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笼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07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筋笼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桩基浇注前的钢筋笼成型装置,能有效提高钢 筋笼的成型效率和质量。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客运专线桥梁施工、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及高层建筑施工 中,需要大量的钻孔桩,这就必须在桩基浇注前预先绑扎出大量的桩基钢筋 笼。现行钢筋笼的绑扎方法是人工操作,即先制作主筋笼,按主筋笼直径切 割成很多个独立的钢筋段沿主筋笼弯制成弧形,通过绑扎加以固定。由于钢 筋笼成型后体积、重量非常大,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不断的滚动安装绑扎。
因此,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存在大量的接头;而且很容易在 运输吊装过程中易发生散开现象,严重影响了钢筋笼的质量及正常的施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笼成型装置,在 不需要起重设备的前提下,即可完成钢筋笼的箍筋缠绕,满足设计要求,从 而实现了钢筋缠绕均匀、成型效率及质量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笼成型装置,它具有按间隔设 置的两个旋转辊,安装在支撑的托滚组架上;在所述旋转辊的一端设有传动 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和位于所述旋转辊一侧并列设有轨道;在所述轨道上 安装一个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上设有钢筋调直机构和导向轮。通过预制 的主筋放置在旋转辊上,将箍筋的一端通过行走小车的导向轮,穿过调直机 构安装在主筋笼上焊接固定,同时启动旋转辊和行走小车,使其主筋笼旋 转,这样箍筋通过行走小车位移使箍筋在主筋笼上连续缠绕成均匀的钢筋 笼,通过箍筋与主筋笼焊接或绑扎即完成制作,行走小车退回原位,待下一 工作循环,大大提高了钢筋笼的制作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涉及旋转辊上的传动机构,它是在两个旋转 辊的中心引出轴上分别安装一个链轮,通过其上安装的链条与位于中心引出 轴中部设置的主动轴上具有的并联的主链轮连接;通过主动轴一端与驱动装
置连接。这样可通过链轮、链条控制两个旋转辊向同一方向旋转,用以驱动 主筋笼的旋转。
按上述的应用特点,所涉及旋转辊上的传动机构,它是在两个旋转辊的 中心引出轴上分别安装一个齿轮,通过与两个过渡齿轮啮合;所述两个过渡
齿轮与主动轴上的一个主齿轮啮合连接;通过主动轴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 使其齿轮传动机构控制旋转辊向同一方向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涉及的驱动装置,它具有一个减速机;该减 速机与驱动电机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涉及的托滚组架,包括一个横梁,其两端面 上设有两个调节孔;在所述的两个调节孔上安装有支架,和该支架上至少设 有两个托滚。因此,托滚组架不仅用于支撑旋转辊,而且还可以按所需钢筋 笼直径的变化随之进行调整,满足应用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涉及行走小车,它具有在行走小车上安装一 个调速电机与减速机连接;该减速机的输出链轮通过链条与行走小车其中一 个滚轮上的链轮连接。因而通过调速电极的正反转控制行走小车的位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所涉及行走小车的调直机构它具有一个支架, 其上的一侧平行设有两个滚轮;对应两个滚轮之间的上部设置一个上压滚轮 与垂直的丝杆连接;所述的丝杆与所述的支架上具有的螺母连接。这样通过 调节上压滚轮与平行滚轮之间的间隙,起到一个钢筋调直及控制箍筋的拉力 作用。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笼成型装置具有的积极效果是因采用了主筋 笼旋转的驱动系统,配以行走小车控制箍筋的输出供给主筋笼进行连续的缠 绕,有利于箍筋形成的螺矩均匀,固定紧密,接头少;而且缠绕效率和钢筋 笼的质量得到提高,满足工厂化的生产要求。是钢筋笼加工的必要设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旋转辊的传动机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给附图仅是
用于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
由图l所示的钢筋笼成型装置,它采用两个等长、按间距对称设置的旋 转辊4安装在用于支撑的按间距设置的可调节的托滚组架上。在本实施例 中,所涉及的托滚组架,包括一个横梁1,其两端面上设有两个调节孔(图 中未标注);在所述的两个调节孔上安装有支架2,和该支架上至少设有两 个托滚3。因此,托滚组架不仅用于支撑旋转辊,而且还可以按所需钢筋笼 直径的变化随之进行调整,满足应用要求。在所述旋转辊4、 4'的其中一 端设有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是在两个旋 转辊4、 4,的中心引出轴5、 5'上分别安装一个链轮6、 6,,通过其上安 装的链条11、 11,与位于中心引出轴5、 5'中部设置的主动轴7上具有的 并联主链轮8连接,构成一个链传动机构。该主动轴7的另一端与一个减速 机9连接,和该减速机9与驱动电机10连接构成的驱动装置。当主筋笼22 放置在旋转辊4、 4'上,通过驱动装置及传动机构控制主筋笼22按同一个 方向旋转。上述中的驱动装置和旋转辊4、 4'安装一个工作坑内,这样可 以降低主筋22的工作高度,便于工作。位于所述旋转辊4、 4' 一侧并列设 有轨道18,且两体之间有一定间距;和在所述轨道18上安装一个可往复位 移的行走小车12;所述的行走小车12上安装一个调速电机21与减速机17 连接;该减速机17的输出端具有的链轮(图中未标注)通过链条19与行走 小车12的其中一个滚轮上的链轮(图中未标注)连接。在所述行走小车12 的上部同一平行线上分别设有一个导向轮20和一个调直机构;所述的调直 机构具有一个支架16,在其一侧对称设有两个平行滚轮13和位于两滚轮13 之间的上部具有一个上压滚轮14;该上压滚轮14设置在一个垂直安装的丝 杆15—端;该丝杆15与支架16上具有的螺母(图中未标注)连接构成。 用以起到一个钢筋调直及控制箍筋的拉力作用。上述中所述的行走小车12 与旋转辊4、 4'之间有着相互连动的关系。应用时,将钢筋头一端通过导 向轮20穿过调直机构与主筋笼22端焊接,设定好行走小车12速度参数, 同时开动旋转辊4、 4'和行走小车12,这样随着主筋笼22的旋转和行走小 车12的移动,箍筋就均匀的缠绕在主筋笼22上连续形成一定间距的螺旋箍 筋,完成整个长度的缠绕后停机,对箍筋绑扎固定,切断焊接固定,行走小
车12退回原位,待下一工作循环。
图2给出了旋转辊上的另一传动机构实施例。它是在图1结构的基础上 作了相应的改变,即在两个旋转辊4、 4'的中心引出轴上分别安装一个齿 轮23、 23',通过与两个过渡齿轮24、 24'啮合;所述的两个过渡齿轮 24、 24'与主动轴上的一个主齿轮25啮合连接构成一个齿轮传动机构。该 主齿轮25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笼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具有按间隔设置的两个旋转辊(4、4’),安装在支撑的托滚组架上;在所述的旋转辊(4、4’)的一端设有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位于所述旋转辊(4、4’)一侧并列设有轨道(18),和所述轨道(18)上安装一个行走小车(12);在所述行走小车(12)上设有钢筋调直机构和导向轮(2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机构, 它是在两个旋转辊(4、 4,)的中心引出轴(5、 5,)上分别安装一个链轮(6、 6'),通过其上安装的链条(11、 11')与位于中心引出轴(5、 5')中部设置的主动轴(7)上具有的并联的主链轮(8)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笼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机构, 它是在两个旋转辊(4、 4,)的中心引出轴(5、 5,)上分别安装一个齿轮(23、 23,),通过与两个过渡齿轮(24、 24,)啮合;所述两个过渡齿轮 (24、 24')与主动轴上的一个主齿轮(25)啮合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 它具有一个减速机(9);该减速机(9)与驱动电机(10)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托滚组架, 包括一个横梁(1),其两端面上设有两个调节孔;在所述的两个调节孔上 安装有支架(2),和该支架(2)上至少设有两个托滚(3)。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行走小车 (12),它具有在行走小车(12)上安装一个调速电机(21)与减速机 (17)连接;该减速机(17)的输出链轮通过链条(19)与行走小车(12)其中一个滚轮上的链轮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直机构, 它具有一个支架(16),其上的一侧平行设有两个滚轮(13);对应两个滚 轮(13)之间的上部设置一个上压滚轮(14)与垂直的丝杆(15)连接;所 述的丝杆(15)与所述的支架(16)上具有的螺母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笼成型装置,它具有按间隔设置的两个旋转辊,安装在支撑的托滚组架上;在所述旋转辊的一端设有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位于所述旋转辊一侧并列设有轨道,和所述轨道上安装一个行走小车;在所述行走小车上设有钢筋调直机构和导向轮。有利于箍筋形成的螺矩均匀,固定紧密,接头少,而且缠绕效率和钢筋笼的质量高,满足工厂化的生产要求。是钢筋笼加工的必要设备。
文档编号B21F27/20GK201201022SQ20082007688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5日
发明者杨福星, 贾建生 申请人:贾建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