽度方向切断的目标物输送装置、以及具有该输送装置的记录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标物输送装置具有第1输送部,其能够在夹持长条状的目标物的同时,对该目标物施加从输送路径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输送力;第2输送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比所述第1输送部更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上, 并能够在夹持所述目标物的同时,对该目标物施加从所述输送路径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输送力;切断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所述第1输送部和所述第2输送部之间的位置上,并且能够沿着与输送方向交叉的该目标物的宽度方向,将处于在各个所述输送部处被夹持的状态下的所述目标物切断,所述第2输送部被构成为,能够改变在所述目标物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物的夹持位置。根据上述结构,第2输送部被设置为,能够对目标物的下游侧端部进行夹持,其中,所述目标物的下游侧端部为,被输送的目标物中比切断部件更靠目标物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部分中、从第1输送部处的目标物的夹持位置向目标物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隔开最远距离的部分。因此,即使在切断部件对目标物进行切断时,以第1输送部处的目标物的夹持位置为支点而在目标物的切断方向上作用有扭矩力,第2输送部也能够以第1输送部处的目标物的夹持位置为支点而使扭矩力作用于目标物上,以使前述的扭矩力被抵消。因此,能够在抑制目标物向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进行弯曲移动的同时,将该目标物沿着宽度方向切断。 此外,在本发明的目标物输送装置中,所述第2输送部对所述目标物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进行夹持。 根据上述结构,第2输送部对目标物的下游侧端部进行夹持,其中,所述目标物的下游侧端部为,从第1输送部处的目标物的夹持位置起在目标物的输送方向上向切断部件的下游侧隔开最远距离的部分。因此,第2输送部能够更切实地抑制在进行目标物的切断时的、目标物向宽度方向的弯曲移动。此外,在本发明的目标物输送装置中,所述第2输送部具有多个输送单元,其以在所述目标物的输送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切换机构,其能够对多个所述输送单元中的每一个,将多个所述输送单元相对于所述目标物的状态,在夹持所述目标物的夹持状态和未夹持所述目标物的非夹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根据上述结构,第2输送部能够通过对每个输送单元,将多个输送单元对于目标物的夹持状态进行切换,从而按照需求来改变目标物的输送方向上的、目标物的夹持位置。此外,在本发明的目标物输送装置中,所述切换机构被设定为,在进行所述目标物的切断时,使多个所述输送单元中包含在该切断时间点处于如下位置状态的输送单元在内的至少一个所述输送单元成为夹持所述目标物的夹持状态,其中,所述位置状态为,能够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侧夹持所述目标物的位置状态。根据上述结构,第2输送部能够通过在进行目标物的切断时,由多个输送单元中包含从第1输送部处的目标物的夹持位置起向目标物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相对较大程度地分离的输送单元在内的至少一个输送单元而对目标物进行夹持,从而使较大的扭矩力作用在目标物上。此外,本发明的记录装置具有上述结构的目标物输送装置;记录单元,其对通过该目标物输送装置而输送的所述目标物实施记录处理。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获得与上述目标物输送装置的发明相同的效果。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模式图。图2为从上方观察印刷部以及排纸部时的俯视图。图3为凸轮机构的侧视图。图4为表示对连续纸实施了输送动作时的状态的模式图。图5为表示凸轮板向连续纸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动了的状态下的凸轮机构的侧视图。图6为表示第2输送部夹持了连续纸时的状态的模式图。图7为表示刚对连续纸实施了切断动作后的状态的模式图。图8为表示将被切断的连续纸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输送时的状态的模式图。图9为表示对连续纸实施了输送动作时的状态的模式图。图10为表示凸轮板向连续纸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动了的状态下的凸轮机构的侧视图。
图11为表示第2输送部夹持了连续纸时的状态的模式图。图12为从上方观察正在对连续纸实施切断动作的印刷部以及排纸部时的俯视图。图13为表示刚对连续纸实施了切断动作后的状态的模式图。图14为表示凸轮板从图10所示的状态起进一步向连续纸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动了的状态下的凸轮机构的侧视图。图15为表示将被切断的连续纸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输送时的状态的模式图。
符号说明
10…作为记录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
11…作为目标物的连续纸;
12…构成目标物输送装置的放卷部;
14…构成目标物输送装置的排纸部;
19…作为记录单元的记录头;
22、23…作为输送单元的输送辊对;
39…作为切断部件的切断器;
40…第1输送部;
41…第2输送部;
46、47…作为切换机构的凸轮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为喷墨式打印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作为记录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也称为“打印机”)10中,设置有放卷部12,其对呈长条状的作为目标物的连续纸11进行放卷;印刷部13,其对该连续纸11喷射油墨从而实施印刷处理(记录处理);排纸部14,其排出被实施了印刷处理的连续纸11。S卩,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于上游侧的位置(在图1中为靠右侧的位置)处配置有放卷部12,并且,在下游侧的位置处(在图1中为靠左侧的位置)配置有排纸部14。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放卷部12以及排纸部14而构成了对连续纸11施加沿着输送路径的输送力的目标物输送装置。此外,在放卷部12与排纸部14之间的位置上配置有印刷部13。在放卷部12上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设置有,在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放卷辊15。而且,连续纸11在预先被卷为卷筒状的状态下,以能够与放卷辊15 —体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该放卷辊15上。在印刷部13上设置有具有支承面16a的矩形板状的支承板16,其中,所述支承面 16a用于支承从放卷辊15被放卷的连续纸11。该支承板16的支承面16a被配置在比放卷辊15的转动轴线更高的位置处。此外,在支承板16和放卷辊15之间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而配置有,圆周面的顶部位于与支承板16的支承面16a相同高度上的中继辊17,并且,从放卷辊15被放卷的连续纸11以经由中继辊17的圆周面的顶部的方式而被卷挂安装在所述中继辊17上。而且,支承板16在使从放卷辊15经由中继辊17而向下游侧被大致水平地输送的连续纸11与支承面16a滑动接触的同时,对所述连续纸11进行支承。此外,在印刷部13上于如下位置处设置有滑架18,所述位置为,在与连续纸1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与支承板16的支承面16a对置的位置。该滑架18被构成为,能够在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且在图1中为与纸面正交的水平方向)上往返移动。此外,在滑架18上,在与连续纸11的纸面对置的面上设置有作为记录单元的记录头19。而且,记录头19通过从油墨喷出喷嘴朝向被输送至支承板16上并处于停止状态的连续纸11的纸面喷射油墨,从而对连续纸11进行印刷处理。在排纸部14上,于相对于支承板16为连续纸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作为输送单元的输送辊对21 23。这些输送辊对21 23以驱动辊27 四与从动辊30 32成对的方式而被分别构成,其中,所述驱动辊27 29以可传递动力的方式与输送电机M 沈相连接,所述从动辊30 32被配置为,隔着连续纸11而与该驱动辊27 四对置。而且,当在通过驱动辊27 四以及从动辊30 32而夹持了连续纸11的状态下,驱动辊27 四进行旋转驱动时,各个输送辊对21 23 将对连续纸11施加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输送力。而且,通过从动辊30 32的转动轴 30a 3 被螺旋弹簧33 35向接近于驱动辊27 四的方向施力,从而各个输送辊对 21 23在驱动辊27 四与从动辊30 32之间对连续纸11进行夹持。此外,在排纸部14上,于这些输送辊对21 23中的输送辊对21与输送辊对22 之间设置有切断机构36,其中,所述输送辊对21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的最上游侧, 所述输送辊对22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该输送辊对21邻接。如图1以及图2所示,切断机构36具有引导轴37,其以与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平行延伸的方式被架设在连续纸11的上方;滑架38,其以能够在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方式被该引导轴37所支承。此外,在滑架38中与连续纸11的纸面对置的面上, 以作为刀尖的顶部朝向连续纸11侧的方式而固定有作为切断部件的切断器39。该切断器 39被配置为,其顶部位于与连续纸11的纸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处。而且,切断机构36通过使滑架38在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上以横穿连续纸11的方式移动,从而使搭载于滑架38上的、作为切断部件的切断器39的顶部在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上与连续纸11的纸面滑动接触。其结果为,由于连续纸11沿着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被切断,从而使得连续纸11上的、位于切断器39的上游侧的部分和位于切断器39的下游侧的部分被切断。而且,在排纸部14中,上述多个输送辊对21 23中、相对于切断器39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输送辊对21构成了第1输送部40,另一方面,相对于切断器 39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输送辊对22、23构成了第2输送部41。而且,在第2输送部41中,通过切断器39而被切断的连续纸11的前端侧的部分,从位于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输送辊对22、23被依次递送,并且被排出至排纸托架42上,所述排纸托架42被配置在这些输送辊对22、23的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此外,在相对于构成第2输送部41的各个输送辊对22、23而接近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对连续纸11的有无进行检测的传感器43、44。而且,控制装置45根据从这些传感器43、44中所输出的检测信号来检测连续纸11的前端部 (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的输送位置。
而且,构成第1输送部40的输送辊对21被构成为,从动辊30不能在与连续纸11 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在图1中为上下方向)上位移。因此,该输送辊对21使夹持力常时作用在连续纸11上。另一方面,构成第2输送部41的各个输送辊对22、23被构成为,各个从动辊31、32能够通过作为切换机构的凸轮机构46而在与连续纸1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升降。因此,构成第2输送部41的各个输送辊对22、23能够在使夹持力作用在连续纸11上的状态、和未使作用力作用在连续纸11上的状态之间进行相互切换。而且,第2输送部41 被构成为,能够通过对每个输送辊对切换各个输送辊对22、23对连续纸11的夹持状态,从而改变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的夹持位置。如图2所示,凸轮机构46、47以成对的方式被设置在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而且,该一对凸轮机构46、47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设置在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图2中的下侧)上的凸轮机构46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3所示,凸轮机构46被设置为,使呈矩形板状的凸轮板48的长度方向沿着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而且,该凸轮板48从下方对构成第2输送部41的两输送辊对22、23 中的从动辊31、32的转动轴3la、3 进行支承。此外,在凸轮板48上成为与从动辊31、32的抵接面的上表面48a上,以在连续纸 11的输送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有2个凹部49、50。这些凹部49、50被形成为,在凸轮版48的厚度方向的整个区域上延伸,并且被构成为,当从侧面观察时,呈越趋于上方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的开口宽度越逐渐扩大的锥状。而且,这些凹部49、50中,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凹部50被设计为,与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凹部49相比,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的开口宽度尺寸相对较大。而且,第2输送部41被形成为,在从动辊31、32的转动轴31a、3h被凸轮板48的凹部49、50的底面49a、50a所支承的状态下,从动辊的转动轴31a、3h的圆周面的底部位于与凹部49、50的底面49a、50a相同的高度上。而且,驱动辊沘、29以及从动辊31、32被配置为,在高度方向上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其结果为,第2输送部41成为,输送辊对22、 23使夹持力作用在连续纸11上的状态。另一方面,第2输送部41被形成为,在从动辊31、32的转动轴31a、3h被凸轮板 48的上表面48a所支承的状态下,从动辊31、32的圆周面的底部以向上方远离连续纸11的方式而配置。而且,此时第2输送部41成为,输送辊对22、23未使夹持力作用在连续纸11 上的状态。此外,在凸轮板48的底面上,以横跨作为凸轮板48的长度方向的、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整个区域的方式,形成有齿条51。在该齿条51上啮合有小齿轮52,所述小齿轮52 以沿着与凸轮板48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轴线为中心而转动。移动电机53以可传递动力的方式与该小齿轮52相连接,并且移动电机53被形成为,其正反两方向的转动通过控制装置45而被控制。而且,通过小齿轮52随着移动电机53的驱动而进行转动,从而使处于小齿轮52与齿条51啮合了的状态下的凸轮板48,在维持水平状态的同时于作为凸轮板48 的长度方向的、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接下来,对以上述方式而构成的打印机10的作用进行说明,特别是,着眼于打印机10在由切断器39对连续纸11进行切断,从而切断纸从连续纸11上被切下时的作用进行以下说明。而且,在上述的打印机10中,通过改变切断器39对连续纸11进行切断时的连续纸11的前端部的输送位置,从而能够改变从连续纸11上被切下的切断纸的大小。因此,首先,对打印机10在从连续纸11上切下相对较小的切断纸时的作用进行以下说明。首先,控制装置45通过输送电机M的驱动而对第1输送部40中的输送辊对21的驱动辊27进行旋转驱动。于是,输送辊对21在夹持了连续纸11的状态下对连续纸11施加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输送力。而且,如图4所示,连续纸11的前端部在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而通过了切断器39的配置位置后,进入第2输送部41的配置位置。此时,在凸轮机构46的凸轮板48中,形成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凹部49的底面49a以如下方式配置,即,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从第2输送部41中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从动辊31的转动轴31a隔开距离Ll (参照图3)。此外,在凸轮机构46的凸轮板48中,形成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凹部50的底面50a以如下方式配置,即,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从第2输送部41中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从动辊32的转动轴32a隔开小于上述的距离Ll的距离L2(参照图3)。因此, 此时的第2输送部41成为,其双方的从动辊31、32均以向上方远离连续纸11的方式而配置,从而双方的输送辊对22、23均无法使夹持力作用在连续纸11上。S卩,对于从放卷辊15上被放卷的连续纸11而言,从第1输送部40中的输送辊对 21向连续纸11施加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输送力,而从第2输送部41中的输送辊对22、 23不会向连续纸11施加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输送力。换言之,在对于从放卷辊15上被放卷的连续纸11而言,在其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的多个部位被夹持的状态下,不会从这些夹持部位向连续纸11施加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输送力。因此,可避免发生如下情况,即,基于这些夹持部位处的连续纸11的输送速度的差异,使连续纸11在这些夹持部位之间以在输送方向上被拉伸的方式而受到张力,,或者连续纸11在这些夹持部位之间以弯曲的方式发生变形从而产生连续纸11的输送阻塞。接下来,在设置于第2输送部41上的两个传感器43、44中的、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传感器43检测出连续纸11的时间点上,控制装置45判断为,连续纸11 的前端部到达了第2输送部41中的输送辊对22的配置位置。此外,与此同时,控制装置45 通过使输送电机M的驱动停止,从而使第1输送部40中的驱动辊27的旋转驱动停止。而且接下来,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45通过移动电机53的驱动而使小齿轮52向图5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于是,通过来自小齿轮52的驱动力经由齿条51而被传递至凸轮板48,从而使凸轮板48朝向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水平移动。因此,设置于凸轮板48的上表面48a上的两个凹部49、50,相对于第2输送部41中的两个从动辊31、32 的转动轴31a、3h而朝向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进行相对移动。而且,当凸轮板48的移动量达到上述的距离Ll时,凹部49、50的双方均到达了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与第2输送部41中的两个从动辊31、32的转动轴31a、3h对应的位置处。于是,第2输送部41中的双方的从动辊31、32的转动轴31a、3h均根据来自螺旋弹簧34、35的施力,而从上方与各自相对应的凹部49、50的底面49a、50a紧密接触。其结果为,如图6所示,由于在第2输送部41中,驱动辊观、29以及从动辊31、32以在高度方向上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的方式而配置,因此第2输送部41中的双方的输送辊对22、23均使夹持力作用在连续纸11上。
8
接下来,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45以在第1输送部40以及第2输送部41中各个输送辊对21 23夹持了连续纸11的状态下,通过切断器39而使连续纸11在这些夹持部位之间的部分被切断。于是,连续纸11的位于比切断器39更靠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部分,从连续纸11中被自放卷辊15退绕下来的部分上切断。此时,连续纸11上被切断器39切下的部分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当于,第2输送部41中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输送辊对22和切断器39之间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的分离距离。之后,如图8所示,控制装置45通过输送电机25、26的驱动而对第2输送部41中的两个输送辊对22、23的驱动辊观、四进行旋转驱动。其结果为,这些输送辊对22、23将连续纸11中从放卷辊15侧被切断的前端侧的部分朝向排纸托盘42排出。接下来,对将相对较大的切断纸从连续纸11上切下时的打印机10的作用进行以下说明。首先,控制装置45通过输送电机M的驱动而对第1输送部40中的输送辊对21 的驱动辊27进行旋转驱动。于是,输送辊对21在夹持了连续纸11的状态下,对连续纸11 施加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输送力。而且,如图9所示,连续纸11的前端部在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通过了切断器39的设置位置后,进入第2输送部41的配置位置。而且,在第 2输送部41中,由于两个从动辊31、32以向上方远离连续纸11的方式而配置,因此两个输送辊对22、23不会使夹持力作用在连续纸11上。接下来,在设置于第2输送部41上的两个传感器43、44检测出连续纸11的时间点上,控制装置45判断为,连续纸11的前端部已经到达了第2输送部41中的输送辊对23 的配置位置。此外与此同时,控制装置45通过使输送电机M的驱动停止,从而使第1输送部40中的驱动辊27的旋转驱动停止。而且,接下来,如图10所示,控制装置45通过移动电机53的驱动而使小齿轮52 向图10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于是,通过来自小齿轮52的驱动力经由齿条51而被传递至凸轮板48,从而凸轮板48将朝向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水平移动。而且,当凸轮板48的移动量达到上述的距离L2时,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凹部50的底面50a到达了,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与第2输送部41中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从动辊32的转动轴3 对应的位置处。其结果为,如图11所示,在第2输送部41中,驱动辊四以及从动辊32被配置为,在高度方向上于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因此,如图11所示,在第2输送部41中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输送辊对23将使夹持力作用在连续纸11上。S卩,在进行连续纸11的切断时,使多个输送辊对 22,23中包含在该切断时间点处于如下位置状态的输送辊对23在内的至少一个输送辊对成为夹持连续纸11的夹持状态,其中,所述位置状态为,能够在输送方向的最下游侧夹持连续纸11的位置状态。另一方面,在凸轮板48移动前的状态下,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凹部 49的底面49a以相对于在第2输送部41中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从动辊31 的转动轴31a,隔开大于上述的距离L2的距离Ll的方式而配置。因此,在凸轮板48的移动量达到上述的距离L2的时间点,从动辊31的转动轴31a不会到达凹部49的形成位置。因此,如图11所示,第2输送部41中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输送辊对22依然未使夹持力作用在连续纸11上。接下来,控制装置45在第1输送部40以及第2输送部41中各个输送辊对21、23 夹持连续纸11的状态下,通过切断器39而将连续纸11在这些夹持部位之间的部分切断。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控制装置45使切断机构36的滑架38以横穿连续纸11 的宽度方向的方式而沿着引导轴37进行扫描。而且,搭载于滑架38上的切断器39使作为刀尖的顶部沿着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与连续纸11的纸面滑动接触。而且,当切断器39沿着宽度方向与连续纸11滑动接触时,切断器39通过作为对连续纸11的抵接部的顶部,而使力作用在作为连续纸11的切断方向的宽度方向上。于是, 在通过第1输送部49处的输送辊对21而被常时牢固夹持的连续纸11上,以该输送辊对21 的夹持部位为中心而沿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作用有扭矩力。另一方面,在连续纸11中位于输送方向的前端侧的部分,通过在第2输送部41中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输送辊对23而被夹持。因此,即使以上述方式使扭矩力作用在连续纸11上,第2输送部41中的输送辊对23也会以抵消该扭矩力的方式对连续纸11进行夹持。在此,第2输送部41中的输送辊对23夹持连续纸11的前端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所述连续纸11的前端部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极大程度地远离第1输送部 40中的输送辊对21对连续纸11进行夹持的部位。因此,在进行连续纸11的切断时,即使连续纸11以第1输送部40中的输送辊对21的夹持位置为中心而在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上受到了扭矩力,第2输送部41中的输送辊对23也能够容易地将这样的扭矩力抵消。艮口, 由于即使在该输送辊对23没有使较大的夹持力作用在连续纸11上(例如,螺旋弹簧35的施力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施加与从切断器39对连续纸11所施加的扭矩力对抗的较大的扭矩力,因此,切实地抑制了连续纸11向宽度方向进行弯曲移动的现象。而且,如图13所示,当切断器39完成对连续纸11的切断动作时,连续纸11中位于比切断器39更靠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部分,将从连续纸11中自放卷辊15 上退绕下来的部分上被切断。此时,连续纸11中被切断器39切下的部分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当于,第2输送部41中位于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输送辊对23和切断器39之间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的分离距离。而且,接下来,如图14所示,控制装置45通过移动电机53的驱动而使小齿轮52 向图14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于是,通过来自小齿轮52的驱动力经由齿条51而被传递至凸轮板48,从而使凸轮板48朝向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水平移动。而且,当凸轮板48的移动量达到上述的距离Ll时,两个凹部49、50将到达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与第2输送部41中的两个从动辊31、32的转动轴31a、3h对应的位置处。其结果为,在第2输送部41中,驱动辊观、29以及从动辊31、32以在高度方向上于两者之间不存在间隙的方式而配置。因此,如图15所示,第2输送部41中的双方的输送辊对 22,23均使夹持力作用在连续纸11上。之后,如图15所示,控制装置45通过输送电机25、26的驱动而使第2输送部41 中的双方的输送辊对22、23的驱动辊观、四旋转驱动。其结果为,这些输送辊对22、23将连续纸11中从放卷辊15侧被切断的前端侧的部分朝向排纸托盘42排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效果。
10
(1)第2输送部41被设置为,能够对连续纸11的前端部(下游侧端部)进行夹持,其中,所述连续纸11的下游侧端部为,被输送的连续纸11上的、比切断器39更靠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部分中、从第1输送部40处的连续纸11的夹持位置向连续纸 1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隔开最远距离的部分。因此,即使在切断器39对连续纸11进行切断时,在连续纸11的切断方向上对连续纸11作用有扭矩力,第2输送部41也能够以第1 输送部40处的连续纸11的夹持位置为支点而使扭矩力作用于连续纸11上,以抵消上述的扭矩力。因此,能够在抑制连续纸11向与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进行弯曲移动的同时, 沿着宽度方向将该连续纸11切断。(2)第2输送部41对连续纸11的下游侧端部进行夹持,其中,所述连续纸11的下游侧端部为,从第1输送部40处的连续纸11的夹持位置起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向切断器39的下游侧隔开最远距离的部分。因此,第2输送部41能够更切实地抑制在进行连续纸11的切断时的、连续纸11向宽度方向的弯曲移动。(3)第2输送部41能够通过对每个输送辊对22、23将多个输送辊对22、23相对于连续纸11的夹持状态进行切换,从而按照需要来改变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的、连续纸 11的夹持位置。(4)第2输送部41能够通过在进行连续纸11的切断时,利用多个输送辊对22、23 中包含输送辊对23在内的至少一个输送辊对而对连续纸11进行夹持,从而使较大的扭矩力作用在连续纸11上,其中,所述输送辊对23从第1输送部40处的连续纸11的夹持位置起向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相对较大程度地分离。(5)连续纸11在第1输送部40上被牢固地支承。因此,在进行连续纸11的切断时,对于连续纸11,以第1输送部40处的连续纸11的夹持位置为支点而在连续纸11的切断方向上对连续纸11作用有扭矩力。在此,第2输送部41处的连续纸11的夹持位置被配置于,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比切断器39更远离第1输送部40处的连续纸11的夹持位置的位置处。因此,即使在第2输送部41以小于第1输送部40的夹持力对连续纸11进行夹持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地抑制进行连续纸11的切断时的连续纸11的弯曲移动。(6)第2输送部41被构成为,在连续纸11通过切断器39而被切断之前的阶段中, 双方的输送辊对22、23均不对连续纸11施加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输送力。因此,对于从放卷辊15上被放卷的连续纸11而言,其于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的多个部分被夹持的状态下,不会从这些夹持部位被施加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输送力。因此,能够避免发生如下情况,即,基于这些夹持部位处的连续纸11的输送速度的差异,使连续纸11在这些夹持部位之间以在输送方向被拉伸的方式而受到张力,或者连续纸11在这些夹持部位之间以弯曲的方式发生变形从而产生连续纸11的输送阻塞。(7)第2输送部41在切断器39完成对连续纸11的切断动作之后,第2输送部41 中的双方的输送辊对22、23在夹持了从连续纸11被切下的切断纸的状态下,对切断纸施加朝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输送力。因此,即使在第2输送部41中的各个输送辊对22、23未使较大的夹持力作用在切断纸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输送力切实地传递至该切断纸。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改变为如下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输送部41中的输送辊对22、23夹持连续纸11的夹持力既可以与第1输送部40中的输送辊对21夹持连续纸11的夹持力为相同程度,也可以大于第1输送部40中的输送辊对21夹持连续纸11的夹持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从连续纸11上切下相对较大的切断纸时,可以使第2输送部41中的双方的输送辊对22、23均对连续纸11进行夹持。·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2输送部41中,对每个从动辊21、32分别设置用于使双方的从动辊31、32升降的凸轮机构46、47。此外,在第2输送部41中,也可以为了使两个驱动辊观、四在与从动辊31、32接近、分离的方向上升降而设置凸轮机构46、47。 此外,使各个辊观、29、31、32升降的机构并不限定于凸轮机构46、47,只要是能够将各个输送辊对22、23相对于连续纸11的状态,在夹持连续纸11的夹持状态和未夹持连续纸11的非夹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结构,则能够采用任意的机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输送部41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通过输送辊对22、 23而对位于连续纸11前端部的放卷辊15侧的部分进行夹持。S卩,可以对连续纸11的、比下游侧端部更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部分进行夹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输送部41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S卩,具有使输送辊对22、 23在连续纸11的输送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45也可以采用如下设定,即,在使切断机构36的滑架38沿着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进行扫描的同时,通过移动电机53的驱动而使小齿轮52 的转动开始。此外,控制装置45也可以采用如下设定,即,从使切断机构36的滑架38沿着连续纸11的宽度方向扫描起,经过若干时间后,通过移动电机53的驱动而使小齿轮52的转动开始。而且,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使由切断器39进行的连续纸11的切断动作与由凸轮机构46、47进行的从动辊31、32的升降动作并行实施,因此能够提高对连续纸11的印刷处理的处理能力。·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目标物并不限定于连续纸,也可以是布、树脂胶片、树脂薄片、金属薄片等。·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记录装置而采用了喷墨式打印机,但是也可以采用喷射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也可以转用于具有使少量液滴喷出的液体喷射头等的各种液体喷射装置中。此时,液滴是指,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中所喷射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粒状、泪状、丝状后拉出尾状物的液体的状态。此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需为能够由液体喷射装置喷射出的材料即可。例如,物质为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其不仅包括如粘性较高或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 液状金属(金属融液)这样的流状体、或者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者混合有由颜料或者金属粒子等的固体物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体等。此外,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示例,可列举出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油墨和液晶等。在此, 油墨是指,包括一般的水溶性油墨、油性油墨以及胶状油墨、热溶性油墨等的各种液体组成物在内的物质。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示例,例如可以为以下的喷射装置,即,对用于例如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彩色过滤器的制造等的、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式含有电极材料或者彩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进行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而且, 也可以为以下的喷射装置,即,喷射被用于生化元件制造的生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被作为精密移液管而使用,并喷射作为样本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和微型分配器(micro dispensers)等。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液体喷射装置,即,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的精密机械精确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被用于光通信元件等中的微小半球透镜 (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喷射紫外线硬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或者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而且,这些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液体喷射装置中均可以应用本发明。此外,流体也可以为调色剂等的颗粒体。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流体中不包括仅由气体构成的物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录装置并不限定于流体喷射装置,也可以应用于例如传真装置、复印装置等装置中。根据所应用的装置,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剂可以是颗粒状的调色剂,而并不是油墨等的流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目标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输送部,其能够在夹持长条状的目标物的同时,对该目标物施加从输送路径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输送力;第2输送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比所述第1输送部更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上,并能够在夹持所述目标物的同时,对该目标物施加从所述输送路径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输送力;切断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所述第1输送部和所述第2输送部之间的位置上,并且能够沿着与输送方向交叉的该目标物的宽度方向,将处于在各个所述输送部处被夹持的状态下的所述目标物切断,所述第2输送部被构成为,能够改变在所述目标物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物的夹持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输送部对所述目标物的、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端部进行夹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输送部具有多个输送单元,其以在所述目标物的输送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配置; 切换机构,其能够对多个所述输送单元中的每一个,将多个所述输送单元相对于所述目标物的状态,在夹持所述目标物的夹持状态和未夹持所述目标物的非夹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目标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机构被设定为,在进行所述目标物的切断时,使多个所述输送单元中包含在该切断时间点处于如下位置状态的输送单元在内的至少一个所述输送单元成为夹持所述目标物的夹持状态,其中, 所述位置状态为,能够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侧夹持所述目标物的位置状态。
5.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目标物输送装置;记录单元,其对通过该目标物输送装置而输送的所述目标物实施记录处理。
全文摘要
一种目标物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该目标物输送装置具有第1输送部,其能够对目标物施加从输送路径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输送力;第2输送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比所述第1输送部更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上,并能够在夹持所述目标物的同时,对该目标物施加从所述输送路径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输送力;切断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输送路径上的、所述第1输送部和所述第2输送部之间的位置上,并且能够沿着与输送方向交叉的该目标物的宽度方向,将所述目标物切断,所述第2输送部被构成为,能够改变在所述目标物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目标物的夹持位置。
文档编号B41J11/70GK102343727SQ2011102130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7日
发明者三桥将人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