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50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板是通过气体放电显示图像的平板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板被认为是平板显示板的下一代产品,因为其优异的显示性能,例如显示容量、亮度、对比度、残余图像以及宽的视角。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相互面对的后基板和前基板,它们彼此分开并相互耦合。多个寻址电极布置在后基板的前表面上,且寻址电极被第一介电层覆盖。与寻址电极交叉的维持电极对形成在前基板的后表面上。在每一维持电极对中是X电极和Y电极。维持电极对被第二介电层覆盖,和保护层形成在第二介电层的后表面上。另外,障肋在第一介电层的前表面上定义放电室。磷光体层被涂覆在由障肋定义的放电室中达预定厚度。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通过寻址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寻址放电选择放电室,然后放电室通过X电极与Y电极之间发生的维持放电发出可见光。更具体地,填充在放电室内部的放电气体在维持放电期间发射紫外线,紫外线激发磷光体层以发出可见光。从磷光体层发出的可见光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上产生图像。
然而,在具有以上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维持放电仅发生在邻近保护层的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空间中。因此其中发生维持放电的空间体积小。此外,从磷光体层发出的一些可见光被保护层、第二介电层和维持电极吸收和/或反射。于是,仅仅60%的磷光体层发射的可见光可以通过前基板。因此,面板的光视效能和亮度降低。所以,需要克服这些问题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改进设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改进设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改进的光视效能(luminous efficiency)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具有改进亮度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具有减少的无功功率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防止形成持久残余图像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用于维持放电的体积充分且不被阻塞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通过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可以实现这些和其它目的。该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后基板;与后基板分开的前基板;布置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且适用于定义与多个子像素对应的多个放电室的多个障肋;包括相互平行延伸且至少部分围绕多个放电室中一个的多个第一放电电极和多个第二放电电极的多个维持电极对,所述多个维持电极对适用于产生放电;围绕至少部分多个放电室的多个寻址电极,其布置在与多个维持电极对交叉的方向上;布置在多个放电室内部的多个磷光体层;以及布置在多个放电室内部的放电气体,其中预定数量的子像素构成单位像素,在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单位像素彼此分隔开预定距离。
布置在多个维持电极对延伸方向上的单位像素可以相互分开预定间隔。布置在多个寻址电极延伸方向上的单位像素可以相互分开预定间隔。布置在两个分离且相邻单位像素之间的多个隔肋中的一个可以彼此分开预定间隔,和相邻单位像素之间的间隔部分包括非放电区。布置在两个分开且相邻单位像素之间的所述多个障肋中的一个可以具有比布置在单个单位像素内的所述多个障肋中的一个更宽的宽度。
多个障肋可以包括沿平行于寻址电极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障肋和沿与多个横向障肋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障肋。布置在两个分开且相邻单位像素之间的所述多个纵向障肋中一个的宽度可以大于布置在单个单位像素内的所述多个纵向障肋中一个的宽度。布置在两个分开且相邻单位像素之间的所述多个横向障肋中一个的宽度大于布置在单个单位像素内的所述多个横向障肋中一个的宽度。
每一单位像素可以包括四个子像素。每一单位像素可以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一个绿色子像素和两个蓝色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可以具有基本为正方形的形状。每一单位像素可以具有基本为正方形的形状。
每一单位像素可以包括三个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可以具有基本为矩形的形状。每一单位像素可以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一个绿色子像素和一个蓝色子像素。
多个第一放电电极和多个第二放电电极可以布置在多个障肋内,且可以在垂直于前基板的方向上相互分开。多个障肋可以包括介电材料。多个寻址电极可以布置在多个障肋内,多个障肋可以包括介电材料。多个磷光体层可以布置在前基板与多个维持电极对之间。多个槽可以布置在前基板中,所述多个槽可对应所述多个放电室。所述多个磷光体层可布置在所述多个槽内。所述多个槽可不连续地布置在前基板上且可对应所述多个放电室。等离子体显示板可进一步包括覆盖所述多个障肋的至少部分侧壁的多个保护层。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参照以下的详细说明,对本发明更全面的理解及其许多伴随的优点变得更容易理解并因此更加显见,附图中相似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其中图1是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板沿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放电室和电极的布置图;图5是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板沿图3的V-V线的放电室、子像素和单位像素的布置图;图6是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板沿图3的VI-VI线的放电室、子像素和单位像素的布置图;图7是在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改进例中,对应图5的放电室、子像素和单位像素的布置图;图8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图8的等离子体显示板沿线的剖视图;以及图10是图8的等离子体显示板沿图9的X-X线的放电室、子像素和单位像素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转向附图,图1是交流(AC)三电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板5的分解透视图。参考图1,等离子体显示板5包括相互面对的后基板10和前基板20,它们彼此分开且相互耦合。多个寻址电极11布置在后基板10的前表面上,寻址电极11被第一介电层12覆盖。与寻址电极11交叉的维持电极对30形成在前基板20的后表面上。每对30中是X电极21和Y电极22。维持电极对30被第二介电层23覆盖,和保护层24形成在第二介电层23的后表面上。此外,障肋13定义放电室14且形成在第一介电层12的前表面上。磷光体层15涂覆在由障肋13定义的放电室内达预定厚度。
在具有以上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板5中,通过寻址电极11与Y电极22之间的寻址放电选择放电室14,通过X电极21与Y电极22之间发生的维持放电,放电室14发射可见光。更具体地,填充在放电室14内的放电气体在维持放电期间发射紫外线,和紫外线激发磷光体层15以发射可见光。磷光体层15发射的可见光在等离子体显示板5上产生图像。
在具有以上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板5中,维持放电仅发生在邻近保护层24的于X电极21与Y电极22之间的空间中。结果是,其中发生维持放电的该空间体积小。此外,磷光体层15发射的一些可见光被保护层24、第二介电层23和维持电极对30吸收和/或反射。因此,仅仅60%的磷光体层15发射的可见光通过前基板20。所以,图1的面板5的光视效能和亮度受到限制。
现转到图2至6,图2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0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0沿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0的放电室和电极的布置图;图5是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0沿图3的V-V线的放电室、子像素和单位像素的布置图;以及图6是图2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0沿图3的VI-VI线的放电室、子像素和单位像素的布置图。
现参考图2和3,等离子体显示板100包括前基板120、磷光体层126、障肋128、第一放电电极114、第二放电电极115、寻址电极113、保护层119和后基板110。后基板110和前基板120相互分开。后基板110与前基板120之间是由多个障肋128分隔的多个放电室130。每一放电室130分别对应红色子像素150R、绿色子像素150G和蓝色子像素150Ba或150Bb中的一个。预定数量的子像素构成单位像素,这在下文中说明。
前基板120由例如玻璃的具有高的光透射率的材料构成,放电室130发射的可见光透射穿过前基板120。后基板110也一般由玻璃构成。本发明中,放电室130产生的可见光经过前基板120出去,然而可见光可以经过后基板110出去,或者经过前和后基板120和110两者出去,这仍然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现参照图2,放电室130设置成矩阵形状,障肋128布置成使得放电室130的横向剖面具有基本上为正方形的形状。然而,放电室130不限于上述布置,而是可形成为各种图形,例如网格状形状或三角形状。此外,放电室130的横向剖面可以是其它多边形,例如三角形或五边形,或者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然而,优选放电室130具有基本上正方形的剖面,使得单位像素150也可具有正方形形状。尤其是,放电室130的角部倒圆以防止放电集中在角部,使得放电在放电室130中均匀地出现。障肋128包括沿平行于寻址电极113延伸地横向障肋128b和与横向障肋128b交叉的纵向障肋128a。
现参照图2和4,第一放电电极114和第二放电电极115沿预定方向(y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同时围绕放电室130,它们设置在障肋128内。每一放电室130中,第一放电电极114和第二放电电极115构成一对以产生维持放电。每一第一放电电极114包括围绕放电室130的环部114a和将环部114a连在一起的连接部114b。此外,每一第二放电电极115包括围绕放电室130的环部115a和将环部115a连在一起的连接部115b。优选第一放电电极114的环部114a和第二放电电极115的环部115a形成为相互对称,以产生放电室130的均匀放电。
现参照图4,寻址电极113在一方向(x方向)围绕放电室130,且在与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114和115延伸方向(y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与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114和115一样,每一寻址电极113包括环部113a和将环部113a连在一起的连接部113b。寻址电极113嵌入障肋128内。寻址电极113产生寻址放电,选择发生维持放电的放电室。寻址放电降低了启动维持放电需要的电压。寻址放电发生在扫描电极与寻址电极之间。当寻址放电中止时,正离子累积在扫描电极一侧,电子累积在公共电极一侧。结果是,扫描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维持放电可更加容易发生。当扫描电极与寻址电极之间的距离小时,寻址放电所需的寻址电压降低了。源于此,第二放电电极115作为扫描电极,第一放电电极114作为公共电极。因此,寻址放电发生在第二放电电极115与寻址电极113之间,其间的距离小是重要的。
此外,第一放电电极114、第二放电电极115和寻址电极113在垂直于前基板120的方向上彼此分开。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寻址电极113可以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114和115之间,或者可以按照寻址电极113、第二放电电极115和第一放电电极114的顺序设置所述电极,使得寻址电极113可以靠近前基板120。此外,寻址电极113可以替代地设置在后基板110上。然而,在上面所有的情况下,优选第一放电电极114和第二放电电极115中最靠近寻址电极113的那个作为扫描电极,使得需要较低的寻址放电电压用于寻址放电。
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114和115设置在障肋128内,它们没有阻挡在放电室130内产生且沿z方向传播穿过前基板120、用于观看的可见光的透射。因此,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114和115可由具有高电导率的不透明金属制成,例如铝或铜,而不使用氧化铟锡(ITO)。于是,可降低沿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114和115的电压降。因此,信号可以稳定地沿着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114和115传播,且可以降低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制造成本。此外,优选寻址电极113也由具有高电导率的金属制成,如铝和铜。
障肋128由防止相邻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114和115以及寻址电极113彼此短路的材料制成。障肋128由介电材料制成,以便防止电极113、114和115由于与放电期间在放电室130内产生的正离子和电子直接碰撞而损伤。障肋128也用于累积壁电荷。
槽120a形成在前基板120中,位于面对放电室130的后表面上。槽120a不连续地形成在前基板中,优选面对放电室130的中心。然而,槽120a的形状不限于上述例子。槽120a形成至预定深度。因此,前基板120的厚度可以因槽120a而降低,导致更高的光穿过前基板120的透射率。
红色、绿色和蓝色磷光体层126涂覆于槽120a内达预定厚度。然而,磷光体层126也可形成在放电室130的其它部分。优选磷光体层126设置在前基板120与第一放电电极114之间,使得电极和障肋不易阻挡在磷光体层中产生并沿z方向传播穿过前基板120的光线,并使得维持放电期间产生于电极之间的离子不会溅射磷光体层126。
设置红色磷光体层的红色放电室130R对应红色子像素150R。设置绿色磷光体层的绿色放电室130G对应绿色子像素150G。设置蓝色磷光体层的蓝色放电室130B对应蓝色子像素150Ba和150Bb。磷光体层126包括在被紫外线供给能量时发射可见光的磷光体材料。具体地,红色磷光体层包括例如Y(V,P)O4:Eu的磷光体材料,绿色磷光体层包括例如Zn2SiO4:Mn的磷光体材料,和蓝色磷光体层包括例如BAM:Eu的磷光体材料。
保护层119可以形成于障肋128的侧表面上。保护层119用于防止由介电材料制成的障肋128、第一放电电极114、第二放电电极115以及寻址电极113被等离子体颗粒的溅射损伤。保护层119也通过发射二次电子降低放电电压。可以通过将MgO涂覆在障肋128的侧表面上预定厚度来形成保护层119。保护层119主要通过溅射或通过电子束蒸发工艺形成为薄膜。
放电气体,例如Ne、Xe或它们的混合物填充在放电室130内。在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设计中,发生放电的表面增加了,放电区域扩大了,从而可以增加等离子体的数量,使得等离子体显示板可以在较低电压下驱动。因此,即使在高浓度Xe气用作放电气体时,等离子体显示板仍然可以在低电压下驱动,引起光视效能的显著提高。如果高浓度Xe气用于图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那么图1的显示器将难于工作在低电压下。
现参照图5和6,等离子体显示板100中的子像素150R、150G、150Ba和150Bb以及单位像素150布置成如图5和6所示。每一单位像素150包括四个子像素150R、150G、150Ba和150Bb。本实施例中,每一子像素是包括第一放电电极114、第二放电电极115、寻址电极113和电极113、114和115嵌入其中的障肋128的预定部分的虚拟区域,第一放电电极114、第二放电电极115、寻址电极113均围绕放电室130。单位像素150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150R、一个绿色子像素150G和两个蓝色子像素150Ba和150Bb。在普通等离子体显示板中,从蓝色放电室发出蓝光的亮度低。因此,为了增强蓝光的亮度,单位像素中包括的蓝色子像素的数量可以大于其它颜色的其它子像素的数量。另外,在单位像素150中,子像素按照红色子像素150R、绿色子像素150G、蓝色子像素150Ba和蓝色子像素150Bb的顺序布置在预定方向上。然而,单位像素内子像素的位置不限于此。可以使红色子像素的数量或绿色子像素的数量大于其它颜色子像素的数量,仍在本发明范围内。
优选单位像素150形成为彼此相等的横向长度C1和纵向长度C2的正方形。具有这种布置,可自由形成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整体形状。优选子像素也形成为正方形,使得单位像素150可以形成为正方形。
现参照图5,单位像素150布置在y方向,平行于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114和115。在单位像素150之间,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114和115彼此分开预定距离k1。单位像素150之间的这个距离k1可通过各种技术实现。图5中,通过改变不同位置处障肋128的宽度实现这个距离k1。图5中,两个不同单位像素150之间的横向障肋的宽度A1大于单个单位像素内两个不同子像素之间的横向障肋的宽度A2。
现参照图6,单位像素150布置在x方向,平行于寻址电极113。图6中,单位像素150彼此分开预定距离d1。单位像素150之间的距离d1可通过各种技术实现。图6中,两个不同单位像素150之间的纵向障肋的宽度E1大于单个单位像素内两个不同子像素之间的纵向障肋的宽度E2。
在图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由于单位像素之间不存在间隙,相邻电极彼此非常靠近。源于此,当电压加在电极上时,相邻电极之间产生无功功率(reactive power)。与静电电容成比例和与电压-时间关系成比例的位移电流产生该无功功率。因此,当彼此不同的电压脉冲加在图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相邻电极间时,因为电压改变产生位移电流。这里,对应电极间的电容与相对介电常数和电极间的相对面积成正比,与电极间距离成反比。因此,如果电极间距离短,静电电容增加,于是位移电流和无功功率增加。
本发明中,不同电压可以加在用作扫描电极的第二放电电极115和寻址电极113上。例如,寻址电压脉冲加在设置于想要产生特定寻址放电的子像素上的寻址电极113,该寻址电压脉冲没有加在其它寻址电极113。另外,扫描脉冲可以加在设置于将要产生寻址放电的子像素中的第二放电电极115,该扫描脉冲没有加在其它第二放电电极115。特别地,加在寻址电极113上和加在第二放电电极115上的电压脉冲的改变对于特定的图形(例如,点-开-关图形,dot-on-off pattern)变得更大。加在寻址电极113的电压脉冲与加在第二放电电极115的电压脉冲之间的不一致引起位移电流,于是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无功功率增加。
因此,优选寻址电极113间的距离和第二放电电极115间的距离较大以便减少无功功率。然而,如果所有寻址电极间的距离和所有第二放电电极115间的距离大,则难以制造具有细小节距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当寻址电极113间的距离和第二放电电极115间的距离增大时,单位像素的数量应减少,或者放电室的尺寸应缩小,以进行补偿。因此,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分辨率或亮度可能降级。因此,本发明通过使得相邻单位像素150间的距离d1和k1变大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相邻单位像素寻址电极113间的距离P1和第二放电电极115间的距离B1大。同时,本发明使同一单位像素内寻址电极113间的距离P2和第二放电电极115间的距离B2基本上短于距离P1和B1。这样做之后,可以在保持无功功率小的同时获得细小的节距。
按照本实施例,由于围绕单位像素150的横向障肋的宽度A1大于设置于单个单位像素内的横向障肋的宽度A2,并且围绕单位像素150的纵向障肋的宽度E1宽于单个单位像素150内纵向障肋的宽度E2,所以可以形成单位像素的上述布置。因此,等离子体显示板可制成具有小节距同时减小无功功率。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板中,放电室130横向剖面减小引起的等离子体放电的减少可以经由增加放电室130的深度(z方向)得以补偿。第一放电电极114的布置类似于第二放电电极115,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具有按照本发明上述第一实施例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0如下操作。当寻址电压加在寻址电极113与第二放电电极115之间以产生寻址放电时,选择随后将发生维持放电的放电室130。此外,当维持电压交替且重复地加在所选放电室130的第一放电电极114和第二放电电极115之间时,寻址放电期间累积在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114和115上的壁电荷用于产生维持放电。于是,当放电气体产生紫外线时,维持放电期间被激励的放电气体的能量水平变低。紫外线激励放电室130内的磷光体层126,当被激磷光体层126的能量水平下降时,可见光发出并透过前基板120以形成观看者可以识别的图像。
在图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5中,维持电极21和22间的维持放电发生在水平方向,于是放电面积小。然而,在按照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0中,维持放电发生在定义放电室130的所有侧面,于是放电面积大。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的维持放电形成为沿着放电室130侧面的闭环形状,于是维持放电朝放电室130的中心扩散。因此,发生维持放电的空间体积增大,放电室130中的空间电荷可以有助于放电。因此,可以提高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光视效能。在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100中,由于维持放电发生在放电室130的中心部分,可以防止荷电颗粒对磷光体层的离子溅射,因此,即使同一图像长时间显示也不会产生持久的残余图像。
现转至图7,图7是按照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变化例的视图,示出了红色、绿色和蓝色放电室130R’、130G’和130B’,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150R’、150G’和150B’以及单位像素150’的交替布置。图7类似于以上的图5,图7具有包括第二放电电极114’、保护层119’、包括纵向障肋128a’和横向障肋128b’的障肋128’,这类似于图5中的包括第二放电电极114、保护层119、包括纵向障肋128a和横向障肋128b的障肋128,因此省略这些元件的详细说明。
图7与图5的不同之处是,子像素150R’、150G’和150B’是矩形,而不是正方形。如图7所示,子像素150R’、150G’和150B’的横向长度Q1和纵向长度Q2彼此不相等。图7中,横向长度Q1长于纵向长度Q2。另外,图7中,每一单位像素150’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150R’、一个绿色子像素150G’和一个蓝色子像素150B’,而不是图5中的两个蓝色子像素。进一步,图7中,优选单位像素150呈正方形形状,使得单位像素150’的横向长度C1’等于纵向长度C2’。
与图5一样,设置在x方向的图7的单位像素150’相互分开大的距离d1’,这造成第二放电电极114’间增大的距离B1’,这又引起无功功率的产生减少。此外,设置在y方向的单位像素150’也相互分开预定距离k1’。
现转至图8至10,图8至10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200。如图8所示,等离子体显示板200包括前基板220、磷光体层226、后基板210、障肋228、第一放电电极214、第二放电电极215以及寻址电极213。
障肋228内是第一放电电极214和第二放电电极215,它们沿着y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同时围绕放电室230。在图8至10的实施例中,寻址电极213也布置在障肋228内,并在与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14和215延伸的y方向交叉的x方向延伸围绕放电室230的行。障肋228由介电材料制成。障肋228可以分成沿着平行于寻址电极213的x方向延伸的横向障肋228b和与横向障肋228b交叉的纵向障肋228a。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单位像素250间的分隔部分不全由介电材料填充,而是包括作为空区的非放电区240和241。
等离子体显示板200中,设置在平行于第二放电电极215和第一放电电极214的y方向的单位像素250彼此间分开预定距离h1。然而,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的此整个距离并不是完全由障肋的介电材料占据。相反,第二实施例中这个距离h1中的一些空间由空区240占据,一些空间还由另一介电材料275占据。为形成空区240,定义在第二放电电极214延伸的y方向上设置的单位像素250的横向障肋228b彼此分开预定距离h1,非放电区240可以形成在由距离h1定义的空间内。如果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14和215在非放电区240露出,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14和215可能损伤。因此,优选在非放电区240露出的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14和215被介电层275覆盖。
现转至图8和9,露出的第一和第二放电电极214和215可以被单独的介电层275覆盖,然而,介电层275可以替代地与横向障肋228b一体形成。另外,在等离子体显示板200中,设置在平行于寻址电极213的x方向的单位像素250彼此分开距离g1。在这个距离g1内的空间中是另一空区241。定义设置在平行于寻址电极213的x方向上的单位像素250的纵向障肋228a彼此分开预定距离g1,非放电区(或空区)241可以形成在此空间中。如果寻址放电电极213露出在非放电区241,则寻址放电电极213可能损伤。因此,优选露出在非放电区241的寻址放电电极213被介电层276覆盖。
如上所述,非放电区240和241形成在不同单位像素的第二放电电极215(或第一放电电极214)之间和不同单位像素250的寻址电极213之间。另外,相邻单位像素250的第二放电电极215间的距离F1长于单个单位像素250内第二放电电极215间的距离F2。尽管图中未示出,相邻单位像素250的相邻寻址电极213间的距离也大于同一像素内相邻寻址电极213间的距离。
因此,相邻单位像素250的第二放电电极215间的电容和相邻单位像素的寻址电极213间的电容可以降低,得到小的位移电流和小的无功功率。在平行于第二放电电极215和寻址电极213的方向上布置的单位像素行的大间隔所造成的无功功率降低类似于第一实施例。
其上形成槽220a的前基板220、磷光体层226、保护层219、第一放电电极214、第二放电电极215、后基板210以及放电气体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相应元件。此外,具有大致正方形形状的红色子像素250R、绿色子像素250G和蓝色子像素250Ba和250Bb对应红色放电室230R、绿色放电室230G和蓝色放电室230B,基本正方形形状的单位像素250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250R、一个绿色子像素250G和两个蓝色子像素250Ba和250Bb,这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另外,按照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板200的操作类似于前述实施例,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按照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单位像素彼此分离,因此可以降低无功功率,并可以提高光视效能。此外,表面放电可以从定义放电空间的所有侧面发生,放电区域可以显著扩大。由于从构成放电室的侧面发生放电并扩展至放电室的中心,可以极大地扩大放电区域,并可以有效利用整个放电室。因此,等离子体显示板可以在低电压下驱动,并可以提高光视效能。此外,由于等离子体显示板可以用低电压驱动,即使使用高浓度Xe气作为放电气体也可以进行低电压驱动,于是可进一步提高光视效能。
放电响应速度快,并且可以进行低电压驱动。也就是说,由于放电电极没有设置在可见光透过的前基板上,而是设置在放电室的侧面,不需要使用具有低导电率的透明电极用于放电电极,而是可以使用具有低电阻的电极例如金属电极用于放电电极。因此,对于放电的响应速度可以较快,可以进行低电压驱动而不会扭曲波形。
此外,可以基本上防止持久残余图像的产生。也就是说,由加在形成于放电室侧面上的放电电极的电压产生的电场将等离子体朝放电室的中心部分集中,于是放电产生的离子不会碰撞磷光体层,可以完全防止离子溅射对磷光体层的损坏所产生的持久残余图像。特别是,当高浓度Xe气用作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放电气体时持久残余图像变更严重,然而,即使使用高浓度Xe气,本发明也可以完全防止产生持久残余图像。
尽管参照其示范实施例具体图示和说明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可以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而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界定的精神和发明范围。
本申请参照2005年4月26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题为“PLASMADISPLAY PANEL”的第10-2005-0034492号在先申请,将其全文引用结合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后基板;与所述后基板分开的前基板;布置在所述前基板与所述后基板之间且适用于定义与多个子像素对应的多个放电室的多个障肋;包括相互平行延伸且围绕所述多个放电室中一个的至少部分的多个第一放电电极和多个第二放电电极的多个维持电极对,所述多个维持电极对适用于产生放电;在与所述多个维持电极对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且围绕所述多个放电室的至少部分的多个寻址电极;布置在所述多个放电室内部的多个磷光体层;以及布置在所述多个放电室内部的放电气体,其中预定数量的子像素构成单位像素,在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单位像素彼此分隔开预定距离。
2.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布置在所述多个维持电极对延伸的方向上的单位像素彼此分开预定间隔。
3.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布置在所述多个寻址电极延伸的方向上的单位像素彼此分开预定间隔。
4.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布置在两个分开且相邻单位像素间的所述多个障肋中的一个相互分开预定间隔,且所述相邻单位像素的间隔部分包括非放电区。
5.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布置在两个分开且相邻单位像素间的所述多个障肋中的一个具有宽于布置在单个单位像素内的所述多个障肋中一个的宽度。
6.权利要求5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障肋包括在平行于所述寻址电极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横向障肋和在与所述多个横向障肋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纵向障肋。
7.权利要求6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布置在两个分开且相邻单位像素间的所述多个纵向障肋中一个的宽度长于布置在单个单位像素内的所述多个纵向障肋中一个的宽度。
8.权利要求6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布置在两个分开且相邻单位像素间的所述多个横向障肋中一个的宽度长于布置在单个单位像素内的所述多个横向障肋中一个的宽度。
9.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每一单位像素包括四个子像素。
10.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每一单位像素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一个绿色子像素和两个蓝色子像素。
11.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每一子像素具有基本正方形的形状。
12.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每一单位像素具有基本正方形的形状。
13.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每一单位像素包括三个子像素。
14.权利要求13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每一子像素具有基本矩形的形状。
15.权利要求13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每一单位像素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一个绿色子像素和一个蓝色子像素。
16.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放电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放电电极设置在所述多个障肋内部且在垂直于所述前基板的方向上彼此分开,以及其中所述多个障肋包括介电材料。
17.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寻址电极设置在所述多个障肋内部,以及其中所述多个障肋包括介电材料。
18.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磷光体层设置在所述前基板与所述多个维持电极对之间。
19.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多个槽布置在所述前基板中,所述多个槽对应所述多个放电室。
20.权利要求19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磷光体层布置在所述多个槽内部。
21.权利要求19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其中所述多个槽不连续地布置在所述前基板上且对应所述多个放电室。
22.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板,进一步包括覆盖所述多个障肋的至少部分侧壁的多个保护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板,包括后基板;与后基板分开的前基板;布置在前基板和后基板之间且适用于定义与多个子像素对应的多个放电室的多个障肋;包括相互平行延伸且围绕多个放电室中一个的多个第一放电电极和多个第二放电电极的多个维持电极对,所述多个维持电极对适用于产生放电;延伸且围绕多个放电室的多个寻址电极,其布置在与多个维持电极对交叉的方向上;布置在多个放电室内部的多个磷光体层;以及布置在多个放电室内部的放电气体,其中预定数量的子像素构成单位像素,在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单位像素彼此分隔开预定距离。
文档编号H01J11/24GK1855349SQ20061007543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6日
发明者姜景斗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