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058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装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与安装在印刷电路基板等的表面上的连接器连接的薄型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将电缆等电线连接在印刷电路基板等电路基板上,使用将电缆和基板布线电连接的电连接器。这样的电连接器中,一方的连接器(基板侧连接器)安装在电路基板上,另一方的连接器(电缆侧连接器)与电缆连接,通过将这些连接器嵌合,电缆和电路基板的信号线电连接。

另外,作为与这样的电连接器相关的技术,可举出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连接器是压接型的电连接器,其将插座触点压入外壳,并将电线压入压接板而使其接触。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58731号公报

近年来,移动电话、笔记本型个人电脑(PC)、平板型PC等电子设备的开发很积极。这些电子设备中,为了提高便携性,要求小型化,对内部所组装的电子器件和电连接器也要求小型化和低高度化。

但是,为了使电连接器低高度化,若只是单纯地将端子及外壳等结构构件的厚度减薄,则可能会损害其强度、嵌合可靠性、作业性等。此外,在从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基板侧连接器的上方使电缆侧连接器接近基板侧连接器而进行嵌合的形式的连接器的情况下,需要将嵌合时的端子间的接触距离维持为一定距离以上,并维持嵌合可靠性,难以将端子制得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电连接器中能维持强度、嵌合可靠性、作业性等并能实现低高度化的技术。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和新特征可由本说明书的记载及附图加以明确。

若对本申请公开的发明中的代表性的发明的概要进行简单说明,则如下所述。

即,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包括与电线连接的端子和供所述端子插入的外壳;所述端子包括:压接部,该压接部将所述电线固定;弹性部,该弹性部为大致U字形,且在与嵌合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平面,所述嵌合方向是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时的嵌合方向;立起部,该立起部从所述弹性部的两外侧朝着与所述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立起;以及触点部,该触点部位于所述弹性部的内侧的端部;所述弹性部具有在与所述嵌合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开闭的弹性,所述触点部构造成在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时,由所述弹性部的内侧的两侧面夹着所述对方侧连接器的端子。

此外,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装体包括:第一电连接器,该第一电连接器具有第一端子和第一外壳,所述第一端子与电线连接,所述第一外壳供所述第一端子插入;以及第二电连接器,该第二电连接器具有第二端子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端子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嵌合时的嵌合方向上具有平面,所述第二外壳以与所述第一外壳嵌合的方式构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压接部,该压接部将所述电线固定;弹性部,该弹性部为大致U字形,且在与嵌合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平面,所述嵌合方向是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嵌合时的嵌合方向;立起部,该立起部从所述弹性部的两外侧朝着与所述嵌合方向相反的方向立起;以及触点部,该触点部位于所述弹性部的内侧的端部;所述弹性部具有在与所述嵌合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开闭的弹性,所述触点部构造成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嵌合时,由所述弹性部的内侧的两侧面夹着所述第二电连接器的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平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维持强度、嵌合可靠性、作业性的同时,能实现电连接器的低高度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前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后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电缆压接固定于电缆侧连接器的端子之后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电缆侧连接器的端子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开始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过程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结束的状态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 电缆侧连接器(电连接器)

20 电缆(电线)

21 外皮(绝缘体)

22 芯线(导电体)

30 端子

31、32 压接部

33 弹性部

33a、33b 弹性片

34 立起部

35 触点部

36 卡定部

37 限制面

38 变形限制部

39 平面

40 外壳

41 锁定突出部

42 外壳伸出部

43 收纳空间

44 上方内壁

45 槽

50 基板侧连接器(对方侧连接器)

51 外壳

52 端子

53 锁定突出部

54 嵌合凹部

55 端子安装部

56 端子接触面

57 导向斜面

60 印刷电路基板

70 嵌合方向

71 方向

72 方向

81 折弯部

82 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图中,对于同一构件,原则上标注相同符号,省略其重复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涉及到元件的数量等(包括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及在原理上明确限定为特定数量的情况等以外,并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量,也可以是特定的数量以上或以下。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前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后的外观的立体图。

首先,根据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缆侧连接器(电连接器)10是厚度为1mm以下的超薄型的电连接器,例如由端子30和外壳40构成,其中,上述端子30将电缆(电线)20的外皮(绝缘体)21和芯线(导电体)22(参照图3)通过压接而固定连接,外壳40形成有多个收纳空间43,该多个收纳空间43收纳与电缆20连接的端子30。端子30的收纳空间43在方向72上延伸形成,上述方向72与端子30排列的方向71及嵌合方向70这两个方向正交。外壳40由例如树脂等绝缘性的材料构成。此外,外壳40在其两侧的外侧具备锁定突出部41,该锁定突出部41在与基板侧连接器50嵌合时,用于与基板侧连接器50的锁定突出部53卡合、锁定。另外,沿着方向72在两处设有锁定突出部41。此外,外壳40具备沿着方向72延伸的外壳伸出部42,在将与电缆20连接的端子30插入外壳40的收纳空间43内时,外壳伸出部42朝上方移位,在插入后返回至下方,外壳伸出部42的侧面被端子30的卡定部36卡住,从而形成端子30不易拔出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基板侧连接器(对方侧连接器)50是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60等构件上的电连接器,例如由树脂等绝缘性材料的外壳51和由金属等导电体形成的多个端子52构成。外壳51和端子52通过例如一体成形而一体地形成。外壳50在其两侧的内侧具备锁定突出部53,在电缆侧连接器10和基板侧连接器50嵌合时,上述锁定突出部53用于将电缆侧连接器10的锁定突出部41卡合、锁定。另外,沿着方向72在两处设有锁定突出部53。此外,端子52呈板状形状,且具有作为沿着嵌合方向70的面而形成的端子接触面56和在其下部的端子安装部55,端子安装部55与印刷电路基板60的布线连接。

在将电缆侧连接器10嵌合于基板侧连接器50时,使电缆侧连接器10从基板侧连接器50的上方接近基板侧连接器50,将电缆侧连接器10的外壳40部分插入基板侧连接器50的嵌合凹部54来进行固定。此时,电缆侧连接器10的端子30夹着基板侧连接器50的端子52的两侧(端子接触面56),端子30和端子52以该方式接触并被固定,端子30和端子52电连接。

接着,使用图3和图4来说明电缆侧连接器10的端子30的结构。图3是表示将电缆20固定连接于电缆侧连接器的端子之后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电缆侧连接器的端子30的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图4中省略了电缆。电缆侧连接器10的端子30例如由压接部31、压接部32、弹性部33、立起部34、触点部35和卡定部36等构成,其中,上述压接部31将电缆20的外皮21铆接固定,上述压接部32将芯线22铆接固定,上述弹性部33为大致U字形,在方向72上延伸,且在与嵌合方向70垂直的方向71和72上具有平面39,上述立起部34从弹性部33的两外侧经由折弯部81朝着与嵌合方向70相反的方向立起,上述触点部35位于弹性部33的自由端侧的内侧的端部,且以相对的方式形成,上述卡定部36用于与外壳伸出部42的侧面卡合,使端子30不易从外壳40中拔出。此外,弹性部33由相对于电缆20的中心轴分别呈线对称的一对弹性片33a和33b构成。

端子30通过例如对厚度约为0.1mm左右的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弹性部33具有在与嵌合方向70垂直的方向71上进行开闭的弹性。触点部35构造成从弹性部33的内侧的两侧面(切断面)向内侧突出,在与基板侧连接器50嵌合时,夹着基板侧连接器50的端子52(端子接触面56)。此外,立起部34通过将平板状的金属板从弹性部33在折弯部81处弯曲来形成。

在组装电缆侧连接器10时,首先,在端子30上将电缆20定位,通过压接部(管)31、32将电缆20的外皮21和芯线22铆接并进行压接。接着,将连接电缆20后的端子30插入到外壳40的收纳空间43内进行固定。

此外,在弹性部33中设有变形限制部38,该变形限制部38在触点部35和压接部32之间且在弹性部33的内侧的中央附近从弹性部的内侧的两侧面朝向内侧突出,变形限制部38的前端彼此处于抵接或接近的状态,以距离大致为零(例如0~0.03mm)的条件形成。在压接部31、32处压接电缆20时,对弹性部33施加应力,有时会导致U字形的弹性部33的两侧的弹性片在上下方向上错位,通过设置该变形限制部38,即使在施加使两侧的弹性片在上下方向上错位的力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变形限制部38的前端部分彼此的摩擦或抵接来防止其错位。

图5是表示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前的状态的剖视图。端子30的立起部34构造成在其上部具有限制面37,在连接器嵌合时,限制面37与收纳空间43的上方内壁44接触,限制朝着与嵌合方向70相反的方向(图5的上方向)移动。

在收纳空间43的内表面(上方内壁44)上,外壳40在与基板侧连接器50嵌合时基板侧连接器50的端子52的前端会抵接的部分具有用于防止干涉的槽45。通过该槽45,端子52的前端部分能进入到里侧,所以,在连接器嵌合时,能增长电缆侧连接器10的端子30和基板侧连接器50的端子52从开始接触到止住为止的距离(有效嵌合长度)。藉此,在连接器嵌合时的状态下即使发生振动等而稍微错位,端子间的接触也不会解除,嵌合的可靠性提高。此外,在维持嵌合的可靠性的同时,能实现电连接器的低高度化。

图6是表示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开始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嵌合过程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嵌合结束的状态的剖视图。接着,使用图5~图8说明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的嵌合动作。首先,如图5所示,使电缆侧连接器10从基板侧连接器50的上方对准后接近(朝着嵌合方向70)。此时,如图5所示,在弹性部33的触点部35的下侧设有导向斜面82,在端子52的上侧分别设有导向斜面57,所以,在连接器嵌合时,该导向斜面57和导向斜面82抵接,藉此,端子30和端子52的对准变得容易。图6表示基板侧连接器50的端子52的前端部分与电缆侧连接器10的端子30开始接触的状态。此时,在电缆侧连接器的外壳40的上方内壁44和端子30的限制面37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间隙,所以,端子30开始朝上方移动。端子30的前端部分移动相当于该间隙的量。接着,若端子30的限制面37与电缆侧连接器的上方内壁44接触,则端子30的前端部分的朝上方的移动被阻止(限制)。该状态在图7中示出。接着,若使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进一步接近,则弹性部33因端子52而朝着与嵌合方向70垂直的方向71扩张,触点部35的间隔扩大。接着,若使电缆侧连接器和基板侧连接器进一步接近,则触点部35沿着端子52的端子接触面56移动,嵌合结束。此时,电缆侧连接器10的锁定突出部41和基板侧连接器50的锁定突出部53卡合,两连接器的嵌合被锁定。嵌合结束后的状态在图8中示出。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缆侧连接器10的端子30呈大致U字形的形状,其在与嵌合方向70垂直的方向71上具有平面39(由方向71和方向72构成的面),位于该平面的侧面的触点部35形成为与基板侧连接器50的端子52接触的结构,所以,能够实现连接器的低高度化。此外,通过端子30的立起部34,可维持端子的强度,通过端子30的限制面37,可使嵌合时端子的两侧的弹性部33保持水平,能可靠地进行连接器嵌合。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由本发明人想到的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也能在不脱离其主体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能广泛用于工业用、业务用、家庭用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