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光连接器组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0645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ST光连接器组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光连接器的组装工具。



背景技术:

通常的,ST光纤连接器包括有弹簧座、直套、螺帽,直套端部开有一个凸起。组装时需先用手拿住直套并在直套上安装螺帽,然后用另一只手将弹簧座的螺纹端旋紧在直套上的螺孔处;一般直套和弹簧座之间的尺寸为21-25mm,螺帽的尺寸为14mm,所以两手能拿住的位置只有3-5mm,整个操作非常困难,时间长了对手的伤害比较大,也会出现有组装不牢的现象。

中国公开号为CN20275809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器组装工具,该工具包括主体部和自所述的主体部沿轴向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包括与所述的主体部同轴的圆形第一凸台以及与所述的第一凸台同轴且截面为圆环形的第二凸台…。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当于在原有直套长度的基础上增加了长度,使得手的用力范围增加,操作方便。但经试验后发现,由于直套端部上的凸台较短,该工具与FC光纤连接器连接时并不能稳定固定直套,于工人而言,组装时实际起到的作用很小,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组装工具,该工具可使直套稳定固定在其本体上并可方便地拆卸,从根本上解决工人组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ST光连接器组装工具,包括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圆环形,其中:

所述连接部的底端设置有磁性体;

所述主体部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通孔,所述通孔中配装有顶杆,顶杆的下端设置斜契台;

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垂直的水平盲孔,所述水平盲孔中配装有活动按杆,所述活动按杆上于通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斜契槽,所述斜契台与所述斜契槽配装。

进一步地,该工具由左半体及右半体经螺栓连接而成;为方便连接,所述左半体和右半体上设置有相适配的凸筋结构,所述凸筋结构上设置有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盲孔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活动按杆连接在所述弹簧上。为方便弹簧的安装,所述弹簧与所述活动按杆之间的空间内还设置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装配连接器时,连接器直套的凸起卡接在连接部的卡槽中,同时,直套的下端通过磁性体吸附在连接部的卡环中,这样即增加了连接器在该工具上的稳定性。当装配完成后,按下按杆,按杆上的斜契槽与顶杆下端的斜契台,使得顶杆上移,从而轻松将装配完毕后的连接器顶出,大大提高了光连接器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左半体结构示意图(含顶杆);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按杆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ST光连接器组装工具,包括主体部1和自所述主体部1向外延伸的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为圆环形, 连接部2的结构型式及连接原理在公开号为CN202758097U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中已经公开,这里不再详述。

所述连接部2的底端设置有磁性体20;

所述主体部1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通孔6,所述通孔6中配装有顶杆4,顶杆4的下端设置斜契台40;

所述主体部1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6相垂直的水平盲孔7,所述水平盲孔7中配装有活动按杆5,所述活动按杆5上于通孔6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斜契槽51,所述斜契台40与所述斜契槽51配装。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为方便制造该工具,该工具可由左半体10和右半体11经螺栓连接组装而成,同时,为方便连接固定,所述左半体10和右半体11上设置有相适配的凸筋结构3,所述凸筋结构3上设置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可将连接器直套先固定在该工具的连接部,通过连接部下端的磁性体及卡槽共同将连接器固定好 ,固定好即可开始连接器其它部件的安装;安装完毕后,按下时活动按杆5 ,活动按杆5压缩弹簧8,此时,活动按杆5上的斜契槽51与顶杆4上的斜契台40配合,推动顶杆4上移,从而轻松将光连接器顶出。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