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550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高清(full high definition)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 并可减少障肋的故障率(failure rate )。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在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形成 限定多个放电区的障肋,在障肋上涂覆磷光体层,且在每个放电区中填充惰 性气体,其中,所述惰性气体包括主放电气体(诸如Ne气、He气或Ne与 He的气体混合物)和少量的诸如Xe气的气体。当对电极施加高频电压以在 惰性气体中产生真空紫外线且该真空紫外线激发磷光体层时,等离子体显示 面板显示图像。由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薄、重量轻且具有大屏幕,所以等离 子体显示面板被期望成为下一代显示装置。
为了显示高品质图像,增大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图像屏幕的尺寸,因 此,像素的数目大大增加。近来已开发了利用逐行扫描方法(progressivescan method)显示分辨率为1920 x 1080的图像的全高清(FHD )等离子体显示面 板,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必须包括大约2百万个像素。为了形成这样大量 的像素,必须减小放电区的室节距(cellpitch)。然而,放电区的室节距的减 小会使亮度降低,且当为了保持适当水平的亮度而减小障肋的宽度时,障肋 会破损的可能性高,从而增大了障肋的故障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通过减少对外部光的反射并保障宽的放电空间来增加亮度,并可减少障肋的故障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
面板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彼此面对;障肋,通过限定第一基底与第 二基底之间的空间来形成多个放电区;上介电层,形成在第一基底上;多个 放电电极对,被施加电压以在放电区中产生放电。在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 障肋的上宽度与障肋的中心宽度不同,通过相减混合对障肋和第一基底或者 对障肋和上介电层着色。
在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障肋的上宽度大于障肋的中心宽度,从而障 肋具有瓶颈形状的结构。
在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可对上介电层或第一基底着色使得上介电层 或第一基底具有蓝色,可对障肋着色使得障肋具有褐色。上介电层或第一基 底与障肋的叠置区可显示黑色,从而大大减少对外部光的高反射。
可将如上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应用于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 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放电区的室节距可以为0^inK室节距S751)am。由 于障肋具有瓶颈形状,所以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具有宽的放电空间,因 而磷光体材料的涂覆面积可增大。
可利用湿蚀刻方法形成障肋。更具体地讲,可通过对被涂覆的浆料进行
烧结并利用蚀刻溶液对经烧结的浆料进行湿蚀刻来形成障肋,从而形成瓶颈 形状的障肋。
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还可包括被涂覆在放电区中的磷光体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 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彼此面对;多个障肋,限定第一基底与 第二基底之间的空间,包括多个垂直障肋和多个水平障肋,其中,多个水平 障肋具有双障肋结构并通过与多个垂直障肋交叉来形成多个放电区;上介电 层,形成在第一基底上;多个放电电极对,被施加电压以在放电区中产生放 电,其中,水平障肋包括彼此邻近地设置的第一水平障肋和第二水平障肋,
从而形成非放电区,障肋的上宽度与障肋的中心宽度不同,通过相减混合对 障肋和第一基底或者对障肋和上介电层着色。
在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障肋的上宽度大于障肋的中心宽度,从而障 肋具有瓶颈形状的结构。
在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放电电极对与第一水平障肋和第二水平障肋对应地形成,从而通过形成大的透光区来增大发光效率。
具体地讲,放电电极对包括X放电电极和Y放电电极,其中,在维持期
对X放电电极和Y放电电极施加波形彼此不同的电压。X放电电极可形成在 第一水平障肋上,Y放电电极可形成在第二水平障肋上。
在维持期被施加相同波形的电压的放电电极分别形成在第一水平障肋和 第二水平障肋上。X放电电极可分别形成在第一水平障肋和第二水平障肋上, 或者Y放电电极可分别形成在第一水平障肋和第二水平障肋上。第一水平障 肋和第二水平障肋彼此邻近地设置,从而形成非放电区。水平障肋具有双障 肋结构,并与垂直障肋交叉从而形成放电区。放电区设置在非放电区的两侧。 被施加波形相同的电压的邻近的放电电极分别形成在第一水平障肋和第二水 平障肋上,从而节省了由邻近的放电电极之间的电压差消耗的功率。
在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对上介电层或第一基底着色使得上介电层或 第一基底具有蓝色,对水平障肋和垂直障肋着色使得水平障肋和垂直障肋具 有褐色,从而在上介电层或第 一基底与障肋之间具有相减混合的关系。
可将如上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应用于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 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放电区的室节距可以为0(im〈室节距S751pm。
可利用湿蚀刻方法形成垂直障肋和水平障肋。更具体地讲,可通过在对
和水平障肋,从而形成瓶颈形状的障肋,其中,瓶颈形状的障肋意味着障肋 的上宽度大于障肋的中心宽度。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 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剖面局部分解透视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沿着图1的线III-m截取的剖视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平面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剖面局部分解透视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沿着图5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6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沿着图5的线vn-vn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5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 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剖面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沿着图i的线n-n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 发明实施例的沿着图i的线m-m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l至图3,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上面板150和下面板160。 上面板150包括第一基底111、上介电层113、钝化层115和放电电极
120。
第一基底111由具有高透光率的材料(例如,玻璃)形成。此外,可对 第一基底111着色,以通过减少对外部光的反射来增大明室对比度。此外, 可通过与障肋180进行相减混合来对第一基底111着色。
在第一基底111上形成多个放电电极120。放电电极120中的每个包括 透明电极123和汇流电极121。透明电极123在放电区190R、 190G和190B 中产生放电并维持该放电,透明电极123由具有高的可见光透射率和低电阻 的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 ))形成。汇流电极121通过补偿透明电极123 的相对大的电阻而能够对多个放电区190R、 190G和190B施加几乎均匀的电 压,汇流电才及121由例如Cr、 Cu或Al的材料形成。
上介电层113通过限制放电电流来维持辉光放电,并通过壁电荷的积聚 来降低存储功能(memory function)和电压。上介电层113可具有高的耐受 电压和高的可见光透射率,以提高放电效率。此外,可对上介电层113着色, 以使得上介电层113与障肋180具有相减混合的关系。
钝化层115防止上介电层113受到由于与带电颗粒的碰撞而造成的损坏, 并通过发射二次电子来减小放电电压,钝化层115通常由MgO形成。
下面板160包括第二基底171、下介电层173、多个寻址电极175、障肋 180和石粦光体层177R、 177G和177B。
与第一基底111类似,第二基底171由具有高的透光率的材料(例如, 玻璃)形成。此外,可对第二基底171着色,以通过减少对外部光的反射来提高明室对比度。
下介电层173防止寻址电极175受到由于与带电颗粒的碰撞而造成的损 坏。此外,下介电层173由具有高的介电击穿强度和高的反光率(叩tical reflectance)(在顶发射型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情况下)的材料形成,以提高 发光效率。
与汇流电极121类似,寻址电极175可由具有高的导电率的金属(诸如, Cr、 Cu或Al)形成,从而可对多个放电区190R、 190G和190B施加几乎相 同的电压。
利用相减混合方法,以与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的颜色互补的颜 色对障肋180着色。例如,如果以蓝色对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着色, 那么以褐色对障肋180着色,使得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与障肋180 的叠置区呈现包括纯黑色、深褐色、深蓝色等的黑色系列颜色(black-series color )。
通过限定第一基底111与第二基底171之间的空间,障肋180形成多个 放电区190R、 190G和190B,其中,第一基底111与第二基底171设置为以 预定的距离彼此分开。障肋180具有瓶颈形状。即,沿着X方向的障肋180 具有上宽度W1、中心宽度W2和下宽度W5,其中,上宽度W1与中心宽度 W2不同,更实际地讲,上宽度Wl大于中心宽度W2;沿着Y方向的障肋 180具有上宽度W3、中心宽度W4和下宽度W6,其中,上宽度W3与中心 宽度W4不同,更实际地讲,上宽度W3大于中心宽度W4。因此,形成宽的 放电空间,从而增大了磷光体层177R、 177G和177B的涂覆面积。
为了形成瓶颈形状的障肋180,可使用湿蚀刻方法。例如,在对涂覆在 第二基底171上的浆料进行烧结后,利用蚀刻溶液对浆料的被蚀刻掩模暴露 的部分进行蚀刻。湿蚀刻为各向同性蚀刻(isotopic etching),通过蚀刻溶液 渗透到蚀刻掩模下面而形成底切(under-cm)。因此,可形成瓶颈形状的障肋 180。
障肋180可形成为开放型布置的障肋(诸如,形成为条紋形状)或可形 成为封闭型布置的障肋(诸如,形成为矩阵或三角形状)。在封闭型布置的障 肋的情况下,除了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矩形形状外,障肋180可形成诸如多 边形状(例如,三角形、五边形、圓形或椭圓形)的放电区的各种形状的放 电区。通过障肋180形成的^:电区190R、 190G和190B可具有751|iim或小于 751pm的室节距。室节距表示相邻的放电区190R、 190G和190B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室节距包括第一室节距P,和第二室节距P2,其中,第一室节距P,为沿着纵向方向(y方向)相邻的放电区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例如,绿色放电区190G与另一绿色放电区190G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二室 节距P2为沿着水平方向(x方向)相邻的放电区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例如, 红色放电区190R与绿色放电区190G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全高清(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利用逐行扫描方法显示分辨率为1920 x 1080的图像。利用逐行扫描方法显示的分辨率为1920 x 1080的图像明显 优于利用隔行扫描方法显示的图像。在隔行扫描方法中,首先扫描垂直扫描线的奇数行,然后,在下一场中 扫描垂直扫描线的偶数行。因此,不必需要1080条垂直扫描线;即,仅以 768条线就可以显示图像,768条线几乎为1080条线的一半。然而,在逐行 扫描方法中,通过顺序地对1080条垂直扫描线施加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因 此,需要1080条垂直扫描线。因此,利用逐行扫描方法显示的图像的清晰度 可以为利用隔行扫描方法显示的图像的清晰度的两倍。如上所述,为了制造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需要大量扫描线,因此, 放电区190R、 190G和190B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减小。在50英寸FHD等离子 体显示面板中,为了保障合适的放电区尺寸并为了减小障肋的故障率,第一 室节距P,可以为611|iim ( = 576|am (放电区的水平长度)+35(1111(障肋的上 宽度)),第二室节距P2可以为227|im( = 192ium(放电区的垂直长度)+35(im (障肋的上宽度))。为了制造具有如上所述的室节距以及合适的亮度的FHD等离子体显示 面板,必须形成具有预定大小的放电空间。因此,必须减小障肋的厚度。然 而,当在涂覆浆料并干燥浆料之后利用喷砂方法(sand blasting method)形成 障肋时,由于障肋细薄,所以障肋的破损严重。因此,在FHD等离子体显示 面板中,可通过利用湿蚀刻方法形成障肋来防止障肋的破损,其中,湿蚀刻 方法采用蚀刻溶液。因此,可提高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可靠性。此外,可通过利用湿蚀刻方法形成障肋180来增大力文电区190R、 190G 和190B的放电空间,因此,可增大磷光体材料的涂覆面积,从而增加FHD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亮度。障肋180具有瓶颈形状,因而形成大的放电区和特定大小的上宽度Wl。 因此,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与障肋180的叠置区呈现宽度为Wl的 黑线,因此减少了对外部光的反射。更具体地讲,由于在图2和图3中所示 的障肋180与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叠置的区域200具有暗色,所以 可减少对外部光的反射。磷光体层177R、177G和177B通过接收由放电产生的真空紫外线来产生 可见光。由于障肋180为瓶颈形状,所以放电空间相对大,因而磷光体材料 的涂覆面积增大。发射红光的磷光体层177R可以由诸如Y(V,P)04:Eu的磷光 体材料形成,发射绿光的磷光体层177G可以由诸如Zn2Si04:Mn或YB03:Tb 的磷光体材料形成,发射蓝光的磷光体层177B可以由诸如BAM:Eu的磷光 体材料形成。在放电区190R、 190G和190B中填充放电气体,其中,放电气体诸如 Ne气、Xe气、He气或Ne、 He及Xe的气体混合物。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1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参照图4,由于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的颜色与障肋180的颜色 互补,所以通过第一基底111显示具有暗色的区域200。放电电极120形成在 由障肋180限定的放电区190R、 190G和190B中,放电电极120中的每个包 括透明电极123和汇流电极121。汇流电极121、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 与障肋180叠置的区域210可显示暗色。暗色区域200和210可减少对外部 光的反射。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剖面局部分解透视 图。图5中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障肋,该障肋具有用于形成非放电区的 双障肋结构,现在将主要对图5中与图1中所示的障肋结构以及放电电极在 障肋上的设置的不同进行详细的描述。图6是沿着图5的线VI-VI截取的剖 视图,图7是沿着图5的线VII-VII截取的剖视图。参照图5至图7,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上面板550和下面板560。上面 板550包括第一基底111、上介电层113、钝化层115和放电电极120'。下面 板560包括第二基底171、下介电层173、多个寻址电极175、障肋192和磷 光体层177R、 177G和177B。障肋192包括垂直障肋194和与垂直障肋194 交叉的水平障肋196,从而形成多个放电区190。水平障肋196包括彼此邻近 地设置的第一水平障肋197和第二水平障肋198,从而形成非放电区195。放电区190设置在非放电区195的两侧。非放电区195用于有效地排放废气。对放电区施加预定电压的成对的放电电极120'由X放电电极120x和Y 放电电极120y组成。X放电电极120x包括X透明电极123x和X汇流电极 121x, Y放电电极120y包括Y透明电极123y和Y汇流电极121y。可在水平 障肋196上形成X汇流电极121x和Y汇流电极121y。更具体地讲,障肋192包括垂直障肋194和与垂直障肋194交叉的水平 障肋196,从而形成多个放电区190。水平障肋196包括彼此邻近地设置的第 一水平障肋197和第二水平障肋198,从而形成非放电区195。每个放电电极120'包括X放电电极和Y放电电极,其中,在维持期中对 X放电电极和Y放电电极交替地施加电压。相应地在第一水平障肋197和第 二水平障肋198上形成X放电电极120x和Y放电电极120y。具体地讲,在 第一水平障肋197和第二水平障肋198上分别形成X》文电电极和Y放电电极, 即可形成XY-XY电^f及结构。可选4奪地,在第一水平障肋197和第二水平障肋 198上形成一皮施加相同波形的电压的》文电电41。例如,X》文电电极120x既可 形成在第一水平障肋197上又可形成在第二水平障肋198上,或者Y;^文电电 极120y既可形成在第一水平障肋197上又可形成在第二水平障肋198上。因 此,可通过形成XX-YY电极结构来降低功率。此外,由于汇流电才及121x和121y形成在水平障肋196上,所以可增大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从而提高放电效率。利用相减混合方法,对障肋192着色,使得障肋192具有与上介电层113 或第一基底111的颜色互补的颜色。例如,如果以蓝色对上介电层113或第 一基底lll着色,那么以褐色对障肋192着色,使得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 底111与障肋192叠置的区域200'呈现黑色。更具体地讲,由于垂直障肋194 与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具有彼此互补的颜色,所以垂直障肋194与 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叠置的区域200'呈现暗色。在本实施例中,虽 然汇流电极121x和121y形成在水平障肋196上,但是由于汇流电极121x和 121y具有暗色,所以水平障肋196、汇流电极121x和121y与上介电层113 或第一基底111叠置的区域210'显示暗色。利用湿蚀刻方法使障肋192形成为瓶颈形状。例如,在对涂覆在第二基 底171上的浆料进行烧结后,利用蚀刻溶液对浆料的被蚀刻掩模暴露的部分 进行蚀刻。湿蚀刻为各向同性蚀刻,通过蚀刻溶液渗透到蚀刻掩模下面而形成底切。因此,可形成瓶颈形状的障肋192。瓶颈形状的障肋192的上宽度 大于中心宽度。具体地讲,垂直障肋194具有上宽度Wl、中心宽度W2和下 宽度W5,其中,上宽度W1大于中心宽度W2;水平障肋196具有上宽度 W3、中心宽度W4和下宽度W6,其中,上宽度W3大于中心宽度W4。因 此,障肋192与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叠置的区域200'增大,从而大 大减少了对外部光的反射。此外,由瓶颈形状的障肋192限定的放电区190R、 190G和190B具有宽的放电空间和磷光体材料的大的涂覆面积,从而增加了 亮度。由障肋192限定的》文电区190R、190G和190B的室节距可形成为751pm 或小于751(im。室节距表示相邻的放电区190R、 190G和190B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室节距包括第三室节距P3和第四室节距P4,其中,第三室节距P3为沿着纵向方向(y方向)相邻的放电区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例 如,绿色放电区190G与另一绿色放电区190G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第四室节 距P4为沿着水平方向(x方向)相邻的放电区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例如,红 色放电区190R与绿色放电区190G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三室节距P3包括放电区的水平长度、两倍的障肋的宽度和废气通道的宽度,第四室节距P4包括放电区的水平长度和障肋的宽度。在本发明中,由于水平障肋196具有双障 肋结构,所以第三室节距P3还包括由水平障肋196的双障肋结构形成的废气 通道的宽度。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利用逐行扫描方法显示分辨率为1920 x 1080的 图像。利用逐行扫描方法显示的分辨率为1920 x 1080的图像明显优于利用隔 行扫描方法显示的图像。在隔行扫描方法中,首先扫描垂直扫描线的奇数行,然后,扫描垂直扫 描线的偶数行。因此,不必需要1080条垂直扫描线;即,仅以768条线就可 以显示图像,768条线几乎为1080条线的一半。然而,在逐行扫描方法中, 通过顺序地对1080条垂直扫描线施加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因此,需要1080 条垂直扫描线。因此,利用逐行扫描方法显示的图像的清晰度可以为利用隔 行扫描方法显示的图像的清晰度的两倍。如上所述,为了制造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需要大量扫描线,如在本 实施例中所述的,如果包括具有双障肋结构的水平障肋,那么放电空间进一 步减小。为了保障具有预定大小的放电空间,必须减小障肋的厚度。然而,当在干燥被涂覆的浆料之后利用喷砂方法形成障肋时,障肋会破损的可能性高。因此,在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可通过利用湿蚀刻方法形成障肋来防止障肋的破损,在该蚀刻方法中,在烧结工艺后利用蚀刻溶液。此外,可通过利用湿蚀刻方法形成障肋192来增大放电区190R、 190G 和190B的;^文电空间,因此,可增大磷光体材料的涂覆面积,^人而增加FHD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亮度。瓶颈形状的障肋192可具有特定长度的上宽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障 肋192的上宽度形成为大于中心宽度,所以障肋192与上介电层113或第一 基底111叠置的区域200'具有暗色,从而还减小了对外部光的反射。在50英 寸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中,为了保障合适的亮度且为了降低障肋的故障 率,第三室节距P3可以为751(im ( =576|im (放电区的水平长度)+ 35|am x2 (两倍的障肋的上宽度)+ 105pm (双障肋结构的废气通道)),第四室节 距P4可以为227|um( = 192lam(放电区的垂直长度)+ 35iam(障肋的上宽度))。 因此,为了制造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室节距可形成为具有751|im或小 于751lim的宽度。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5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参照图8,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 (参照图5)与垂直障肋194 (参 照图5)叠置的区域200'以及水平障肋196(参照图5)、汇流电极121x和121y 与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叠置的区域210'显示暗色,其中,垂直障肋 194具有与上介电层113或第一基底111的颜色互补的颜色。区域200'和区域 210'有效地减少了对外部光的反射。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瓶颈形状的障肋以 及与该瓶颈形状的障肋的颜色具有相减混合的关系的上介电层或第 一基底。 因此,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具有宽的放电空间,且由于瓶颈形状的障肋与 上介电层或第一基底之间的减少了对外部光的反射的互补色,所以FHD等离 子体显示面板可提高亮度。具体地讲,除了提高了亮度并减少了对外部光的反射之外,由于FHD等 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瓶颈形状的障肋,所以即使为了保障751(im或小于 751)am的室节距而减小了障肋的厚度,也可防止障肋的破损,从而提高了 FHD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可靠性。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 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此作出各种形式和细节上的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彼此面对;障肋,通过限定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的空间来形成多个放电区;上介电层,形成在第一基底上;多个放电电极对,被施加电压以在放电区中产生放电,其中,障肋的上宽度与障肋的中心宽度不同,利用相减混合方法对障肋和第一基底或者对障肋和上介电层着色。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障肋的上宽度大于障 肋的中心宽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以蓝色对上介电层或 第一基底着色。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以褐色对障肋着色。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放电区的室节距为 0阿<室节距^751拜。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利用湿蚀刻方法形成障肋。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通过在对被涂覆的浆 料进行烧结之后利用蚀刻溶液对浆料进行湿蚀刻来形成障肋。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形成在放电区 中的磷光体层。
9、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彼此面对;多个障肋,限定第一基底与第二基底之间的空间,包括多个垂直障肋和 多个水平障肋,其中,多个水平障肋具有双障肋结构并通过与多个垂直障肋交叉来形成多个放电区;上介电层,形成在第一基底上;多个放电电极对,被施加电压以在放电区中产生方文电, 其中,水平障肋包括邻近地设置的第一水平障肋和第二水平障肋,从而 形成非放电区,障肋的上宽度与障肋的中心宽度不同,利用相减混合方法对障肋和第一基底或者对障肋和上介电层着色。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障肋的上宽度大于 障肋的中心宽度。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放电电极对设置在第一水平障肋和第二水平障肋上。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个放电电极对包 括X放电电极和Y放电电极,其中,在维持期中对X放电电极和Y放电电 极交替地施加电压,X》文电电极和Y放电电极分别形成在第一水平障肋和第 二水平障肋上。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每个放电电极对包 括X放电电极和Y》文电电极,其中,在维持期中对X放电电4及和Y放电电 极交替地施加电压,X》文电电极或Y放电电极分别形成在第一水平障肋和第 二水平障肋上。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以蓝色对上介电层 或第一基底着色。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以褐色对垂直障肋 和水平障肋着色。
16、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放电区的室节距为 0,<室节距^751,。
17、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利用湿蚀刻方法形 成垂直障肋和水平障肋。
18、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中,通过在对被涂覆的 浆料进行烧结之后利用蚀刻溶液对浆料进行湿蚀刻来形成垂直障肋和水平障 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高清(FH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通过减少对外部光的反射并保障宽的放电空间来增加亮度,并可减少障肋的故障率。本发明提供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障肋、上介电层以及多个放电电极对,其中,障肋的上宽度与障肋的中心宽度不同,利用与障肋的相减混合对第一基底或上介电层着色。
文档编号H01J11/12GK101276722SQ20081008694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8日
发明者宋正锡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